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须养心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gdsc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妈妈在一个有钱人家做钟点工,主人周六要举办一场聚会,希望工人能来帮忙。这位妈妈很为难,因为她只有周六才有时间陪儿子。主人便请她带儿子一起来。周六那天,妈妈悄悄把5岁的孩子带到主人家的卫生间,拿了烤鸡翅、水果等摆放在洗漱台,并告诉儿子:“这是主人专门为你准备的餐厅和食物,你要听话,不能乱走动,更不能出去。”出身贫寒的孩子从未见过如此豪华的房子,更不知道这是厕所,开心地吃起来,还高兴地唱起歌。歌声引来了主人,他一看便明白了。回到客厅,他宣布今天来了一位非常重要的客人,他设计了一个非常有创意的餐厅,请大家和他共进午餐。于是,他们在厕所里吃了一顿特殊的午餐,这位孩子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多年后,他成了一位出色的金融家,他明白5岁时主人给予他的不是食物,而是人生最重要的财富——自尊心。在工作中,他不断地把这笔财富分享给身边的人,培养了无数管理精英。
  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大启发。孙云晓老师说:“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的确,自尊是自爱和自我价值的体现。一个人有了自尊心,就会把自己当成一个重要的、有用的人来看待,认识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养鱼养水,种树种根,养儿养心,父母、老师的最重要职责就是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培育孩子的心灵之根。
  曾有一位读五年级的女孩偷偷拿了妈妈50元钱,和同学一起去买东西吃,妈妈担心孩子养成偷钱的不良习惯,就把这事告诉了班主任,希望得到他的帮助教育。一个星期后,班上的一位同学不见了100元钱,这位班主任对全班同学说,不用查了,就是某某偷的,她连妈妈的钱都偷,同学的钱更不用说了。这位同学大受伤害,后来,丢钱的同学在书包里找到了那100元钱,而这个小女孩的自尊心再也无法恢复,打死不愿再回去上课。停学半月后,父母只好把孩子转学了。
  我谨记这件事的教训。后来,班上一位女孩为了在毕业前和同学交换礼物,不让同学瞧不起,偷了妈妈30元钱。妈妈告诉我这事后,我紧急召开“我毕业了”主题班会,在班会上讲述了老师小时候毕业的故事,告诉孩子们当年老师不要说送毕业礼物,就连买支新的铅笔也是一件奢侈的事,结果,同学们想出了一个不用花一分钱,只需个人展示才能的办法互赠毕业礼物。就这样,绣花的,用竹子做小玩意的,用树叶制作书签的,画画的,用小布碎做成娃娃玩具的等等,一时间课室成了展览室,且各自拿到喜欢的小礼物,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印象。讲毕我告诉孩子们,老师希望我们也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搞一次不花钱的毕业留言活动,好吗?就这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策划起下一个主题活动来。总结的时候,我有意提醒,老师希望大家都能做个勤俭节约的好孩子,不花钱办自己满意的事。如果曾经想过要爸爸妈妈给钱的,和父母商量,请教父母做出最好的礼物;如果已经问爸爸妈妈拿了钱的,请把钱还给父母,给父母一个“我长大了”的惊喜。老师更希望收到家长赞扬你们的短信。活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个孩子晚上就把钱给回了家长,并承认了错误。
  这件事,让孩子的自尊心得到呵护。她的成长,再也不会因此背上沉重的包袱。
  
  (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
  市桥城区教育指导中心
  广东广州 511400)
  责任编辑 余志权
其他文献
终身教育理论作为一种最有影响的教育理论已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成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的生存方式。本文通过分析U-learning时代的特征,探讨了U-learning时代教育领域的变化以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的要求为品德课程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等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与“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的语文课程基本理念可谓相辅相成;而“珍爱生命”“热爱祖国”“关爱自然”等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与“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培
在实施人文教育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容易混淆或片面对待人文教育与德育、人文科学教育及科技教育的关系,不利于人文教育的成功践履,难以达到培养受教育者人文精神的教育目标。因此
每个班主任的专业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反思我的班主任专业成长历程,可谓一波三折。  只因浮云遮望眼  1999年,我大学毕业成为老师,2000年,学校安排我担任高一(1)班班主任。那时,我没有什么经验可借鉴,只能从自己上学时的班主任身上找参考。回想自己的求学生涯:小学、初中的班主任就一个“严”字,我的成绩还不错;高中在一所普通高中度过,学风较差,三年换了四个班主任。当时,我感到很空虚、无奈,晕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