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泰国体验“不动气”生活

来源 :知音海外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W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泰国,一般人想到的无非是灯红酒绿的夜生活,以及全球闻名的人妖。在没去泰国之前,我认为它是个不发达国家,贫穷落后不说,人们还特别好斗。什么“黄衫军”、“红衫军”,时不时要闹出些流血示威、暴力斗争的可怕事件。在临行前,父母更是反复叮嘱,“注意安全”、“注意随身财物”等等。
  可真踏上这片热土后,我才发现,这里比国内还安全!没有小偷不说,甚至连一起交通事故都没有!可最让我震撼的,还是泰国人那慢悠悠、宽容谦让的生活态度……
  只有风声,没有鸣笛
  进入2015年的冬季后,武汉这座流淌着钢铁血液的重工业城市,陷入了长时间的雾霾。早晨起来,窗外皆是灰茫茫的一天。灰色的景看久了,我和老公都怀念起晴空碧天来。两人一合计,发现结婚后连蜜月都没有过一个,干脆补休一个以逃离雾霾,去拥抱那梦想中的“蓝天白云、碧浪白沙”!
  因为武汉开通了泰国的直飞航班,我们两个懒人刚好可以省去转机的麻烦。所以,我们把度假点定在了泰国的普吉岛和首都曼谷。
  经过种种波折,我们在12月27日的晚上终于住进了普吉岛的海滩酒店。第二天早上,推开窗,看见阳光穿过鱼鳞状的云层洒下金色的光辉,我的眼睛突然有点湿润……这么灿烂的阳光,似乎只在童年的记忆出现过,想不到时隔十多年,竟然可以与它再次相遇。
  普吉岛虽然不大,但交通特别贵,随便去三站路以外的地方,都需要人民币40到60元不等,所以租摩托车是最划算的,一天也只需要人民币50元。在楼下办好手续后,我忐忑不安地跨上老公掌舵的摩托车。我问他:“感觉怎么样?”他胸有成竹、豪气万丈地说:“没问题,包在我身上!我可是从初中就开始骑摩托车的人!”我脑袋上顿时起满了包:“这都多少年没骑了,手艺生疏不说,泰国交通规则还是靠左行驶。你可要当心点哦,宁愿骑慢,也别飙车!”
  从小我就被家人教导:“汽车是铁包肉,摩托车是肉包铁,看到摩托车可要躲远点!”再加上看了不少可怕的摩托车事故,所以我对摩托车是分外害怕。当老公骑着摩托车上了普吉的山路后,我死死地抓住他的衣服,只看见一辆又一辆的摩托车“轰隆隆”地从背后追来,又“轰隆隆”地大声走远,他们追上了我们,追上了汽车,像一道道流星,快速地划过马路,连碰见岔道口都没有丝毫减速……
  “这里的人开摩托车也太猛了吧?”我大声对老公说。老公也充满了感叹:“就是,你看我,每次碰到岔道口,我都会下意识地减速,生怕突然冲出一台车引起事故。我可不想咱们的蜜月游是在医院里度过的。”
  “呸呸……说什么晦气话呢!”我忍不住捏了老公一把。可就在我准备吐槽泰国交通杂乱之时,我却意识到有些不对劲——这些摩托车这么乱窜,为什么我耳边竟然听不到一声喇叭的尖锐鸣笛声?耳边除了风声,还是风声,如果不看路面,还以为路面上只有我俩在骑车呢!
  我忍不住把同样的场景放在国内,如果这么多摩托车前后左右地穿梭,后面的司机早就把喇叭按得震天响了,非要把人的耳膜轰破才肯罢休。而那些听到喇叭声的电瓶车,有时候则会变本加厉地不遵守交通规则。
  骑行在泰国路上,所有的汽车司机都会礼让摩托车,或许在他们看来,正因为骑摩托不安全,所以才需要特殊保护。原本我觉得泰国人骑摩托车太不注意,碰到岔道口也不减速,但我们骑行了一段时间才发现,那些岔路口的车,永远是在等待状态,他们宁愿等候五分钟再并到主干道上,也不愿意为争那三秒钟而给直行车辆带来危险。
  在泰国开车,让我知道了,司机竟然也可以宽容、心平气和。有一次,我们在单行道骑行时,前面一辆人力三轮车因为装满了水果,所以师傅骑得很慢,但后面的汽车司机们竟然都一声不吭地慢速跟着三轮车后面很长时间。没有人鸣笛,一声都没有。我和老公经历了这一幕后,许久都没有说话。而“泪点低”的我,甚至还落了泪。这种人与人、车与车相互尊重的场景,什么时候才能在国内出现呢?
