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与问题学生相处的几种模式

来源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w88636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出发,结合实际案例,立足于转化问题学生的角度,探讨出教师与问题学生相处的三种模式,以期在德育领域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问题学生;相处模式;关注型;倾听型;交流型
  有人说:“天底下最无私的爱是母爱,最温暖的爱是友爱。”而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爱,它兼具母爱的无私和友爱的温馨,那就是师爱。教育的过程就是教师用自己的爱为学生清扫心灵尘埃的过程。可是怎么把这种爱转化成一种能影响学生的正能量呢?实践证明:处理好与学生相处的模式,才有可能转化问题学生。
  第一种模式:标准模式——关注型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中有“归属与爱的需要”这一条。每个人都需要爱,学生也不例外,而问题学生则更需要关注与爱。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特异行为,不过是为吸引更多的关注,是他们内心需要爱的一种体现。有这样一个学生,她的大名全校闻名,逃课、上课打闹、谈恋爱、衣着前卫、不搞卫生、有时还与老师对着干,几乎成了一个小太妹。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学生,老师首先得压下心中的偏见,给予她足够的关注。关注她的衣着,告诉她: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要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进行得体的打扮。然后告诉她:青春才是最好的化妆品,纯天然才是最美的容颜。当她做出一点改变时,老师及时地给予她赞赏。关注她上课的状态,最重要的是关注她的每一点进步。关注她的优点,放大她的闪光点,让她也拥有一种被关注的优越感,从而使她在行为上完成自我教育。都说教育出奇迹,其实是鼓励,是爱,是对学生的关注,才敲开了他们的心门,让他们愿意接受阳光,愿意改变自己的不足。
  第二种模式:静音模式——倾听型
  泰戈尔曾说过:“爱是理解的别名。”作为班主任,每天与学生朝夕相处,对每个学生的个性都非常了解,該如何平等地对待这群性格各异的学生呢?这就得从倾听出发了。倾听学生在思想上、生活中的最真实想法。只这样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爱,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去关心爱护他们。弯下腰去,走进学生,倾听他们的内心之声,是师生友好关系的开始,也是老师成功的开始。
  学生毕竟还是个孩子,有时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有个叫陈乐华的学生,初中是在一所武校毕业的,很冲动,凡事想着用拳头来解决问题。在一次上地理课上,因为手机的问题差点和地理老师打起来。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切忌冲动愤怒,得想办法让自己冷静下来,倾听就会显得尤为重要,从学生的角度想问题:也许他是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经过一番沟通,原来事情的真相是:学生妈妈生病在家,身边没有人照顾,因为担心妈妈,所以上课时用手机给妈妈发信息。一个有孝心有责任感的孩子,在老师分析问题的严重性后,他明白了处事的原则,已经能主动承担责任了。从冲动暴躁到主动认错,这其中,功劳最大的应该是老师的倾听,从一个担心妈妈的孩子的心里出发,让他觉得受到了尊重和理解。倾听架起了师生间的沟通桥梁。
  第三种模式:会议模式——交流型
  一直以来,社会中就有一种“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一说法,这是因为,老师们牺牲自己,将自己全部的爱都给了所教的学生,只为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但是事实上,决定孩子命运的可能并不是老师,而是他们的家长。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老师要关注的不单是学生还有家长。赢得了家长的认可,在转化学生方面,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做到家校通力合作,实现最佳的教育效果。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老师要面对多少个学生,就要面对多少位形形色色的家长。每个家长的情况、心理都各不相同。一次周末放假返校,一个学生一直伏在课桌上。原来学生妈妈和继父吵架,继父打了妈妈,让他很痛苦。提及继父时他一脸的仇恨,还有“想杀了继父”的言词。仇恨的火种在他的心里燃起熊熊大火。作为教师,这个时候在稳定住学生情绪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发泄心中的负面情绪,因为只有如此才可以真正解决问题。
  多方面入手,更有利于了解事情的真相。家访或是邀请家长来校面谈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家长与老师达成共识后,再找到学生谈心,做到有的放矢。之后,孩子的心态变化很大,学习也变得更主动,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这样的例子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还会碰到很多,所以说教师的责任是多面的、多层次的。教师要全面深入地走进学生的生活,用爱的力量,去感染学生,用行动引导学生的思想走向正确的道路,从而形成健康的思想,建立正确的世界观。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其实除了有爱之外,还要有正确的与学生相处的模式,因为只有选择正确的与学生相处模式,才能推开学生内心深处的那扇门,老师的爱才能被学生接纳、吸收,老师的爱才能化成教育的力量,指引学生成长蜕变。
  参考文献:
  [1]岳大育.中学班主任工作之我见[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18):160.
