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桂琴:他是我永远的雷锋叔叔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ch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孙桂琴63岁了。她的体质一如幼年时期那般孱弱,说话也不紧不慢的。她身体很健康,却不结实。在世人看来,她似乎从来就没有强壮过。
  她的情感也还是像小时候一样细腻和敏感,性格依旧内向,岁月的流逝,只是使她在言语间多了几分从容。2014年退休后,一些地方的宣传部门邀请她做关于雷锋的报告。一遍遍向人们倾吐内心思念的同时,她对“雷锋叔叔”的呼唤也变得更加强烈。从7岁开始,她就倍受“雷锋叔叔”的呵护,但好景不长,两年后“雷锋叔叔”离她而去,一走就是54年……
  1
  上世纪50年代末,孙桂琴的母亲是抚顺市望花区建设街街道主任。军委会领导到望花区建设街小学,摸排附近适龄孩子入学情况时,校长把他们带到了孙桂琴的家中。军委会领导提到孙桂琴,问她多大了,母亲说她还小,不到上学年龄。校长说,比同班同学小一些不要紧,还是上学吧。孙桂琴就这样入了学。
  那时候,建设街小学每天只上半天课,孙桂琴年龄小,个子也比其他孩子矮很多。她不谙世事,经常在上学的路上,走着走着就跑到了路边的小树林,一玩儿就是半天。
  1960年,她上二年级的时候,学校到部队邀请了16名解放军战士做校外辅导员。挑选迎接的小孩时,孙桂琴因为个子矮小,被老师安排站在了欢迎队伍的最前排,后来又调整到最前头。她看得很清楚,走在队伍最前头的那名解放军也是矮个子,但是走路很有精神,脸上的笑容也很亲切,“很有叔叔样”。
  孙桂琴瞪着一双大眼睛,默不作声地盯着他,忘记了拍手。而她身后的小伙伴们,拍着小手的声音像雨点似得“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队伍经过孙桂琴的身边,矮个子解放军叔叔伸出右手,摸了摸她的头。后面的战士们,也跟着挨个儿地摸她的头。她记住了他的名字——雷锋。
  团委书记给雷锋系红领巾的时候,她发现这个看起来阳光十足的叔叔竟然哭了:“同学们,小朋友们,几年前我刚刚摘下红领巾,今天,我又重新带上了红领巾,以后,我就是你们的大朋友了……”
  几天后,孙桂琴和几个同学在校门口玩,看到雷锋叔叔走了过来,他们围过去,跟着他来到大队部。在那里,孙桂琴第二次看到雷锋叔叔流眼泪。
  在大队部里,雷锋笑着问孩子们:“谁给你做的衣裳?”“妈妈做的。”“那谁给你做饭吃啊?”“爸爸。”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回答问题时,雷锋却看着墙上挂着的毛主席像哭了。
  过了一会儿,雷锋擦干眼泪,转头问孙桂琴:“小桂琴,你也说所,我们的幸福生活从哪里来的?”看着雷锋的深情,想着刚才雷锋的样子,孙桂琴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们现在的辛福生活,是毛主席带给我们的吧?”雷锋听了很高兴,一把将她揽进了怀中。
  2
  小时候的孙桂琴个头小,身体弱,上体育课跑几步就喘,跑着跑着就败下阵来。一开始,体育老师还督促她跟上,后来看她确实吃力,索性不再管她。
  那时候,雷锋已经是抚顺家喻户晓的“名人”,是全校的辅导员,来学校的机会比别人多得多。一天,雷锋来到学校,正好看到在体育课上掉队的孙桂琴孤独地站在操场边上。他走过去,问她为什么不跑步?孙桂琴说:“我跟不上。”雷锋听了,向她伸出一只手:“来,别怕,我拉着你跑。”
  孙桂琴将小手放在叔叔的大手中,努力跟上雷锋的步伐。雷锋则尽量跑得很慢,一直拉着她的手:“小桂琴,不要怕,要慢慢来,要坚持,只要坚持,就能锻炼好身体,长得和他们一样高……”孙桂琴听了,不知怎么地眼泪就流了出来。
  因为雷锋的鼓励,她不再害怕上体育课。每当她又气喘得跑不动,想停下的时候,耳边就会响起雷锋的话,她也就能咬牙坚持了下来。
  不久以后,学校开运动会,雷锋专程跑来鼓励她报名。她参加了年级50米和100米短跑赛,并且获得了同年龄100米比赛第3名。
  41年后,孙桂琴48岁,她所在的沈阳军区陆军总院举办运动会,院长号召大家报名参加跑步,孙桂琴也去报名。同志们都说,“你身体弱,跑不动,就别参加了”。孙桂琴想到了小时候雷锋对她的鼓励,她坚定地说:“我跑,我一定要跑!”3000米,她硬是坚持着跑下来了。医院领导很感动,专门为她增加了一个特别奖,发给她一条毛巾被作为鼓励。
  身体虽然不是很好,但孙桂琴十分聪慧。时隔数十年,她还能清晰地说出那天和雷锋一起照相的情景。
  那是雷锋牺牲前几个月,1962年的“五一劳动节”。那天,孙桂琴在教室里温习功课,雷锋走了进来。他拿起孙桂琴的作业本看了看,发现有一个错字,就坐下来一笔一划帮她纠正。就在这时,部队记者张俊开门进来,看到同学们围着雷锋讨论学习的场景,就兴奋地说:“大家别动,我给你们照相。”
