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ia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2
  摘 要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凝聚,是非常珍贵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其开发与利用不但能够促进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鉴于此,本文就针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形式,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所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关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路与建议,以期能够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科学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体育旅游 旅游资源开发 民族传统体育 开发形式 开发原则 开发建议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简单而言,实际上指的就是针对各民族的体育活动,按照旅游开发的内在规律,以旅游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为导向,将各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改造成为能够满足旅游消费者健身、娱乐、休闲以及交际等需求旅游产品,从而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过程。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凝聚,是非常珍贵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其开发与利用不但能够促进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鉴于此,本文就针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形式
  现阶段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形式主要有专项型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组合型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和附带型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三种。其中,专项型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指的是利用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所开发的专项民族体育旅游活动,这一类活动多是知名度比较高、吸引力比较强的特色体育旅游产品。例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南方端午节的“龙舟竞渡”等等;组合型的民族体育旅游产品,也是现阶段较为常见的一种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形式,例如:以彝族、白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共有的集斗牛、斗羊、赛马和摔跤等多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的“火把节”就是典型的组合型民族体育旅游产品;最后是附带型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附带型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整体看来实际上与组合型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类似,只不过对于附带型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而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与其他旅游产品的组合中所占的地位要比较弱,起的知识附带性的作用。例如:在民族地区景点和景区的跳竹竿、射弩、滑雪以及“达瓦孜”等等均属于附带型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这种旅游产品多是以在景区融入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知识或者是展示和组织游客参加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等方式来进行开发的。
  二、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为了确保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工作时,应注意坚持以下几点基本原则:
  (一)坚持从“大旅游”观念出发的基本原则
  “大旅游”是现代国际旅游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现代国际旅游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重要观念之一。“大旅游”观认为,旅游指的并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旅行”和“游玩”,而是所有的离开常住地一段时间的、不以谋生为目的所进行的活动,都属于旅游的范畴,例如:探亲访友,由于探亲访友这一活动涉及到了“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的组成要素,是一种离开常住地一段时间的、不以谋生为目的的活动,因此,就可以将其划为旅游的范畴。除此之外,“大旅游”观还强调,旅游作为一个产业,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交通、城建、通讯以及水电等等均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作为一种专项旅游同样也不例外。所以,在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就要从“大旅游”的观念出发,不但要注意突破传统旅游概念的局限,将所有的旅游活动都纳入开发的视野之中,而且在配置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的要素时,还要注意从“大旅游”的视角出发,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从整体的角度出发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规划,开发以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为主体,食、住、行、游、购、娱完整配套的体系。
  (二)坚持本土性和特色性的原则
  旅游资源的稀缺性和独特性,是其吸引游客的根本原因,也是资源开发的价值所在。因此,在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始终坚持本土性和特色性的基本原则,通过彰显当地民族传统体育的本土性和特色性,树立起区别于其它地域的形象特色,打造本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核心竞争优势,切忌在开发的过程中盲目跟风进行不符合本地实际的简单模仿和重复。
  (三)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基本原则
  由经济学理论可知,任何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都离不开市场,没有市场的产品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没有开发的必要的,这一点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而言亦是如此。所以,在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基本原则,在全面、系统的分析市场有效需求的前提下,以现有的客观资源为基础,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因而,在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市场调查、市场需求预测工作,通过市场调查和市场需求预测工作的开展,为目标市场的准确选择和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的合理设计提供参考,以确保能够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
  (四)坚持重点突出、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我国很多地区的少数民族在区域分布上呈现的是多民族杂居的状态,但是,具体到某一个单一的民族而言,其在区域分布上却又具有在一定空间上相对集中的状况。例如:我国的内蒙古地区就聚集了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但是对于蒙古族而言,其在区域分布上却又是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的民俗体育项目是内蒙古地区的一大特色资源。因此,为了特色鲜明、内容全面的展示我国内蒙古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在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时,就要注意坚持重点突出,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不仅要注意重点突出蒙古族的民俗体育,展现其独特之处,同时也要注意兼顾当地其它少数民族,如,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民俗体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免出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产品形式单一、低水平重复、千篇一律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当地的所有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都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起来,实现各民族、各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   二、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路与建议
  (一)注意开发与保护的同步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从根本上来说,是对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挖掘、再现和利用,这一过程是在人为状态下开展的主观行为,如果在开发的过程中,一味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而不重视对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保护,不但极有可能会对长期保存下来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造成不可逆的破坏,还会对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造成消极不利的影响。
