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术后异物反应性包块形成患者2例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jie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外伤是一种引起外伤性死亡和残疾的全球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是急诊较为常见的外伤。医用胶已广泛使用于神经外科手术中。我们收集从2008年至2013年在长沙市第八医院神经外科脑外伤患者中2例脑外伤术后出现异物反应性包块形成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患者中年女性,46岁,2008年12月因“重度脑外伤”入住我院,并在我院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术后2个月,患者发现其右额部出现一直径2cm包块,质软,伴轻压痛,局部皮肤发红,遂就诊予以头孢类抗生素治疗7天,右额部包块无明显变化,即行局部伤口切开清创,发现包块部位皮下呈暗灰色果酱样物质及部分腐肉样物质,予以清除并送细菌培养,术后继续抗炎治疗。细菌培养结果提示无细菌生长。患者伤口愈合可,于第7天拆线。2周后,患者头顶部再次出现类似包块,予以局部清创,术中所见同额部包块,皮下呈暗灰色果酱、腐肉样物质,术后伤口愈合可。继续我科康复治疗,1个月后,患者额部,眼眶上缘再次出现类似头皮下包块,予以完善术前检查及准备后,经原切口切开头皮,充分暴露皮下组织、骨瓣边缘及硬脑膜,术中见骨窗边缘与硬脑膜连接处第1次手术所使用未吸收福爱乐胶,质硬,遂整块取出,可见以其为中心,周边有腐肉样物质样及暗灰色果酱样坏死组织,予以彻底清除,缝合头皮,再次送细菌培养示无菌生长,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随访6个月及行颅骨修术后1年后再无新包块形成。
  (2)患者青年男性,28岁,因“特重型颅脑外伤”于2013年5月27日于我科行左额颞顶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术后2个月,患者出现左额部,颞部头皮包下包块形成,术前头部CT(图1)示左额颞顶及耳下多个混杂密度病灶。检验结果: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均无异常。考虑与上例患者类似,遂予以积极手术治疗,术中见明胶海绵及福爱乐胶所形成海绵状硬物周围肉芽形成,部分发生坏死,呈暗灰色胶冻样,术中均彻底取出此类未吸收含神福爱乐胶膠明胶海绵,清除胶冻样坏死组织送细菌培养,清除并烧灼肉芽肿性物质,止血后缝合伤口,予以常规拔引流管后停用抗生素,7天拆线,痊愈出院。标本细菌培养结果阴性,涂片可见大量坏死炎性细胞,无细菌,真菌。术后复查头部CT(图2),随访6个月,无复发。
  图1 图2
  2 讨论
  医用胶一种新型生物医学工程化学合成的快速凝固喷涂粘合剂,除了具有通常的胶接功能和力学功能外,还具有生物医学功能。从1960年Nathan等[1]首先将α-氰基丙烯酸甲酯用于动脉吻合,到2002年在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园研制出了喷涂型福爱乐医用胶,2005年福爱乐医用胶标准YZB/国0941-2003被列为国家唯一被认可的医用胶检测标准,经历了数十年。
  福爱乐医用胶(FAL)是由高纯度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N-OCA)与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组成。当喷涂在组织表面后, 由于其借助于微量血液或体液中的 OH-、NH-2 等阴离子作用,即可固化成膜,紧密粘合于组织上。FAL由于固化时间为2~6 s(来得及操作)、扩散及封闭性能好、聚合膜韧性好弯折180度不断裂、聚合热低、粘接强度大等这一系列优点满足了临床要求。并以其突出的止血、粘合、封闭、栓塞堵漏等功能,广泛应用于各大外科,神经外科也不例外。
  FAL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较广泛,有粘合强度大、聚合快、在颅内可降解等突出优势,故具有封闭、堵漏、止血、粘合硬脑膜、固定颅骨碎片防止脑脊液漏等作用,且无不良反应[2]。医用胶的副反应、头皮下异物反应性包块发生率很低,我科自2006年至2014年脑外伤手术1100余例,共有以上2个病例出现,发病率小于千分之二,对于此类反应性包块形成原因,考虑为无菌性炎症反应,属异物排斥反应。
  其治疗经验如下:此类患者临床表现为头皮下一个至多个包块形成,质软,皮肤表面发红,伴压痛,包块清创可见腐肉样物质样及暗灰色果酱样坏死组织,抗炎治疗无效,细菌培养阴性,涂片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无细菌,真菌等。如对其进行伤口局部清创,换药,理疗等方案治疗,头皮下包块复发率极高。针对此类患者我们建议行头皮下坏死组彻底清除,福爱乐胶及明胶海绵等异物彻底取出术。对术中无明显包块形成但前次手术使用福爱乐胶及明胶海绵部位应予以探查及彻底清除以降低复发机率。术中多处使用福爱乐胶患者且有头皮下包块形成患者,其包块形成时间为术后2个月左右,其清创前头部CT及MRI对此病的诊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Healey JE Jr, Gallager HS, Moore EB, et al. Experiences with plastic adhesive in the nonsuture repair of body tissues. Am J Surg,1965, 109: 416-423.
