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强大之路(连载十三)

来源 :家庭医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强大训练方法八
  
  把死亡哲学化
  在生物学上,人原本赤身裸体,文明和社会生活给他穿了一件衣服。因此,就理论而言,人可以与他的社会属性对抗,他可以抹掉某种身份,蔑视某种价值观,换言之,褪去他穿的任何“衣服”,因为这些“衣服”既不具有终极性,也不具有确定的不变性,它们永远是相对的、易变的。
  但是,人却无法与他的生物属性对抗,他是必死的,无法改变,这是一个具有确定性的残酷的真理。他注定要遭受生物属性的主宰,在恐惧之下,他只能改变对生物属性的表达方式和态度。对于死亡恐惧的克服来说,人只有六种方法:找到平衡、蔑视它、接受它、把死亡宗教化、把死亡哲学化(理性化)、不害怕生活。
  当然,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具有存在的勇气,不害怕生活。害怕死亡的人必然害怕生活,他难以承受生活本身所意味着的各种打击、苦难、挫折。
  
  找到平衡
  找到平衡的本质是基于一种死前占有多少的社会比较,它是心理竞争在死亡问题上的延续。人们喜欢在日常生活中在社会占有物上进行比较,从而进行身份、地位、优越感、价值感的竞争,竞争的目的是把别人比下去,让自己在心理上占据优势。在死亡的威胁之下,人要克服死亡恐惧,也可以用这一招,既然在死亡上人人都是平等的,那么,如果一个人在生前占有得很多,把别人比了下去,以致别人在生前与他相比根本没有什么价值,因此,即使是死亡,他也赚了,在这个占有更多的心理背景之下,他似乎获得了不惧死亡的勇气。这一方法运用到极致,就是战争场面或街头痞子的斗殴中有人狂吼的那样“老子够本了!”。他们杀死一个人,死就获得了平衡,而他们杀死两个人,在他们看来已经赚了。
  我想指出,就对于死亡恐惧的克服来说,找到平衡这一心理动机是非常隐秘的,只有在砍砍杀杀的场面才显现。在日常生活中它常常化为一个人对于社会稀缺资源的疯狂占有。他们能够意识到,人生苦短,人总要死的,只有占有很多才能显得人生有价值,在死亡面前才不留下“遗憾”。很多贪官和对金钱崇拜的人就是这样。
  这一方法对于死亡恐惧的克服来说是有限的,因为绝大多数人既不是战士也不是歹徒。而且,采用这一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变态。它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也极为有限,因为就对于死亡恐惧的克服来说,它解决问题的方法恰恰是产生问题的根源:占有更多是为了克服死亡恐惧,但占有本身恰恰会激化关于死亡的焦虑。
  
  蔑视
  蔑视的本质其实就是虚弱。人蔑视死亡,深层心理动物恰恰是死亡恐惧威胁到了他的心理生存,因此他必须表现出在死亡面前的勇气、意志和主体性地位,从而否认自己有恐惧,不让恐惧威胁到自己。在表现出蔑视的时候,人可以单打独斗,即暗示自己并让自己产生出愤怒之类的情绪,借助这种情绪产生的力量战胜死亡恐惧。同时,人也可以借助于一套仪式化的社会符号体系来战胜死亡,在这种仪式化体系中,人面对死亡不再是一个人孤独的行为,他变成了在他人注视之下的英雄。那些在战争中迎着枪林弹雨冲锋的人就是这样。战斗场面成了一个他可以在其中扮演英雄人物的剧场,他可以慷慨赴死。
  蔑视尽管是基于虚弱,但对于死亡恐惧的克服来说是成功的(人本来在死这一确定的永恒力量面前就是虚弱的)。只不过,它有一个缺陷,即情境化、短时化,无法成为一种常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仅仅是蔑视死亡,一个人还是不能躲过死亡恐惧的追杀。
  
