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吻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ggy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您看见我妈妈了吗?”3岁的小女孩躺在医院里,挪动她那严重受伤的小腿,问每一位走过她身边的陌生人。“妈妈很爱我,她说她会回来的。”她说着,眼里冒出了泪珠。
  “别哭,好吗?是的,你妈妈一定会回来的。”走过小女孩身边的每一位白衣天使都这样回答。
  “可是,在黑暗的房间里,妈妈紧紧抱着我的时候说爸爸和爷爷都去了天堂,妈妈哭得可伤心了。”小女孩的声音有些颤抖,“可妈妈不让我哭,她说我哭了就不乖,她吻了我的额头,妈妈的吻可香甜了,她说要给我做夏天最漂亮的裙子。”
  “噢,是这样的,”每一个经过小女孩的陌生人都对她说:“有你这么乖巧的女儿等着她,我敢保证你妈妈很快就会回来的。”
  “那天堂是什么呢?妈妈会不会也跟爸爸和爷爷一样去了天堂,不要我了?”小女孩透过泪水问道:“我在黑暗中没有哭,因为我有妈妈的爱。可我摸到了妈妈身上粘糊糊的东西,妈妈说那里很疼,不让我摸。”
  “后来妈妈紧紧抱着我。好像用力在挤压什么。我说小腿疼。妈妈就尽量把我揽在她胸口,我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就觉得不疼了。”“妈妈吻了我,您瞧,她吻了我这里,这里,还有这里,这里……”
  小女孩指着自己的脸蛋、胳膊、胸口、小腿、大腿还有后背。“妈妈的吻都留在这里了,妈妈说她身体很虚弱,说有一天地如果不在我身边了,要我记着她的吻,她的爱,以后不管遇上什么困难,都要想起她的爱她的吻,这样所有的困难都会过去。”
  听到这里,在场的人都明白了:在这场灾难中,小女孩成了孤儿,而陪伴女儿的母亲却不说,她用自己的身体紧紧捍卫女儿的安全,而后来又知道自己将要离开人世,无法看着女儿慢慢成长,就将所有的母爱倾注在吻上,用吻吻去女儿以后所遇到的种种伤心事。让女儿学会独立和坚强。
  编辑 袁恒雷
其他文献
1874年,胡雪岩在杭州开设了胡庆余堂药店。药店内有“癫狂龙虎丸”,因内含剧毒药品砒霜,配制时,如果搅拌不均匀就会危及人命。當时搅拌全靠手工,所以没有一个药工敢承担这个冒风险的活。胡雪岩想了一个办法,假称药王桐君老人托梦给他,教会他制作龙虎丸的秘诀。他叫人把一间工场打扫干净,关闭门窗,只留下几个操作工,并向他们面授机宜,让药工把研得极细的药粉摊在药匾上,用木棒在药粉上写“龙、虎”二字各999遍,每
在美国纽约,有一座高150米的巍峨建筑。它下层为方形希腊神殿,上层为圆形陶立克柱,上面刻有“让我们拥有和平”。建筑物门前两侧,各有一只巨大的展翅欲飞的石鹰。石鹰旁,矗立着美国国旗和四星军旗。这就是美国南北战争著名的北军统帅、美国第18届总统尤利乌斯·格兰特的陵墓。  离格兰特总统陵墓不到一百米处的哈德逊河边,还有一座五岁男孩的墓。男孩名叫St Claire Pollock,1797年的7月15日,
拿到新房钥匙的那一刻,他高兴得眼泪差点流出来。这回爷爷再没有不来城里生活的理由了,想到从此能让爷爷过上温暖舒适的日子,他的内心充满了欣慰和喜悦,积压在心中两年的心事终于砰然落地。  自从今春决定买房,他的生活就变得忙碌不堪,来来回回奔波看房选房议价,厚着脸向朋友同学筹钱,办住房公积金贷款,交首付,房奴的路不好走,但想想爷爷,他又无法退缩。爷爷已经七十二岁,为了不给他增加负担,至今仍在故乡的偏野山村