  大家一哄而上,围在了雷锋身边。孙桂琴被同学们挤了出来,她一声不响溜边站着,还主动帮同学拿书包。
  雷锋注意到了这个全班最小的女同学,就对张俊说:“你等等,让孙桂琴过来。”他走出来,拉着孙桂琴的手,让她回到自己身边。张俊看看摇了摇头:“不行不行,她太矮了,只能露出眼睛和鼻子。”雷锋说:“那就找块砖头,给她垫高点。”
  张俊转头就出去了。雷锋也跑到门外,很快拿回一块砖。张俊也拿了一块砖头回来,他俩就在孙桂琴的脚下垫了两块砖头。孙桂琴一下子就比身边的女同学高出了半个头。
  这张照片,在雷锋牺牲以后传遍了全国。照片上,孙桂琴望着雷锋叔叔那双感激、深情的眼神,打动了全国整整一代人的心。
  3
  孙桂琴的父亲也见过雷锋。虽然仅仅是一面之交,父亲却牢记了一辈子,直到暮年,只要听人说起雷锋,他就忍不住老泪纵横。
  那年冬季,两个大同学和雷锋一起外出,路过孙桂琴的家,就一起走进来看看。孙桂琴的父亲正在院子里劈劈柴,看到解放军进来,一下子就愣住了。雷锋操着湖南口音的普通话对他说:“我来帮你劈。”
  父亲听不懂雷锋的口音,但看到他过来夺斧头的样子,就赶紧把斧头往身后藏:“不行不行,哪能让解放军干这活儿。”孙桂琴的母亲、弟弟和妹妹也都从屋子里跑出来,雷锋就站在院子里,和一家老小说了一会儿话。
  雷锋走了以后,全家人都为忘记把他让进屋坐坐懊悔不已。父亲一遍遍询问雷锋说话的内容,孙桂琴就给父亲做翻译。后来,孙桂琴的弟弟也找机会和雷锋合了个影。在孙桂琴全家看来,雷锋俨然成了他们家庭中的一员。
  1962年8月15日,学校开学,下午召开开学典礼大会,校外辅导员雷锋却意外没有到场。老师很诧异,就派孙桂琴和另外3名少先队员到不远的部队请他过来。路上,孙桂琴听到有人议论,说部队运输连出事,雷锋牺牲了!她飞快地跑到连队。因为雷锋的缘故,他的战友们也都认得她,告诉她雷锋现在西部医院里,但没说别的。孙桂琴满头大汗赶到医院,闯进病房,看到她的“雷锋叔叔”,脸上蒙着一块白布,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孙桂琴伤心地呼唤他,雷锋没有一丝反映。
  孙桂琴大哭着往学校赶,把看到的经过告诉了老师。学校的一千多名师生,也都十分震惊,许多人当场痛哭失声。老师更是一连几天都讲不成课,一张口就流泪。
  孙桂琴的父亲变得更加沉默。他一个人跑到供销社,买回一大包多种颜色的彩纸,亲手为雷锋扎花圈。孙桂琴的母亲和弟弟、妹妹也过来帮忙,父亲一点一点教会他们,一家五口人全都流着眼泪,为雷锋精心扎了5个花圈。
  8月18日,建设街小学派5名学生代表参加雷锋的追悼会,老师特意让孙桂琴参加。去望花区政府礼堂的路上,她看到满街的花圈和成千上万去给雷锋送葬的人。想到“雷锋叔叔”对她的好,她不住地哭泣。
  一个多月后,一向沉默寡言的孙桂琴,再也忍不住对雷锋的思念,便约了几个同学,一起来到葛布北沟雷锋的墓地。
  在那里,她遇见了另外几个跑来看望雷锋的同学。诉说完思念,孙桂琴想着要给她的“雷锋叔叔”留下点儿什么。这时,她看到了自己胸前的红领巾,她默默地解下红领巾,其他11个孩子也一起解下了红领巾。他们把12条红领巾,一条一条对接起来,连成一个红色的花环,献给了他们的“雷锋叔叔”。
  1963年,毛主席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跟随着毛主席的号召,追随着“雷锋叔叔”的足迹,孙桂琴踏上了學习雷锋的道路,并且一走就是半个多世纪。
  (老照片来自《七个孩子话雷锋》一书)
  责任编辑 马玥
其他文献
再回首,雷锋增加了新的标签:“时尚雷锋,爱美雷锋”。透过两个世纪观察雷锋的不同视角,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雷锋。  在20世纪,雷锋留给人们的印象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在运动会上他舍不得花钱买汽水喝;牙刷用得刷毛掉得稀稀拉拉的也不舍得换新的;一双袜子缝缝补补穿了三年;他的节约箱闻名军内外。  21世纪,我们再回过头去看雷锋,人们惊奇地发现,雷锋还有青春、时尚的一面,他曾那么爱照相。在那个年代,照相还
期刊
成都雷锋热线系列活动带给小朋友探索世界的勇气  8月15日,成都心益心主办,成都雷锋热线及商业街社区居委会协办,横跨5个月的“主题成长故事——成长的世界”系列活动与各位小朋友见面了。20多个家庭的孩子,通过绘本故事、儿童故事舞台和主题延伸活动环节,不仅了解到妙趣横生的大千世界,还增强了探索世界的勇气。通过幻灯片展示,结合肢体语言、场景模拟和亲子互动等方式,志愿者给孩子们讲述了绘本故事《弗洛格去旅行
期刊
