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自然垄断产业的市场结构重组及启示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ua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私有化浪潮的兴起,西方国家自然垄断产业的市场结 构重组也纷纷开展起来。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重组的目标是引入竞争机制,以提高企业的 生产经营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其主要方式是将原垄断企业进行拆分,或者允许社会资本和 外资进入到自然垄断产业中来。西方国家自然垄断产业的市场结构重组实践对我国有着重要 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自然垄断 市场结构重组 产权结构 规制
  中图分类号:F0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5-233-02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自然垄断产业的市场结构重组就已在西方国家兴起,并在实 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重组的目标是什么,重组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市场结构重组后政府对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政策应如何进行调整和设计?在这些方面,西 方国家已经积累起了一系列较为成熟的经验,并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和支持,这对于在此方面 起步较晚的中国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西方国家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重组的背景
  
  二战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受凯恩斯政府干预理论的影响,西方国家大都对自然垄断产业 实行国有国营模式,即由国有企业对自然垄断产业实行纵向一体化垄断经营,目的是加强政 府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国民经济命脉产业(自然垄断产业多为国民经济命脉产业)的调节和 控制,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有序运行,同时利用政府对垄断企业的直接控制,力 求将垄断的危害降到最低,以优化资源配置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但是实践证明,效率低下 似乎是各国国有企业的通病,加之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之后人们对凯恩斯主义的 质疑,古典经济学自由竞争的主张再次受到关注与推崇。因此,自80年代以来,以促进竞争 、提高效率为目的的私有化浪潮再次席卷西方各国。
  随着私有化浪潮的兴起,在自然垄断产业以促进竞争为目的的改革也相应开展起来。 在自然垄断产业引入竞争机制的方式主要有二:一是在自然垄断产业实行纵向一体化垄断经 营的情况下引入竞争制度。在此方式下,自然垄断产业仍保持原来垄断性市场结构,但强调 在政府规制中引进竞争机制。由于规制方式的改善,垄断性企业不能像过去那样在高成本、 低效率状态下仍然可以利用其垄断地位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而必须像竞争性企业一样,靠技 术创新、科学管理和成本节约等才能获取一定水平的利润。如特许投标制度(在政府规制中 引入竞争机制的方式之一)通过拍卖的形式,让多家企业竞争在某产业或业务领域中的独家 经营权(即特许经营权),在一定的质量要求下,由提供最低报价的那家企业取得特许经营 权。特许经营权竞标会定期举行,如果在位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低下或未达到当初竞标时的承 诺,则会被效率更高的竞争者取代。因此,采用这种规制方式,如果在竞标阶段存在充分的 竞争,特许投标制度就会导致平均成本定价和最有效率的厂商运营,不会产生A-J效应。 ①二 是对自然垄断产业进行市场结构重组。市场结构重组通常是指政府以法律和行政手段,在短 期内对特定自然垄断产业的市场结构作重大调整,把原有的垄断性市场结构改造成为竞争性 市场结构,以形成有效竞争的格局。其主要表现形式是政府对具有市场垄断力量的主导性垄 断企业实行纵向或横向分割政策或采取放松进入规制等重要规制政策。
  自然垄断产业因其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或成本劣加性)等特征,通常特定自然垄断产 业由一家企业实行纵向一体化垄断经营,即由一家企业提供所有的产品和服务。②但实际 上, 自然垄断产业既有自然垄断性业务,又有竞争性业务,如果由一家企业实行纵向一体化垄断 经营,则新企业很难进入,即使进入以后,也难以同原有垄断企业开展公平竞争。因为垄断 企业可以通过在自然垄断性业务和竞争性业务间采取交叉补贴战略,以掠夺性定价方式把进 入的竞争对手驱逐出去。为破解这一难题,许多国家在自然垄断产业政府规制体制改革中, 大都对自然垄断产业进行市场结构重组,实行自然垄断性业务与竞争性业务相分离的政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自然垄断产业具有动态性,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范围的扩大,存在着 自然垄断性业务领域不断缩小、竞争性业务领域相应扩大的趋势。而且,由于不同国家在经 济与技术发展水平、自然地理环境、收入与消费需求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各国 对特定自然垄断产业的自然垄断性业务与竞争性业务会有不同的认识。
  
  二、西方国家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重组的实践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私有化浪潮的兴起,西方国家自然垄断产业的市场结构重组也轰轰烈 烈地开展起来,其方式主要有二:一是将原自然垄断产业进行拆分(纵向或横向拆分),即 将原来的一家垄断企业拆分成几个竞争性企业;二是放松甚至取消进入规制,将私人资本甚 至外资引入原国有资本完全占有或主导的行业和领域,通过产权多元化增强自然垄断产业的 竞争性。③实践中,更多的是同时采用以上两种方式来进行自然垄断产业的市场结构重组 。下面我们以英国、美国和日本为代表介绍一下西方国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重组的状况。
  1.英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英国萨切尔政府率先在西方国家开始了私有化改革,将大 量的国有 资产转为民营,或将私人资本甚至外资引入原国有资本完全占有或主导的行业和领域,以提 高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表现在自然垄断产业的改革上,就是首先将电 信产业整体民营化,而没有对英国电信公司(BT)实行垂直(或地区)分割的市场结构重组 政策。④这就使英国电信公司从国有垄断性市场结构重组为竞争性市场结构的良好机会, 这为 后来重构竞争性市场结构造成很大的困难。只是在1991年“双寡头垄断政策”(Duopoly Po licy)到期后才实行“接入规制”的方式,对电信产业进行市场结构重组。所谓“接入规制 ”,就是政府采取放松进入规制政策,允许一部分新企业进入自然垄断产业的竞争性业务领 域;同时,政府制定接入条件(如收费标准等),强制性要求原有纵向一体化垄断企业向竞争企业公平地提供接入服务;最后,经营竞争性业务的所有企业向最终消费者提供服务。表现 在实践中,就是英国政府允许有线电视公司和一大批新企业进入电信产业,并对英国电信公 司加强接入规制,逐渐形成竞争性市场结构。
