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武义方言“食”字考释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j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泛时的角度说,汉语进食语义场的词有“吃(喫)、喝、饮、食、吸、吮”等,现代汉语方言则普遍存在“喫、食”二词。在浙江武义方言中,表示“吃”义位的词语只有一个,包括了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吃、喝、吸”等所有与“吃”有关的意义。笔者认为这个词是“食”,而不是“吃(喫)”。本文将从古汉语、方言和普通话的角度,通过描写“食”的语用形态,阐明武义方言里这个“食”字的源流。
  关键词:武义方言 食 吃
  
  一、引言
  汉语方言词汇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基本词汇上,首先表现在那些常用的、有派生能力的单音节口语词上(李如龙,2001:97)。在汉语里,表示“吃”这个常用义位的古汉语、方言和普通话词汇也存在这样的差异。《现代汉语词典》对“吃1”的释义为“把食物等放到嘴里经过咀嚼咽下去(包括吸、喝)”。现代汉语普通话“吃、喝”语义场的主导词是“吃”和“喝”,还有“吸”和“嘬”等,书面语还有“吮”及文言词语“食”和“饮”,而在南方一些方言中却只有“食”。可以肯定的是,各地方言都有一个与普通话“吃”相对应的义位,但是不同方言所用的词位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共性表现在区域之内,差异表现在区域之间。解海江、李如龙(2004)归纳出三大分别以“吃”“喫”“食”为主要词位的方言区(北方官话、近江方言和远江方言)。按照文章的说法:属于官话、晋语以及湘、吴语的牟平、武汉、丹阳、扬州、上海、崇明、苏州、杭州、宁波、金华、南昌、萍乡、长沙、娄底、黎川、南宁方言用“喫”,声母是t‘或h。但是,浙江武义方言作为吴语婺州片的一个地点方言,其表示“吃”这个意义的词位是“食”而非“喫”,这是发展了的情况,还是内部差异?
  “方言调查记录语言的现状,方言比较反映语言的历史”(李荣《分地方言词语总序》)。本文就武义方言“吃”义位的词语进行“古、方、普”三个视角的考察,一是武义方言(南乡腔,下同)仅以“食”为主导的吃喝义语用描写;二是考释“食”的源流。与现代汉语表“吃东西”义的“吃”比较,武义方言“食”还担负着相当于普通话里“喝”和“吸”这两个动作行为的功能。这也便是武义方言与普通话最显著的差别。武义方言里这种“食”的表达源自何处?从古到今的演变轨迹如何?本文将就此做出解释。
  二、“食”字源流考
  金华市境内方言就大方言论,属于南部吴语。吴语婺州片方言内部复杂,各县间几乎不可能用纯方言交际。武义方言是这个土语群的一个地点方言,以武义县城区的语音为准,与金华方言有较大差异,自成系统。所以,解海江所说金华方言用“喫”与本文所述武义方言用“食”不相冲突,这是一个前提。
  (一)“吃、喫、食”的关系简述
  现代汉语普通话以及属于官话、晋语、吴、湘语的哈尔滨、济南、洛阳、徐州、西安、万荣、银川、西宁、乌鲁木齐、成都、柳州、贵阳、南京、温州、太原、忻州方言用“吃”,声母是ts‘或t‘;牟平、武汉、丹阳、扬州、上海、崇明、苏州、杭州、宁波、金华、南昌、长沙、娄底、萍乡、黎川、南宁方言用“喫”,声母为t‘或h。而粤、闽、客家方言的东莞、广州、福州、厦门、雷州、海口、梅州、于都方言中与普通话“吃”义位相当的词位是“食”。“食”“喫”和“吃”可看作是汉语上古-中古、中古-近代和近现代吃喝语义场主导词的代表,并有一脉相承的发展关系。
  在“吃”语义场中,“食”最早见诸文献,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均已出现,有“食麦”“食来(麦)”的说法。(徐仲舒,1989)而表示“进食”义的“喫”要到东汉的汉译佛经中才出现,如“喫酒嗜美”(《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喫食其半”(《木奈女祇域因缘经》)。向熹(1993:490)认为“喫”是“吃”的本字,唐代开始写作“吃”。《伍子胥变文》:“水畔蹲身,即坐吃饭。”但实际上,早在西汉,“吃”就被借作“啮”,从而与“进食”及其派生意义有了联系,如《新书耳痹》:“越王之穷,至乎吃山草。”即便是“喫”能表示“吃东西”之后,仍常借用“吃”字。因为从简原则,“吃”字逐渐取代了“喫”的主导地位。
  在武义方言里,“食”是个高频率、大义域的常用词。现在所具备的义域是从古代汉语那里继承下来的。先秦时期,“食”的对象主要为固体食物。如:
  (1)不能艺黍稷,父母何食?(《诗经·唐风·鸨羽》)
