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说需要“以史为鉴”,通过借鉴历史的经验,来加深对现实的理解。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适时地引入一些“热点”问题,既能较好地体现历史学科“古为今用”的原则,也能更好地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这是素质教育对历史教学的要求。在此,我就这一问题谈几点体会。
一、利用热点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注重课文知识点的讲述,就事论事,机械记忆。这就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兴趣,因为那些历史离他们毕竟太远了。但教师如能立足于课本,将一些社会现实的“热点”与课本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会使学生对学习历史兴趣盎然。例如,本学期一开学讲八年级下,第一课要讲的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恰巧电视上正在播放两会。在讲新课之前,我特地上网查了一下相关资料。上课讲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专门了解了一下,你们知道目前召开的两会是哪两会吗?很多同学很茫然,摇摇头说不知道。有的同学略知一二,但也说不全。于是,我趁这个机会给大家介绍了起来。紧接着,我又问了一个问题,你们知道现在召开的两会是第几届吗?同学们更不知道了。于是我把上课之前查的资料介绍了一下。经过这番讲述,同学们对两会有了非常清楚的了解。这样一来,既使历史知识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愉悦中掌握了历史知识。
二、利用时事热点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爱国主义是历史教育的永恒主题,把时事热点切入历史知识,使两者紧密有机地结合,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热情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学习九年级世界史科索沃战争后,我问了学生一个问题:美国公然轰炸我南联盟大使馆,这说明了什么?教室里是群情激愤,同学们感受到了美国在无视我国的主权。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仅此而已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把学生的这种爱国主义热情转换成实际行动。于是我“趁热打铁”,启发学生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榮富强,才是我们目前最为迫切的爱国主义。
三、利用实事热点可以拓展知识,让课堂充满魅力
2008年,国人盼望已久的奥运会即将拉开帷幕,未曾料想发生了那么多的大事。2008年3月14日,在西藏拉萨街头发生了打砸抢烧事件,这也是历史老师抓住机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热点时刻。当时中央四台每天早上播放一个专题节目,叫《回望历史——透过历史看西藏》,通过一期一期的节目,我了解了西藏的历史和发展,并把我看到的和了解到的讲给学生听,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增强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国家大事的历史责任感,更加使学生坚信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的一部分,认清了藏独分子反动的面目。教学中,我不断引导学生不仅要关心国家大事,而且要放眼世界,培养一种关心国家大事、关心世界局势的良好历史素养,这是一个历史教师应该给予学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四、利用时事热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利用这个机会我搞了一节专题活动课,要求学生分组去查找资料。于是,学生们纷纷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翻阅、摘录或复印资料,或是上网查询相关资料,然后推选出本组的代表发言,为展示课作了充分的准备。在整个准备的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一种启发和引导的作用,把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中,通过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主持、组织、参与,为学生提供了相对自主的探究活动的空间,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及个性特长等等都得到了应有的施展。这些,对于他们将来成为创造性人才是非常有用的。
一、利用热点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注重课文知识点的讲述,就事论事,机械记忆。这就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兴趣,因为那些历史离他们毕竟太远了。但教师如能立足于课本,将一些社会现实的“热点”与课本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会使学生对学习历史兴趣盎然。例如,本学期一开学讲八年级下,第一课要讲的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恰巧电视上正在播放两会。在讲新课之前,我特地上网查了一下相关资料。上课讲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专门了解了一下,你们知道目前召开的两会是哪两会吗?很多同学很茫然,摇摇头说不知道。有的同学略知一二,但也说不全。于是,我趁这个机会给大家介绍了起来。紧接着,我又问了一个问题,你们知道现在召开的两会是第几届吗?同学们更不知道了。于是我把上课之前查的资料介绍了一下。经过这番讲述,同学们对两会有了非常清楚的了解。这样一来,既使历史知识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愉悦中掌握了历史知识。
二、利用时事热点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爱国主义是历史教育的永恒主题,把时事热点切入历史知识,使两者紧密有机地结合,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热情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学习九年级世界史科索沃战争后,我问了学生一个问题:美国公然轰炸我南联盟大使馆,这说明了什么?教室里是群情激愤,同学们感受到了美国在无视我国的主权。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仅此而已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把学生的这种爱国主义热情转换成实际行动。于是我“趁热打铁”,启发学生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榮富强,才是我们目前最为迫切的爱国主义。
三、利用实事热点可以拓展知识,让课堂充满魅力
2008年,国人盼望已久的奥运会即将拉开帷幕,未曾料想发生了那么多的大事。2008年3月14日,在西藏拉萨街头发生了打砸抢烧事件,这也是历史老师抓住机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热点时刻。当时中央四台每天早上播放一个专题节目,叫《回望历史——透过历史看西藏》,通过一期一期的节目,我了解了西藏的历史和发展,并把我看到的和了解到的讲给学生听,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增强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国家大事的历史责任感,更加使学生坚信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的一部分,认清了藏独分子反动的面目。教学中,我不断引导学生不仅要关心国家大事,而且要放眼世界,培养一种关心国家大事、关心世界局势的良好历史素养,这是一个历史教师应该给予学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四、利用时事热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利用这个机会我搞了一节专题活动课,要求学生分组去查找资料。于是,学生们纷纷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翻阅、摘录或复印资料,或是上网查询相关资料,然后推选出本组的代表发言,为展示课作了充分的准备。在整个准备的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一种启发和引导的作用,把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中,通过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主持、组织、参与,为学生提供了相对自主的探究活动的空间,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及个性特长等等都得到了应有的施展。这些,对于他们将来成为创造性人才是非常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