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食用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bycp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茯苓是一种重要的药用菌,在我国分布很广,近年来人工栽培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因我县一些苓农未掌握关键栽培技术,单纯凭经验栽培,致使产量不稳,甚至大片产区绝收。为此将我县及邻县海拔700~1200m的半高山地区推广的茯苓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段木准备 马尾松、黄山松、赤松等均可栽培茯苓。选用15~20年生,直径12~14cm的中龄树为宜。初冬进九砍树,即农历十冬腊月。砍树后及时剔枝,一般截成1.3~1.5m长的段,下料时再锯成65~75cm长段,以保持断面新鲜,并“去皮留筋”,即每相隔3cm纵向削去一道树皮,深0.5~0.8cm,以见木质为度。节疤要削平,截段时应错开节疤。将已去皮留筋的段木在通
其他文献
<正> 黄背木耳袋栽是我县的一项支柱产业。经过我场的多年栽培,该品种在组合配料中表现良好,一般每百公斤干料可产干耳20~25kg。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菌种的制备原种与生
1990年3月至1994年10月,作者曾对36例二尖瓣狭窄的病人作了二尖瓣置换术。其中男13例,女23例,平均年龄42岁。术前平均心功能为2.9级。26例为房颤心律,3例有脑栓塞史。13例有二尖瓣手术史。术后1例死于脑栓塞。
<正> 近年来,蘑菇疣孢霉病(Mycogone peniciosa Magn)已成为福建省双孢蘑菇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据我们调查,宁德地区9个县市菇区普遍发生为害,平均发病率在50%左右,损失率在4
从“看得见山,看得见水”到更好的“体验到山,体验到水”,龙岗市容在蜕变,生态文明在进步,绿色福利在释放。生活在龙岗的市民无疑是幸福的,“在龙岗,低碳成为一种生活态度!”。2016
鸡腿蘑(Coprinus comatus)形似鸡腿而得名,肉质细嫩,口味鲜美。经常食用有助消化、增强食欲和治疗痔疮等作用。据阿斯顿大学报道,鸡腿蘑含有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食后降低血
目的 研究北京市通州区范围内≥ 55 岁人群白内障患病现状及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疾病普查的方法,对北京市通州区农村地区年龄≥ 55 岁常住老年人的白内障患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
本文利用笔者自行设计的脉动波循环系统及波速测定装置,通过改变管壁弹性,管内液体压力及液体粘度,对脉动波在乳胶管内的传播速度进行了测定比较,并对上述诸因素的改变引起波速改
为了解正常与重度窒息新生儿出生后肺动脉压力的动态变化。作者对正常新生儿25例,重度窒息新生儿53例,应用二维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生后1天,2天,3天以内及7天连续四镒测定动脉血流射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财政均等化的实行和国家反腐力度的加大,物质激励的作用大为降低而非物质激励则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人的需要及其激励机理模式出发,以公务员的生存
作者对肝硬化伴有不同程度低氧血症的患者36例,作4种方法的治疗对比。其中以β受体阻滞剂降门脉压作为基础,辅以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10例中症肝性低氧血症(A组)以血氧分压,氧饱和度作为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