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你的盖头来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angmm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新课程将议论文写作训练提到了高一第二期,学生写作基础差、训练少,视作文为“畏途”,谈作文色变;写起作文来,便是“拼板”、“挤牙膏”;写出来的议论文不是无病呻吟、矫揉造作,就是枯燥地说教、板着面孔训人,或者语言平淡、缺乏文采,生动不足、死板有余,令人不太容易接受。议论文真的就那么枯燥、乏味、神秘而难写吗?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为了改变学生写作议论文的现状,把议论文写得富有文采、生动活泼,提高可读性,增强说服力,我们不妨掀开议论文写作的神秘盖头,着眼议论文生动法则的训练,或许会有惊人的收获。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
  
  一、深思熟虑,列好标题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题目则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为文章的论证奠定了有力的基调。因此,要对标题“精加工”、“细裁剪”,使之“楚楚动人”、“耀‘段’荣‘章’”。
  1、注意趣味性。如:《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做人难,难做人,做难人》。
  2、注意跳跃性。如:《文学与出汗》、《“大篮球”和“狼尾巴”》。
  3、注意形象性。如:《从“猪八戒照镜子”说开去》、《要牵住“牛鼻子”》。
  4、注意幽默感。如:《一味护短,越护越短》、《莫做“两脚书橱”》。
  5、注意新颖性。如:《雷锋出国了》、《8与发》。
  6、注意求异性。如:《杀猴给鸡看》、《美是一种负担》、《痛苦是一笔财富》。
  7、注意文学性。例:《在激流中主宰自己》、《把人生“烧”得一片火红》。
  8、利用谐音。如:《岂能因“财”施教》、《近水楼台“贤”得月》。
  9、创设矛盾。如:《时间+汗水≠能力》、《5+2=0》(其意是在学校的五天对学生管理好了,双休日没管理好,也是等于零,主张加强对学生双休日的管理)。
  10、引进科学术语。如:《把时间“焊接”起来》、《在劣境中淬打信念》。
  11、注意含蓄性。如:《“上帝”出格了吗?》、《做一个高明的“猎手”》。
  12、注入现代气息。如:《健美、健美、不健何美》、《更新我们头脑中的教育“软件”》。
  
  二、精益求精,做好论证
  
  记得有一次,一位外国记者问冯骥才先生,中国改革开放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冯先生作了这样幽默而风趣的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也不可能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也不可能变成牛。”这实际上已是一例最简单的比喻论证。综观各种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用得好,生动有力,令人信服。毛主席就是善用比喻论证的好手。他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一文中就采用了比喻论证:先用“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脸是应该经常洗的”这些日常生活现象来比喻人的思想和党的工作“也应该打扫和洗涤”——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接着用“积满了灰尘”和“灰尘满面”强调不打扫、不洗涤的结果,比喻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受到侵蚀。这样,从正反两方面指明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对促使人的思想和党的组织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由此看来,比喻论证避免了空洞枯燥的说教,使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具体生动,读来令人兴趣盎然、玩味再三,既明白了道理,又增添了情趣,是一种使文章添色生辉的好的论证方法。
  