  礼让先行,宽容耐心
  普吉岛是个半岛,想真正体验海岛风情,还需要在码头坐船出海去各种小岛上玩。我们便预订了一些出海游的项目,跟团的导游姓钟,是中泰混血。入乡随俗,他要大家称呼他“P钟”。据他说,“P”在泰国是大哥的意思。P钟很敬业,也很随和。
  P钟告诉我们,泰国人最喜欢讲两句话,第一句话是“萨瓦迪卡”,意思是“你好”,多用来问候、打招呼;第二句话是“窄烟烟”,意思是别着急,慢慢来,他说这句话最能代表泰国人的性情、心态和生活方式。
  在途中,我特意用心观察,发现果真如此。泰国人皆温柔有礼,无论何时何地,凡遇陌生的泰国人,你只需说声“萨瓦迪卡”同他们打招呼,无论远近,他都会面带微笑,轻声地回应你一句“萨瓦迪卡”。
  至于泰国人的“窄烟烟”,也足可见一斑。在旅行中,凡遇登船或下船时,一个团二三十名中国游客推推挤挤、吵吵嚷嚷一拥而上,皮肤黝黑光着脊梁站在水中、接受着骄阳直射的船家,安静地望着游客,绝不喝斥,也不催促,只牢牢地抓住每一位游客的手,安全稳当地将你扶上船或送下船,同时温柔地低语一句“窄烟烟”,好似劝告,又似安慰。
  每当车子即将启程时,总难免团中有人出状况,或某人走失了迟迟不见踪影,或不慎遗失了某物,需耐心等待寻找时,泰国的司机、导游从来不会急躁恼火,更不会埋怨催促,只是静静地等待,同时送上一句“窄烟烟,慢慢来”。在这热带骄阳炙烤下,这句话似有着神奇的感染力和抚慰的力量,仿佛一针清凉剂,一颗定神丸,使素来心浮气躁、缺乏耐性的中国人也宽容大度许多,旅途变得更加和谐愉快。
  在曼谷酒店等待入住时,我们碰到了一个才从中国留学回来的本地人,P陈。当我们谈到交通情况时,他苦笑着说自己曾在中国被吓得屁滚尿流。因为在泰国,汽车看见行人会礼让,看见黄灯会稳稳地将车子停住,在繁华的闹市区、堵车时,也轻易听不到喇叭声。可中国汽车看见行人会抢,看见黄灯会“一、二、三”一脚油门轰过去,一旦动作稍慢或遇堵车,喇叭震天,他在北京、上海看见车流滚滚,人车混战,吓得东张西望,不敢过马路。   身为一个女司机,P陈说的恶习我都犯过,顿时我面红耳赤,心里暗暗发誓:抛弃粗鲁的开车习惯,坚决做一个文明礼让的好司机!
  在泰国呆了十多天,直到上飞机的那天,我们一路上没有看到过一起交通事故,这在国内是难以想象的奇观。可是,我相信,如果每一个司机都像泰国人这样有素质,中国也能实现这样的奇迹!
  慢条斯理,幸福生活
  我非常喜欢听泰国人讲话,虽然我几乎一句也听不懂。但那优美的语调,娓娓的声腔和微笑的神情,百听不厌。听着听着,我脑海里竟然冒出了这样一个古怪的问题:假如全人类都能用这样的语气,世界也许会少了许多硝烟味儿?
  和泰语的悠然缓慢一样,“慢”是刻在泰国人的骨子里的。在攀牙湾游玩时,大家在一家餐厅享受泰式料理,发现这里的冬阴功格外味美过瘾,三位团友都想再来一份。叫来侍者,他欣然表示可以。这时,只见他慢悠悠地走进了后厨,过了一会慢悠悠地端来一碗,再慢悠悠地走出去,端来第二碗,如此往复三次。一桌人惊讶,“难道不可以用盘子一次端来三碗吗?”