  接受
  接受的本质是屈服,是对不可抗拒的命运的承认。在接受之中,人不再借助于一套仪式化的符号体系,不再依赖于他穿的“衣服”来否认死亡,而是把自己还原成一个和动物一样的生物体,承认自己的大限。他不再认为自己是英雄,不再企图通过疯狂地占有社会稀缺资源来避免自己的虚无化,事实上,对于很多曾经让人醉心不已的感官欲望他已经看穿,而不再盲目投身其中。死亡否认任何占有社会稀缺资源的意义,否认任何生存构架的意义,否认任何挣扎和对抗。一个人要能够做到对死亡的接受,必须在心理上已经历了太多,或触摸到了死亡。因此,真正运用接受这方法来战胜死亡恐惧的,要么是有太多生活经历的老年人,要么是亲眼目睹至亲至爱的人死亡,产生的心理巨痛无异于自己死亡一次的人。
  接受其实是一种把死亡合理化的心理防御机制。之所以说它是心理防御机制,是因为对于死亡,人既没有赋予它以神圣色彩,而且也没有对它进行理新的的反思。
  
  把死亡宗教化
  一个把自己全部交给自己信仰的人是不可战胜的。他可以忍受世界上任何的威胁、打击、酷刑的摧残,只要他不是一个人孤军作战。这是一群已经超越世俗的人,他活在他的信仰世界。没有什么能够让他畏惧,因为他已经克服了死亡恐惧。
  上面已经说过,人类需要设置一道保护装置来应对死亡恐惧的威胁。大多数宗教和文化是借助于一套把死亡庄严化的仪式。如果人类看到自己同类的死,结局就像看到蚂蚁之类生灵的死那样悲哀,那样渺小,那么打击是相当大的。但在一套把死亡庄严化的仪式中,人的死有别于动物的死,死是一件庄严的事情。当然,仅仅是这一点并没有消除人类的死亡恐惧,因此,很多宗教无一例外地要继续对死亡进行“加魅”,把死亡设置成得救的手段、超越苦难的途径、进入天堂的大门。在这里,死并不可怕,私恰恰是幸福的。
  宗教极端分子之所以敢于充当人体炸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的宗教给死亡赋予了神圣的色彩。死是他最好的归宿,是他尽了信仰者的义务而受到上帝眷顾、恩宠的表达。很多意识形态上的信仰者,比如革命者不怕死,同样是因为这种意识形态具有类宗教色彩,死成是他为信仰而献身。他终会被人们记住,神圣的事业因他的死而更显神圣。
  
  把死亡哲学化(理性化)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死亡恐惧的力量是相当强大的。但它为什么那么强大?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对它的反应,更多地是一种心理反应,换言之我们被我们的本能、我们的情绪所主宰。我们貌视死亡,在日常生活中是借助于愤怒之类的情绪,这终究不能持久,难以变成日常生活中的态度;我们可以在精神上变成一个狂热的宗教徒或意识形态分子,从而貌视死亡,但可惜我们不是,也不应该是;我们认为自己可以接受死亡,但这更多是暗示或强迫自己这样认为,这只是头脑在告诉我们这样,从内心里,我们实际上仍是怕死的,这只是一个自己欺骗自己的骗局。在死亡面前,心理结构的力量非常之弱。
  但有一种力量却可以战胜死亡恐惧,这就是理性的力量。几千年来,人类借助于理性的思维,创造出文明,发展出科学,把地球折腾得天翻地覆,理性的力量一次次地得到显现。体现在人类的精神和心理结构上,就是只有“说理”才能真正让人信服,这种“说理”体现为严谨的理性论证、逻辑推理、质疑和辩驳,它们既 符合自然界的规律,也符合人心的“普遍法则”。理性不是心理的暗示,不是头脑在心理的影响下想当然的认为,更不是强行的灌输,它让人口服心服。真理是借助于理性的思考和论证、检验得出的。坚持真理的人之所以不畏强权,不畏惧死亡,是因为在真理面前,强权和死亡都没多少力量。理性具有恒久性、严谨性、程序性,是一个不可破坏的链条。
  在当今世界上,即使是一个最独裁的政府,也不敢公开说“我就独裁,怎么了?”而是会把自己打扮成是民主的,其因就在于对政治合法性的理性追问在理论上可以颠覆任何一个不符合它的内在逻辑要求的政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找些理由来让自己坚持什么或放弃什么,也是在于只有理性的力量才让我们心安理得,尽管我们常常只是在对事情进行理性化,我们用的只是理性化这一理性的赝品来安慰我们。
  正是如此,对于哲学家来说,死亡是一个严肃的哲学问题。这有两层含义,一是死亡问题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如此生死攸关,因此它必须成为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加缪甚至说它是唯一严肃的哲学问题),一是对死亡进行哲学思考,可以最大限度地克服死亡恐惧。那么死亡意味着什么?生与死之间是什么关系?死后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几千年来哲学家们一直绕不开对这些问题的追问。
  
