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元文化冲击下,使高职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道德信仰发生了相应的改变。高职思政教育作为引导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体系,面对这一社会发展现象,需要通过采用高效的教学模式。提升高职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文章以高职思政教育的发展现状为研究背景,结合多元文化的知识理论,分析多元文化视角下高职思政教育发展构成存在的弊端。最后。根据调查研究高职思政教育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如何优化高职思政教育模式,从而提高高职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多元文化;高职思政教育;实效性
多元文化是指: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的情况下,需要不同的文化服务满足社会的发展,由此造就了多元文化。在高职思政教育过程中,多元文化有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额视野,提升学生的辨别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但是,于此同时多元文化对高职传统的教学模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多元文化视角下,基础思政课本理论知识已经无法满足高职思政教育过程中,思想价值观念的传递。因此,文章以:“ 多元文化视角下高职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探讨”为研究话题,深度展开研究,进一步分析,多元文化视角下,如何优化高职思政教育模式,从而提高高职思政教育的实效性[1]。
一、多元文化视角下高职思政教育发展现状
(一)教学素材单一化
根据调查表明,目前我国高职思政课堂的主要教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思想概论》《思修与法律基础》《思想政治教学原理》等政法类的书籍。而思修的教育课程涉及到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此,需要通过《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书籍进行辅助教学。同时,多元文化视角下,社会主流思想发生变化,思政教过程中,为避免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样化状态,需要结合不同的教学素材,为高职学生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深刻领悟正确的政治思想,感悟民族精神提供一个有利的平台。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我国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高校思想政治必要把内容,同时也是高职学生人生发展过程中必备的一项精神品质[2]。
(二)高职院校学生在理想信念上存在着不坚定
多元文化视角下,高职学生所接触到文化思想逐渐增多,其中大部分包括了,西方的主流思想文化。这一社会发展形式使高职院校学对的目前思想政治传授的课程产生了质疑。例如:西方国家所推崇的是个人主义精神,主张个性、自由发展。而我国思想政治理念中,推崇的是集体主精神,是指:以国家和社会团体为核心。整体、全面的发展。不同文化的冲击,导致学生的主观意识形态呈现迷糊性,形成心理信念上的不坚定。 因此,在高职思政教育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高职思政教育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构成的影响。
二、多元文化视角下提升高职思政教育的实效性策略
(一)丰富教学素材实现学科交叉性教学
传统高职思政教学模式中,由于教学素材的单一化,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因此,为顺应多元文化这一社会发展趋势,首先需要丰富高职学生的教学素材,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思想概论》《思修与法律基础》《思想政治教学原理》等书籍,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无法坚定高职学生的精神信仰,需要通过增设《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书籍,丰富高职教育的教学素材,培养学生鉴别能力以及理性思维,弱化多元文化为思政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其次是改变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需要尊重高职院校学生人格独立与人格平等,将理论教学、学生生活、学生学习需求有效结合,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提升高职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因为教师只有尊重学生人格独立,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主观思想,通过合理的规划教学计划,使学生正确认识西方文化思想,进一步明确自身思想价值观念,改善学生主观意识中,西方文化根深蒂固的现象[3]。
(二)将实践教学融入到高职院校思政教学
作为提升高职院校教学效果关键环节,思政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正确思想观念。高职思政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反映的都是最真实、最全面的思想动态。例如,通过户外活动教学将创新、团结、拼搏等精神,传递给学生。例如:分组篮球赛、企业项目演习等。以精神理念为核心,创建不同的文化活动。因为要想让学生,真正感知创新、团结的重要性,必须通过实践活动,理论知识的传递,对于自主意识非常强的高职学生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力。现代信息化社会,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增多,很容易受外界负面信息的影响,覆盖教师传递的正确思想,因此需要通户外活动,让他们深刻感知,创新、团结、拼搏等精神给他们带来的积极影响,并将这种精神继续发扬,传承思政文化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政策中提出:要实现社会主义民族伟大梦想,弘扬社会正能量”。这里的正能量是指正确的思想、正确的行为。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提前感知,在未来生活发展过程中,明确哪些行為需要进一步弘扬,而哪些行为需要制止。让学生清楚的知道,在就业过程中,需要秉承怎样的职业态度,才能实现技术岗位的创新[4]。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多元文化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但是也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高职思政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教学素材单一化、高职院校学生在理想信念上存在着不坚定等不足。为改变这一社会发展现状需要通过丰富教学素材实现学科交叉性教学、将实践教学融入到高职院校思政教学这两个方面,优化高职思政教育教学模式,提升高职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从而进一步强化我国社会发展动力。
(作者单位: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熊晓琪(1987~),女,本科,职称助理,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媛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初步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6,(25):232-233.
