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发电微电网中控制技术的研究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an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在经济不断发展与技术不断进步的强大社会背景下,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太阳能分布非常广泛,而且储量非常之大,具有就地取材的独特优势,其非常适合发展分布式发电。而微电网则是一种具有强大独立性的分布式发电网络,能够有效克服太阳能随机性大、分散性强以及低密度等弊端,这一技术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太阳能 光伏发电 微电网 控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TM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1(c)-0097-02
  在过去的数十年当中,我国的现代电力系统最主要的特征便是“三大”,即大机组、大电厂与大电网,其中,大电网更是凭借自身的优势快速发展成为最主要的电力供应渠道之一,但是,面对当今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现实,集中式大电网的弊端与缺点逐渐显露出来,其运行难度大、成本高等一系列不足之处都成为了非常大的阻碍因素,所以,电力系统要想寻求可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要寻求到一种全新高效的模式与路径。
  1 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组合
  分布式发电和微电网技术的提出和应用,适用于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地域分散的特点,充分利用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紧靠本地负荷中心和无污染的优点。光伏发电微电网内多光伏电源之间、光伏电源与储能装置之间的协同供电,克服了光伏电源出力不稳的缺点。
  光伏电源具有直流电源特性,传统交流供电方式需要并网逆变器连接电源与电网,效率低、成本高。采用光伏电源直接直流供电模式能提高电能综合利用效率,降低系统成本直流微电网可以通过直流变换电路简单高效地接纳分布式光伏电源,以及高效率地为本地直流负荷提供电能。
  以分布式光伏发电微电网供能系统的高效应用为出发点,结合光伏电源、储能装置和负荷的供、用电特性,主要研究独立型光伏发电系统和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新型控制策略,分布式光伏发电直流型微电网拓扑结构与控制策略以及分布式光伏发电交直流型微电网控制策略,建设一套分布式光伏发电微电网实验平台,可获得微电网运营时的实际数据,验证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直流微电网简单高效接纳分布式光伏电源,以及为直流负荷高效率提供电能针对备受关注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电池输出特性和输出功率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的特点,以及现代生产、生活中网络设备、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直流负荷越来越多的事实,研究分布式光伏发电微电网供能系统的控制策略。以达到不利用传统能源发电、减少电能变换损耗和提高供电质量等目的。结合现代的智能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更为优化的控制策略(见图1)。
  2 太阳能光伏微电网的特点
  2.1 新型能源的多元化结合
  光伏发电的一个重要前提便是需要白天天气比较好的自然环境,其能够与主干网连接到一起,当光伏发电的容量不断增大,在局部就会对当地电网形成比较大的冲击。所以,在一个微电网的范围之内需要采取多种类型的能源组合形式,这是稳定电力,有效缓和光伏发电波动性的一项必要手段。目前,除太阳能之外,作为微电网的电源的可再生能源还有以下几种类型。
  (1)微型风力发电,其主要借助的便是微风的风力,当风力条件得到满足时,便可以成为光伏发电的重要补充,微型风力发电比较适合运用在风力条件比较充足的村镇或者高层建筑当中。
  (2)小型水利电站,小型水利电站基本上被运用在有条件的村镇附近,采用的就是小型水电站后者抽水蓄能电站的方式,这也是光伏发电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
  (3)生物质能电站,主要被运用在小型城市的周边或者是村镇附近,其利用的主要燃料就是沼气,沼气发电可以和有机肥、垃圾处理进行结合。
  越来越多种形式的能源组合与使用,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光伏发电的波动性,特别是在光伏发电量下降的时候,能够对光伏发电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2.2 储能技术
  任何新型高效的新能源,都不能够保证微电网供电的绝对稳定性,除此之外,为了提升用电负荷的安全性,储能系统作为备用电源是不可或缺的。现阶段,储能技术比较成熟的是铅酸蓄电池,但是,铅酸蓄电池中还是存在着寿命短、铅污染等问题,目前,最适合运用在智能光伏微电网的新型储能系统有下面几种类型。
  (1)飞轮储能,这种储能形式的优点就在于充放电次数多、供电稳定、电流密度大且不存在化学反应,但其缺点是自放电比较严重。
  (2)钒流体电池,此技術的原理是将钒化合物作为电解质,借助钒的不同电价的转换来进行充放电,这项技术的优点是容量大、供电稳定、使用寿命长、效率高等,缺点是成本太高,还未成熟,受钒资源的客观限制。
  (3)超级电容,超级电容的优点是充放电次数多、电流密度大、无化学反应,缺点是自放电严重,单次储能时间短暂,发展正在逐渐成熟。
  3 微电网运行控制
  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清洁、可再生的分布式电源得到了迅猛发展,微电网的概念也是相关专家人士为了充分发挥其固有优势,试图减小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所提出的。微电网能够有效地实现微源的大规模并网,与此同时,还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不间断的电源服务等,这是此领域当中最炙手可热的一个研究热点。
  微电网中的微源主要包括光伏电池、燃料电池、风力发电池、蓄电池和高速飞轮等,一般情况下,都需要通过电力装置将其和常规性质的配电网并网运行。对于像风、光等微源,其输出功率的大小会因为天气的变化而受到影响,导致发电出现间歇性等问题,对于这种情况,微源一般只能是限制功率的输出恒定功率或者是按照最大功率输出,会采用PQ进行控制,而对于蓄电池或者燃料电池等微源,控制起来相对比较容易一些,可以选择用PQ进行控制,还可以采用基于下垂控制的V/f控制。对光伏功率的平滑控制,不使用传统控制模式切换技术,简化控制方法;对微电网内母线电压进行控制,确保电压稳定。