  步骤
  
  死亡恐瞑既然是对死亡的想象和对恐怖事物的恐惧,那么,方法论就是用理性思考来驱散想象的不确定性,用认知和经验来消除恐怖事物对于心灵的影响。
  但除非受到强烈的刺激而改变了自己的心理结构(比如至亲至爱的人的死亡,比如在战场上见过太多死尸),否则想在短时间内克服死亡恐惧难度非常之大。因此,这个训练要有长期性的打算,说“步骤”是不太恰当的。甚至,也许我们根本不能把克服死亡恐惧作为一种直接的目标,因为我们的训练或说修炼也许不可能达到苏格拉底的层次,这样,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训练的目的并非是为了克服死亡恐惧,而是为了带来自己真正的转变,能够克服死亡,只是它的一个附带的或说是间接的结果。
  
  对人生的意义进行思考
  不要把这个事情想象成很费事,也不要把它看得多么玄虚,它和你的生存息息相关:因为你需要一个东西让你感觉活得有价值和死得没有遗憾。
  在生物学上,死无遗憾可言,它遵循着自然规律,从生到死属于自然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按照存在主义神学家蒂利希的说法,事实上从出生开始我们就是向死亡进军,我们的生命每天都要被夺走一部分,我们的生存就是死亡本身,而最终的那个被称之为“死”的时刻不过是完成_,死亡进程而已。
  但我们为何害怕死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心理上和社会上我们感觉我们没有“活够”。我们从未反思过我们的生活。而苏格拉底早已说过,没有反思过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怕生活的人虽然不一定怕死(自杀者就不怕死,但他怕生活),但怕死的人肯定怕生活。苏格拉底的心理强大,与他真正生活过有关。
  以上的话的意思是:无论我们如何用世俗的很多东西掩盖我们的内心渴望,无论我们如何追求世俗的成功来标榜我们的自我价值,只要我们没有真正地对生活进行思考并获得人生的意义,我们的存在是有缺陷的,尽管已被压抑,但内心里的声音会隐约告诉我们没有真正有意义地生活过。我们不想死,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生的价值,我们隐约感觉到白来了世间一趟,我们对世间有着眷恋。
  但人生本无意义,意义是人赋予的。正因为如此,思考人生的价值何在就成为我们心理强大的一个要件。它可以让我们尽量少受一些我们在内心里不需要但却具有很大诱惑性的东西的影响。它可以让我们判断并驱使我们该去做些什么。
  在这里我不提供选择,也不作价值判断,因为每个人都有他的价值观。但是,我想一个人多思考人生,多做推动社会进步的事情,无论是提升自己的素养,还是打造强大的心理,都是很有用的。
  
  建立与历史和未来的联系
  弗洛伊德说,一个人对过去了解得越少,他对未来的判断就越不可靠。这是就认知层面来说,事物的演变很少出现断裂,如果你的知识和经验都很欠缺,你很难判断一个新出现的事物或新出现的一种现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你的预测能力也要打折扣。
  我们不要忘记,人是心理动物。童年期的诸多经验(无论是否造成心理创伤)会在人的一生发挥出重大的影响。不借助头脑的超越,我们根本无法斩断历史。而我们的诸多心理问题,恰恰就在于对我们的历史进行了遗忘(压抑)。
  在时间的链条中,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三个紧密相连的环。缺少了任何一个,时间的链条就会中断。而时间链条的中断意味着我们的心理某种意义上的悬空,意味着焦虑。我们被逐出一个不断延续的时间序列。如果我们既不了解历史,也不对未来有所畅想,在心理结构上我们和由时间序列建构的世界就会失去联系,我们的存在就容易被淹没。一个能够与逝去的亡魂对话的人,一个能够设想未来的人,比一个悬空的人更不怕死,因为他的存在更体现为一种“自然”,站在历史和未来的高度上,他比后者更少焦虑,更能合理化死亡。
  多读历史是有好处的。能够在读史时设想历史的情境,发思古之幽情更好。
  
