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提起作文,不少学生不但不感兴趣,反而很讨厌,甚至很害怕。确实很多学生写起作文来,不说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就是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也无法表达清楚。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觉得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从鼓励入手
教育学生重视作文的练习。使学生懂得语文缺了作文就如同鸟儿失去了翅膀难以飞翔。因此,非学会作文不可。同时,对学生作文的质量要求开始不要过高,只要学生喜欢乐意写的,起码都给及格以表示鼓励。
二、由简到繁、先抓后放
按一定的顺序提供一些词语,让学生先写片段。如:在一次风雨中小树苗倒下了。明明和东东冒着风雨把小树扶好。请用“看见、商量、带、冒、顶、插、扶绑等词语写一段话,写出他们扶小树的情景。这样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练习,打消学生一下子就害怕写长篇大论作文的顾虑。
提供完整的材料,让学生练习作文。从学生心里上看,大部分学生往往拿起笔来,总觉得无话可写。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先提供简单的材料,然后让学生作文。如:一天,小军的爸爸、妈妈去做工了,他的弟弟还在厨房里用小凳子搭“小汽车”玩。不一会儿,便把柴角的柴草弄得满屋都是,阻碍了他玩“小汽车”,他就从灶边拿起火柴玩起火来。这时幸好他的爸爸因忘带工具而返回家,看见火苗就要蔓延。他很生气,立即拿起水瓢从水缸里舀了几瓢水把水浇灭。接着他的爸爸就想给他弟弟几个响亮的耳光。但弟弟却站在门外大声地嚷道:“遭了,遭了,爸爸弄湿凳子了,我要报告妈妈。”这时,爸爸本来满肚子的气,但顿时又像皮球穿了洞,一下子全消了。后来,爸爸对弟弟说:“玩火很危险,还会烧坏房子的,以后不要玩火,知道吗?”弟弟听后对爸爸说:“我以后再也不玩火了。”然后我让学生以“我的弟弟”为题进行作文练习,学生就有头绪了。
先说后写,说写结合。学生作文都是心里怎想,口里就怎说,口上怎说,手上就怎写。可见,想是说的基础,说是写的前提,说和写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不管是在学校、家里、路上,还是其他场所发生的新鲜事。只要有学生说知道的,我都有意地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出来,然后再让学生整理成文。除此之外,平时与学生谈话,也注意结合作文练习,为作文做铺垫。如问学生:你会做饭吗?是怎样做饭的?会洗衣服吗?你怎样洗衣服等?这样让学生一 一有条理地说清楚。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也为作文做好了铺垫。
三、教给学生作文的方法
1.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审清题意是写好作文的关键。误审就会离题,离题了作文也就失败了。要写好作文第一要认真读题,审清题意。就必须从文章的体裁、命题的方式、题材的范围、时间、地点、以及用第几人称写等问题都要考虑清楚。所以,我每次作文都要学生看清命题的方式,是半命题、全命题还是自由命题。是只提出方向、范围还是提出具体内容要求进行作文;是以人、事、地名命题还是以物命题;是写人?写事?写物?还是写读后感或其他书信、日记?是写勤奋学习的事,还是写爱劳动的事……?所有这些问题都要求学生考虑清楚,然后再作文。这样就能减少偏题、离题的现象。
2.教给学生选材的方法。选好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前提。选材选得好,写出的文章就能吸引读者。怎样才能选好材呢?我觉得要选好材就必须注意真实、新颖,以及要有深刻印象的事来写,尤其以选材新颖最为重要。至于如何算作新颖呢?我觉得就是尽量选取那些前所没有的或者是别人少见的而又真实感人的事例来写。注重教育学生平时留心观察,用心体验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更吸引读者。
