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方式在肝癌射频消融术中应用的探讨

来源 :介入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wa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在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时的安全性及麻醉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102例行经皮肝癌RFA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所选用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A组,采用控制呼吸静脉全麻组;B组,采用静脉全麻保留自主呼吸组;C组,采用局部麻醉监护组。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A、B组手术操作时间均多于C组(P<0.02);术后A组较B组苏醒时间长(P<0.03);RFA术中A、B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均较C组平稳(P<0.01);A、B组患者术中血氧饱和度均能维持在95%以上,从放置氧气面罩至手术结束时,B组较A组低(P<0.05),C组患者较A、B组均低(P<0.01);A组患者术中体动、流泪以及需麻醉机辅助呼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C组(P<0.01)。B、C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如皮下气肿、气胸或术后行胸腔闭式引流发生率等情况均高于A组(P<0.05)。结论肝癌RFA应用静脉全身麻醉能够减少手术时间,为患者营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手术环境。其中控制呼吸静脉全身麻醉组安全性较高、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可能是肝癌RFA治疗的一种相对较好的麻醉方式。
其他文献
共振光隧穿效应作为一种独特的光学现象,其新颖的结构和出色的性能为光学器件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极大地促进了微纳光学的发展。本论文对经典光学谐振腔及共振光隧穿效应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从经典光学和量子力学的角度对共振光隧穿效应展开模型分析,并对其传感应用中敏感性能调控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设计了双共振光隧穿谐振腔结构,并应用于耦合谐振腔诱导透明效应的实现。首先,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计算了共振光隧穿
目的探析腹腔手术后的出血原因,并研究相关防范措施。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0年2月—2015年12月腹腔手术后出现出血现象的患者2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腹腔手
汽车数量的大量增长给我国的能源使用和环境保护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所以电动汽车的研究和使用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但我国现有的电池技术还不足以支撑电动汽车的远距离驾驶,所
通过对某型飞机副翼操纵系统配平故障的调查、分析,提出今后对此故障的处理措施,保证飞行品质。
目的探讨抗磷脂综合征(APS)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综合介入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0月的10例APS合并DVT病例的临床资料。单纯抗凝组(A组)4例,经颈内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后狭窄(PITS)的螺旋CT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PITS患者,分别收集其临床资料及螺旋CT影像资料,观察气管狭窄部位、程度、形态,总结
有关溶液pH的计算历来为高考热点之一,而做好基本功训练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宝,下面是一堂基本功的训练课。供同行们参考。
总结了2011年1月~2014年6月本科发生的65例胸、腹腔手术后并发出血的病例资料和护理经验,主要包括严密监测、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体位管理、建立静脉通道和保守治疗的护理等
在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中,液压泵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系统所需要的压力能,驱动执行元件对外做功,说其为液压系统的心脏一点也不为过。传统的径向柱
新造船在船体搭载工作完成后将进入码头系泊试验阶段,该阶段将完成全船设备的调试运行,为船舶未来出航做好最后一道保险。此过程中,船用发电机系统将成为第一个进行调试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