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和尚港绿道设计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ibo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城市建设和绿道建设的双重推动下,近年来,我国各城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绿道串联起了城市乡村、公园广场、旅游景区、风景名胜、历史古迹、文化遗存、城乡居住区等,为本地市民和外来游客提供了一片体验自然、欣赏自然,远离城市喧嚣、休憩养生的净土。本文结合实例,对绿道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海盐和尚港;绿道设计;植物景观设计
  1、项目概述
  本次设计和尚港位于海盐县武原街道,101省道东侧。本次设计和尚港北起现状桥梁,南至新建道路秦联路,全场约930米,设计总面积约28000平方米。
  2、场地现状
  2.1 气候条件
  海盐地处北亚热带南缘,是典型的东亚季风气候 。冬、夏季风交替明显,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气候温和湿润
  2.2现状植被
  出海路至秦联路段河道西侧均已建成,其余地块已荒地和菜地为主;
  2.3 现状交通
  场地中多条道路均已建成并通车使用,秦联路、曲秀路暂只施工到交叉口位置。
  3、设计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减少人工化的景观改变;
  (2)以人为本原则:创造适宜居民和游客休闲、游憩的滨水休闲廊道;
  (3)地域特色原则:融合场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特性,创造独具特色的滨水休闲廊道;
  (4)安全性原则:针对不同等级的防洪要求营造安全舒适的滨水开放空间;
  (5)经济性原则:盡量选择当地适生适长的植物品种,减少前期投入和后期维护成本。
  4、项目研究
  根据现场调研,发现和尚港存在一下几点问题亟待解决:
  (1)人河关系疏远、人与人缺乏交流、景观层次差;
  (2)现有景观节点、河道栏杆存在破损情况,游人安全性差;
  (3)河流自然功能丧失,水质存在污染,生态安全性差;
  (4)现有河道园路系统缺乏连贯性,游览性差;
  5、设计理念
  “交通为脉,海盐为魂;以水为韵,以绿为神” 织就家门口的绿飘带
  6、总体定位及布局
  6.1 设计目标
  建成后的和尚港融合滨水景观和分离式交通功能,融合特色绿道、游步道,沿途不仅有滨水风光,还有市民活动广场等设施;将生态、休闲、文化相契,体验与活力并存;形成一条独具特色的滨水风景画廊。
  6.2 总体布局
  根据和尚港周边规划及现状用地情况,将河道分为三个特色段:
  a、居住生活放松段:河南路至出海路段;
  b、商住休憩赏玩段:出海路至环城南路段;
  c、商住活动生态段:环城南路至秦联路段。 和尚港周边用地以住宅用地、商住用地、商业用地及海盐县客运中心用地为主,人流量较大且相对集中,如何让居民在安全地游览和尚港的美景的同时又能放松心情享受美好时光,是本次景观设计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水下蜿蜒曲折的石笼二级挡墙人为的抬高了河底标高,一方面解决了河道水深无法种植大部分水生植物的弊端,增加河道绿化品种的多样化,丰富河道景观观赏性,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草坡入水驳坎且河道水深对行人安全造成的危险性。因现状市政桥梁标高限制,新建2米宽绿道通过市政道路实现全线贯通。密林间开阔的几何广场、休闲廊道都给游览和尚港的行人增添了驻足观景的休憩空间,长辈们可以跳舞耍剑、斗鸟遛狗,孩子们可以林间嬉戏、打闹玩乐,这里是安全的、优美的,是打开家门就可以享受到的。
  7、总体设计
  在对现场的调研和对项目的定位清晰之后,我们想象着,散步在绿树茵茵的河畔,河面泛起的片片涟漪都被镀上了金色,在郁郁葱葱的绿色中,苇草们耳语者,传来“沙沙”的声音,对岸的桃花簇拥在一起,个个笑红了脸,也映红了这片河水。两侧的滨水绿化带是两条休闲文化的绿浪,走进他,就跨入河道的生态文化之旅,体验水景观的生态,欣赏海盐人的情怀,品味乡土的醇香,回归自然休闲的质朴。
  7.1 总体功能布局
  整个景观带就是一条长长的滨水公园,和尚港总体布局由北向南依次为居住生活放松段、商住休憩赏玩段、商住生活生态段。
  7.1.1 居住生活放松段(河南路~出海路)
  密林间开阔的几何广场、休闲廊道都给游览和尚港的行人增添了驻足观景的休憩空间,长辈们可以跳舞耍剑、斗鸟遛狗,孩子们可以林间嬉戏、打闹玩乐,这里是安全的、优美的,是打开家门就可以享受到的。
  7.1.2 商住休憩赏玩段(出海路~环城南路) 童年记忆最美好的时光莫过于是和小伙伴一起嬉笑打闹,与父母一起构筑梦想的城堡。
  7.1.3 商住生活生态段(环城南路~秦联路) 驻足林间,满眼是自然的美景,鼻尖是花朵的芬芳,耳边的小鸟的鸣叫,与三五闺蜜、亲朋好友一起随心而至,畅想未来,好不惬意。
  8、硬质设计
  8.1 绿道
  两侧场地中设计2米宽透水混凝土绿道,因现状市政桥梁标高限制,需借由市政道路实现绿道全线贯通。
  8.2 漫步道
  局部路段设置1.5米宽漫步道,增加游览乐趣。
  8. 3 广场
  与城市道路衔接处设计入口广场,局部设计林下广场。
  9、植物种植设计
  9.1植物景观设计思路
  9.1.1尊重自然 延续传统