  还有一次出去买水果,我们同行5个人,要买7只椰子,摊主只有一位年轻的小伙,椰子皮又厚又硬,削起来十分吃力,小伙子低头默默用力削着椰子皮。待削到第4只时,同行的两位女伴失去了耐心,对他说:“你先帮我们开两个,我们边喝边等!”谁知摊主口头答应着,手下却只顾削着他的椰子。女伴再催,他仍只应着,却并不开口,直至削完了第7只椰子。完成这浩大而艰巨的工程后,才慢吞吞地帮她们打开口,插上吸管,递给她们,搞得大家恼也不是,笑也不是,只好自嘲道:“你急他不急,有定力,窄烟烟!”我们将这些事当做笑谈讲给导游P钟听,他哈哈大笑:“对呀,这就是我们泰国人,窄烟烟,慢慢来,没办法!”
  P钟的父亲是中国人,加之他从事十几年旅游工作接待的大都是中国团,又经常出差到北京、上海等地,因此对中国人、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他说,泰国包括国王在内9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受与世无争思想的熏陶,凡事主张让人一步,不喜与人争执。
  而中国人和泰国人性情大不同,P钟说,泰国人做事情都很慢,而中国人做什么事情都很赶很急:比如吃饭,泰国人吃两口歇一歇,细嚼慢咽。中国人吃饭速度飞快,他刚带团时很不适应,常常刚刚安抚完团员们坐下,他要准备开始吃饭时,有团员已经吃完了,他只好饿肚子。还有更令他称奇的,有的中国人吃自助餐,端着盘子夹菜,从桌头走到桌尾,夹完了,也吃完了。所以泰国餐厅都很喜欢接待中国团,因为翻台率很高。
  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上,中国人和泰国人差异也很大,P钟说,中国人注重金钱,拼命赚钱,认为一定要买大的房子、开豪华的车,才算得上成功与幸福。
  泰国人则不然,他们乐天知命,安于现状,对物质要求相对简单,随情随性,属于“挣3铢,花5铢”的享受在当下型。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两国人的理念也大相径庭,泰国是旅游国家、服务型社会。
  在泰国人眼里,职业不分高低,无论做什么,都要守本分尽职责。泰国小孩子的理想无论是长大当司机、还是当服务员,父母都同意没问题。而中国人的观念则是“望子成龙”,认为孩子将来一定要当董事长、当大官,才有出息。他还说,在泰国有两样是死刑,贩毒和制造假药,若制假将会受到很严厉的处罚,所以我们不用担心食品安全问题,中国则不同,在中国买东西提心吊胆,总怕买到假货。
  有比较才有鉴别,能看出差异。这就是一个泰国人眼中的中国和中国人。有些话从外国人的嘴里说出来,让身为中国人的我们听了心里不是滋味,甚至有失颜面,但又不得不承认,他说的都是实情……
  编辑/平凡
其他文献
每个人都有过一夜暴富的梦想,如果在你正当韶华的年纪,突然成了亿万富翁,你会怎么做?美国25岁的帅小伙加内特,在突然拥有了3.5亿财富之后,却选择了一条跟多数人截然相反的道路——卖掉车房和一切累赘品,做一个快乐的流浪汉,带上妻儿开始“穷游”世界!  暴富:惊喜从天而降  如果你没听说过美国杨百翰大学,这一点都不奇怪,它是美国犹他州一所并不出名的综合性私立大学。在这里,活跃着来自犹他州及附近州郡的年轻
期刊
大学生段子手、水货客、志愿者,本可以做网红的她,因迷恋诗意田园,一不小心竟成了8000亩农场的农场主。风投两次找上门来,入股1.9亿元,公司目前估值10亿!这个23岁的小丫头,仅用2年时间,就将“宝苞”打造成中国最大的农业体验项目。2016年5月中旬,被《德国经济周刊》评为“中国最具商业价值90后女性”。她是如何创造“财富神话”的?  微博段子手淘到第一桶金  生于1993年的明明,用“跳脱狂野”
期刊
