成都地区夏季城市热岛变化及其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来源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g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2000—2010年MODIS地表温度产品影像,结合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分析了成都地区夏季城市温度场及其城市热岛变化的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加快,成都地区夏季热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个区域以中温区向次高温区转换为主。成都地区热岛效应昼夜变化较大:白天热岛面积不断增大,与周围卫星城热岛连成一体,2000年和2010年城市热岛对区域的增温贡献分别为0.13℃和0.29℃,变化量达0.16℃,夜间并不存在大面积强热岛区。旧城区内城市热岛面积有所增加,但不显著,城市扩展区内热岛的规模显著增大,2010年较2000年新增强热岛区域面积166.43 km~2,变化幅度达54%。高城市化水平的成都市地区的日较差相对于周边低城市化水平地区明显减少。同时,城市热岛还与人口的平方根具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成都地区非农业人口规模每增长100万人,热岛效应强度增加0.4℃。
其他文献
近日,3D打印机制造商德国RepRap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PEKK Carbon的新型高温3D打印材料。这款新型材料目前只有黑色,其耐热性高达260℃,适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和工业制造行业。PEKK
由中国科学院秦大河院士、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丁永建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穆穆院士主编的《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China:1951-2012》一书近日已
一项新研究显示,气候变化正在对世界上的海洋动植物产生更加显著的影响,这是科学家们以前没有料到的。由于需要大量能量才能使如此巨大的水体升温,科学家们原以为气候变化影
本文以中国北方城市天津为例,采用Sandia及Danish两种方法生成典型气象年(TMY)数据,并借助TRNSYS软件模拟得到3个时段(1961—1990年、1971—2000年和1981—2010年)典型办公建筑的
为了全面辐射课改实验的新理念和新方法,以点带面,广泛推进,涧西区课改领导在全区选定6所校本教研基地学校,分两批在全区开展校本教研展示交流活动。第一批为期三天的展示交
2004年12月19日、20日教育部在北京举行2005年度工作会议。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济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领导张保庆、袁贵仁、章新胜、赵沁平、吴启迪、陈小娅、田淑兰、
本文从水泥材料碳汇发生原理、碳化影响因素、混凝土水泥碳汇、砂浆水泥碳汇与水泥窑灰碳汇等方面,综述水泥材料整个生命周期碳汇的相关研究。众多研究表明,水泥材料的碳化过程
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29日下午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我们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
2005年3月28—29日,第四届京港课程发展交流会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现场研讨会在广东佛山南海区召开。此次会议是继2002年第一届京港课程发展交流活动以来,教育部基础教
<正> 最近,在各學校、企業和蘇聯文化部職工教育總局各地方管理局的基礎上,成立了蘇聯部長會議勞動後備力總管理局。這個新成立的總管理局是具有充足的條件去擴大和改進爲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