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37-01
新课程标准指出:各门课程要结合自身特点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世界观、人生价值观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方面的教育。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我结合物理教学实际,通过各种手段,选取结合实际的事例,丰富物理课程的内容。不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注重在课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一、利用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进行爱国情感熏陶,培养民族的自豪感、责任感和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在引言中举出我国古代发明的指南针、印刷术等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从一开始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概念: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几千年灿烂文明的民族,是一个人才荟萃的民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我还讲到由于近代历史的原因,中国的发展落后了,解放前连火柴、自行车都不会生产。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工农业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火箭、卫星的制造,神州六号载人飞船的绕地飞行,这些成就说明我国在某些科技方面已走在世界的前列。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到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同时在教学中我注意教育同学们:我国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许多科技领域还是相当落后的,还需要同学们的努力学习,将来在这些方面做出新的努力,新的创造,为我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利用物理规律本身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物理规律本身包含许多哲学思想。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例如讲能量转化及守恒定律时,教育学生看任何事物要用变化、发展的眼光去看。讲质点、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振子、单摆等知识时,渗透在分析问题过程中抓事物主要矛盾的哲学原理。同时还利用物理规律来唤起学生“异想天开”的求知欲望等。物理公式简洁、严谨,但其内涵丰富多彩也是进行对称美、和谐美等美育的最佳材料。通过形式美教育的同时,将其内涵加以扩展,为学生理解记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利用物理学史上的重大发现,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
讲授有关物理知识时,我总是讲点物理学史上的重大发现及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的事例,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阿基米德在浴室中洗澡,发现身体浸入水中,水就会从盆边溢出,突发灵感:阿基米德定律从此诞生了。这一发现,不仅揭开他苦苦思索的“皇冠之谜”,也是流体力学诞生的庆典。通过描述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科学推测、勇于探索、不畏艰难、最终发现物理规律的精神,激发了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激励了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初步养成了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也为今后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索打下思想基础。
四、利用物理学家的生平事迹对学生进行献身科学报效祖国的教育
如牛顿是经典力学的奠基人,是物理学史上的一员巨将,但他却说“那是由于我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布鲁诺为了坚持哥白尼“日心说”,被当时的天主教活活烧死。居里因为思考问题而惨死在奔跑的马蹄之下。我国国家功勋钱学森当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时,冲破美帝国主义长达五年的层层封锁,毅然回到祖国的怀抱。这些内容,讲课时紧紧结合教材特点介绍给学生。科学家的那种勤奋、刻苦、灵活、持久,为科学真理不畏强暴而献身的精神对学生有很强的感染力。从而使他们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在我教的学生中,也有出国的,但他们都表示,到国外只是充电,为了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目的是更好地报效祖国。
五、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同学们学习的自信心
五年制大专学生都是被重点高中拒之门外的。他们的程度很差,因此,学习精神起伏跌宕,缺乏自信心,我就利用教材的适当内容鼓起他们的勇气,使其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例如,利用教材中的事例对学生进行鼓励。还有让同学们做些小实验,如用一把直尺、一块秒表或拧开水龙头粗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这类小实验仪器简单,操作方便,较容易成功。对培养同学们的自信心很有帮助。机械波的形成、横波纵波的区别,波速、波长,周期(频率)决定因素及公式的具体应用是教学难点。联系5.12汶川大地震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刚发生地震的第二天是物理课,我先让学生描述地震来临时的情景,学生迅速从各个方面收集记忆,在我的引导和学生的配合下归纳为:先上下颠簸后左右、前后晃动,我进一步引导这说明什么?我再讲解地震的形成过程,通过分析得出地震形成产生的地震波既有纵波又有横波,纵波的传播速度较横波快。因此从地心产生的振动传到地面的表现形式就是先上下颠簸后左右、前后晃动。而横波是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元凶。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当有上下颠簸的感觉时马上离开。
