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TR反应系统中物料流动的随机模拟

来源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ufen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器内物料微团的流动处于理想混合状态的单个或多个CSTR组成的反应系统,物料微团流出反应系统的状况具有统计特征,用示踪剂模拟物料微团在反应系统中流动特性是常用的方法.由于示踪剂微团数目和单位时间中的时间微元数目均符合大数定理,单个示踪剂微团的流出反应系统成为随机概率的统计问题.利用Excel表格、函数功能及VBA混合编程,克服了其他编程软件对处理模拟数据不太尽如人意的缺点,与理论推导十分接近的模拟了CSTR反应系统内物料的流动状况,为探索和揭示各类反应器流动特性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途径.
其他文献
在人脸识别领域,提取人脸特征和降低维数是人脸识别的关键。传统的基于小波变换的人脸识别算法仅在小波分解的低频分量上提取用于分类的图像特征,造成了高频分量中部分对识别有利信息的丢失。为了更有效地提取人脸图像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特征加权融合的人脸识别算法。首先通过小波变换对人脸图像进行降维处理,然后对4个小波子图分别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提取特征,并把这4部分特征加权融合,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
在分析现有基于经验特征空间核函数优化方法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最大子分类间隔准则的核函数优化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最大子分类间隔准则,然后结合数据在经验特征空间中的特点给出样本数据的类间散布矩阵和类内散布矩阵的表达式,最后利用奇异值分解实现核函数参数的优化选取。本文利用UCI(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rvine)数据对算法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
针对3维人脸动画应用中,需要手工事先标定肌肉模型的控制点、工作区域和设置各种计算参数,造成工作量大、修改困难、移植性差等弊端,提出自动构造各种肌肉模型及确定它们计算参数的方法。研究工作包括:综合运用法向量变化率、高斯曲率、高斯纹理模型等参数研究3维人脸几何及纹理特征的快速检测方法;设计基于邻域生长和候选点聚类分析的识别算法来识别人脸五官部位的特征点;在此基础上,自动确定各种肌肉模型的位置结构、工作
设计了一种用于圆锥体位姿测量的曲面标记。确定了用于圆锥体位姿测测量的曲面标记设计原则;提出了将圆锥体展开成扇形并将扇形等分成6个子扇区的设计方案;以子扇区为标记设计单元,利用梯形实现点面特征的联合设计及标记的赋形设计,且保证每个子扇区具有5~8个角点;结合圆锥体几何及运动特征为每个子扇区设计了唯一识别编码。仿真结果表明:圆锥体在不同位姿下(圆锥体顶点在视场内),从设计的标记上能提取不少于6个角点特
以60万吨/年煤制甲醇装置为背景,采用Aspen Plus模拟了其中的水煤浆气化过程.将复杂的水煤浆气化过程分解为煤裂解、挥发分燃烧、气化反应、水激冷、灰分分离等子过程,由子过
连铸坯的质量控制对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作用,对生产过程中连铸坯的质量状况进行在线判定和预报已成为很多冶金学者和工程人员关心的热点问题。实际生产过程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进行检查的160例孕11~13%孕妇,均应用超声技术检查胎儿静脉导管血流的情况.超声共检出14例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增厚.其中染色体异常者3例;染
绝大多数工业工程控制仍然使用PID控制器,但由于它不易获得精确的数学模型和其非线性时变系统的性质,传统PID控制难以获得良好的控制品质、难以满足精确的控制要求.为了使PID
建立了一种每块板上都允许存在中间换热器的接近最小热条件的复杂精馏塔模型,根据精馏过程的火用损最小,优化了回流比和塔内换热负荷。对于影响精馏过程用能的因素:理论板数
按照ISO3084对铁矿石进行品位波动校核是一种常规方法,但该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检验校核相当不经济。本文利用BP神经网络,采用第四代程序语言MATLAB,利用历年来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