  2.美国。美国自然垄断产业的市场结构重组自20世纪80年代的里根政府开始,之后呈逐渐加 速之势。 在此之前,虽然美国在自然垄断产业中实行的是“私人所有+政府控制”的模式,但却因为 政府的严格控制使得在位企业不会受到外来企业的任何竞争,基本上是一种垄断性市场结构 。对此,政府采取的市场结构重组方式主要有二:一是采取“形成若干互利部分”的市场 结构重组方式,将原有纵向一体化垄断企业分割成两个独立的企业,每一个企业在各自范围 内同时经营自然垄断性业务和竞争性业务。这种市场结构重组模式不仅有利于促进企业在竞 争性业务领域的竞争,而且有利于打破自然垄断性业务领域由一家企业垄断经营的格局,促 使企业在自然垄断性业务领域也进行竞争,从而促进整个产业的生产效率。美国在电信产业 就是实行的这种市场结构重组方式。1984年,美国政府通过纵向分割和横向分割相结合的方 式,把垄断性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分割为7个地区性本地电话公司和一个长途电话 公司,进而把原来垄断性的电信市场结构改革成为竞争性市场结构,初步形成了有效竞争的 格局。二是采取“经营权分离”的市场结构重组方式,政府放松甚至取消了某些行业的进入 规制,在自然垄断产业的竞争性业务环节引入多家企业参与竞争,增加自然垄断产业的竞争 度,使得新的潜在所有者对旧的拥有公司控制权的所有者形成了替代的潜在威胁,而从所 有权方面仍保持原有垂直一体化垄断企业的完整性,但其自然垄断性业务由一个非营利性的 独立机构控制,即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这种市场结构重组方式,由于自然垄断性业 务由独立机构所控制,这就有利于消除自然垄断性业务经营企业(单位)采取反竞争行为的 可能性,竞争性业务领域的经营单位和其他竞争企业一样,公平地接受自然垄断性业务经营 企业(单位)所提供的服务。在电力产业,美国政府就主要采取了这种市场结构重组模式。 对此,美国公平交易委员会(FTC)的评价是:虽然垄断企业拥有物理网络资产的所有权 ,但由一个独立机构控制高压输电和低压配电网络,有利于保证竞争性业务经营企业公平接 受输电服务和收费价格的透明性;也有利于保持垂直一体化的经济性,把电力输送的外部性 问题内部化;同时,有利于向潜在的发电投资者提供透明的投资信号。
其他文献
本刊讯 今年,广东安排省重点项目285项,共812个子项目,总投资3625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500亿元。其中,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504亿元,能源建设投资730亿元。在812个子项中,计划新开工190
建筑智能化是以建造平面及智能化弱电综合系统为平台,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使用者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使用环境.弱电顾问就是受
[摘要]人地协调观是地理教学中需要培养的重要观念,主要指的是学生对于人类和地理环境在协调发展方面的观念和认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渗透人地协调思想,利用案例教学法对人地矛盾的现状进行分析,加强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人地协调观;培养  [中图分類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
[摘 要]根据初中生的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的客观差异,把初中历史分层教学应用于实际课堂中,是构建和谐高效的新型初中历史课堂的重要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教学,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提供更有效的学科教学。  [关键词]初中历史;分层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00077002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
摘要:文章利用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开发制造企业物流能力量表,得出物流能力的三个构成因素:物流流程能力、物流柔性能力和物流信息整合能力。在描述性统计分析基础上,分析不同企业性质和企业规模对制造企业物流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性质对制造企业物流能力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企业规模对制造企业物流能力产生显著影响。最后,在研究结论基础上,提出提高企业物流能力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制造企业物流能力构成因素差异
以肥城桃果实为试材,分离纯化了导致酶促褐变的多酚氧化酶(PPO),并对其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叔丁基邻苯二酚和绿原酸为底物,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后使PPO活性分别增大1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临海国家都把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作为解决21世纪人类面临共同问题的重
摘 要:文章结合河北省私营企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私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六点启示。  关键词:私营企业 思想政治工作 启示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6-217-0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私营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一支生力军。对于私营企业,一方面要用经济、政策、法律等手段加以管理和支持,另一方面也必须进行强有
[摘 要]研究性学习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创造一种新的互动学习文化;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改变了学生的原有学习方式,同时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初中数学教师应以课堂教学的实践为源,从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锐力;发现式思维方法的训练等方面探究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教学领域之中,现代教育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促进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0-0059-02  教学融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