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然光对建筑空间的感染力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c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光和建筑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自然光在被建筑改变的同时,也改变了建筑,我们要利用自然光的变化规律,处理光与体量、造型、色彩、材质等的关系,让自然光服务于建筑,最大限度地挖掘光的潜力,塑造出独特的建筑空间。
  【关键词】自然光;建筑空间;体量;造型;色彩;材质
  人对于自然光,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向往。没有光,眼睛就失去了意义,沉寂在黑暗中的建筑空间是没有生命力,没有吸引力的,对人们而言也没有任何视觉冲击和感染力。而自然光的加入,不仅可以让建筑结构表达得淋漓尽致,而且对于显现建筑空间,表现建筑艺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自然光与建筑空间的关系
  著名建筑师罗杰斯曾把建筑比作捕捉光的容器,这个比喻非常形象。春夏秋冬四季更迭,不论是白天抑或黑夜,不论是晴空还是阴雨,建筑在自然光的点缀下,每一个特定的时间都是独一无二的。路易斯康更是直言:“设计空间就是设计光。”光和建筑可以是一体的,它们密不可分,它们相辅相成,自然光如果可以很好地加以利用,光和影交汇产生的与众不同的变幻效果,会使整个建筑充满生机,充满灵性。而这些年对建筑光学理论的进一步探究,使得设计师可以更好地利用自然光的变化规律,处理光与体量、造型、色彩、材质等的关系,通过一系列虚实、强弱的对比变化,让自然光服务于建筑,为建筑所用,塑造出吸引人的独特的建筑空间。
  2、自然光塑造不同建筑个性空间的表现手法
  下面笔者将结合近年造访或设计过的一些建筑来予以阐述。
  2.1增强建筑体量感
  如伦敦市中心的大英博物馆,那是一座气势宏伟的古罗马柱式建筑。博物馆正门一字排开,设计了八根粗壮挺拔的希腊爱奥尼式圆柱,极具雕塑感。在阳光的映衬下,立柱和走廊一个在明一个在暗,呈现出丰富的韵律,大尺度的柱,带来大面积的阴影,檐口和线脚等细部节点进行了精心处理,和浑厚的圆柱形成鲜明的反差,建筑的体量感呼之欲出。
  同样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上个月刚去的丰岛美术馆,远远望去,在大海、稻田和绿地之间,有一大一小“两滴水”交融其中。它不同于一般人们传统印象中的建筑,入口不大,但里面的空间最宽的地方有60米,走进这个流线型的巨大空壳,头顶有温暖的阳光,从偌大的洞口一泻而下,在地上画出一个圆形的光斑,很梦幻的感觉。走到洞口下方,四周是一个流畅的空旷空间,屋顶两侧各有一处椭圆形洞口,从这里望出去,周边的美景一览无余,一个较小的椭圆洞口是面向山坡,望出去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山林,而另一个较大的椭圆洞口是面向海边,望出去有湛蓝的天空和飞翔的小鸟。优雅舒展的体型与椭圆的采光口相得益彰,小洞口创造出大变化,这里已俨然成为旅友网红打卡地,让人不由得感叹:身临其境是一种多么棒的体验!