  [2]李锦明.只有爱才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09(9):89.
  [3]王文.个别咨询技巧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有效运用[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5(6):42-44.
其他文献
摘要:要在学生管理上实现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更多的独立和自由的空间,应该将管理规范化,将规范要求与信任尊重相结合,发挥学生自主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弹性管理;自我管理;规范管理;学生主体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教育需要我们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去感化心灵,触动灵魂,全面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弹性管理就是班主任遵循学生心理、行为规律,通过某些管理手段,使学生有约束地进行
期刊
摘要:作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有着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对这部伟大的文学巨著的艺术特色的鉴赏,对于研究我国古典文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笔者将针对《水浒传》的题材、人物形象塑造以及艺术手法等方面加以论述,分析其艺术特色,对其艺术手法进行鉴赏。并将《水浒传》对后世的重要影响加以分析,对《水浒传》的人物塑造方法进行借鉴,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
期刊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散发着科学技术进步的味道,对于教育行业来说,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对于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的效果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而网络的出现为教师开展德育工作带来了好的一面,但同时也有诸多问题体现出来。如何在当前网络时代的背景下合理有效地进行德育工作,成为了新时代教师要思考的问题。关键词:德育工作;班主任;小学生;网络问题;有效措施  现阶段处
期刊
摘要: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个评价既是我们作为教师的光荣,也是作为教师的责任所在,社会对我们有较高的期望和评价,那么我们就应当回馈社会更高的责任,更高的教学质量。所谓教师幸福之路,就是“教好书,育好人”,践行一名教师的职业道德,励志为“国育才为党育人”,不断立德树人,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美丽中国输送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此,我将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及教学收获浅谈教师的幸福之路。  关键
期刊
老师做的是教书、育人的工作,可教书与育人哪个工作更重要些呢?  当然是育人。很多学校把教书做为了学校的首要任务,忽视了德育教育,就出现了很多“书呆子”“高智商,低情商”的现象,也出现了“学习不好的同学今后一定没出息”的看法,心里健康教育再次引起了大家的重视。我们培养的是全面性的人才,不是只会复制知识的机器。在品质上我们要培养他们遇到困难时要坚强勇敢,百折不挠;取得优异成绩时要谦虚谨慎,再接再励;在
期刊
摘要:《南方有嘉木》描写了忘忧茶庄杭家三代人的故事,叙写了他们身上的爱恨情仇,同时小说也向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中国茶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茶人们的命运。王旭烽出生于浙江杭州并受传统茶文化影响与熏陶,对此有深厚情感,她在历史风貌中诉说着自己的地緣情结。  关键词:王旭烽;地缘情结  王旭烽的《南方有嘉木》是一部反映茶文化的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忘忧茶庄杭家三代人的故事,叙写了他们身上的爱恨情仇,向我们展现了
期刊
摘要: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充满信任,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小学生贪玩好动、思维活跃、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同时,要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班主任老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治班技巧,这样才能积极引导学生在和谐的班级中学习,在快乐的氛围中成长。  关键字:习惯;礼仪教育;美德  行正、身正、言正,三正作则。爱心、关心、用心,三心敬业;用“道”教书,用“爱”育人,提升
期刊
摘要:本案例中女生放假不回家,教育者通过走访与多方沟通,成功解决该女生的行为问题,进一步剖析此种行为出现的原因,总结教育的经验。  关键词:学生;违纪  一、孩子,你为什么不回家  暑假,接一家长来信:老师,李莹从高一开始放假都没有回家,我不知道她到底住哪儿。高二开学了,晚修期间,我与李莹同学谈心,提到她父亲,她从最先的平静变为激动,说不想见他。我认真地讲了些父母养育之恩的道理,但李莹同学并不接受
期刊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都不够完善,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借助适合小学生年龄段认知特点的工具来进行协助。绘本教学作为一种与学生年龄段接轨的教材,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较大的方便。本文在研究小学英语教学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绘本教学的优势论述了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培养的多个方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教学;能力培养;对策  绘本是小学英语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它以其生
期刊
摘要: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作文教学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对写话训练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训练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我认为,要想写好作文,就要从低年级抓起,从写话抓起。  关键词: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作文教学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但在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