  细致调查研究场地现状、对场地原有植被群落、古树名木进行保护开发,最大限度保留利用场地原有植物资源。结合当地的人文历史、特产与习俗,通过植物景观来塑造具有文化内涵的河道景观。
  9.1.2营造空间 凸显特色   通过富有野趣的植被、宜人的尺度、收放有致的植物空间,凸显河道的“现代简洁”的气质、适于游赏的魅力
  9.1.3因地制宜 配置科学
  根据场地特征和氛围,与阳光、水、土、建筑的不同关系,结合植物形态、质感、色彩,“适地适树”种植。配置手法上,运用自然群落式的配置方式形成乔、灌、草比例适宜,常绿、落叶树种搭配合理的自然式植物群落景观。
  9.1.4四季景宜 整体和谐
  彰显植物的季相变化,有重点、分区块设置具有不同季相特色的植物景观,使游人能够体验大自然四季变迁之美。运用基调树种形成整个植物景观的基础,每个路段各有植物景观特色,但在整体上又趋于和谐统一。
  9.2 植物种植形式
  本次绿化设计主要采用:森林区域种植形式、草坪种植形式、沿步道种植形式、大面积开花区域种植形式、入口区域种植形式等五種种植形式。
  1)森林区域种植形式:所谓的森林中不同区域有着各自的植物组合特色,然而,利用常绿茂密树种作为背景。特色开花、密度疏散优雅的树种作为景观焦点则是植物设计中不变的法则。
  2)草坪种植形式:在居住区段,除了开阔的草坪,良好的符合场地特性的草种以外,地形的塑造也是草坪景观营造的重要因素。精心安排的地势起伏不但解决了草坪的排水问题还形成了自然的休憩空间,而特色乔木作为草坪的镶边和庇荫处也是必不可少的。
  3)沿步道种植形式:为了提升行走的感受,休闲步道的种植设计要求利用草本植物的有机组织,来强化各条道路的个性,郊野化的种植手法带来轻松愉悦的步行感受,而带有香气及开花的各种乔、灌木更为视觉上和嗅觉上带来丰富的感受。
  4)大面积开发区域种植形式:大面积的开花场地作为整条道路最吸引人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一年四季以各种不同的花色对比吸引着路人。满路的鲜花和成片的花田种植,是道路绿化中大手笔种植手法的体现。
  5)入口区域种植形式:无论是在道路的入口还是景观中的节点,不同组合的植物总是昭示着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来,特大规格的乔木及各种特色植物不但强调了各个入口节点,同时还将每个环境的特征章显的独一无二。
  10、驳坎设计
  考虑到河道生态驳坎存在一定安全问题,水岸线外侧设计水下二级挡墙——石笼挡墙。
  水下蜿蜒曲折的石笼挡墙人为的抬高了河底标高,一方面解决了河道水深无法种植大部分水生植物的弊端,增加河道绿化品种的多样化,丰富河道景观观赏性,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草坡入水驳坎且河道水深对行人安全造成的危险性。
  11、亮化设计
  功能性原则:夜景照明要满足基本的功能照明,满足广场、绿道的夜景安全照明需要。用景观灯柱、庭院灯满足基本的交通、监控、照度需要。 美观性原则:美轮美奂的夜景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增加城市的夜景魅力,增强视觉感受。
  人性化原则:夜景灯光的设计应根据人性化的原则,合理的布置灯具安装位置,避免影响交通通行和安全隐患,灯具光源应避免炫光。 节能型原则:灯具光源选择LED节能光源,并采用智能化灯光控制系统,采用感应控制系统进行灯光控制。
  作者简介:
  顾晶,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其他文献
【摘要】建筑信息化模型(BIM),是一个完备的信息模型,他能够将工程项目在整个周期中每个不同的环节中的工程信息、过程和资源集成在一个模型中,方便被工程各个参与方调查与使用。BIM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工程的建筑过程当中,在建筑设计方面的重要性也尤为突出。本文。本文将重点分析BIM 技术的特点,BIM 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应用重要性以及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BIM;建筑设计;实际应用  BI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城市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的供水管网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为了为经济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工作做好后勤保障,必须对城市供水管网的建设与管理进行分析,找出更高效、简单易行的管理维护方法,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不断进步。  【关键词】供水管网;建设;管理  城市供水管网的主要作用是向城市各个用水主体输送水资源的管道体系,它也是整个城市供水系统的主体部分,随着城市规模扩大、
期刊
【摘要】处在当前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阶段,人们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多样化的建筑结构成为人们对建筑设计发展的期望,而当代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比较迅速,也使得在设计方面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本文先就当代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意义和特征加以阐述,然后就当代装配式建筑设计问题和设计策略进行详细探究,希冀能借助此次理论研究,能为我国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装配式建设;发展意义
