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生互动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sh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人文性特征比较显著的学科,教学目的不只是让初中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还要让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初中生道德、法治意识的提升,以及行为习惯的改变。初中正是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增强学生法治意识的一个重要阶段,通过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将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应用在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对互动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中的有效应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互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教育教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不断改革与完善,教育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学重心也逐渐从应试教育向落实核心素养方向转移。根据新课改素质教育的要求,初中教育工作者要推进教育模式的转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互动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相互讨论、激励、合作、竞争、评价等方式来开展学习互动,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顺利完成相关的知识探索任务,并且产生更加深入地认知和理解,从而有效促进其课堂学习效果的提升。基于此,对该模式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互动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的必要性
  1.课程教学目的的要求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绕初中生的道德修养进行的,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互动教学模式利用讨论交流以及案例分析的形式,可以把原本比较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起来,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达到教学的目的。
  2.课程教学现状的要求
  就目前来看,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学生对于这门课程不是特别重视,上课的时候,不能认真地进行听讲,更有甚者,会在课堂上做其他的事情。其次,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相对比较枯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没有多大的兴趣,学习的效率不是很高。还有就是这门课程相对于语数外这三门主科而言,教学的课时是比较少的,但是教学的内容却有很多,所以教师为了能够完成教学任务,经常是一带而过,导致学生在理解的时候也不是很透彻。再次,教师在课堂上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这些教学现状,都要求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互动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中学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小组合作学习
  这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常见且非常有效的一种学生互动教学模式,通常由4~6名初中生共同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在彼此互动的过程中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对其表现进行评价,为了激发初中生参与小组合作的兴趣,教师可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各个小组恰当的奖励。该模式的运用需要重新编排座位,让同小组成员能够更好地进行交流互动,其实质是让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一种具有积极性特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个组员都有自己的任务,在自学的同时还要主动帮助同组成员进行学习,最终目的是让全组成员共同进步。一般而言,每個初中生的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学习风格等都有一定的差异,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彼此能够相互启发和补充,并且通过交流互动产生思维上的碰撞,促使组内成员产生一些新的认识和体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以《网络生活新空间》这一课的教学为例,道德与法治教师就可以让初中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互动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初中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分析“互联网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用途,并且比较分析一下互联网出现前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了进一步确保小组合作的效果,教师可以提前将相关问题布置下去,让初中生在课下搜集相关资料,并在课上与同组成员进行讨论、分析,在此过程中初中生将会深刻体会到“网络改变世界”这一主题,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打好基础。
  (二)情感交流互动。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内容其实是有点枯燥的,如果教师没有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的话,学生很容易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从而让课堂教学变得非常乏味无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取互动教学模式当中的情感交流互动,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讲到相关的内容时,与学生进行一定的眼神交流,让学生可以更加专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比如,教师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发现有学生存在走神的情况,这时候,就可以给他一个眼神,提醒他该专心听讲了。当教师让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学生半天没有回答上来的时候,教师也可以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让学生放轻松。这样的话,也能让学生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结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一门一体化的课程,具有鲜明的学段特征。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全面来临的当下,要切实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将互动教学的理念贯穿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升学生的参与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此外,在课后,老师还可以利用互动的方式来进行相互评价,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切实领会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意义,更好的促进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钟巧平.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才智,2020(7):56.
  [2]付成钰.互动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D].聊城:聊城大学,2019.
  [3]朱文霞.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8):272.
  [4]李兴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初探[A].2017 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7:411-412.
  [5]吴佳佳.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7):240.
  [6]鲁琼丹.基于互动教学法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D].长沙:湖南大学,2019.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时候,容易陷入对教师的依赖中,或是容易因为误解道德与法治离自己很遥远而丧失主动学习的念头,无法参透道德与法治的深刻内涵。学生缺乏学习的驱动力,就无法推动课堂的发展,进而影响课堂进度,打乱教师的正常计划。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能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习的关键是学生,其是否可以积极地融入政治教学课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在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当中,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还需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让学生能够成为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基于此,我们就围绕思维能力展开探索,进一步剖析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并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果的策略,希望可以给广大的初中英语教师带去教学上的启迪和思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准确把握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初中阶段,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以准确把握課文中人物的情感,并对人物的行为等内容做出正确的解读。然而,现阶段,多数初中阶段的学生无法达到这一要求,因此,教师应构建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字:初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构建思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相较
期刊
摘要: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新课改标准提出之后,各个学科教学工作开展也面临着更高要求,需要及时进行教学改革,将传统呆板、固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成为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课堂。物理实验作为高一物理教学重要内容,也是有效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演示性实验教学方法,在课堂之上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到物理实验操作、探究等活动中,多给予学生自主探究
期刊
摘要:英语作为一种世界范围内的通用语言而被大家所熟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也将面临着大量的英语语言类人才的需求,这就对我国的教育机关提出了具有时代性意义的要求。社会要求教育机关培养适合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英语人才。初中英语作为整个英语教育教学系统的重要环节,越来越被大众所重视。所以,教师必须加强学生对初中英语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升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能力。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初中
期刊
摘要:世界进入现代以来,人类似乎面临着道德传统的实质性断裂,社会价值多元化背景下的现代性冲突愈演愈烈,学校德育低效问题被人们普遍关注。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载体,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主动思考中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并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学用合一使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高效进行。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核
期刊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不论是素质教育,还是新课程改革,均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关注现代信息技术的充分应用,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师的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模式,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实际教学成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分析,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激发,培养,学习兴趣,自主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国家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作为培养人才的评价标准之一,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课堂是培养和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阵地。怎样找到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教学新途径和新方法是历史教师新时期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本文以唯物史观为统领,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为切入点,意在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和家国情怀品质,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启发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创新数学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求知欲,促使学生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保持浓厚的兴趣,还能间接促进学生智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双重开发。。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现今,不少初中生反映数学难学,里面的知识深奥、枯燥、抽象。学生对于这些晦涩的问
期刊
摘要:在新时期越来越重视经典文化传承的大背景下,学好古诗文不仅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发展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语文古诗词的作用,根據古诗词自身的魅力与特点展开教学,深深地打动学生,让古诗词成为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一个关键因素。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学习;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学桂冠上一颗璀璨生辉的明珠,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