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术后多发异时性小肠重复癌致不全肠梗阻一例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bo7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56岁.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5年,病理诊断为高分化腺癌,术后进行放疗.两个月前出现进食后上腹胀痛、恶心、呕吐。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6月至2005年9月收治的1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9.2岁.上腹疼痛10例,腹部肿块9例.影像学检查均能发现腹部肿块但未能明确诊断.肿块平均直径10.3 cm,包膜完整者9例,包膜不完整4例,质地呈实性5例,呈囊实性8例.术中快速冰冻病理6例,3例获得确诊.病理特征为
患者男,20岁,左小腿包块切除术后3年复发3个月于2008年1月4日入院.查体:左小腿中上段后方16 cm×10 cm×6 cm包块,位于腓肠肌内,无压痛,足背动脉搏动好,运动及感觉无异常.CT见肿瘤位于腓肠肌内(图1),定位下穿刺活检示:侵袭性纤维瘤病。
期刊
患者男,15岁.右下腹持续性疼痛26 h,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墨绿色胃内容物.疼痛不向腰背部、会阴部放射,无腹泻、黑便.既往有右下腹隐痛史.体格检查:T 38℃,腹部平坦,下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稍紧张,以右下腹为著,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血常规:WBC 12.53×109/L,中性粒细胞85%;大小便常规无异常.B超提示:急性阑尾炎;腹腔积液;双肾、输尿管、膀胱未见异常.初步诊断:急性阑尾
期刊
目的 研究直肠侧韧带的临床解剖及其与直肠癌手术的关系.方法 对23具尸体的盆腔进行解剖.结果 23具尸体均存在直肠侧韧带,其中8具尸体的单侧(6具左侧,2具右侧)、2具尸体的双侧存在直肠中动脉.23例尸体的直肠侧韧带中,直肠神经支是恒定存在的.结论 在直肠与脏筋膜之间存在直肠侧韧带,直肠癌手术中应在脏筋膜与盆丛之间完成直肠侧方的游离。
患者,女性,26岁,因"查体发现肝脏囊状病变半年"入院.既往无发热、皮肤巩膜黄染、腹胀和腹痛等症状.体格检查: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肌软,无压痛和反跳痛,肝脾肋缘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期刊
目的 探讨重症下肢动脉缺血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3例(137侧肢体)重症下肢缺血(Fontaine Ⅳ期)患者的治疗方法 及疗效,患者平均年龄(74±9)岁,男79例,女44例,33.33%有吸烟病史,43.09%合并冠心病,50.41%合并高血压,29.27%合并脑血管病,52.33%合并糖尿病.其中介入治疗15侧肢体,手术治疗118侧肢体,介入联合手术治疗4侧肢体.结果 围手术期
期刊
患者女,48岁.因发现骶前肿块以骶前肿物收入院.患者于体检超声发现骶前囊性肿块.CT示左侧盆底约7.5 cm×4.5 cm大小的囊性肿物,壁光滑,密度均匀.无腹泻,无便血,无肛门疼痛及排便困难,无感觉异常.患甲亢10年.查体:一般状况好,腹部未及肿物.直肠指检:直肠左后方距肛缘1 cm处可及肿物,上界不清,光滑质软,推之能动.直肠腔内超声及MRI均提示直肠左后方囊性肿物,有分隔(图1).诊断:骶前
期刊
患者女,20岁.因经常性右下腹疼痛,伴腹胀,呕吐20余年,近2 d加剧来诊.以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收住院.患者就诊前右下腹隐痛,伴阵发性加剧,对症、抗感染治疗未见好转,近2d腹胀、呕吐加剧,无排便排气.患者无高热及腹泻等症状.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