《山海经》有一个故事:女娃因游东海被淹死,变成一只叫作“精卫”的小鸟,决心口衔高山的木石,去填塞大海。这种至死不渝的斗争精神和顽强拼搏的生命奇迹,在植物的世界里也有许多例证。在波斯湾岛国巴林东南部,有一片沙漠,这里雨水极少,寸草不生,抓起一把沙土,便随海风飘洒。然而,中央的高处,却有一棵历经几百年风霜的大树,郁郁葱葱,顽强伫立,孤傲地审视着沙漠。似乎在向沙漠示威:“怎么样,服了吗?”自然界这种对生
一  在我记忆里,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我曾经趴在他的后背上,眼睛偷偷地从他的肩膀上冒出一点点,又恐惧又好奇地打量着漆黑屋子里那唯一一个发光的屏幕——屏幕里,一个半边脸都腐烂的活死人正在啃食一个正常人。  然后我一边声音发颤一边问他:“哥哥你骗我!这是恐怖片!没有女英雄!”  “有的有的,马上爱丽丝就上场了!害怕就躲我背后去。”  “可不可以开灯啊……好黑啊……”  “看恐怖片就是要气氛,躲好,丧尸要出
2013年5月26日,江苏吴江盛泽中学的老师陈月忠接到了一个电话,打电话的人是班上学生沈伟豪的爷爷,对方哭泣着告诉他自己的儿子在打工中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经抢救无效而死亡了,但想到距离高考还有不到半个月时间,他决定把这个事儿对沈伟豪隐瞒起来,等过完高考再办丧事。  放下电话后,陈月忠不由得陷入了沉思,如果把消息告訴了沈伟豪,势必会影响到他高考时的发挥,这样对于一个学习成绩相当优异的学子来说未免太可
“平民肯种德施惠,便是无位的卿相。”这话说得真好。我们做人,即使是普通人,也应该多种德施惠,心甘情愿地做个“无位的卿相”。  黄永玉是我国著名画家,尽管是位有名望、有地位的人,但他不做官。黄永玉在80岁时,坐公交车,还给比他身体差的老年人与孕妇让座。他说;“这是为了积德。画,画得差一些关系不大,没有美德,遭人唾骂,那就是最糟糕不过的了。”耄耋之年的黄永玉在公交车上还给人让座,这是多么难得的“种德施
轻轻地捧着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颗心永远属于你告诉我不再孤单  在熙来攘往的地铁站,悬挂于站台的电视屏幕中播映出几幅照片让人心颤,心绪久久难平:  第一幅:医院狭窄的停尸房中,三名天真孩子的小小身躯,蜷缩着,裹在零乱的被单中,他们约莫四五岁光景,他们的眼睛紧紧地闭着,稚嫩的脸上还模糊着血迹。  第二幅:一位瘦削黧黑的年轻父亲,俯下身子,用嘴唇轻轻吻着自己孩子那沾满血迹的小额头。孩子眼睛紧闭着,父
等待美丽的过程,也是一种美丽  在家乡城市的大街上,一个陌生的女子忽然站在面前,仔细地看着我,然后惊喜地叫了一声:“哥哥!”我一时茫然,翻遍记忆。也没有这个女子的印象。她笑着说:“哥哥,你不记得当年村里的小瑛瑛了?”  心中尘雾散尽,我看到了遥远的岁月。那时的小瑛瑛是一个很不招人喜欢的孩子,她长得极黑瘦,枯黄的头发,常挂着两条鼻涕。没人愿意和她在一起玩儿。也常有孩子欺负她。她常常自己在村外的草甸里
我很荣幸受邀参加2012年小学生诗歌节,因此有机会看到许多孩子们写的诗。这些诗,就我看到的来说,质量很高。我不以为孩子们只能在一些所谓的“快乐天真的儿童主题”下写诗。这次写诗比赛的题目,有些是在当下的教育中不大会出现的,或者说缺乏诗意的命题。比如《电梯》,日常的事物,在教育看来或许毫无诗意。其实正是在这个主题的许多诗里,我感受到孩子们对于这个大人强加于他们的物质世界的真实感受,而且是较为复杂生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