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实践环节 教、学、做一体化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rde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后WTO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长,而外贸类专业因适应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趋势而迅速成为热门专业。中职院校作为专业人才的教育机构,对培养高素质、综合性和创造性外贸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大部分中职院校其传统的外贸教学已经明显不适应当前社会对贸易类应用性人才的需求,主要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当前中职院校外贸类专业的教学现状
  1.1 教学理念滞后
  近年来,我国中职院校外贸类专业教育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教学理念却相对滞后。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而中职院校却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这一命题,取而代之的是规范人、塑造人。教学模式没有特色,基本搬用普通教育模式,过分强调学生知识的理论化。
  1.2 教学内容陈旧
  目前适应中职院校职业特色的教材很少,其外贸专业课程使用的教材,多数是大学本科、高职高专教材的压缩和翻版,很难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教材内容不但陈旧,而且理论性强。另外,职业教育的教学课程特色不突出,每种教学课程分段排列自成体系,缺乏课程之间的相互融合,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1.3 教学方法单一
  讲授法是教学中惯用的一种传统教学方法,此法比较适合贸易理论部分的教学,但过多应用在了实务课程的讲授中。还有相当部分的学校,外贸专业的教学方法过于形式化,学生并未从中学到要领,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教学应用也只是起到了替代原先黑板的作用。
  1.4 教学师资不足
  现有的专业教师大多是刚走出校门就站上讲台,虽然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由于各种因素制约,很多教师没有经过任何的外语培训,也缺少相关经历,因此,不熟练的英语语言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1.5 教学实践缺乏
  目前多数中职院校外贸类专业的教育实践能力薄弱,学校实训设备不足,学生缺乏实践能动性,实践教学方法也相对缺乏,课程教学仍然以课堂讲授为主,实践性教学流于形式。
  2 中职院校外贸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2.1 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培养应用性人才
  中等职业教育首先是职业教育,应以培养技术性人才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由此贸易类专业的教学理念要两大转变:一是实现教师由主体向主导的转变,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服务。二是实现教育观和人才观的转变。学校应该逐步确立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思想,“在做中教,在做中学”,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实践教学、技能培养、学生主体的教学观念,以及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统一的教学观。
  2.2 深化课程设置,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外贸类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以岗位人才对知识、能力、技能的要求来确定。课程设置首先要体现教学实践性,突出实践环节,调整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包括学时、授课内容等。外贸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基础课、理论课、主干课和延伸课四大模块。这四大模块中每个教学模块各有众多的课程组合,而前三个模块属于基础课程,是服务于后一个模块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其业务素质的。精简并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提高教材的基础建设,就是要全面优化目前课程中重复交叉的知识,避免重复学习,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还要依据岗位需求,以知识和技能的质和量为出发点,通过课程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来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同时建设实训中心,改善专、实训条件,加强包括理论课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在内的动手能力培养。深化项目课程建设,以职业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为主体,实现学习内容与岗位实际运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新方法的同步。学生学习的过程如同在工作,工作中需要有监督、引导和评估的部分,那么学生学习的过程也应该被老师监督、引导和评估。学习活动应该是一种为完成具体工作任务而进行的实际操作练习,在实际操作练习中实现教、学、做、练的一体化。在实务课程中,真实业务作为新加入的一个项目,应该以明确的工作任务为导向,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目的,充分开展课程的学习工作。另外,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而活动的中心也应该是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为教师,主要工作就是通过课程教学,不断提出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和评估,从而实现“教、学、做”的一体化。
  2.3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双师型教师转变
  在外贸专业教材建设中,师资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在中职院校的外贸专业师资方面,一方面,要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参与各种不同教学方法与研究,对专业课教师实施走出去的战略,通过到外贸企业的真实体验和实践锻炼,来提高专业课老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同时注重聘请外贸公司、商检、海关等与贸易相关单位的专家进行信息交流和讨论,不断汲取最新贸易方面的信息动态和教学方法、经验。另一方面,应重点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适当增加双语教学教师的课时课酬,增加教师全方面学习机会等方式,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双语教学并不断提高其双语教学能力。
  2.4 营造语言氛围,逐步实施双语教学
  真正实现双语教学的目标,首先,要积极创造双语教学的语言氛围。如开展英语角、双语比赛活动、做好双语讲义、课件、课程标准的编制工作等。同时,学校应实施对图书馆和互联网的定时开放,让学生充分查找学习资料,通过对书本及网络信息的了解来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其主动学习来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其次,还要照顾学生层次,因材施教,先易后难,调动学生积极性。必须清醒认识中职学生的外语基础,不建议采取全英文环境的双语教学,应该逐步过渡。
  2.5 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证,实施“一张文凭,多种证书”
  因外贸行业对学历要求并不是太高,所以与其他行业相比,外贸行业是好的就业方向,但是进入企业的一个重要砝码仍然是持有职业资格证书。在教学计划中,将外经贸行业从业资格证考试的标准和内容纳入专业的教学计划,使课程设置与外贸职业资格考试接轨,将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相融合,实施“一张文凭,多种证书”,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计划,为学生顺利通过从业资格考试做好准备。
  2.6 加强校企合作,创建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采取“公司 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把合作公司的实际案例引入到校内,将职业情境通过分析与探讨转化为学习情境,用真实的工作环境作为学生学习的场所,学生在合作公司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更能增强实战经验,提高处理实际问题与自我学习的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和融合,学校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明确教学改革的重点,突出职业教育实践性、开放性的课程特色。
  3 结束语
  中职外贸类课程改革需要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完善教学体系建设,通过优化教学课程,加强实践教学能力,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并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郭永兰.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供需错位缺失探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Z1):205-206.
