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建筑工程结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来源 :教学考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ovedw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培养模式的推出使得校企合作的发展有了新的方向,高等院校通过加强教学内容的可时间性,对学生的技能训练有了更高的目标,但对于建筑工程结构这类技术要求较强的学科而言,教学内容体系和课程设计环节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就目前高等院校建筑工程结构教学发展现状,提出了改善教学效果、提高课程实用性的一些具体做法。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实践;建筑工程结构
  [中图分类号]G712;TU72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9-09-01
  一、背景多年的教学改革使得建筑工程结构课程逐步形成了“一个目标、两个转型、三个转变”的教学思路。其中,“一个目标”是对于教学目的的深化,即通过“零距离上岗”,拉近教育与就业的接口,是学生能够在学校掌握充分的就业技能。“两个转型”是对于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深层次探索。通过压缩本科生的在校时间,让校企合作更好的投入到实践,以“2+1”、“3+1”的人才培养战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投身于工作实践,前两到三年学习文化课知识,最后一年进入到企业实习,使教学模式逐步由以科学为中心,向以行动为导向转变。而“三个转变”则是指课程设计由“工程设计型”向“工程施工型”转变;由“粗坯性”向“成品型”转变;由“知识型”向岗位型转变。但目前,该课程在内容体系设计和课程教学方法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笔者通过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和实践教学经验,对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了一些改革思路。
  二、建筑工程结构教学内容改革
  工程建筑结构课程基本涵盖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抗震结构和钢结构四个方面的内容,但目前很多学校对于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只是对于四个部分的简单叠加,没有形成牢固的知识网络,有针对性、整体性的向学生讲解,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十分零散。由于缺乏与一线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沟通,对于学生的技术能力的培养相对匮乏,教学效果距离专业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的实现相距甚远。针对这一现象,教研组应当充分分析当前就业形势,了解社会对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基本需求,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做出改革。
  1、再整合教学内容
  施工能力是高等院校工程类专业培养学生的最主要目标,建筑工程结构的教学也是为了辅助实现学生施工水平的巩固和提升,尤其是施工过程中技术问题的分析以及工程管理环节的问题解决水平。因此,教学内容需要以“必需、够用”两个关键词为核心,将传统的教学思路打破,充分融合建筑工程结构中涉及到的重点知识点,将实用性更强、自我理解相对困难的内容作为重点讲解部分,剔除原有教材中与工程实际脱节的内容,保证教学方案的与时俱进。例如,梁底的纵向钢筋在适当位置弯起承受支座负弯矩,连续板中受力钢筋的弯起式配筋方式。
  工程类专业的学生首先需要对工程概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和掌握,因此,对于建筑构造、基本构建的讲解一定要详细透彻。比如在讲述钢筋混凝土梁板的内容时,需要把握知识点的深浅程度,类似单向板受力特点类的内容就可以简单介绍,而诸如如何布置单向板、主次梁等就需要进行详细阐述。
  2、增加结构施工图课程比重
  目前高校建筑工程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对于结构施工图的相关内容将数较少。看图是施工的第一步,忽略学生对于施工图的识图能力的培养将会弱化学生的实践水平。因此,建筑工程结构课程教学中,需要将结构施工图纸的学习作为重点讲述内容。围绕建筑结构施工图的教学,可以融入相关概念和构造的讲解,加上对于建筑结构基本知识的穿插,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和记忆。讲述结构制图规则的过程中,还可以一并将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的图示和适度方法加以介绍。
  3、强化学生规范意识
  规范结构设计和施工是建筑工程师必备的职业操守,只有在在校学习阶段对相关设计规范和法律法规加以掌握,才能够保证建筑物、建筑构件的使用寿命,从而保证施工安全。所以,高等院校建筑工程结构教师在教学环节应当注意对施工规范的强调,具体明确到哪一条法规,其预防的原理和相关案例有哪些一定要讲解清楚,以帮助学生强化记忆,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施工习惯。
  三、建筑工程结构课程设计改革
  课程设计是继理论教学之后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是对理论内容的巩固和深化,也是帮助学生学以致用的主要方法。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建筑工程结构教学中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急需对课程设计做出一系列改革。
  1、弱化教师的课堂主导地位
  课程设计是十分能够培养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环节,以此,对于建筑工程结构教学的课程设计需要紧密联系实际,加强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只有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例如,在课程的准备阶段,需要提前通知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尝试设计施工方案,然后在课堂中通过与同学的讨论和师生间的沟通,选择最终的操作办法。在整个课程设计中,教师要充当一个引导者的角色,以学生为课堂主题,并通过观察个体差异,对个别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为出发点,营造一种共同学习、主动学习的课堂氛围。
  2、改革考核办法