  2.2为别出心裁的造型点睛
  说到这点,不得不提光之教堂,笔者曾多次去安藤先生设计的建筑参观,受益良多。光之教堂其实非常小,大约只能容纳100人,去之前完全没想到那么小的建筑里蕴藏着这么大的能量。一个混凝土长立方体,一道15度斜插的墙,构成了光之教堂的主体,这道墙把室内空间分隔成礼拜堂和入口,三个球体镶嵌其中。中间的廊道贯通前后,远处是一望无际的海面。顺着内部的地面台阶往下走,便来到了牧师讲台的位置,正前方是一面厚重的混凝土墙壁,上面设计了精致的十字造型,外部的自然光集束于此,以神秘的姿态,从15CM宽的玻璃缝隙里,静静地照向室内,显现出夺目的光的十字架。其他区域的亮度很低,黑暗压抑了希望,压抑了视觉,使人心理上对光产生更强烈的憧憬,而黑暗中的一道光明,在带来震撼的感官刺激的同时,也把人的思维引入神圣虔诚的意境,引发共鸣。
  同样的手法在台北的水月寺上也有应用,设计师在外墙上刻上了镂空的经文,从日出到日落,自然光从刻字的空隙投射到室内,映衬出光的字影,字影的位置随着时间变幻,室内空间到处是满满的禅意,光成为了空间的创造和再组织者。
  这让我想起多年前在苏州金鸡湖畔参与设计的湖滨广场楼,当时这座全钢结构系统,17米高、直径10米,从建筑中心部位一层拔地而起,穿出屋面的圆锥玻璃塔成为整个建筑的焦点,自然光从尖塔顶部照进来,顺着玻璃观光电梯,横跨水面的玻璃桥,投射到内庭水景,波光与天光相映成趣,使内部空间充满活力,美轮美奂。
  2.3以色彩来烘托氛围
  可能有人会问,自然光怎么会有颜色呢?我们可以通过窗玻璃的色彩,来获得有色彩的光线。大家知道欧洲很多教堂里都设有许多拱形透光窗,都是由彩色玻璃组成。自然光带着温度投射到窗上,轻轻地穿过这面彩色墙,室内就出现了五彩斑斓的光,而最别致的当属牛津大学基督教会学院教堂里的彩绘玻璃窗,彩色玻璃上不仅有形形色色的人物,還有故事情节,在自然光的映衬下,比起一般的彩色玻璃更具特色。神秘而艳丽的色调烘托出与众不同的超现实空间氛围,和教堂内部幽暗而神秘的气氛很是相配。
  2.4用材质来表达性格
  很多建筑师喜欢采用表面粗糙、未经加工的材料,比如天然石材等等,因为它们更朴实,容易给人以亲近感。从课本上的马赛公寓到昌迪加尔行政中心办公大楼,它们的外立面设计中,建筑师为了强化建筑造型的粗犷,独具匠心,设计让阳光投射在表面粗糙的混凝土遮阳板表面,厚重的阴影让建筑显得更加立体有层次。
  最近去的南京科举博物馆,它的入口设计得也很有代表性,极具年代感。当我从狭长的坡道进入,左侧是用瓦块断面堆砌而成鱼鳞状的墙面,有着鱼跃龙门的寓意,而右侧是用竹简捆扎构成的竹简墙,象征着由古至今中国文化的传承,天光投射下来,在凹凸不平的墙面形成明暗的强烈对比,让人感叹历史的印迹。
  结语:
  不论光与建筑之间有着何种联系,不论光以何种方式穿过建筑的表皮,进入内部空间,只要设计用心,它就能给建筑带来惊喜。自然光在被建筑改变的同时,也改变了建筑。自然光不是孤立地存在,它质朴真实,它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利用,使它与建筑更好地融合,赋予建筑一种令人震撼的独特魅力。自然光使建筑空间有了更多的可能,它对建筑空间的感染力功不可没,我们要做的就是准确地把握尺度,控制分寸,最大限度地发挥光的潜力。
  参考文献:
  [1]李敏,倪琨,唐洪刚.《光·影·建筑的探索》[J].《安徽建筑》,2014年3月.
  [2]张伟,刘一玮.《形态、光线以及色彩的配合设计在建筑中的体现——以教堂建筑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2年4月.
  [3]谢彦峰,张小迪.《评析光之教堂》[J].《山西建筑》,2009年27期.
