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妈妈的脸映在夕阳下,头枕着你的膝盖。你静静端详着妈妈的脸,仿佛在凝视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妈妈头疼了?疼得哭不出来?曾几何时,她的黑眼睛又圆又亮,猶如即将生产牛犊的母牛,如今却藏进深深的皱纹里,越来越小了。红晕消失的厚嘴唇不仅干燥,还起了泡。你竟不知道妈妈因为姨妈之死而头疼欲裂,欲哭无泪。你抬起孤零零垂落在平板床上的妈妈的胳膊,放在腹部,呆呆地凝望着她操劳终生的手背上渐渐蔓延的老年斑。你心里想,从今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妈妈的脸映在夕阳下,头枕着你的膝盖。你静静端详着妈妈的脸,仿佛在凝视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妈妈头疼了?疼得哭不出来?曾几何时,她的黑眼睛又圆又亮,猶如即将生产牛犊的母牛,如今却藏进深深的皱纹里,越来越小了。红晕消失的厚嘴唇不仅干燥,还起了泡。你竟不知道妈妈因为姨妈之死而头疼欲裂,欲哭无泪。你抬起孤零零垂落在平板床上的妈妈的胳膊,放在腹部,呆呆地凝望着她操劳终生的手背上渐渐蔓延的老年斑。你心里想,从今往后再也不能说自己了解妈妈了。
那还是你舅舅在世的时候。
曾经浪迹他乡的舅舅回到J市,每个星期三都会来找你妈妈。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只是骑着自行车来跟她见个面,就回去了。有时他都不进屋,站在大门外高喊“妹妹”,问声“还好吧”,不等妈妈走出院子,他就掉转自行车,径直回去了。据你所知,妈妈和舅舅的感情不是很深厚。在你不懂事的时候,或许在你出生之前,舅舅从你父亲那里借了很多钱,好像一直没有还。妈妈偶尔说起这件事,埋怨他,说因为他欠了钱,她都没脸面对你的姑妈和父亲。虽然是舅舅借的钱,但是他没有还债的事实却让你的妈妈深感痛苦。舅舅杳无音信的四五年里,“你舅舅究竟去哪儿了,在干什么呢”这句话几乎成了妈妈的口头禅。你不知道她对舅舅是担心还是抱怨。
那时候妈妈家还没有修成现在的新房子。如今,那座老房子早已从这个世界消失了。它的廊台面朝庭院和大门。那天你也在妈妈家,听见有人推开大门进来的动静,接着有人问:“妹妹在家吗?”妈妈正在屋里和你剥橘子,听到这个声音,猛地打开房门,快步走了出去。妈妈的脚步太快了。究竟是谁让她这么欢欣?你也好奇地跟在她身后。她站在廊台上往大门口看了看,喊了声“哥哥”,就朝站在门口的那个人跑了过去,连鞋都没有穿好。舅舅。你妈妈风也似的跑上前,用拳头捶打着舅舅的胸口,连声叫着“哥哥!哥哥”。你站在廊台,眼巴巴地望着妈妈。你第一次听见妈妈叫别人“哥哥”,因为提到舅舅的时候,妈妈总是说“你舅舅”。不一会儿,你想明白了是什么让你感到茫然。舅舅并非从天而降,然而当你看见妈妈发出欣喜的鼻音喊着“哥哥”,飞快地跑向舅舅的时候,你为什么会那么惊讶?啊,原来妈妈也有哥哥!你恍然大悟。有时候你想着妈妈,竟会忍不住独自笑起来。
比如回想起那天,你的妈妈,你的年迈的妈妈娇柔地喊着“哥哥”,跑下廊台的情景。那时候的妈妈是比你更年轻的少女。妈妈的身影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原来妈妈也有……你展开了这样的想象。那么理所当然的事情你怎么现在才知道啊。对你而言,妈妈从来就是妈妈。你从未想过,原来妈妈也有蹒跚学步的时候,也有三岁、十二岁,或者二十岁的时光。你只是把妈妈当成妈妈,你以为妈妈天生就是做妈妈的人。看到妈妈喊着“哥哥”跑向舅舅的情景之前,你从来都是这样认为。你对哥哥们怀有的感情,你的妈妈也有。这种领悟渐渐转变,原来妈妈也有童年。好像就是从那时开始,偶尔你会想象出生在1936年,户籍上记录为1938年的妈妈的童年时光、少女时光、青春时光,以及妈妈的新婚,妈妈生你时的情景。
(周扬摘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请照顾好我妈妈》)
其他文献
1 人在两种状态下,大概会思考关于快乐的命题:一是快乐将逝,想要留住的时候;二是已然处于不快乐的状态中。我开始思考“快乐是什么”时处于后者。 我的第一篇小说写于初二的时候,写的是在班上受排斥被孤立的女主角,在一趟江南之旅中了悟如何保持快乐的方式。在那段时间里,写它几乎是我全部的精神寄托。 在我从小经历的数次孤立中,初二那年的集体孤立最难忍。大概是因为人长大到一定程度,懂得的事越多,感知力越强