  三、独具匠心,选择论据
  
  1、引生动新颖的事例。尽量不用人们用俗了的那些事例,不仅要善于选取古今中外的名人、名家故事,还要善于选取现实生活中的新鲜事例,以增强文章的时代气息。《规则的双刃性》一文中举了这么一个事例:胡雪岩以他卓越的圆通能力在夹缝里生存发展。在官场、漕帮黑白两道的夹缝里,在民族经济与西方经济的夹缝里,在左宗棠与李鸿章的夹缝里,他踢出了一个世界、一方天地。胡雪岩的飞黄腾达是熟谙、遵守、利用潜规则的结果。但遗憾的是:这个夹缝最终毁了他,左宗棠的死使他成了官场倾轧的牺牲品。从白手起家到富甲天下,再回到一文不名,胡雪岩走完了他人生轨迹的圆圈。作者分析: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往往善于利用规则而不是创造规则。胡雪岩的一生验证了这一道理,同时也说明另外一个道理:“玩火者必自焚。”当时央视《百家讲坛》正在热播《胡雪岩的故事》,这一事例新颖,令读者关注,且语言中肯、评述精练,读者深明其义、心悦诚服。试想,假如事例陈旧、平淡,空发议论,即使声嘶力竭、口干舌燥,也只能令读者兴味索然。
  2、引幽默风趣的事例。文章《为师之道》中引了这么一则事例:林语堂曾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英文课。一次,开学第一天,他就带了一包带壳的花生。他将花生分送给学生享用,但学生们并不敢真的吃,只是望着他,不知他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林先生开始讲课,大讲其吃花生之道。他说:“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说到这里,他将话锋一转,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要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乍读此例,诙谐轻松,但仔细玩味,便觉其义深远,顿时一句俗语会在你脑海闪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形。”自然,这正与作者要表明的观点不谋而合。
  3、引寓意深刻的笑话。《好奉承者戒》中引了这么一则笑话:一文士死见冥王,王忽撒一屁,士即拱揖进词曰:“伏惟大王,高耸尊臀,洪宣宝屁,依稀丝竹之音,仿佛兰麝之气。”王大喜,命牛头卒引去殿,赐以御宴。至中途,士顾牛头卒曰:“看汝两角弯弯,好似天边之月;双目炯炯,浑如海外之星。”卒亦喜甚,扯士衣曰:“大王御宴尚早,先在家下喝了酒去。”读此笑话后,我想人们不会轻松地一笑了之,甚至有人还会如坐针毡、惴惴不安。“这倒好像说的是我。”真的是你,你会自惭自愧,痛改前非;不是你,你也会拍案叫绝,如吐块垒。这真是一把解剖自己和别人的刀。像一位高明的医生在与你嬉笑间替你扎了针,治了病,你能不佩服吗?作者无须强加于你什么观点,但你会真心地举手向“真理”投降。
  