在帅哥扎堆的娱乐圈,小眼睛的孙红雷,一直都被看作是颜值不足,靠努力打天下的演技派,然而随着综艺节目《极限挑战》的热播,观众意外地发现,曾经在电视剧里霸道酷炫的坏小子,生活里竟然是个自恋的傻大个,这种万万没想到的反差,最近又出现在由他主演的电视剧《好先生》里,观众惊讶地发现,原来孙红雷的身体里,还住着一位米其林三星大厨,厨房就是他的第二舞台,早已被他玩得风生水起。  厨房教会的事  作为时下最热门的
期刊
性爱是人类爱情中最美,最绵延不断的激情。在婚姻中,很多女人把性爱当作维持婚姻和平的唯一武器。可是这一次又一次看似和谐的性爱,真的能把他们的婚姻从即将崩溃的边缘拉回来吗?  用性把握婚姻是一种能力  今年26岁的李晓梅在上海一家文化公司作工作,她热情开朗,聪明可人。她和丈夫陈俊卿是在上海福州路贝塔斯曼图书俱乐部相识的,经过两年温馨而美好的恋情,他们于2014年10月结为夫妇。  陈俊卿是一位建筑设计
期刊
2016年1月9日,刘翔在个人微博上宣布与前女友吴莎再续前缘。对比去年6月他与前妻葛天离婚,新恋情的高调立刻让刘翔的婚姻话题再次被提上风口浪尖。  刘翔在微博上公开恋情后,前妻葛天也在微博上发布了“世界读懂了所有”这句意味深长的话,似有意指出刘翔的此次自曝终于解开了两人突然离婚的谜团。究竟是葛天插足,还是旧爱逆袭?三人之间的关系扑朔迷离——  新欢原来是旧爱  2016年1月9日中午,刘翔突然发布
期刊
作为央视名嘴,周涛曾是16届春晚的主持人,但从2012年开始,周涛不仅缺席春晚还渐渐淡出了观众视野。对此,媒体与观众有许多的揣测,有的说她在与董卿的一姐之争中落败,也有人说她去当官了,但其实除了2008年被借调到奥组委工作了一段时间外,她一直在央视工作,只不过从台前转到了幕后。她之所以放弃台前光鲜亮丽的工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女儿香香,一个“早发性自闭症”的孩子。  女儿突患自闭症  2004年夏
期刊
2015年12月3日,由李俊丽和女儿共同完成的旅行游记《带着女儿去云端》出版。湖北枝江的“背包客妈妈”李俊丽是位资深驴友,酷爱旅游。女儿出生后,她割舍不下孩子,带着她一起旅行。十年间,走遍了中国大部分城市,她和孩子一起成长,母亲不仅没缺席孩子的童年,反而通过另类方式,让女儿变得坚韧果敢,多才多艺。  带孩子出发,  不为生活牺牲掉梦想  1973年出生的李俊丽是湖北省枝江市人。初中毕业后,她在宜昌
期刊
2015年12月,由陈坤领衔主演的鬼吹灯之《寻龙诀》以天下唯我独尊的霸气横扫贺岁档,这部年度巨作开映首日就狂揽近2亿票房,影片无论是色彩的配置,动作的精准捕捉,还是层次的渐进,都让人们的观影热情从头燃到尾。不过,观众们沉浸在视觉的珍馐美馔同时,也对《画皮Ⅱ》后鲜见新作的陈坤有几分好奇:几年没见,这个能唱会演的高颜值“少爷”,又去忙乎了些什么?  梦想,在蜗居中萌芽  在多数人的印象里,陈坤一直是个
期刊
她是来自瑞士的金枝玉叶,他是生活在甘肃农村的穷小子。在开满了向日葵的美丽庄园中,两个来自不同国度,拥有不同文化、不同习俗的恋人,相遇并相爱了。可他们面前,障碍重重。身份、背景、学历、生存……无一不是一道道关卡。都说向日葵的花语是“没有回应的爱”。他们能打破诅咒,顺利地走到一起吗——  爱之花,在花海深处升起  2012年8月,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在西安工作的骑行爱好者鲁萧,利用周末来到陕西宝鸡凤县
期刊
陪伴花甲之年的妈妈去旅行,听起来绝对不是一场满怀憧憬、说走就走的冒险之旅,而是一场背负着巨大重任的麻烦苦行。但北京姑娘对此却持相反态度,她觉得跟老妈一起出行,是一场爱的修行,将会收获无比丰厚的财富。  刘颖的母亲,在2006年罹患癌症。眼看着原本活泼的妈妈骤然了无生气,刘颖决定在病情恶化前带上妈妈出国旅行,目的只有一个——点燃妈妈心中濒临熄灭的生活热情。谁曾想到,这样一个当初看起来有些冲动的念头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