独化 我常对学生说,对你们而言,写作是一粒盐一星光。学生反问我,对老师来说呢?我说,对我来说,写作是一杯酒,一克镭,一粒舍利子。 1、古马的诗句“花朵不会停止飞翔,/鸟儿正迎风一瓣瓣开放。”(《西风古马·花或鸟》),“飞翔”和“开放”是否用错了? 2、王维“人闲桂花落”,朱东润说可是“人间桂花落”,朱说历来不被重视不被采纳。说说你的看法。 3、“独立寒秋”(毛泽东)“独钓江雪”(柳宗元)“独
1999年生人,就读于山东大学世界史专业,现于法国里尔政治学院交流一年。曾出版《云在青天水在瓶》一书。 到老m家去,很长时间以来,都是我在济南平淡生活中最值得期待的事情,毕竟拥有前所未有的自由时间之后,难免有难以打发的孤独,这里就成了我的一块自留地。其实我是去老m家上课的,但是感觉却像是小学的我借口写作业,躲到同学家打了一个下午游戏一样。 去老m家的那条路,我来来回回走了上百遍,嘈杂、拥挤、味
艾文满怀希望,铿锵向前。记录真实的生活,镌刻美好的记忆,虚构理想的世界。 前些日子从老家回京,高铁车程其实不算长,岳母特意为我烙了两个饼,夹了自炒的青椒,当成路上的干粮。可能是高铁上吃这种饼的人比较少见,居然引得一个小朋友数次回头,不知是馋我手中的食物,还是好奇有人吃这么土气的东西。 老实说,自从大学毕业,我长年奔波在外,已经很少能尝上家乡的味道。列车飞快,我一边嚼着饼一边看着窗外闪过的村落和
一头鲸鱼跳出了我们眼前的海面。巨大的身躯飞上半空,静止片刻,又沿原路落下,把海面生生炸开了。那画面是如此震撼,仿佛电影中的慢动作镜头。 展现在眼前的光景让我的朋友说不出一句话来。很久以后,她对我说了这样一番话: “雖然东京的工作很忙,但我很庆幸自己去了这一趟。因为这次旅行告诉我,当我在东京忙得团团转的时候,也许有鲸鱼在同一时间冲出阿拉斯加的水面……” 我们一天天地活着,而就在同一个瞬间,另一
长大后才发现,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迷思,其中一个是:为什么动画片里的卡通人物大部分只有四根手指头?这种现象可真不少,《猫和老鼠》《海绵宝宝》,甚至《辛普森一家》,竟然也还是只有四根手指????????????????????????????????????????????????????????????。 虽说并非全部卡通人物都是如此,但四指现象真的占了很大一部分????????
孩子衣服穿三个月就不合身,若能找到小哥哥或是小姐姐承继旧衣服,至理想不过。 当然有些人家潇洒,不注重穿衣之道,可是友人中不少喜打扮子女,小小考究衣服,款式缝工料子都不可多得,只穿三五次,多么可惜。 况且人家妈妈品味心思一流,不知花几许金钱时间去挑选物色回来,为什么不坐享其成呢? 古时,华人的习俗是,看到哪家孩子福气好,又健康,便多人讨他的旧衣来穿。 “令千金不合穿衣裳,请转
要愉快地告别青春。 不要哭天抢地、感性悲伤,迷茫得像个脆弱的爱哭鬼那样,垂头丧气、热泪盈眶地注视着渐行渐远的青春,擺手向它挥别,用充满自怜的感性而颤抖的嗓音哀怨道:“哟,青春啊!你消失了,快乐的青春啊。”不准这么跟青春道别。要愉悦地、精神饱满地欢笑着与青春告别,就像同一位不靠谱的同伴告别那样。应该说:“你走吧,青春。看着你离去,我不会悲伤。曾经这么年轻也不见得有多好。年轻充满了混乱、朦胧、渴
我們知道,小说中,特别是玄幻小说中,经常会出现许多上古奇兽,很多都是出自《山海经》。根据《山海经》的描述绘出的这些奇兽概念图,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看看和你想象中的差距有多大。
大學退学贴吧,40万帖子,4万粉丝关注,每天都有更新。 这里,出现频次最高的词语分别是“求助”“分享”和“羡慕”。 有人发帖,是希望得到帮助,咨询过来人,自己的处境应不应该退学重考;有人分享自己成功退学的经历,并实时更新复读进展;更多的人,还没有下定决心,只能在经验帖下跟着一连串的“羡慕”。 去年,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大三年级退学的杜青云,二战高考,取得了湖南省理科状元的桂冠。他在豆瓣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