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 :中国新通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48329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互联网+”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是指充分发挥出互联网的优势和价值来提升社会的生产力和创新力,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形态。互联网+为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作为计算机实验课程的教师,要深度挖掘互联网技术和资源的优势,将其和计算机实验课程有效融合,全面提升计算机教学的效果和效率。本文就“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析,旨在为计算机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背景    计算机实验课程    教学改革
  引言
  互联网+是指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有效融合,近年来我国的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生活的很多方面,以此很多行业和领域都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来进行改革和升级,通过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来实现行业的创新发展。
  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领域也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来实现教育改革,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进行转变,同时引入互联网思维。计算机实验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和互联网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融合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来进行教学改革。
  一、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在以往的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中,教师沿用了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更倾向于将计算机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直接灌输给学生。虽然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也能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并且掌握计算机相关的操作技能,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难以得到发展,容易导致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的印象不够深刻,没有理解知识的内涵,知识学得快忘得也快。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要想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建构中,真正来对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究,这样才能把握知識内涵。而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悖,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1]。
  (二)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 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注重知识传输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没有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够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导致学生没有体会到计算机学习的乐趣,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对计算机实验课程产生抵触和排斥的心理,最终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现代教学理念关注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将相关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当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较差,对教师的依赖性非常大。
  二、“互联网+”对教学领域的影响
  2.1给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渠道
  将互联网和计算机实验教学有效融合,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在以往的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只能在课堂上学习相关的知识,并且只能在课堂上来进行相关的操作,教学时间和教学空间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并且计算机实验教学的内容一般是完全遵循教材内容,导致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单调性,导致学生难以学习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技能。
  而将计算机教学和互联网有效融合,教师不仅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和空间来完成教学,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现实需求和兴趣爱好来开发微课、慕课等,提供线上教学,让学生的计算机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2]。在互联网背景下,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电脑,这给计算机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教师可以在线传输计算机相关的知识和任务,给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渠道。
  2.2转变教学模式
  传统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以课堂为载体,教师简单讲解计算机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之后,进行操作示范,然后引导学生跟着教师的操作来完成对应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机的技能。这种教学模式僵化、单一,教学效果不佳。
  而将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教学有效融合,教师对于本节课需要讲解的理论知识以及计算机技能操作的要领等都可以提前录制视频,上传到网络上,让学生提前下载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来选择观看的次数,直到将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掌握。在课后教师也可以录制课堂教学视频,供学生课后学习,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2.3增强教学互动性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和教师不断互动的过程,而传统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和交流,学生容易感到非常枯燥和乏味,会严重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而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来自主获取网络资源,提供在线教学资源,然后引导学生自己来获取资源,在这个在线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随时向教师请教,教师也可以在线监督,并提问一些导向性的问题,这样就能够有效强化师生互动,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借助互联网开展计算机教学,师生之间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来实现交流沟通,能够大大增强教学的互动性。
  三、“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3.1引入丰富的教学资源
  互联网能够给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来搜集更加优质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改革。在传统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中,教师只能按照教材和教师参考书上的内容来进行教学,学生接触各种知识的途径和平台也比较少,学生的学习内容具有局限性。
  而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从教材目标和内容出发来搜索关键词就能够得到大量相关的知识,给教师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3]。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搜集相关的课件,从优质的课件中提取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并将其整合到自己的课件中,给学生传递更加丰富和优质的学习资源。