期刊
【摘要】由于商业建筑人流量大、功能复杂的特殊性,商业建筑的防火设计是各类建筑的防火设计中较难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对商业建筑的防火要求,无论是防火分区的划分、平面疏散距离的限制、疏散宽度的计算,都提出了更严格、更明确的要求。本文以某地下商业建筑设计为实例,探讨大规模地下商业建筑的消防设计方法。  【关键词】商业;消防;防火分区;疏散  1、设计实例的基本概况及设计难点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日益增快,人们对物质生活方面和居住条件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便成为了我国房地产发展的“助推器”,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在社会市场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直接影响了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所以,将在研究活动开展过程中,把房地产经济被动因素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探析,找到了房地产经济波动的规律,进而为实现房地产经济稳定发展的目标提供重
期刊
【摘要】在建设项目中,核心管理技术是BIM技术,其主要功能是防止信息分类在三维空间中丢失.BIM技术具有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协调不同专业的优势。建筑项目的数据管理.BIM管理建筑物中的所有数据,并为分析软件提供数据导入和建模计算的界面完全或部分适应建筑分析。  【关键词】BIM;装配式结构;技术要点;结构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建设项目数量增加。规模是多少建筑活动一直在稳步扩大,中国的经济和社
期刊
【摘要】人类的生存生活离不开建筑,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也对建筑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化建筑乃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电气系统作为建筑中的一项重要系统,也正逐渐朝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本文主要针对智能化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有助于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设计  近年来,建筑智能化水平
期刊
【摘要】新修订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于2015年5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新规范不仅对旧版本的内容作了不少的修改,增加补充了一些新的要求,以适应现代建筑设计的功能多元化,结构复杂化。  【关键词】新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范;消防设计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楼大厦在大地上遍地林立,经济高速发展,两部旧防火规范规范与建设的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1)旧《建规》《高规》两部规范之间,
期刊
【摘要】现今我国装配式技术还处在发展阶段,并不成熟,部分装配式建筑在设计阶段并未做好标准、模块化。如何将 BIM 技术更好地应用到装配式建筑设计当中,成为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本文将对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设计;应用  BIM 技术通常是指对建筑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信息表达,它可以使不同阶段,不同相关部门间进行数据共享与传输,
期刊
【摘要】随着国内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多层工业厂房建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工业厂房建筑及结构设计中,要考虑生产的需求,要考虑人的需求,合理选择厂房的结构形式,创造方便、舒适、安全的工作空间,使工业厂房的工作空间环境与人相融。此外,要提升结构计算的准确性,不断进行梁、柱、板截面的合理调整,进而提升多层工业厂房的设计质量。对此,本文对多层工业厂房结构设计要点进行探究。  【关键词】多层工业厂房;结构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