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共发放问卷450份,探讨了社会排斥对外来人口的社会距离感知和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并研究社会距离在社会排斥与社区归属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社会排斥消极影响社会距离和社区归属感;社会距离积极影响社区归属感;社会距离在社会排斥对社区归属感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社会排斥;社区归属感;社会距离
一、 引言
我國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大发展的时期,流动人口大量涌入大中城市冲击了当地的社会生态,同时也对对人口流入地区的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当地人和外来人口在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经济地位等多个方面存在差异,本地社会对外地人的排斥成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现象。当地社会对外来人口的开放程度和接纳程度,以及外来人口对当地社会的融入意愿和情感归属是一个亟需关注的时代话题。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在一个本地人和外地人杂处的社区内,社会排斥对被排斥者(主要是外地人)的社区归属感的影响机制是什么,社会排斥是否能够通过扩大社会距离来影响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能够为地方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居民个人有效应对社会排斥事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减少社会排斥带来的伤害,促进社会融合和社会和谐做出贡献。
二、 概念界定与研究假设
1. 概念界定。社区归属感(Community Attachment)也叫社区情感或者社区认同感,是个体归属需要在社区层次上的主观感受。对社区归属感的研究由来已久,早期的学者将社区归属感视为个体对所处社区的承诺,即个体愿意在该社区长期居住,并为这个社区的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的意愿(Gerson,1977)。桂勇和黄荣贵(2008)认为社区归属感是社会资本的重要内容,并从6个方面来测量社区归属感,即在该社区是否有家的感觉,是否喜欢所在的社区,是否很自豪的告诉别人自己住在哪里,社区居民是否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对小区内的事情是否感兴趣,是否认可自己的社区成员身份。
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是指个体被家庭或集体拒绝接纳,使其归属需求受到威胁的现象(Twenge et al.,2007)。彭华民(2005)主要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将社会排斥定义为个体在集体生活中受到他人的排挤、忽视、疏远、歧视、嘲弄、侮辱,使建立或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受到阻碍,个体无法平等地参与集体活动和享受成员权利的过程。对社会排斥感的测量比较著名的是Ferris和Brown等(2008)编制的职场排斥量表(Workplace Ostracism Scale,WOS),Stefan等(2015)在研究非伦理行为时根据Ferris等人(2008)的职场排斥问卷和Russell等人(1980)的UCLA孤独感量表编制了社会排斥量表来测量个体可能遭到的社会排斥风险(Risk of Social Exclusion),该量表受到较多的认可。
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代表着不同个体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以及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亲密程度(Bogardus,1925)。对社会距离的研究多集中在不同族群之间的交流和融合(Lee,1996)、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之间的关系(卢国显,2003)、职业的社会距离(Laumann
关键词:社会排斥;社区归属感;社会距离
一、 引言
我國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大发展的时期,流动人口大量涌入大中城市冲击了当地的社会生态,同时也对对人口流入地区的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当地人和外来人口在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经济地位等多个方面存在差异,本地社会对外地人的排斥成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现象。当地社会对外来人口的开放程度和接纳程度,以及外来人口对当地社会的融入意愿和情感归属是一个亟需关注的时代话题。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在一个本地人和外地人杂处的社区内,社会排斥对被排斥者(主要是外地人)的社区归属感的影响机制是什么,社会排斥是否能够通过扩大社会距离来影响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能够为地方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居民个人有效应对社会排斥事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减少社会排斥带来的伤害,促进社会融合和社会和谐做出贡献。
二、 概念界定与研究假设
1. 概念界定。社区归属感(Community Attachment)也叫社区情感或者社区认同感,是个体归属需要在社区层次上的主观感受。对社区归属感的研究由来已久,早期的学者将社区归属感视为个体对所处社区的承诺,即个体愿意在该社区长期居住,并为这个社区的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的意愿(Gerson,1977)。桂勇和黄荣贵(2008)认为社区归属感是社会资本的重要内容,并从6个方面来测量社区归属感,即在该社区是否有家的感觉,是否喜欢所在的社区,是否很自豪的告诉别人自己住在哪里,社区居民是否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对小区内的事情是否感兴趣,是否认可自己的社区成员身份。
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是指个体被家庭或集体拒绝接纳,使其归属需求受到威胁的现象(Twenge et al.,2007)。彭华民(2005)主要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将社会排斥定义为个体在集体生活中受到他人的排挤、忽视、疏远、歧视、嘲弄、侮辱,使建立或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受到阻碍,个体无法平等地参与集体活动和享受成员权利的过程。对社会排斥感的测量比较著名的是Ferris和Brown等(2008)编制的职场排斥量表(Workplace Ostracism Scale,WOS),Stefan等(2015)在研究非伦理行为时根据Ferris等人(2008)的职场排斥问卷和Russell等人(1980)的UCLA孤独感量表编制了社会排斥量表来测量个体可能遭到的社会排斥风险(Risk of Social Exclusion),该量表受到较多的认可。
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代表着不同个体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以及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亲密程度(Bogardus,1925)。对社会距离的研究多集中在不同族群之间的交流和融合(Lee,1996)、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之间的关系(卢国显,2003)、职业的社会距离(Laum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