  思考死亡的象征物
  不知你看到花圈、棺材、坟墓是否害怕?它们的确都具有阴森恐怖的特征。
  在这个世界上,太美或太丑、太温馨和太恐怖的事物都可以轻易地绕过我们的头脑而刺激我们的心理结构。换言之它们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它们的性质立马就会激起我们的心理反应,从而在我们的心理结构产生特定的情境。花圈、棺材、坟墓之类东西,只要你一看到,它们立马就会让你产生心理效应。
  但花圈、棺材、坟墓真的那么可怕吗?并非如此。可怕的是它们的象征:死亡。
  所以问题不在于它们有多么可怕,而是它们轻易地绕开你的智力结构,对你产生了心理效应。你被恐怖的情境捕获。
  作为克服死亡恐惧的一个必要训练,就是要看穿死亡象征的虚弱本质。当你看到花圈、棺材、坟墓时,一时也许会觉得害怕,或受到震慑,但不妨冷静下来想一想。
  你一定可以想到,在花圈、棺材、坟墓与死亡的象征关系中,不是它们本身,而是它们的功用或功能使它们与死亡产生了联系。它们体现为特定的颜色和形状,但这些颜色和形状本身并没有什么象征意义,象征意义是人赋予的。既然人可以给它们赋予某种象征意义,同样也可以祛除它。
  祛除的方法就是思考,把它们作为你的认知客体来加以审视。如果你能够考虑清楚它们和死亡的关系,对于死亡本身你就可以客观看待。
  
  训练自己孤独地承受黑暗
  一个人孤独地处于黑暗中,其实就是置身于虚无的情境中,你会感觉到四周有不明的威胁把你攫住。这种威胁相当于死亡的威胁。如果你鼓起勇气在晚上一个人走到黑暗的林子里或山间静坐半小时,你会发现,这是一个与白天的现实完全不同的情境。当恐惧袭来时,你迫使自己冷静,感受一下这种氛围,会获得难以言喻的体验。这种体验可能是与宇宙交融,可能是独自承受虚无的包围而感触人类的渺小,但只要你不害怕,你就有经验用来减弱死亡的恐惧对你的影响,因为你想象中的死亡的情境,无非是这种黑暗情境的高级版本而已。
  
  多读书思考,消除对世界的陌生感
  想一下,如果我们的亲人死了,我们会不会害怕?显然,即使你害怕,也害怕不到哪儿去。为什么呢?一方面,因为他是你的亲人,没有陌生感,而没有陌生感就没有威胁,因此,你看着他就不会害怕,而只会悲痛;另一方面,你从内心里一直不希望他死,潜意识里你仍然处于他还活着的情境中。亲人在你内心里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可以说是你的自我的重要部分,而这在心理学上就相当于“是你”,那么,既然亲人的死不让你害怕,你自己对死又有什么可害怕的呢?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人在亲人死的时候,对于死亡的恐惧彻底消失了(虽然以后还会冒出来)。
  死亡的虚无是我们无法把握的,但我们对死亡的想象却可以修改,作为心理强大的训练,无论我们有没有经历过亲人离去的悲痛,都可以从这个假设的情况中得到启示:知识和思考是消除世界陌生感最有力的武器。当你能够客观、全面地看待死亡,在一定程度上你就减弱了死亡恐惧。
  
  阅读《斐多篇》
  学会像苏格拉底一样思考。
  
  焕发生存的勇气
  人是一种存在,而死恰恰是要否定这种存在,把人拖入虚无。那么我们是否具有一种不顾任何威胁而肯定自己的勇气?蒂利希把这种威胁叫做“非存在的威胁”,而把这种勇气叫做“存在的勇气”。当年读中学时,我曾经看过一段这样的话:过去的辛酸,现在的残酷,未来的难测,让我萌发了求生的欲望。
  “存在的勇气”体现的是人坚强的意志,只要具有理性,只要理性获得意志的支持,我们就可以在任何打击、威胁面前毫不动摇。
  