[2]王凯.网络环境视域下优化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J].市场论坛,2016,(03):92-95.
[3]陈岚.自媒体时代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研究[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05):39-41.
[4]郝顺喜.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挑战及对策[J/OL].品牌,2014,(06):133.
关键词:多元文化;高职思政教育;实效性
多元文化是指: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的情况下,需要不同的文化服务满足社会的发展,由此造就了多元文化。在高职思政教育过程中,多元文化有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额视野,提升学生的辨别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但是,于此同时多元文化对高职传统的教学模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多元文化视角下,基础思政课本理论知识已经无法满足高职思政教育过程中,思想价值观念的传递。因此,文章以:“ 多元文化视角下高职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探讨”为研究话题,深度展开研究,进一步分析,多元文化视角下,如何优化高职思政教育模式,从而提高高职思政教育的实效性[1]。
一、多元文化视角下高职思政教育发展现状
(一)教学素材单一化
根据调查表明,目前我国高职思政课堂的主要教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思想概论》《思修与法律基础》《思想政治教学原理》等政法类的书籍。而思修的教育课程涉及到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此,需要通过《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书籍进行辅助教学。同时,多元文化视角下,社会主流思想发生变化,思政教过程中,为避免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样化状态,需要结合不同的教学素材,为高职学生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深刻领悟正确的政治思想,感悟民族精神提供一个有利的平台。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我国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高校思想政治必要把内容,同时也是高职学生人生发展过程中必备的一项精神品质[2]。
(二)高职院校学生在理想信念上存在着不坚定
多元文化视角下,高职学生所接触到文化思想逐渐增多,其中大部分包括了,西方的主流思想文化。这一社会发展形式使高职院校学对的目前思想政治传授的课程产生了质疑。例如:西方国家所推崇的是个人主义精神,主张个性、自由发展。而我国思想政治理念中,推崇的是集体主精神,是指:以国家和社会团体为核心。整体、全面的发展。不同文化的冲击,导致学生的主观意识形态呈现迷糊性,形成心理信念上的不坚定。 因此,在高职思政教育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高职思政教育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构成的影响。
二、多元文化视角下提升高职思政教育的实效性策略
(一)丰富教学素材实现学科交叉性教学
传统高职思政教学模式中,由于教学素材的单一化,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因此,为顺应多元文化这一社会发展趋势,首先需要丰富高职学生的教学素材,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思想概论》《思修与法律基础》《思想政治教学原理》等书籍,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无法坚定高职学生的精神信仰,需要通过增设《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书籍,丰富高职教育的教学素材,培养学生鉴别能力以及理性思维,弱化多元文化为思政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其次是改变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需要尊重高职院校学生人格独立与人格平等,将理论教学、学生生活、学生学习需求有效结合,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提升高职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因为教师只有尊重学生人格独立,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主观思想,通过合理的规划教学计划,使学生正确认识西方文化思想,进一步明确自身思想价值观念,改善学生主观意识中,西方文化根深蒂固的现象[3]。
(二)将实践教学融入到高职院校思政教学
作为提升高职院校教学效果关键环节,思政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正确思想观念。高职思政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反映的都是最真实、最全面的思想动态。例如,通过户外活动教学将创新、团结、拼搏等精神,传递给学生。例如:分组篮球赛、企业项目演习等。以精神理念为核心,创建不同的文化活动。因为要想让学生,真正感知创新、团结的重要性,必须通过实践活动,理论知识的传递,对于自主意识非常强的高职学生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力。现代信息化社会,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增多,很容易受外界负面信息的影响,覆盖教师传递的正确思想,因此需要通户外活动,让他们深刻感知,创新、团结、拼搏等精神给他们带来的积极影响,并将这种精神继续发扬,传承思政文化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政策中提出:要实现社会主义民族伟大梦想,弘扬社会正能量”。这里的正能量是指正确的思想、正确的行为。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提前感知,在未来生活发展过程中,明确哪些行為需要进一步弘扬,而哪些行为需要制止。让学生清楚的知道,在就业过程中,需要秉承怎样的职业态度,才能实现技术岗位的创新[4]。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多元文化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但是也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高职思政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教学素材单一化、高职院校学生在理想信念上存在着不坚定等不足。为改变这一社会发展现状需要通过丰富教学素材实现学科交叉性教学、将实践教学融入到高职院校思政教学这两个方面,优化高职思政教育教学模式,提升高职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从而进一步强化我国社会发展动力。
(作者单位: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熊晓琪(1987~),女,本科,职称助理,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媛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初步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6,(25):232-233.
[2]王凯.网络环境视域下优化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J].市场论坛,2016,(03):92-95.
[3]陈岚.自媒体时代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研究[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05):39-41.
[4]郝顺喜.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挑战及对策[J/OL].品牌,2014,(0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