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高职高专急救医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hua230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医学高职高专急救医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对急救医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各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来达到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合格的面向农村/社区卫生机构的实用型人才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急救医学;教学改革;高职高专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7-0081-02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各类急危重症及突发事件的发生率不断提高,广大城乡居民对急诊急救的需求不断增加。尽管我国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日趋完善,但农村/社区卫生机构急救仍是我国现有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中的薄弱环节。目前农村/社区卫生机构医生队伍总体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和从业经验不足、医疗救护水平不高的现状与农村/社区卫生事业发展要求远不相适应。因此,加强对医学生进行急救医学培训,对于提高未来基层医务人员对各种急危重症的应急处理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一、既往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校培养的临床医学(大专),尤其是社区方向的学生今后将成为第一线的医务人员,在急救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将为病人进行急症的初步判断和处置,并为进一步转诊到上级医院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急救医学是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的拓展课程之一,课程开设时间已近十年。目前在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1.急诊医学是现代临床医学领域中一门新兴的、跨专业的边缘学科,是研究和处理各种急性疾病的急危重阶段的临床医学。它涵盖了临床各科的急症、危重病、院外突发环境下的紧急医疗救护、灾难医学、创伤及中毒医学、急诊医学管理等。这些内容对于我们培养面向农村/社区卫生机构的实用型人才来说,内容广泛,难度较大。考虑到我们3年的学制,1年仍然和本科院校一样用于实习,在校只有两年的时间,只能把有限的时间精力集中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的内容上,课程名称也由最初的急诊医学先改为急救医学,后又更名为社区急救,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符合培养目标层次的真正实用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最终成为基层卫生组织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2.急救医学是一门跨学科的临床医学专业的拓展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临床其他课程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例如常用急救技术在诊断学中有所提及,心肺脑复苏、休克、创伤等内容在外科学中已经学过,而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的急症也是内科学中常见疾病的严重并发症。考虑到教学的效率和避免教学内容重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必要将教学内容做灵活的调整。
  (二)缺乏合适的教材
  既往我们使用的教材为国家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不是特别针对农村/社区中常见急症处置的具体内容,而且缺少农村/社区健康宣教等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鉴于上述教学内容的调整需求,我们需要一本紧密围绕培养目标,教学目的的教材。其内容需要根据实际学习需求进行增减,在强化各种急救、急症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传统、陈旧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书本为主要载体、理论课堂为中心,有些大纲中列为实践内容的安排其实也是在课堂上以病例讨论,或者观看视频录像等的形式完成的。授课过程中多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方法,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参与性不强,无法真正引起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生们的心理普遍有重有限的书本知识、轻实际动手能力的现象。
  二、改革实施
  鉴于上述急救医学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农村/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对专业医务人员的需求,我们在急救医学教学中进行了大量改革,具体步骤和措施如下:
  (一)经过调研后修订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选择性重点教学
  1.开展人才需求和岗位任务调研在全省具有代表性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进行急救工作人才需求和岗位任务调研,以此了解社会基层医疗实际需要。
  2.修訂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和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修订急救医学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重点介绍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中常见急症的判断和处理,使教学内容能贴切岗位和需求。例如绪论中主要介绍急诊与急救概述,社区急救与转诊。常用社区急救技术中涵盖了外伤急救基本技术、心肺复苏术、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洗胃、给药、氧疗等针对农村、社区实用性强的操作内容。常见损伤的社区急救中主要为交通事故伤、烧伤、蛇咬伤、狗咬伤、刀刺伤、电击伤、中暑、溺水、以及眼化学伤等内容。常见中毒的内容主要是有机磷杀虫剂、一氧化碳、酒精、镇静催眠药物、毒蕈、毒鼠强、百草枯中毒等。常见急症的社区急救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而是把重点放在了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腹痛、小儿惊厥、哮喘发作、异位妊娠破裂等问卷中反映较集中的内容上。另外大纲中还提高了急救技术实践操作的课时,总学时从以前的34节扩充到51节,增加的主要是实验课时,将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落到实处。
