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数学教学多样化学习方式的论述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为了更好地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正在不断革新,使教学方式向多样化方向发展。本文针对初中数学多样化学习方式做了深入探究,重点分析了发现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这三种方式,以期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的优化。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发现式学习 合作交流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
  当代教育改革中,新课程的一系列革新始终围绕着对学习方式的转变做出重点要求,这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灌输式教学模式。如今初中教学更注重让学生不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学会把书本上习得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然后再把二者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更有助于促使多元化学习方式的形成,以此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进而才能让学生更全面、更准确地分析问题,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初中数学课堂应教学顺应改革的大趋势,使初中数学教学多样化学习变得尤为重要。
  一、发现式学习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发现问题后,老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一个再次发现的过程可以被称为发现式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注重让学生亲实践,并学会在实践中寻找出问题的答案,获得新结果,这也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模式。
  比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老师可以提问:为什么三角形是所有形状中最具有稳定性的?找出现实生活中或者教室内出现的一些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实例并进行说明。然后再延伸此问题,对学生提出“除了三角形具有这样的稳定性,其他类型的图像是否也具有稳定性,原因是什么?”之类的问题,让学生亲手把准备好的课前材料拿来实际操作一番,然后就能在实践中得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这种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自寻找问题答案的发现式学习方法,能更好地激励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让学生对数学充满求知探索的欲望,开拓学生思维模式,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不仅如此,还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清晰,掌握的知识更全面准确,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二、合作交流式学习
  初中数学新课程的不断改革,课堂从传统意义上的老师为主体到如今越来越推崇以学生为主体。这要求学生互相帮助,理解合作共赢的精神,加强彼此之间对问题的想法的交流分享,锻炼各自的沟通能力,懂得如何与同伴进行分工合作。
  比如,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然后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一圆柱体地面周长为24厘米,高AB为4厘米,BC是直径,一直蚂蚁从A出发沿着圆柱体的表面爬行到点C的最短路程大约为多少?”老师再把图画出来,给出6厘米、12厘米、13厘米、16厘米四个选择答案,然后就可以让学生针对这个题目中涉及的数学知识点进行讨论,让小组成员间相互讨论自己给出的答案,如果成员认为对方答案错误或正确,都要给出自己的原因。在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相互分享自己的一些答题思路与运用数学公式得出这个答案的原因。最后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后,老师再收集每组学员探究出来的成果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并对问题进行完整的讲解,让学生与老师之间又有合作交流的过程,学生得出最终结果。因此,合作交流式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时有利于提高学生合作沟通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探究式学习方式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比较常见的学习方式之一是探究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也是比较实用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摸索出问题答案的整个学习过程,也就是探究式学习的过程。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设出一个适于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出问题,并通过问题研究分析出答案,从而亲身体验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成功或者失败。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学生一直占据着主体地位,这对于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及主动发现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从侧面激发学生发挥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比如,在初中数学中,老师提出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等腰三角形”的方法是使用“三线合一”验证其真实性,学生此时就可以自己主动验证分析等腰三角形是否符合“三线合一”的条件,老师在一旁进行适当引导与帮助,最终取得探索的结果,从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老师的科学引导下发现问题、观察分析问题、合理解决问题,避免学生盲目杂乱地学习,从而让学生科学学习数学知识。
  结语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多样化学习方式已经逐渐被各大学校融于其中,以此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效率与课堂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解婉贞.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作性探究[J].考试(教研版),2012(05).
  [2]姜晓宇.教师重在导学生贵在悟——漫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J].吉林教育,2011(12).
其他文献
合作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它有很多其他学习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新课标十分倡导这种新颖的、高效的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做的就是恰当、合理地对学生分组,并对他们的学习内容进行精心筹划,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进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在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会不断完善。  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是以小组为主的,教师将学生分为
目的①对24例乙型血友病患者进行临床资料调查及分析,以期了解目前山东省乙型血友病患者治疗现状。②为确诊乙型血友病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及寻找FIX基因突变的规律,同时分析
摘 要:本文在介绍云技术概念与优势,探讨了云技术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云技术;计算机课程;优势;应用  互联网技术中的云技术,因其方便、快捷、自由的特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借助云技术,可以突破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时空限制,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实现计算机课程的网下教学,便于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计算机技术。  一、云技术综述  云技术是基于
摘 要: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形成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则需要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合作意识。小组合作学习以人际合作和互动的显著特征,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英语新课程改革中的三大教学方法之一。  关键词:优化;小组;合作;高效;课堂  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小学英语教学中大多数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相似的问题:或分组不科学,分工不明确,为“活动”而“活动”;或合作问
摘 要:所谓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即教师在教学时将教学内容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以学生熟悉的生活资源作为依托,不断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中不断感悟生活,从而获取鲜活的语文知识,使得情操得以陶冶,情智得以愉悦。那么,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呢?本文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活化;分析  生活才是语文的源头
摘 要:作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语文成绩的高低,而作文也是语文重点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大多数在学习中都将作文作为学习的障碍,所以说,要想写出优秀的作品,就要加深对作文的了解和研究。有些学生不愿意提高对作为的学习兴趣,就是因为他们缺乏对作为的了解。所以,本文就针对语文作文教学进行相关的研究,从而提升学生对作文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关键词:语文;作为;重要性;方式方法;教学手段;研究  1让学生明白作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