事件回放:  推开公交色狼遭骂 最凉不过一车人冷漠眼神  网友“莉子99”在微博上反映,她于6月5日上午7时许,在尚保公交站乘坐25路车往台江方向。上车后坐在车厢后面靠走道的位置,后来2名男子在义序公交站上车。其中一名男子走到她座位旁边,把手放在她的椅背上,并开始有意地碰她的肩膀。面对这种情况,女子就推了对方一下,并用眼神警告对方。然而对方并不害怕,一直往她身上靠,用大腿顶她,嘴里开始说些很难听的
期刊
道,头行走也,意识带领身体,是万物万法之源,是生命的本性。日月自明,星辰自序,风不扇自动,水不推自流。万事万物各有各个道。千千万万学习雷锋的人们有一条共同的理想大道,然而学习雷锋真正的成功者,每个人所走的道路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各有个各的道,每个人都有一个条属于自己的具体的雷锋路,那是自己悟出来的,是自己走出来的。原沈阳军区军威训练器材装备研究所所长曲静,是一个军内外、省内外远近闻名的雷锋人。人们
期刊
从95年前的大上海望志路106号到今天的上海兴业路76号,中国共产党打开了这栋石库门房子大门,就再也不会关上。  建党95周年前夕,笔者再次漫步上海兴业路,荡舟嘉兴南湖,瞻仰会址,参观红船,从13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进退沉浮的命运中重温历史,思索末来。  波涛汹涌浪淘沙  这是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聚会。  1921年,“十里洋场”的上海风云际会。7月23日,在当年上海望志路106号(今
期刊
事件回放:  路虎撞开挡路捷豹 众人纷纷指点叫好  5月底,网络上疯传一个视频。在厦门槟榔,一辆路虎车停在停车位上,一辆捷豹车因为没有车位就把车横在了马路上,恰好挡住了路虎车的“退路”。路虎车司机准备离开时,犯了难。给捷豹车打电话,没回音。在被堵了一个多小时后,捷豹车司机终于出现了。路虎车司机火冒三丈,就质问对方:“为什么这么慢?”谁曾想竟被对方呛声:“我就是这么慢,有本事就撞上去……”于是,路虎
期刊
在中国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曾经出现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面战场和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敌后战场。在过去的军事研究和宣传中,我们一般都是以讲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为主线。自1985年电影《血战台儿庄》在国内上映后,人们的视线开始由敌后战场转向正面战场,同时对敌后战场的研究依然在深入进行中。但是近几年来,一些人的研究开始了一些重大偏差,就是错误地认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主要是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打下来的。有的人甚至提
期刊
他,19岁大学毕业进湘西州政协?,27年如一日,一步一个脚印,无怨无悔地奔走在“雷锋路”上,成为湖南好人、雷锋传人,获得全国学雷锋最高奖项——雷锋奖。他就是拥有三个硕士学位、两个博士学位的湖南省湘西州政协文教卫体委副主任何煜。  尽心尽力助群众脱贫  何煜主动请缨,到花垣县排吾乡牛皮村扶贫。在这里,他了解到村民龙三高上有80岁的老母亲,下有3岁的小孩,一家四口住在“篱笆墙”里,家庭特别困难。他请湖
期刊
河南省邓州市彭桥镇禹南村的张天仁一家虽然家庭状况不好,但是在村里却有着响当当的名号。究其缘由,是因为张天仁有个出息的儿子——张光付。  张光付是辽宁省抚顺市武警支队一位军官,当兵有10多年了。他天性善良,见不得别人有难处,常常帮助他人。  (一)  数年前,张光付开始在部队驻地先后揽下多名患脑瘫、中风等的病人,独自扛不起高昂的医疗费用时,他就背着父亲四处找亲戚们借债。债务日积月累,让张天仁有些吃不
期刊
1945年9月2日,同盟国代表接受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在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在美军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代表同盟国签字的时候,他的身后站着两位面无表情、骨瘦如柴的的将军,作为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他们俩是谁?何以能站在麦克阿瑟的身后,近期,随着一个被封尘了60多年的消息,被称之为“中国的奥斯维辛”的侵华日军高级战俘营,在吉林省辽源市原辽源军分区院内被发现,其神秘面纱才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