  [2]田霞,卢永顺.福爱乐医用胶( FAL)及其应用.国际外科学杂志, 2006, 33( 1 ): 74-751
  [3]孟祥辉,许百男,魏少波,王润辉.福爱乐医用胶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 临床外科杂志,2007,09:63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使用艾拉莫德联合甲氨喋呤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5年1月我院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均相同,均为甲氨蝶呤口服,研究组加用艾拉莫德。分析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4周晨僵时间及CRP水平。结果:(1)两组治疗前晨僵时间、CRP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疝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来我院治疗疝气的40例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且将其随机分为平片组和填充组,其中平片组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填充组采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并且都进行了常规的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然后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平均体温、最高体温、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随访4~12个月,观察预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所接收治疗的150例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手段,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1组和对照2组,观察组和对照1组和对照2组各50例患者。对照1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对照2组患者采用稳心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疗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儿科临床当中对小儿肺炎进行治疗行以阿奇霉素所达成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于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横林人民医院收治的患有小儿肺炎的儿童,从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50例。对参照组行常规治疗辅以红霉素滴注,对实验组则行常规治疗辅以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在一个治疗周期结束之后对比两组患儿的效果以及是否发生不良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段处理联合VSD的修复手掌逆行皮肤撕脱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科应用分段处理联合VSD修复手掌逆行皮肤撕脱伤11例,单纯手掌皮肤撕脱:6例,伴有手指皮肤撕脱5例;其中伴有掌指骨骨折:4例;撕脱皮肤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挫灭;撕脱面积:10.0cm×8.0cm~15.0cm×12.0cm。结果:本组11例,一例撕脱组织挫伤严重,边缘部分坏死,经常规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血必净及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对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治疗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1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血液灌流,n=24)、+乌司他丁组(常规治疗+血液灌流+乌司他丁,n=24)和联合组(常规治疗+血液灌流+血必净及乌司他丁,n=23)。对照组按常规给予洗胃、导泻、长托宁、机械通气及血液灌流等综合治疗,乌司他丁组在常规治疗外给予乌司他丁20万U加入生理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高压氧治疗重度抑郁患者无抽搐电休克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重度抑郁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所有重度抑郁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50例重度抑郁患者仅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观察组50例重度抑郁患者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予以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重度抑郁患者的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
期刊
摘要:目的:主要对肛裂纵切横缝术和肛裂切除术来治疗肛裂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探讨和分析。方法:肛裂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的症状,本文中笔者根据住院患者症状的不同表现以及其所采取的相应的临床手术治疗方式有针对性的展开比较分析,其中肛裂纵切横缝术治疗52例肛裂患者,肛裂切除术治疗48例肛裂患者。结果:两种肛裂纵切横缝术与切除术的临床疗效相关数据结果比较分析,并进行非参数检验,得出P>0.05,差异无统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三坳汤和止咳散加减佐治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西药组使用抗生素、镇咳平喘的西药进行治疗,中药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三坳汤和止咳散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以后,西药组的有效率为67.5%,中药组的有效率为97.5%,中药组的治疗效果要优于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扑尔敏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抗感染及抗炎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扑尔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