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选项课中田径项目教学改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ce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阐述了田径运动教学的作用,以及在高校体育选项课中被淡化甚至取消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以使田径项目教学更好地开展,使高校体育选项课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身心健康。
  关键词: 体育选项课 田径项目 教学改革
  
  1.前言
  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的一种最主要且重要的体育教学模式。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础进行分班教学,目前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的教学内容为:篮球、排球、足球、田径、体操、武术、健美操、艺术体操、乒乓球、羽毛球、游泳和网球等;体育理论内容为体育锻炼方法、卫生保健、运动技术原理、竞赛规则、体育价值和功能,以及体育休闲娱乐。
  田径运动是体育选项课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它能有效地发展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协调性等一系列身体素质。然而近年来,随着快乐体育、健康体育、终身体育的理念深入高校,高校体育课程从多方面进行了改革。随着各种新兴项目的引进,田径课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许多高校甚至取消了田径项目的选项课,这显然与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相违背,是不合理、不科学的,这也是近年来导致大学生体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2.田径运动教学的作用
  田径运动教学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田径主要是个人项目,运动员不断地完善自我,提高运动水平,有利于个性的形成、心理素质的提高。田径运动中“跑、跳、投”项目对提高身体的有关能力和相应的身体素质,对提高人的健康水平有明显作用。
  3.田径项目教学被淡化甚至取消的原因
  (1)学生厌倦。首先,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长期接受田径运动训练,内容陈旧单一,训练方法重复,训练手段缺乏娱乐性。其次,田径运动项目由于自身特点,必须重复进行,导致运动量较大,部分学生在进行长距离项目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情况,导致其不愿参加。最后,由于田径教学多在室外进行,长期风吹日晒对学生的意志品质要求较高,相比之下多数学生更愿意选择能在室内进行的运动项目。
  (2)快乐体育难以把握。现阶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正大力推进快乐体育。快乐体育是指教师正确运用适应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造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唤起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使他们快乐地参加体育教学,并从中享受体育的乐趣,以得到全面、主动、充分、和谐发展的体育教学过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以达到体育教学中提高体力、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的目的。
  田径技术动作结构大致分为周期性和非周期性两种,比较单调,需要参与者反复地模仿、练习、巩固,才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将快乐体育引进后发现,虽然在教学中将很多田径训练的方法进行了改进,以游戏或趣味竞赛的方式进行,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但其毕竟有别于球类、舞蹈等运动项目,需要参与者反复地模仿、练习、巩固,而以游戏或趣味竞赛方式进行练习的次数较少,强度较低,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同时长期进行缺少多变性和新颖性,反而会使学生出现抵触情绪,这样最终的结果就是教学质量降低,学生身体素质明显下降,形成了练得轻松了、玩得快乐了,教学质量降低了,而练得累了、玩得少了学生又厌烦了的状况。
  (3)教学目标重技能、轻素质。现阶段很多高校在学生进校之初就进行选项课分班教学,在各运动项目的教学中侧重于该项目运动技能的培养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引导,在有限的课时内相应减少了身体素质的训练,或者是进行部分专项素质训练,不能达到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而田径运动正是发展学生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的最好手段,因此在体育选项课教学中逐步被淡化。
  4.建议
  如今在倡导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思想引导下,高校体育选项课中的田径项目应当进行以下改革。
  (1)将田径运动项目分解安排到各学期中。在学生选项时不再安排单一的田径选项课,将田径运动中的“跑、跳、投”各项根据学院自身特点和学生的基本情况有选择地安排到学期。
  (2)所有项目课程中均需安排一定比例的田径项目教学。在高校体育选项课的各个运动项目中,根据课时情况,安排一定的学时进行田径项目教学。课时安排需根据所排田径运动项目的自身特点合理进行。
  (3)每学期的田径项目为期末必考项目,在期末总评分中占一定比例。学生在体育选项课期末考试中除参加专项课时外,还应进行部分本学期田径项目考核即为身体素质考核,考核分数应在总评中占有一定比例。
  5.结语
  随着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改革的深入,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肯定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
  
  参考文献:
  [1]贺毅.对高校推行快乐体育而淡化田径项目的思考.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20):328-329.
