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商务部亚洲司司长陈洲中日韩经贸合作走向共赢

来源 :中国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n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日韩三国经济规模合计占据了全球经济总量的20%和亚洲的70%,在世界经济中具有重要影响力。三国地缘相近、文化相通、利益相关,不仅人员往来密切,而且经济融合不断加深,早已互为重要的经贸伙伴。
  2011年年底,由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日本综合研究开发机构和韩国国际经济政策研究所在2003年至2009年之间共同开展的关于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联合研究项目结束,3家机构共同发布了一份《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可行性联合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指出,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将给三国带来宏观经济收益,取得三方共赢的效果。
  今年5月,中韩两国政府正式启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同时,在5月举行的第五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三国签署了投资协定,领导人们还决定年内启动三国自贸协定谈判,这对三国建立更加紧密经贸关系将产生深远影响,对进一步深化东北亚乃至东亚地区经贸合作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的是,自贸区建设在世界各地都是一个艰难复杂的系统工程。欧盟统一大市场的建成,从1985年到1993年花费了近18年的时间,其间不乏反复和曲折。
  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同样面临一些具体敏感的问题。如何保障中日韩三国经贸关系持续健康发展,如何确保自贸区谈判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都将进一步考验中日韩三国的智慧和远见。日前,《中国报道》就相关问题专访中国商务部亚洲司司长陈洲。
  中国报道:虽然东亚地区的经济目前在世界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该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仍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中日韩三国的区域内贸易水平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比也仍然较低。在您看来,中日韩三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经贸合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陈洲: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日韩三国经贸合作近年来取得长足发展。2011年,中日双边贸易额首次超过3000亿美元;2010年,中韩贸易额超过2000亿美元,2011年达到2456亿美元。中国已连续多年保持日本和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日韩目前则分别是中国的第四和第六大贸易伙伴。
  三国间相互投资合作也非常活跃。截至目前,日本累计对华直接投资接近840亿美元,韩国对华直接投资累计超过510亿美元,分别是中国利用外资的第三大和第七大来源地,并且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
  特别是2011年以来,日本对华投资表现抢眼,增速居主要外资来源前列。而据韩方统计,大企业投资占韩国对华投资的比重已超过60%,主要集中在IT、电子、汽车、钢铁等高附加值行业,三星、LG、现代汽车、SK集团等韩国企业都在扩大对华投资规模。
  
  中国报道:中日韩三国都高度重视目前多边框架下的贸易自由化进程。三国之间目前的贸易和投资结构与类型呈现什么特点?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陈洲:近年来,日韩企业对华投资出现了一些变化,突出表现在:投资模式从加工贸易为主转向内需市场开拓为主;投资地域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陆地区扩展;投资行业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延伸;不少日韩大企业在华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投资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
  中国企业虽然对日韩投资起步较晚,但也已迈出实质性步伐。中国对日韩两国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已分别超过10亿美元和接近4亿美元。特别是中国企业对日投资进展较快,华为、海尔、苏宁等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已经进入日本市场。
  在政策方面,中国将继续鼓励和支持日韩企业对华投资,欢迎日韩企业投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继续扩大对中国中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等的投资。
  同时,也鼓励有实力的中国企业积极赴日韩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中国报道:中日韩三国之间已经在各个领域建立了协商合作机制。在经济领域,三国在贸易、金融、能源、海关等都建立了良好的协商机制。中日韩还可以在哪些经贸领域开展进一步的合作?未来将启动的中日韩三国的自贸区谈判应朝着哪个方向努力?
  陈洲:今年5月举行的第五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三国的经贸领域达成了重要成果,将对三国建立更加紧密的经贸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具体来说,有两大成果和一个关注点。
  从两大成果看:一是中日韩领导人一致同意年内启动三国自贸区谈判,并且立即着手开展相关准备工作,包括启动各自国内程序和工作层会谈,标志着酝酿多年的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有望迈进实质性推进阶段;二是在三国领导人的见证下,中日韩经贸部长们共同签署了《中日韩关于促进、便利和保护投资的协定》,这是三国间第一个促进和保护相互投资行为的法律文件,将为三国投资合作创造更加稳定和透明的制度环境。
  在当前金融危机尚未结束、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的不利形势下,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的加速和投资协定的签署,将有利于三国更好地发挥经济的互补优势,有效应对竞争和挑战,进一步提升合作水平,携手克服难关,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从一个关注点看:温家宝总理在第五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倡议,“利用中国山东毗邻日韩的区位优势,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并积极考虑在日韩选择合作的区域,建立三国产业合作基地”。这对中日韩以地方合作为平台进一步发展三国经贸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具有明确直观含义却又不易精确把握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转化资源和争夺、占领、控制
企业经营以市场为导向,市场惟一不变的法则就是“永远在变”。在变幻莫测的市场大环境中,市场机会的得与失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中国已经加入了世贸组织,企业面临着日趋激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1—0155—01    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彰显人文关怀,使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展现了人性的光芒。所谓人文关怀,是指对人的生命,对人
[中图分类号]D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4—0144—01    从远古时期涌泻而来并一直不断延续发展的民族歌舞,以浓厚的生活气息,丰富的内容和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它是祖国数千年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闪耀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光华。如何正确认识民族歌舞艺术的价值和作用,并有效地传承和弘扬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是摆在文化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作为全球市值最大、客户存款第一和盈利最多的大型上市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已经成为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实践的典范之一,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党委宣传部。   2005年,银监会在全国确定了两家小企业信贷试点行,工行是其中一家。为此工行总行专门成立了小企业金融部,全面负责该行小企业金融服务的管理和推动工作,对小企业的贷款增量始终处于同业前列。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工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余额
在我国现行的动物防疫实施与执法进程中,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处在最前沿.在<动物防疫法>第1章总则第6条第3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属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施动物防疫和动物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