3.教给学生开头的、结尾的、过渡的方法。学生作文往往是中间容易两头难。针对这种情况我着重教给学生几种简单的开头结尾方法。如文章开头着重教给学生“开门见山,直入正题”的方法。先总后分或先说结果后说原因的方法。先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环境的方法。如:《心里美的黄星》就让学生这样开头。“黄星是我们班的一个心里美的同学。他……(外貌描写)我们大家都夸她心里美、语言美、行为美。”又如《我爱家乡的XXX》。又让学生这样开头“我的家乡在XX,我爱家乡的XX。”学生掌握了方法懂得了开头,就能开发思维进行作文。结尾方法,我着重教给学生“自然结尾说完即止”的方法。如《心灵美的XX》就让学生这样结尾“XX同学积极做好事热心助人,可见他的心灵多美啊!”学生掌握了开头结尾的方法。写起文章来就有兴趣了。
4.教给学生抓重点具体写的写作方法。学生作文如果不抓重点,就会平均使用力量记流水账。所谓抓重点就是抓题眼,如何抓呢?首先让学生认真审题找出中心词。如:《我爱XX》重点词是“爱”。《什么最可贵》中心词是“可贵”。《一件有趣的事》重点为“有趣”,《家乡的变化》重点词是“变化”等题目,都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准确找重点词,然后再安排材料作文。
5.让学生掌握各类文章的写作特点,把文章写具体。让学生学会写人要抓人物的特点写,要有人物的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写事的作文要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同时让学生懂得事在人为,写人离不开事,记事离不开人,人和事是连在一起的。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品质,又通过人物的具体语言来说明事情的好坏。
四.要学生每人备一本积累写作素材的笔记本
一方面摘录课文或课外书中的优美语段,另一方面是把自己想到的、看得的、听到的和自己亲身经历的及时记录下来,不断地积累写作素材以便复习和写作。老师最好每周抽查一次这本笔记本,以促进学生的阅读学习和积累。
五、在要求学生掌握以上方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多练习、讲真话、表达真实的思想感情
俗话说:“镜子越擦越亮,脑子越学越灵。三天不读口生,三天不写手生。”因此每周都要求学生进行作文练习。这样让学生勤于动脑练习,又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评互相修改。这样在一次次的写作练习、修改中懂得写作的技巧、方法,从而学会作文,培养、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
一、从鼓励入手
教育学生重视作文的练习。使学生懂得语文缺了作文就如同鸟儿失去了翅膀难以飞翔。因此,非学会作文不可。同时,对学生作文的质量要求开始不要过高,只要学生喜欢乐意写的,起码都给及格以表示鼓励。
二、由简到繁、先抓后放
按一定的顺序提供一些词语,让学生先写片段。如:在一次风雨中小树苗倒下了。明明和东东冒着风雨把小树扶好。请用“看见、商量、带、冒、顶、插、扶绑等词语写一段话,写出他们扶小树的情景。这样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练习,打消学生一下子就害怕写长篇大论作文的顾虑。
提供完整的材料,让学生练习作文。从学生心里上看,大部分学生往往拿起笔来,总觉得无话可写。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先提供简单的材料,然后让学生作文。如:一天,小军的爸爸、妈妈去做工了,他的弟弟还在厨房里用小凳子搭“小汽车”玩。不一会儿,便把柴角的柴草弄得满屋都是,阻碍了他玩“小汽车”,他就从灶边拿起火柴玩起火来。这时幸好他的爸爸因忘带工具而返回家,看见火苗就要蔓延。他很生气,立即拿起水瓢从水缸里舀了几瓢水把水浇灭。接着他的爸爸就想给他弟弟几个响亮的耳光。但弟弟却站在门外大声地嚷道:“遭了,遭了,爸爸弄湿凳子了,我要报告妈妈。”这时,爸爸本来满肚子的气,但顿时又像皮球穿了洞,一下子全消了。后来,爸爸对弟弟说:“玩火很危险,还会烧坏房子的,以后不要玩火,知道吗?”弟弟听后对爸爸说:“我以后再也不玩火了。”然后我让学生以“我的弟弟”为题进行作文练习,学生就有头绪了。