  (连载结束)
其他文献
患者用“敬业、和蔼、幽默、医术精湛”评价他,问到这其中哪些最让他欣慰时,他回答我们:除医术以外的。因为他认为医术是起码的要求,医术精湛不敢当,但是一般做到主任医师这个位置时,医术高低的程度是相似的。而做什么事情,“人”行不行很重要,与人为善这是出发点。  他是一名好医生,正如他所强调的——与其把一个好医生看成是救死扶伤的天使,不如把他看作是尽职尽责的职业人,医生就是普通人。  想当老师的医生  “
期刊
看看周围的人群,我们发现很多老年人才得的疾病竟然出现在年轻人身上,甚至年龄更小的儿童。这些疾病的年轻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不得不深思——是谁拨快了疾病的时钟,让这些疾病提前出现在了年轻一代的身上?
期刊
邹义壮 主任医师、博士、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博士后,北京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现任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国际精神卫生杂志国际顾问委员、中华精神科杂志常务编委。  擅长精神病学、临床心理学、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统计学。发表论文多篇,曾获两项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会中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世界卫生组织优秀青年论文三等奖,北京市卫生局科技成果一等奖和两
期刊
睡眠对于儿童不单纯是休息,更是促进身体发育的催化剂。睡梦中脑垂体能分泌较多的生长激素,促进孩子骨骼、肌肉、内脏及组织的增长。因此,孩子睡眠时间的长短与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心智发展。你家孩子睡得好吗?怎样细心关照孩子的睡眠,给孩子香甜安稳的美觉呢?    3—7岁好睡眠的金标准    1、孩子每天加起来能睡11~12个小时。孩子每天的睡眠时间还不足9个小时。  2、孩子睡眠很有规律
期刊
指导专家/潘慧副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人们总是无法抵挡甜蜜的诱惑,清晨咖啡中的一勺糖,午间的一块巧克力,晚餐后的甜点……这些有意无意间的甜意总能给人一种惬意,用甜蜜的满足感来摆脱工作上的忙碌和压力。  甜是母乳之味——人类学家悉尼·明茨这样解释人类对于糖执着的喜爱。它的味道非常像我们出生后吃到的第一种食物——母亲的乳汁,所以我们认定甜是安全而幸福的味道。我们的祖先自然倾向品尝甜的东西,当
期刊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官方数据,世界十大疾病中,抑郁症造成的全球疾病负担名列第四,预计到2020年将跃升至第二位。约13%~20%的人,在一生中会有一次抑郁体验。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约有3.4亿抑郁患者,其中每年有1000万至2000万患者有自杀企图。抑郁症不仅会使患者本身产生诸多不适,同时给患者的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在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2011年会中,中国医师协会总会及其精神
期刊
最近流行“高饱腹慢消化减肥法”,其实这是健康减肥的基本理念,以营养供应充足、不饥饿、可持续为特点。食材丰富多样,但必须是高营养素密度、低血糖反应、高饱腹感的天然食物。  这种方法对于只是稍微有点胖的人来说,配合每天半小时运动,每月只能减3斤左右。为什么不推荐一个每个月瘦20斤的方法呢?    的确,减肥的人总是求快,恨不得第二天起来就是魔鬼身材。但我心目中最理想的减肥速度,就是一个月减3斤。每周0
期刊
在我国,因为根深蒂固的误解、缺乏认知,很多人对心理障碍、精神障碍有着比较严重的偏见和歧视。大量有心理障碍、精神障碍者因为怕受到周围人群的歧视,而不愿意接受专业救助。  目前,我国有心理障碍、精神障碍的人群中,主动求助者只有5%-10%。而同样的情况是,国外发达国家主动求助者约有50%~60%。不过随着人们经济生活的变化,对精神类疾病的认识,心理压力的加大,我国主动寻求心理救助者的数量也在增加。  
期刊
重在补肝益肾    乌黑亮丽的头发之于东方女性,本是先天优势,然而对于想要拥有这份美丽的许多现代女性,这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传统中医认为,头发的盛衰和肾气是否充盛,关系非常密切。头发的生长与脱落,事实上就是反映肾中精气盛衰的晴雨表。  《黄帝内经》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肾气衰,发堕齿槁……发鬓颁白”,即人体肾精充足,头发则发育正常,表现为浓密、光亮、柔润;
期刊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1972年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  近些年来,每年的4月23日,我国都会举办各类活动,倡导人们参与阅读。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当下读书人群(尤其是年轻人)正慢慢缩减。在这个有些浮躁的社会,有耐心读书的人尚且不多,阅读古典古籍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