  [2]王晓征.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的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
  2011(8):40.
  [3]陈晓东.《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J].机械职业教育,2011(8).
其他文献
中职政治课教师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才能增强教学效果,而用学导式创新中等职业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能很好地满足增强教学效果的要求。  1 学导式教学法的内涵分析  学导式教学法是近十余年国内兴起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法,是通过综合的教学实验发现有利于教学质量提高的可行方法,在全国各地得到推广。所谓学导式教学法,就是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学、自练的一种方法。它把学生在教学过
作为全国新学校行动研究理事学校,威海市经区皇冠中学致力于和谐校园、情感校园建设,努力创建优质教育品牌。针对学校实际,对学生心理发展实施必要的干预措施,进行综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打造出一所和谐、情感、个性化学校,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稳步发展。  1 调查背景  我们借鉴新学校行动研究中的一些方法,如问卷调查法、头脑风暴法、鱼骨图法,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从自尊、自信、意志品质、运动体验、情
教育家吕叔湘说:“学生的学,应当由被动地学向主动地学转化”,“变教师的外部给予为学生的内部求索”。也就是说只要学生自己主动学了,就没有学不会的知识。但是如何在教师不讲的前提下,保证学生通过自学能够学会,并且产生最大化“效益”呢?怎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这时候,导学案应运而生。  导学案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也是代表着将要达到的目的地。为了
初中体育教学的任务与目标是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以及运动教学,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完善和发展,培养体育的情趣、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为了能更好地改善体育课堂的现状,在教学中将现代化教学手段穿插运用其中,极大地改变学生学习的状态,增强学习效果。  中学体育教学处于重要的衔接位置,对学生形成终身的健康体育意识尤为重要。尤其中学生学习压力大,又处于青春期、发育期,良好的体育学习和锻炼对青少年身体的正常发
摘 要 对数学日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进行基于教学实践积累的系统阐述,指出数学日记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优化教学效益,有利于培养数学素养这三个主要价值。  关键词 数学日记;教学反思;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7-0073-02  数学日记,就是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思考和经历。数学日记记录的内容,包
教育装备可以定义为教育资源中的人工资源部分。它包括一切教具、学具、传统教学设备、信息化教学设备、实验室设备、图书、体育器材以及学校内的建筑和各种设施,甚至包括校车这种交通工具。从人类出现,就有了教育,同时也就有了教育装备。时至今日,人们对教育理论的研究已经十分深入,但是对教育装备理论的研究却非常不够。本文将要说明教育装备理论研究的必要性。    在教育需求方面的研究  目前,中国教育的最大热点应该
基于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实践,针对多媒体课程教学(以Flash动画设计课程为例)特点,从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关系、教与学的主导地位出发,阐述在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中以主题化作品创作教学为主线,以案例为导向,充分开掘学生的作品创新潜能,构建和谐课堂,让师生展开广泛的自主讨论和交流,快乐探索,幸福地教学相长。  计算机技术现今已普及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而计算机教学又如何让学生将知识更好地学以致用,成为社会
摘 要 教育投入向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农村薄弱学校倾斜,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却使得农村中学实验装备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另外由于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生源向城镇大量流动,又造成政府花大力气新配置的农村实验教学资源的空置浪费、城镇基础实验教学资源的相对紧缺,引发新的城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造成各类中学学生分组实验开出率低下,制约了实验教学改革。在城乡之间创立区域内中学实验教学资源共享中
摘 要 通过对广东省师范院校特色馆藏数字资源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当前特色馆藏数字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 师范院校;特色馆藏;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25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1-0095-04  Normal Universiti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Featured Collecti
学生一提起作文就犯愁,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在多媒体环境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更好地把先进的媒体优势与传统的作文教学相结合,创建新型作文教学模式,值得语文教师进行深度探讨。  作文教学可称得上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的好文章,这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然而在教育教学中,学生一提起作文就犯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