  3.为了顺利地进行目标明确、针对性强的教学活动,参与教学的教师共同编纂了一本教材,内容涵盖大纲中涉及的绪论、常用社区急救技术、常见损伤的社区急救、常见中毒的社区急救和常见急症的社区急救,其中涉及的关于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跨学科的内容是请相应的专任教师编写的。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部分:①根据为农村/社区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改变传统的被动的教学方法。对于理论教学部分除了讲授之外,还引入了PBL教学法,即以驱动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的辅导和参与下共同解决问题的研究式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②运用我校最新研发的手机课堂软件在课堂中安排随堂测试,可通过网络当场下发选择题,每位学生内容随机,在规定的几分钟之内完成。借此检验课堂学习的效果,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起到了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效果。同时通过手机软件平台,学生们随时可以提出疑问,教师可以即时接收,根据提问有无共性可选择课堂中立即反馈或是课后个别反馈。在整门课程进展中,用手机软件在某一指定时间安排阶段测试,以起到督促学生课后复习的作用。   2.实践教学部分:①充分利用各类模型,将基本技能操作逐一攻克,切实掌握如止血、包扎、固定、搬运、CPR、急救给药等,做到人人会操作,动作都规范,使之成为名符其实的实用型人才。教学形式是先由教师进行示范教学,然后让学生分组分批次在模拟人上进行练习,同组学生互相观摩,指正,带教教师巡回,进行质量监督,手把手纠正动作,并对学生们的共同问题进行讲评。②充分利用先进的全功能综合模拟人Simman进行案例情景教学。模拟仿真技术再现疾病过程和临床场景,代替真实病人进行临床教学和实践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在一个仿真的环境中对各种突发事件做出判断,并实施各种急救,以提高其现场急救的能力和水平。在现今真实患者作为操作对象日益困难的形势下,这种高端的模拟人给我们提供了平行教学和反复练习的可能,学生还可以借此观察到病情的不同的发展方向。具体教学过程为,先由带教老师介绍患者基本情况,让学生们分组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初步确定大致诊疗方向,帶教老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通过提问、引导和分析,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临床逻辑思维训练。再进入模拟病房,与模拟人Simman按照接诊流程进行问诊、体格检查,过程中模拟人表现出生命体征不平稳,以此考察学生们对病情变化的敏感性和紧急处理的应变能力。再由教师提供辅助检查结果,由学生进行解读和判断,并实施相应的急救操作。这种教学方法既能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体验处置不当的严重后果,又能培养学生对医学知识运用的综合应用能力,还能给学生们重复训练的机会,促进学生全方位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
  3.网络教学部分:通过创建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资源共享,使学生能完成自主学习、复习回顾、作业练习、师生答疑、病例讨论等相关内容,既是课堂的延伸,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三)完善教学评价和考核体系
  在前述的各种教学方法改革的各环节当中,有多种方式评价教学效果,以及对学生进行考核。理论教学方面用手机课堂的随堂测试和阶段测试,实践教学方面用教师对操作过程评分的形式,网络平台上能够反映学生课堂之外的学习情况。将上述多方面的结果在课程总评中按一定比例体现,再结合期末书面测试,最终形成能反映学习全过程的综合评价,以改变既往考前临时抱佛脚的学习方式。最后依托我系多站式考核平台,在下实习前和毕业前对急救方面的内容进行抽查考核,注重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检验。通过采用以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途径,学生不仅掌握了常用急救临床技能,而且训练了临床思维能力。该教学方法能够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教学过程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将教学评价均匀分布于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使得教学质量得到很大提高,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为学生尽早适应农村/社区医生的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尔秀,张正良,袁国莲,等.急诊医学临床教学改革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5).
  [2]裴红红,张正良,许明璋,等.高端模拟系统在急诊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2).
  [3]王庸晋,魏武,宋晓亮,等.以急救医学为平台 开启系统化教学改革 培养多层次实用型医学人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
  [4]吕旺盛,赖登攀,张克明,等.急诊医学课堂教学方式的革新[J].健康研究,2009,29(2).
其他文献
作者以散文的形式对中国的传统农具进行了一番别有韵味的记述。娓娓道来中,那细腻而富有情感的文字赋予冰冷的器物以温情而传奇的色彩,也拉扯着我们走进历史,领略五千年中华农耕
期刊
目的针对患有精神障碍的老年患者住院阶段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对应的处理对策进行分析,以期能够降低精神障碍老年患者发生意外的概率。方法针对在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期
日落日升,时光流逝,在心中,一定会有许多美好的事,心间必有一份最美的瞬间,而生活就是有成千上万个瞬间所组成的。现在,让我来讲述我心中最美的瞬间。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的开发与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于不同的工作任务和不同的工作环境,尤其是一些大型复杂的工作任务及环境,单体机器人在信息的获取、处理
对于自主式机器人系统而言,早期的研究大多是在已知的、结构化的环境中开展的,机器人在移动前对环境有了较详细精确的了解。然而,随着人们对机器人智能的需求的不断提高,非结
<正>《Educational Assessment》(《教育测评》,简称EA),创刊于1993年,由英国泰勒弗朗西斯集团(Taylor&Francis Group)旗下的Routledge出版社出版。EA出版有关测评设计、分析
会计作为在经济交往中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举足轻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产评估作为一门新兴行业,对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混沌是当今前沿的研究课题,它揭示了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复杂性,反映了世界上无序和有序之间、确定性与随机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混沌现象被称为与相对论、量子力学
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是实现高等学校教育功能的重要载体,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的重要纽带,合理的专业设置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