在多年的物理教学中坚持德育渗透,从形式上看与教学内容无关,其实,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明确学习的目的,端正了态度,受到了科学方法的训练,这种教育可以说是潜移默化的,很有成效。不仅提高了学习成绩,而且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新课程标准指出:各门课程要结合自身特点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世界观、人生价值观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方面的教育。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我结合物理教学实际,通过各种手段,选取结合实际的事例,丰富物理课程的内容。不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注重在课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一、利用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进行爱国情感熏陶,培养民族的自豪感、责任感和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在引言中举出我国古代发明的指南针、印刷术等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从一开始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概念: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几千年灿烂文明的民族,是一个人才荟萃的民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我还讲到由于近代历史的原因,中国的发展落后了,解放前连火柴、自行车都不会生产。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工农业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火箭、卫星的制造,神州六号载人飞船的绕地飞行,这些成就说明我国在某些科技方面已走在世界的前列。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到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同时在教学中我注意教育同学们:我国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许多科技领域还是相当落后的,还需要同学们的努力学习,将来在这些方面做出新的努力,新的创造,为我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利用物理规律本身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物理规律本身包含许多哲学思想。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例如讲能量转化及守恒定律时,教育学生看任何事物要用变化、发展的眼光去看。讲质点、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振子、单摆等知识时,渗透在分析问题过程中抓事物主要矛盾的哲学原理。同时还利用物理规律来唤起学生“异想天开”的求知欲望等。物理公式简洁、严谨,但其内涵丰富多彩也是进行对称美、和谐美等美育的最佳材料。通过形式美教育的同时,将其内涵加以扩展,为学生理解记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利用物理学史上的重大发现,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
讲授有关物理知识时,我总是讲点物理学史上的重大发现及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的事例,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阿基米德在浴室中洗澡,发现身体浸入水中,水就会从盆边溢出,突发灵感:阿基米德定律从此诞生了。这一发现,不仅揭开他苦苦思索的“皇冠之谜”,也是流体力学诞生的庆典。通过描述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科学推测、勇于探索、不畏艰难、最终发现物理规律的精神,激发了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激励了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初步养成了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也为今后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索打下思想基础。
四、利用物理学家的生平事迹对学生进行献身科学报效祖国的教育
如牛顿是经典力学的奠基人,是物理学史上的一员巨将,但他却说“那是由于我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布鲁诺为了坚持哥白尼“日心说”,被当时的天主教活活烧死。居里因为思考问题而惨死在奔跑的马蹄之下。我国国家功勋钱学森当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时,冲破美帝国主义长达五年的层层封锁,毅然回到祖国的怀抱。这些内容,讲课时紧紧结合教材特点介绍给学生。科学家的那种勤奋、刻苦、灵活、持久,为科学真理不畏强暴而献身的精神对学生有很强的感染力。从而使他们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在我教的学生中,也有出国的,但他们都表示,到国外只是充电,为了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目的是更好地报效祖国。
五、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同学们学习的自信心
五年制大专学生都是被重点高中拒之门外的。他们的程度很差,因此,学习精神起伏跌宕,缺乏自信心,我就利用教材的适当内容鼓起他们的勇气,使其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例如,利用教材中的事例对学生进行鼓励。还有让同学们做些小实验,如用一把直尺、一块秒表或拧开水龙头粗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这类小实验仪器简单,操作方便,较容易成功。对培养同学们的自信心很有帮助。机械波的形成、横波纵波的区别,波速、波长,周期(频率)决定因素及公式的具体应用是教学难点。联系5.12汶川大地震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刚发生地震的第二天是物理课,我先让学生描述地震来临时的情景,学生迅速从各个方面收集记忆,在我的引导和学生的配合下归纳为:先上下颠簸后左右、前后晃动,我进一步引导这说明什么?我再讲解地震的形成过程,通过分析得出地震形成产生的地震波既有纵波又有横波,纵波的传播速度较横波快。因此从地心产生的振动传到地面的表现形式就是先上下颠簸后左右、前后晃动。而横波是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元凶。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当有上下颠簸的感觉时马上离开。
在多年的物理教学中坚持德育渗透,从形式上看与教学内容无关,其实,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明确学习的目的,端正了态度,受到了科学方法的训练,这种教育可以说是潜移默化的,很有成效。不仅提高了学习成绩,而且会使学生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