  微电网内部由于总体容量较小,因此,负荷阻抗的感性还是容性就对功率因数影响较大。为此,在微电网内部,必须根据负荷的阻抗性质配置相应的补偿系统。另外,多电源的并网可能会造成网内的谐波分量较大,纹波系数较高,因此,要有消除高次谐波的装置。
  4 结语
  综上所述,自然界中的太阳能属于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最为理想的新型能源之一,但是,光伏发电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非常之大,温度的变化、光照幅度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到光伏发电的效率,微电网控制技术就是要妥善解决和完善好太阳能光伏发电中的各种缺点与弊端,相信随着微电网控制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进步,太阳能资源必然会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
  参考文献
  [1] 苟勇.太阳能光伏发电微电网技术探讨[J].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17,20(3):32-34.
  [2] 李梦达.基于太阳能发电的微电网电能质量时频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
其他文献
本文围绕素质教育的内涵,阐述了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针对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特点,结合新的教育思想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提出并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结构。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阶段。在初中教育阶段,必须重视道德与法制学科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道德与法律知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还需要完善,教学方法有待创新。本文分析了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探讨了该学科课堂教学艺术。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进入垄断的资本主义阶段,美国的个人主义也由传统个人主义转变为新个人主义.个人主义内涵的变化带动了美国民主政治的一系列变化,为美国的社会合作与政
摘 要:在我国现阶段发展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依然未能融入到整体教学体系中,从而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无法有效结合起来。伴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以及市场经济水平的持续提升,社会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大,故非常有必要注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计算机专业型人才。文章将详尽阐述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社会背景及社会需求,并结合实际情况来探析高职计算机专业学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问题一直是我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儿童是否健康成长关乎我们祖国的未来,因为他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很多留守而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教育,在心理上会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针对这种现象,今天,我们一起来谈论下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输电线路的健康状态、风险评估及控制对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大修及技改有重要意义。首先介绍输电线路风险评估建模方法,一级模型采用对输电线路健康状态最重要的参数,二级模型采用输电线路子设备的参数,三级模型对一、二级模型评估结果进行修正。其次阐述了采用状态巡视方法对输电线路风险进行控制,详细描述了状态巡视方案、流程及基于输电GIS管理系统的状态巡视方法。最后指出输电线路风险评估与控制使输电线路管理实
中国古代金银变化母题,关于寻宝中动植物功能、神物作为寻宝器具的信奉,是一个外来的神秘信奉.庞杂的古代金银变化母题,离不开这一外来思路的最初启发.关于'银伥'看
【摘 要】班级自主管理是高中阶段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M中学基于自教育思想,确立了班级自主管理的理念——自治的班级,自立的个人,围绕这一理念构建了班级自主管理的内容和制度保障,并在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行为进一步规范、班务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管理意识进一步增强。  【关键词】自教育;班级自主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正】苏政办发[2008]19号2008年3月4日各市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第十届江苏国际服装节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第
【正】苏办发[2008]11号2008年4月30日各市、县(市、区)委,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委各部委,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级机关工委、省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