先说后写,说写结合。学生作文都是心里怎想,口里就怎说,口上怎说,手上就怎写。可见,想是说的基础,说是写的前提,说和写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不管是在学校、家里、路上,还是其他场所发生的新鲜事。只要有学生说知道的,我都有意地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出来,然后再让学生整理成文。除此之外,平时与学生谈话,也注意结合作文练习,为作文做铺垫。如问学生:你会做饭吗?是怎样做饭的?会洗衣服吗?你怎样洗衣服等?这样让学生一 一有条理地说清楚。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也为作文做好了铺垫。
三、教给学生作文的方法
1.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审清题意是写好作文的关键。误审就会离题,离题了作文也就失败了。要写好作文第一要认真读题,审清题意。就必须从文章的体裁、命题的方式、题材的范围、时间、地点、以及用第几人称写等问题都要考虑清楚。所以,我每次作文都要学生看清命题的方式,是半命题、全命题还是自由命题。是只提出方向、范围还是提出具体内容要求进行作文;是以人、事、地名命题还是以物命题;是写人?写事?写物?还是写读后感或其他书信、日记?是写勤奋学习的事,还是写爱劳动的事……?所有这些问题都要求学生考虑清楚,然后再作文。这样就能减少偏题、离题的现象。
2.教给学生选材的方法。选好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前提。选材选得好,写出的文章就能吸引读者。怎样才能选好材呢?我觉得要选好材就必须注意真实、新颖,以及要有深刻印象的事来写,尤其以选材新颖最为重要。至于如何算作新颖呢?我觉得就是尽量选取那些前所没有的或者是别人少见的而又真实感人的事例来写。注重教育学生平时留心观察,用心体验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更吸引读者。
3.教给学生开头的、结尾的、过渡的方法。学生作文往往是中间容易两头难。针对这种情况我着重教给学生几种简单的开头结尾方法。如文章开头着重教给学生“开门见山,直入正题”的方法。先总后分或先说结果后说原因的方法。先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环境的方法。如:《心里美的黄星》就让学生这样开头。“黄星是我们班的一个心里美的同学。他……(外貌描写)我们大家都夸她心里美、语言美、行为美。”又如《我爱家乡的XXX》。又让学生这样开头“我的家乡在XX,我爱家乡的XX。”学生掌握了方法懂得了开头,就能开发思维进行作文。结尾方法,我着重教给学生“自然结尾说完即止”的方法。如《心灵美的XX》就让学生这样结尾“XX同学积极做好事热心助人,可见他的心灵多美啊!”学生掌握了开头结尾的方法。写起文章来就有兴趣了。
4.教给学生抓重点具体写的写作方法。学生作文如果不抓重点,就会平均使用力量记流水账。所谓抓重点就是抓题眼,如何抓呢?首先让学生认真审题找出中心词。如:《我爱XX》重点词是“爱”。《什么最可贵》中心词是“可贵”。《一件有趣的事》重点为“有趣”,《家乡的变化》重点词是“变化”等题目,都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准确找重点词,然后再安排材料作文。
5.让学生掌握各类文章的写作特点,把文章写具体。让学生学会写人要抓人物的特点写,要有人物的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写事的作文要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同时让学生懂得事在人为,写人离不开事,记事离不开人,人和事是连在一起的。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品质,又通过人物的具体语言来说明事情的好坏。
四.要学生每人备一本积累写作素材的笔记本
一方面摘录课文或课外书中的优美语段,另一方面是把自己想到的、看得的、听到的和自己亲身经历的及时记录下来,不断地积累写作素材以便复习和写作。老师最好每周抽查一次这本笔记本,以促进学生的阅读学习和积累。
五、在要求学生掌握以上方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多练习、讲真话、表达真实的思想感情
俗话说:“镜子越擦越亮,脑子越学越灵。三天不读口生,三天不写手生。”因此每周都要求学生进行作文练习。这样让学生勤于动脑练习,又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评互相修改。这样在一次次的写作练习、修改中懂得写作的技巧、方法,从而学会作文,培养、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