  传统的建筑工程结构教学中,书面考核是最主要的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尤其板梁的相关计算是课程结束时的考核重点。但由于考核环节缺乏对于板梁施工图纸的绘制和识图能力的考核,导致学生很难真正了解到实际工作中对于工程结构的具体要求。课程设计的考核成绩和考核办法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设计耐性都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关于考核办法的设计和改革都需要认真对待。首先,要注重学生独立设计能力的考核,包括设计方案、计算书编写等内容。此外,还要以答辩的考核方法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判断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才能更加客观、公正的做出成绩评定。以这种考核办法,更加能够提高学生的设计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3、注重学习成果反馈
  反馈是考核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有效办法。以往的建筑工程结构教学只注重考核而忽视了对于教学成果的反馈,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只是短暂的记忆,教学工作也止步于期末考试。未来的教学设计中,建筑工程结构教师需要对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环节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总结归纳,通过评阅学生提交的作业,找出课程讲解环节忽略的重点,并在以后的教学环节着重强调,从而对自己的教学成果查漏补缺,填补自己教学中的弊端和空白。例如,绘图环节比较容易忽视的是对建筑物构造的讲解,而规范的建筑构造是施工成功的第一步,此时教师需要结合施工规范,对相关内容进行系统的讲述,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设计中存在的疏忽点,通过强化记忆,能够让学生在未来真正的施工环节提高施工意识。这种反馈式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教师找到教学中的通病,在以后的课程设计环节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巩固教学效果十分有帮助。
  四、结论
  建筑工程结构是一门系统性的学科,通过不断地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完善,能够为培养技术型人才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思路和办法。因此,未来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要在教学设计和课程改革方面加大完善力度,通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其未来的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黃丽娟,高兰芳,陈凡.工程管理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福建建材,2012(12):125-126.
其他文献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在严格防控疫情的前提下及时开展免费线上“专家问诊”服务,眼科医师在线答疑以满足眼病诊疗需求.本研究对疫情期间眼科患者
摘要: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索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基层平台建设和管理运行机制,就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进行思考。  关键词:党的十九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尼山书院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9-05-01  引言: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
目的:构建携带Pax6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体外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目的基因整合入干细胞内并检测其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以及将来视神经病变的干
摘要:近年来,伴随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对于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而设计工作人员要综合考虑具体的因素,对设计理念进行更新和完善,将创以图形应用其中,以保证作品设计的活力不断增强。基于此,文章将图形创意作为研究重点,阐述其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商业价值,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图形创意;应用;商业价值;探讨  [中图分类号]J505;R38.3  [文献标识码]A 
背景和目的血清总胆固醇(TC)是常规实验室重要的测定项目,在高脂血症的诊断和心血管病的防治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血清总胆固醇的测定是测定血中存在的脂蛋白形式的游离胆固
摘要: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监督者,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不仅是一个优秀辅导员应具备的,也是发挥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的教育引导、精神导向、榜样示范作用的重要保证。时代发展的新形势,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感、心理素质和敬业精神等职业道德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从辅导员职业道德的“前提”、“氛围”、“基础”三个方面有针对性的加以重塑,希望能切实提高辅导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物和植物等多细胞生物中,长度约19~25个寡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RNA分子,通过与靶基因的mRNA分子部分或完全配对,引起mRNA降解或
目的:探讨低频电磁场(Low F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s,LFEMF)对骨髓源神经祖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derived Neural Progenitor Cells,BM-NPCs)诱导分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