  教师可以将网络上优质的系列微课、慕课等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个人计算机来观看。互联网上有很多优质的慕课、微课资源,这些教学资源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并且是由名家主讲,教师可以将其整合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计算机实验课程注重学生对计算机技能的掌握,互联网上的慕课平台不仅能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同时还可以提供配套的习题,教师可以从中精心选择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让学生将掌握的知识学以致用,在实际操作中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水平。另外,教师还可以开发微课资源,比如可以引入蓝墨云班课,学生登录蓝墨云班课平台之后就可以共享教学视频,在网络平台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和沟通,让整个教学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教师开发教学资源时,可以遵循多元立体的原则,将一些职业元素、企业元素等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增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   3.2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发展不利。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教师可以构建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有效融合,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线下教学能够提供各种面对面的师生互动和讨论,线上教学能够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平台,有效整合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能够形成更加高效的教学模式。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改革,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计算机实验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师还可以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4]。翻转课堂是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也是互联网时代教学改革的成果,其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课后通过对应的练习来消化和吸收知识,在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中,先是教师讲解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展示计算机操作,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消化和吸收知识。
  翻转课堂彻底颠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在课前制作教学视频,然后在课堂上先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观看视频来学习相关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操作,将课堂交给学生,学生可以自己练习,也可以和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实现探究学习,最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来进行总结,重点总结计算机相关操作的技能要点和需要注意的地方,最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
  3.3改革考核模式
  传统的计算机实验课程主要是通过期末考试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考核,这种考核方式为结果性考核,具有片面性。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要探索更加科学和全面的考核方式。例如,教师不仅要注重结果性考核,同时也要注重过程性考核,对于结果性考核来说,可以用多次代替一次,在平时可以定期让学生上机考核,这样就能够避免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太过涣散。
  教师可以分阶段多次考核,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内容之后就进行上机考核,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另外,教师还应该重视过程性考核,也就是对学生平时上课的表现、态度、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等进行考核,可以制作平时表现考核表格,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来完成表格,实现对学生的过程性考核。
  总之,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师要实现对学生的多维度考核,将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有效融合,制定更加立体的考核体系。
  四、结语
  互联网+给计算机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方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实验教学有效融合,将互联网技术积极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丰富教学资源,积极引入微课、慕课等优质的学习资源,同时还应该转变教学模式,采用翻转课堂模式来开展教学,课前借助微课等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则进行精炼讲解,以此来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另外,教师还应该改革考核方式,制定多维度的考核体系,将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有效融合。
  参  考  文  献
  [1]高辉,潘海为,鹿泽光. “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 软件工程, 2018, 021(002):56-59.
  [2]李云.”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类课程实验教学模式改革[J]. 数码世界, 2020,12(9):24-25.
  [3]张未名.”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通訊世界, 2019, 026(011):310-311.
  [4]方芳.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现状与策略研究[J]. 软件, 2020, 481(05):287-290.
其他文献
在信息时代和现代教育改革的双重影响下,将信息技术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中,对二者展开科学化整合,已经成为创新初中数学教学的必然要求.由于传统初中教学理念和手段,已经无法满
智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先进、新颖和高效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教学智慧来开拓学生的数学智慧,促进学生的智慧增长,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潜能,实现学生的高效
【摘要】 现阶段,随着我国所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不断深入与不断拓展,在高等教育事业中,大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对于高职教育院校来说也是如此。本文主要立足于高职机电专业教育工作,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及机电专业创新创业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教育措施及教育方向,旨在能够为当代高职机电教育工作者提供教育建议,促进机电
在当前“互联网+教学”的大背景下,线上教学对高职数学课程和老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然而进行与学生日常生活和专业学习息息相关的简单数学建模教学,将是解决“数学无趣
混合式教学理念的提出,是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化发展,为课程开展提供了更加丰富有效的渠道和媒介.混合教育模式,将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进行了融合,开创出“面授与在线教
【摘要】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各个教育部门也在教育中开始广泛使用多媒体教学。本文研究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分析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并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目的也是为了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与信息化,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新思路与新途径。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多媒体 具体應用  小学数学是儿童接触到的具有抽象性与逻辑性的学科,对小学生而言,数学学科的整体难度要
一组受欢迎的影楼样照,不一定要费多少精力追求造型的时尚感,也不一定刻意凸显构图的视觉冲击力,因为,影楼面对的顾客毕竟是普通大众,我们更需要借助实用、通用的创意产品实
针对目前中职学校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单一,学生基础薄弱并且独立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等问题,本文将引入BOPPPS教学模式,基于学习通平台,结合课程和学生实际
Scientists have discovered more than 10,000different kinds of bees.The largest of the bees is the bum blebee.One of the smallest is the dwarf honeybee.Bees belo
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各个领域都因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存在而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现如今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各个行业之中,促使人们传统认知发生了显著变化.“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