  作者简介:
  程琛,出生年月:1977年10月9日,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江苏苏州,毕业院校:苏州城建环保学院,研究方向:建筑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城市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的供水管网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为了为经济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工作做好后勤保障,必须对城市供水管网的建设与管理进行分析,找出更高效、简单易行的管理维护方法,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不断进步。  【关键词】供水管网;建设;管理  城市供水管网的主要作用是向城市各个用水主体输送水资源的管道体系,它也是整个城市供水系统的主体部分,随着城市规模扩大、
期刊
【摘要】处在当前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阶段,人们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多样化的建筑结构成为人们对建筑设计发展的期望,而当代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比较迅速,也使得在设计方面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本文先就当代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意义和特征加以阐述,然后就当代装配式建筑设计问题和设计策略进行详细探究,希冀能借助此次理论研究,能为我国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装配式建设;发展意义
期刊
【摘要】由于商业建筑人流量大、功能复杂的特殊性,商业建筑的防火设计是各类建筑的防火设计中较难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对商业建筑的防火要求,无论是防火分区的划分、平面疏散距离的限制、疏散宽度的计算,都提出了更严格、更明确的要求。本文以某地下商业建筑设计为实例,探讨大规模地下商业建筑的消防设计方法。  【关键词】商业;消防;防火分区;疏散  1、设计实例的基本概况及设计难点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日益增快,人们对物质生活方面和居住条件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便成为了我国房地产发展的“助推器”,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在社会市场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直接影响了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所以,将在研究活动开展过程中,把房地产经济被动因素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探析,找到了房地产经济波动的规律,进而为实现房地产经济稳定发展的目标提供重
期刊
【摘要】在建设项目中,核心管理技术是BIM技术,其主要功能是防止信息分类在三维空间中丢失.BIM技术具有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协调不同专业的优势。建筑项目的数据管理.BIM管理建筑物中的所有数据,并为分析软件提供数据导入和建模计算的界面完全或部分适应建筑分析。  【关键词】BIM;装配式结构;技术要点;结构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建设项目数量增加。规模是多少建筑活动一直在稳步扩大,中国的经济和社
期刊
【摘要】人类的生存生活离不开建筑,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也对建筑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化建筑乃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电气系统作为建筑中的一项重要系统,也正逐渐朝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本文主要针对智能化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有助于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设计  近年来,建筑智能化水平
期刊
【摘要】新修订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于2015年5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新规范不仅对旧版本的内容作了不少的修改,增加补充了一些新的要求,以适应现代建筑设计的功能多元化,结构复杂化。  【关键词】新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范;消防设计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楼大厦在大地上遍地林立,经济高速发展,两部旧防火规范规范与建设的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1)旧《建规》《高规》两部规范之间,
期刊
【摘要】现今我国装配式技术还处在发展阶段,并不成熟,部分装配式建筑在设计阶段并未做好标准、模块化。如何将 BIM 技术更好地应用到装配式建筑设计当中,成为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本文将对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设计;应用  BIM 技术通常是指对建筑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信息表达,它可以使不同阶段,不同相关部门间进行数据共享与传输,
期刊
【摘要】随着国内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多层工业厂房建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工业厂房建筑及结构设计中,要考虑生产的需求,要考虑人的需求,合理选择厂房的结构形式,创造方便、舒适、安全的工作空间,使工业厂房的工作空间环境与人相融。此外,要提升结构计算的准确性,不断进行梁、柱、板截面的合理调整,进而提升多层工业厂房的设计质量。对此,本文对多层工业厂房结构设计要点进行探究。  【关键词】多层工业厂房;结构设
期刊
【摘要】在城市建设和绿道建设的双重推动下,近年来,我国各城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绿道串联起了城市乡村、公园广场、旅游景区、风景名胜、历史古迹、文化遗存、城乡居住区等,为本地市民和外来游客提供了一片体验自然、欣赏自然,远离城市喧嚣、休憩养生的净土。本文结合实例,对绿道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海盐和尚港;绿道设计;植物景观设计  1、项目概述  本次设计和尚港位于海盐县武原街道,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