  例如:被搬上舞台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是具有一定的商业性质的、为游客进行表演的展示形态,舞台的真实性是众多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者的重要关注点之一,很多民族传统旅游消费者都希望能够体验和观赏真实的、原汁原味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美国社会人类学家马康耐也曾经针对这一现象专门提出了民族旅游开发过程中的“舞台真实”的理论。然而,舞台的真实性追根究底还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民族地区原生地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各种各样的民俗节庆活动的“客观真实”是确保舞台真实性的根本。如果在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并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来保护民族地区原生地群众日常生活和各种各样民俗节庆活动的客观真实性,不对探寻“客观真实”的外来者,如,研究学者、民俗摄影人员或者是旅游宣传策划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让他们任意改变原生地调查对象的意志和行为,不但会给原生地群众带去麻烦,长此以往,必将破坏当地的传统文化,并对所开发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的舞台真实性造成消极负面的影响。再如:很多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分不开的,如果在开发的过程中,不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使得当地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那么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长远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综上所述,在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开发与保护的同步,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科学、有序、有度的开发计划和合理的保护措施,以确保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注意多种开发方式的同步
  在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多种开发方式的同步,注意根据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知名度、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大众化程度以及拟开发场所的原有吸引力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开发方式,切忌不顾实际盲目追求某种开发方式。例如:针对体育旅游资源知名度较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众化程度较高、且拟开发场所原有吸引力较强或者是周围还有其它旅游景点、景观作为依托的资源,可以采用综合开发的方式,通过大规模的综合开发,打造能够满足国际旅游、国内旅游以及大众旅游和特种旅游等不同目标市场需求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针对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知名度较高或者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众化程度较高,但是拟开发场所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或者是周围没有依托性景点和景观的资源,就可以采用专项开发的方式,重点打造专项型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而针对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知名度较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知名度较低,而活动内容却比较丰富的资源,则可以采用辅助性开发的方式,重点开发附带型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
  (三)注意欣赏性与参与性的有机结合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在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以现有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为蓝本的再创造,在再创造的过程中,要确保所开发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的游览价值和吸引力,就必须要在重视所开发产品欣赏性与参与性的有机结合,所开发的旅游产品不但要具有欣赏价值,能够让游客欣赏到特色鲜明、丰富生动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还能够让游客参与其中,亲自去体验民族传统体育的乐趣,以尽可能的提升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否则,无论是过分强调欣赏性忽视了参与性,还是过分强调参与性而却忽视了观赏性,都会降低所开发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的游览价值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MikeWeed, ChrisBull著,戴光全,朱竑主译.体育旅游[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2] 周道平,张小林,周运瑜.西部民族地区体育旅游开发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3] 李金容.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发展路径研究——以鄂西南恩施地区为例[J].优先出版.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06.
  [4] 杨建鹏,丁玲辉.西藏乡村旅游与民族节庆和藏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合发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01.10.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1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中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了解情况、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频率、选择运动项目的情况、学校组织阳光体育运动与学生参与情况及影响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 山阳县中学 阳光体育运动 发展  一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1  摘 要 在当今的校园体育文化中,篮球运动是比较普及和受欢迎的运动项目,对于校园体育文化的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高校体育文化中篮球项目不仅可以丰富课余生活,强健体魄,而且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乐趣,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本文主要通过对篮球文化的分析研究篮球运动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 篮球运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1  摘 要 本文以通川区辖区内的公民参加群众体育的状况为研究对象,围绕通川区群众体育的开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并分析了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通川区群众体育开展所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即:第一,改变思想观念,重视群众体育发展;第二,丰富体育运动种类,增开体育运动项目,提高对器材的使用率;第三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1  摘 要 通过对昆明地区七所高校羽毛球场馆资源分布情况和经营管理形式进行调查,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可能影响昆明地区高校羽毛球馆经营管理的主要因素,就此提出建议和对策。旨在挖掘昆明地区高校羽毛球馆的潜能,提高高校羽毛球馆经营管理水平,为该地区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健康发展提出一些思考和借鉴。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1  摘 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体育活动越来越被人们所喜爱,家长也更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乒乓球是深受少儿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湖州市少儿乒乓球运动的现状与发展深入研究,同时予以总结。  关键词 吴兴区 少年儿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1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区域内的资源共享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是针对统一区域内学校与社区体育资源的共享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校园体育设施和社区健身资源两者的综合性分析,进而建立起以学校体育设施为基础,社区健身资源为辅助,两者适度互补的资源共享机制。  关键词 学校体育设施 社区健身资源 互补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1  摘 要 以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为视角,分析中华民族文化在当今所面临的困境和安全威胁,同时基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为基础,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安全发展。以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为突破口,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促进 民族文化安全  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发生在该民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1  摘 要 社区体育文化是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社区特点的体育价值观念、体育生活方式、体育行为模式和体育意识等体育文化现象[1]。本文通过对东疆5个城市和地区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状况进行调查,以了解其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现状,进而从中分析出影响各地区社区体育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