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三者的顺序是不应该随意改变的。教师在幼儿学习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首先是支架、阶梯,其次是伙伴,最后才是引导。
但在实践中,幼儿教师容易颠倒三者的顺序,总是迫不及待地履行引导者的角色。站在园长的角度,麻老师能提出这个问题,就说明她是一位充满智慧的教师,值得点赞。
一赞她能积极支持孩子的想法,允许孩子们自己选择合作伙伴、自己制定活动计划、自己收集材料并设计制作流程。只有尝试解决自己的问题,幼儿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而这种成长的前提就是教师要给孩子的活动以充分的自主权。
二赞她在这种不动声色的观察中,发现了孩子们在看似忙碌的活动中所忽略的问题,期待孩子能有所思,有所疑,有所探。她追求的不仅是学习的結果,更是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品质的提升。
三赞她一旦发现幼儿活动中的问题,不急于做出引导,而是认真思考是否应该介入、用什么样的方式介入。这一举动说明话题中的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思考能力,是一位具有研究意识的优秀教师。
话题虽短,但所折射出的信息却非常丰富。在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过程中,希望更多善于思考和研究的幼儿教师能伴随孩子共同成长起来。
但在实践中,幼儿教师容易颠倒三者的顺序,总是迫不及待地履行引导者的角色。站在园长的角度,麻老师能提出这个问题,就说明她是一位充满智慧的教师,值得点赞。
一赞她能积极支持孩子的想法,允许孩子们自己选择合作伙伴、自己制定活动计划、自己收集材料并设计制作流程。只有尝试解决自己的问题,幼儿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而这种成长的前提就是教师要给孩子的活动以充分的自主权。
二赞她在这种不动声色的观察中,发现了孩子们在看似忙碌的活动中所忽略的问题,期待孩子能有所思,有所疑,有所探。她追求的不仅是学习的結果,更是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品质的提升。
三赞她一旦发现幼儿活动中的问题,不急于做出引导,而是认真思考是否应该介入、用什么样的方式介入。这一举动说明话题中的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思考能力,是一位具有研究意识的优秀教师。
话题虽短,但所折射出的信息却非常丰富。在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过程中,希望更多善于思考和研究的幼儿教师能伴随孩子共同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