  [2]陈晓梧.现阶段高校公共体育课田径教学的思考.考试周刊,2008,(4):143-144.
  [3]刘健鹏.对田径在高校体育选项课中遭受冷落的思考.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2):67-69.
  [4]杨波.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掌握和应用快乐体育.学术论坛,2007,(14):227.
  [5]黄晓俊,左新荣。安徽普通高校田径课程选修的现状与对策.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302-306.
  [6]章玮.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的现状与对策.常州工学院学报,2010,(10):90-93.
  [7]胡安义,汪晓琳.湖北地方高校大学体育选项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经济师,2010,(8):147-148.
  [8]王钦中.论快乐体育在教学中的运用.凯照学院学报,2009,(6):152-153.
其他文献
摘 要: 作者通过多年化学教学的实践和研究,结合学生在化学考试中失分的心理现状,综合论述了在化学课堂教学、课后辅导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及措施。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坚韧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和心理素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考试策略及技巧,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潜能,有利于培养新世纪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 化学考试 失分因素 心理分析 心理辅导    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学生考试时失分,
目的:总结醒脑开窍针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并探讨其机理。   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65例,按照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组33例,
摘 要: 传统的物理教学论教学和考核只注重理论的教学,忽视了学生师范素质的培养。课程考试主要考查学生识记的知识点和主要论点,无法检测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师范素质。本文介绍了如何将师范技能纳入物理教学论课程学习及课程考核的方法,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物理教学论课程的设想。  关键词: 中学物理教学论课程及考试 问题 改革探索    一、中学物理教学论课程及考试存在的问题  物理教学论课程存在着“重理论,轻
微波消融治疗技术具有微创、痛苦小、操作简便、可反复施行、疗效确切等优点,为肿瘤治疗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在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得到了广泛
物理考试中对实验的考查始终占据着特别重要的位置。对于初中物理实验中最常见的测量型实验,近年来各地中考对优选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这一能力进行了考查。很多考生在选择仪器设计实验方案时,关注的仅仅是能不能达到题目要求的目的和测量的数据有没有超过仪器的最大量程,而忽视了以下几点。  一、仪器的最小分度值  对于测量型仪器,既不能测量出超过它量程的数据(损坏仪器),又不宜用来测量比它最小分度值还小的数据(误
《烈火》,是一份中共福建省委机关报(周刊),创办于一九二八年十一月。《烈火》是在中共“六大”直接影响下创办起来的。众所周知,一九二七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致
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 of new type of hydraulic support for top coal caving were discussed. The mechanism and kinematics of the hydraulic support wer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这门课程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更深刻地理解这门课程。  关键词: 《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 课程改革方案 教学模式    通过这几年对《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的讲授,我们在集体探讨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这门课程理论性较强,连贯性也不是很强,而且学生接
摘 要: 我们要改革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把案例教学和分组教学引入到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学方法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引导,提高学生的综合编程能力。实践证明这样可以比传统教学方法更快、更有效地使学生建立起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知识体系,教学效果良好。  关键词: 高职《Java程序设计》 案例教学 考核方式    1.引言  Java作为目前功能强大、最流行的网络编程语言,它所
我长期从事幼师学校教学与管理,深知培养幼教师资、促进学前教育发展,是一项综合性和实用性很强的重要事业。对幼儿师范学校学生——未来的幼儿教师教师而言,所选学幼儿教育专业,与其他师范专业相比,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与更高的示范性要求。所以,社会尤其是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幼师学校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准确把握学前教育特点,深化幼师学校课程改革  深化幼师学校课程改革,需要准确把握学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