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灰治理垃圾渗滤液重金属污染的试验研究

来源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ygener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垃圾焚烧灰对模拟垃圾渗滤液重金属废水的正交吸附实验研究,并讨论其对重金属吸附的一般规律及pH、加入量和振荡时间几个影响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pH、加入量和振荡时间下,垃圾焚烧灰对Pb、Ni、Cd、Mn、Zn、Cr有一定的吸附效果,最大吸附率分别可以达到100%、84.18%、96.74%、93.52%、99%、81.69%.焚烧灰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表现为Pb>Mn>Cd>Zn>Ni>Cr.各影响因素对重金属吸附效率的影响大小顺序表现为pH>加入量>振荡时间,pH值对吸附率的
其他文献
当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攀升。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将国际贸易的重要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位置,而其中中美贸易问题更是世界关注的焦点。近日,
由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地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曾从盛研究员(博导)主持的福建省科技厅重大项目——东山岛景观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示范工程,于2007年1月在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龙头”工程。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的渭南师范学院,在近年发展中,坚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确立学科建设“龙头”地位,明确学科定位,提出“组织给力”思路;优化学科
运用SWAT模型对晋江西溪流域的非点源污染进行了研究.在产流、产沙模拟的基础上,利用1973—1979年晋江西溪安溪站的氨氮、矿物磷实测值对模型进行校准,氨氮、矿物磷模拟的效率系数分别为0.69和0.79.模拟结果表明,1973—1979年西溪流域年均坡面非点源总氮流失量约为1530t或6.3kg/hm2;总磷流失量约为270t或1.1kg/hm2;耕作农田是非点源污染的重要来源;非点源污染在西溪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刊发的丁德科教授、马忠智副教授的《坚定不移地创业创新——论渭华照金精神》和张岂之先生的《做好(史记〉选本研究与整理工作——“(史记)选
高中生物教学大纲明确要求,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强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推动学生独立自主地获取和运用生物知识。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必须树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切实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要教学生“会学”,有意识地引领他
设n是正整数,bk(n)表示n的k次根部分,利用初等和解析方法研究了级数∑n=1,1/a^a3(n)和∑n=1,1/b^bk(n)的收敛性以及∑n≤x,a^k3(n)和∑n≤x,b^1k(n)的均值性质,并给出渐近公式.
基于RS、GPS和GIS(3S技术)的集成提出了USLE 6大因子的算法,在建立的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库基础上,运用USLE对深圳市茜坑水库流域的土壤侵蚀强度进行预测和估算.结果表明:整个流域90.5%的区域土壤流失强度为中度以下,强度侵蚀以上的区域虽然仅占整个流域面积的9.5%,但是年土壤侵蚀量达到了整个流域土壤侵蚀量的49.4%.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和植被覆盖情况明显相关,茜坑水库流域的东北山区部分是
随着“广西2011年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配置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项目建设”工作的推进,多媒体教学逐渐进入了农村初中课堂,并且以其生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直观的图形、逼真的声音,使枯燥而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而有趣。同时,多媒体技术在信息载体方面的多样性、交互性、集成性,让数学教师能更灵活、方便地组织、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多媒体强调的是计算机在教学中的辅助功能,数学教师运用多媒体
利用细胞遗传学技术,研究Cu2+对马尾松根尖细胞遗传损伤效应.实验结果表明:Cu2+会导致马尾松根尖细胞产生遗传损伤,出现微核、染色体断片和落后染色体.随着Cu2+浓度的提高,马尾松根尖细胞的微核率和染色体分离异常率不断上升,在浓度为10.0 mg.L-1时到达最高峰;处理时间在24 h时,微核率和染色体分离异常率到达最高.此外,还分析了微核率和染色体分离异常率的相关关系,发现采用Linear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