  四、字斟句酌,磨练语言
  
  1、要幽默风趣。语言干瘪、枯燥无味,便面目可憎、令人生厌,读来不但不能激发情感,甚至使人恹恹欲睡。为了激发读者的兴趣,我们不妨把语言写得幽默风趣些。有篇《阿Q再度辉煌》的文章语言就妙趣横生、诙谐活泼:“大概当你经营失败赔得一塌糊涂,面对“大款”需开心地想: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当你的钱包被窃,不妨左右开弓连打自己两个嘴巴,设想被打的是可恶的扒手;当你端着自掏腰包买的馒头白菜,而见公款宴席上觥筹交错,不妨想,撑死你们这帮孙子们,还可以想象他们个个席后上吐下泻、两眼翻白;于是你心满意足地饭后再干你的活,活儿干‘砸’了,自然又可想:妈妈的,这活儿只有龟孙子才干得好……”真是喜怒哀乐皆成文章。幽默的语言入木三分地刻画了“精神胜利法”的新阿Q,强烈抨击了他那种不追求事业、不拚搏人生、浑浑噩噩、胸无大志、得过且过、消极人生、游戏人生,甚至赌博人生的庸碌行为,对人们有深刻的警醒作用。
  2、要动之以情。议论文是讲道理的文章,讲道理也不一定非得板着面孔说教。俗话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道理更要以情理服人。刘勰说过:“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所以,要使议论生动感人,必须具备鲜明的感情色彩。这种情感蕴含在字里行间,或者通过反语、感叹、祈使、反问、双重否定等句式或修辞表达出来,具有无穷的魅力。如: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蕴含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和强烈的感情,打动了无数读者。以情动人,是我们写作议论文不可放弃的一条原则。
  当然,议论文要写得生动活泼,还有其他“法则”可依、规律可循,但若能注意训练上述几点,我敢说那一定能写出令读者赏心悦目的佳作妙文。
  (作者单位:414122湖南省岳阳县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走到我们班,你一眼就会看见一个皮肤较黑、眼睛大大的、梳着短头的漂亮小女孩,安安静静地坐在小椅子上,她就是我们班新来的小朋友——付瑶同学。一周前,瑶瑶可不是这个样子。  为什么瑶瑶会出现这种情况?  案例分析:由于瑶瑶是新来的,所以对幼儿园这个环境感到很陌生,以前虽然来过几天,可是由于生病,在家由姥姥带了一年,因此她对家的依恋就特别强,来到我们班后就哭闹不止,一会儿让老师帮助找姥姥,一会儿又让老师给
期刊
有人爱春天的百花盛开;有人爱夏天的枝繁叶茂;有人爱秋天的硕果累累。我更爱冬姐姐留恋万物,偷偷坐着银白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到人间。  她伸出纤纤玉指,向下轻轻一点,哇,雪花便从天空潇潇洒洒而来,落满大地。那雪花洁白如絮,像一床洁白的棉被,给大地妈妈披上银装。  看呀,路上的行人都穿得那么“肥大”,仿佛修辞手法中的“夸张”。所有的植物都已枯萎。最近迎来了一场雪,看那梅花迎风开放,那粉白的花瓣儿上缀满了纯白
期刊
教师的教学习惯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将让学生终生受益。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已经形成的教学方面的一些不良习惯明显地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和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理念和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新的教学方式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摈弃以前的教学习惯,探索新教学理念下新的教学习惯,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新的教学模式,才能适应教育教学的发展,才能真正担负起培养创新能力的重任,否则新课改就会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及相应的思想与方式之上。教学时,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努力改变传统的、单一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在自主的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相应的思想与方式,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我认为,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
期刊
一、控制情绪  教师劳动是一项复杂的、矛盾重重的劳动,在教育活动中,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有时在上课时看见学生说话,我心里很不舒服,就要想方设法阻止他们,让他们不要这样做。但是,有时学生根本不听,面对这种情况,我就火冒三丈。其实,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必须沉着、冷静。教师也是有感情的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但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教师来说,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适时地表露自己的感情;不
期刊
近年来,随着国家高考政策调整,高校扩招引发普高扩招,使大量中等或中等偏上的初中毕业生进普高就读。这样,进入中专学校的生源质量相对较差。那么,对该部分学生如何达到专业课教学目的呢?笔者认为,教师必须首先弄清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障碍及原因,再根据教学原理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一、学习障碍及成因    1、缺乏学习动机  奥苏贝尔指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是一种单向性关系。
期刊
在新的时代里,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那么,语文教师又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呢?    一、语文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    1、教育观念、方法陈旧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受自身的思维方式、业务水平的影响和周围条件的限制,已经习惯了许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如:程序化的教学模式是“确定教学目标——启发学生思考——阅读课文——了解结果——教师小结”。又如:串讲法,沿袭着“写作背景——作
期刊
在2004年我校召开的秋季运动会中,我班在1 - 4年级组中荣获了团体冠军。为了庆祝同学们努力拼搏所取得的成绩,班委会决定开展一次晚会。在晚会开展的过程中,一些情况在我的意料之外:平时爱回答问题的同学参与表演节目的积极性更高;平时沉默寡言的同学也主动地投入到表演中,演得很出色、很精彩,让我大开眼界。晚会结束后,我在不停地思考:为什么在晚会中,学生参与表演的积极性如此高呢?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大部分
期刊
一、教育现状    近年来,我国教育的整体现实结果是失败的,究其原因,应试教育是祸首。党和政府已深知其危害,责令在全国推行素质教育,实行教育改革。  我国教育的命运确实令人堪忧,推进素质教育以来,很多地方的学校都是“挂羊头卖狗肉”,把党的教育方针置之脑后,取而代之的是为追求分数和升学的种种地方政策,近年来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所谓的办学特色是某局长的指示,某校长的语录大肆在社会宣传,三年换一届领导,就
期刊
对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做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特征的教育,是对过去应试教育的的反思,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是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