  (2)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诗经·卫风·氓》)
  (3)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诗经·卫风·硕鼠》)
  (4)曾子食鱼有余。(《荀子·大略》)
  (5)子舆与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子舆曰:“子桑殆病矣!”裹饭而往食之。(《庄子·大宗师》)
  “食”的这种用法延续下来,在文言中始终占绝对优势,并且也逐渐广泛用于口语:
  (6)又至象山头,同诸外道日食麻麦。(《祖堂集》卷一《释迦摩尼佛》)
  (7)雨村还要再问,士隐不答,便命人设具盘飧,邀雨村共食。(《红楼梦》一百二十回)
  (8)且食蛤蜊。(《儿女英雄传》二十回)
  (二)“食”的义域扩展
  “食”虽然在现代汉语中隐退,却仍在各地方言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之所以如此,与它本身的意义随社会发展不断延展适用对象的范围有很大的关系。这些扩展了的义项,在现代武义方言中也依然富有活力。从历时而言,语义扩展主要有这样两个方面:
  1.向“吮”“饮”义扩展,即对象可以是液体或流质。这在先秦已经发生,只是用例很少,但基本上历代都有:
  (9)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左转·昭公·二十年》)
  (10)不能食粥,羹之以菜可也。(《礼记·丧大记》)
  (11)苍之免相后,老,口中无齿,食乳,女子为乳母。(《史记·张丞相列传》)
  (12)定国食酒至数石不乱。(《汉书·于定国传》)
  (13)食其皮汁,已愤绝之疾。(《列子·汤问》)
  (14)鸠鸟食水之处即有犀牛。(《朝野佥载》卷一)
  (15)然以水磨供给京城内外食菜等,其水只得五日闭断。(《宋史·河渠志四》)
  (16)淮南食茗如食粥,清晓烹烟出茅屋。(元袁桷《送赵君佐茶使》)
  (17)虏酒多取马乳为之,故马之乳,人与驹分食。彼且曰:“我分其乳,则驹食乳少,故冬月耐寒;不分其乳,则驹食乳多,至冬月不耐寒。”(明萧大亨《夷俗记》)
  (18)茶初食不觉其害,久后方受其殃。(《镜花缘》六十一回)
  2.扩展的第二个方向是向对象为气、烟的“吸、抽”义扩展。“食气”主要指道家的“月食空气或芝兰之气”和“鬼神歆享祭品之气”。前者始见于《文子符号》:“夫道之字也,有形者皆生焉,其为亲也亦戚矣,飨名食气者皆寿焉,其为君也亦愿矣。”历代凡道家养生者常有此类说法。后者用例较少,只见《诗经大雅生民》:“履帝武敏歆(孔颖达疏:鬼神食气谓之歆)。”以及《全唐文》卷八百七十六陈致雍《唐故金华大师正和先生刘君碑铭》:“食气者神”等几例。虽然“食气”之说不可信,道家食气也不过是一种传说,但就词义说,这里的“食”就是“抽、吸”义。
  “食烟”的说法始见于晋代。《全晋文》卷一百二十一郭璞《尔雅图策》:“鼯之为鼠,食烟栖林。”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广动植之一》:“秦中山谷间有鸟如枭,色青黄,肉翅,好食烟。”这两例的“烟”指的都是自然界的气体。汉译佛经中也有食气之说,那是对恶人的一种惩罚。北魏般若流支译《正法念处经》卷十:“既得脱己,千五百世,食烟活命,饿鬼中生。”卷十五:“虽脱彼处,千五百世在食烟饿鬼之中。”清代以来,“食烟”则多指吸食鸦片,如李圭《鸦片事略》卷上:“内地食烟之人,刻不可缓,自有好人搬运。”现代方言里没有“食气”的方法,但有“食烟”(香烟),就用法而言,与清代食烟相同。
  三、“古、方、普”视角下的方言词“食”
  (一)武义方言“食”的表达举例
  武义方言词汇系统里,“食”[e213]主要有三个义项:
  ①人和动物把食物等摄入体内的行为,比如食饭、食肉、食鱼,食酒、食水、食茶,食烟等。(注:“食烟”即“吸烟、抽烟”的意思)
  ②作名词,指吃的东西:粮食、猪食、鸡没食儿了、鸟儿出来找食儿。
  ③专指“与吃饭相关的”:食堂。
  此外,武义方言里还有“食落去”(吃下去)、“食饱”、“食苦头”(也说“吃苦”)、“食爽”(吃得好)等组合。
  (二)“吃”“食”的方言、普通话比较
  解海江认为,“地方方言都有一个与普通话‘吃’相对应的义位”。这个说法不够准确,容易使人误解为方言里表示“吃”的义位与普通话“吃”相对应。无论是古代汉语、普通话还是各地方言,都存在“吃”这个语义场,区别在与所用词位和上下位语义场的细分程度。即使“吃”只是现代汉语普通话“吃、喝”语义场中的一个主导词位,也不能把它跟方言里代表整个“吃”语义场的特有词位进行对比,因为两者不在一个层次。如下表所示:
  
  可见,普通话里“吃、喝”语义场的词位分工较细,既有口头语与书面语的分别,又有因对象不同而产生的分别;只有当“吃”的对象是饭或是固体食物,以及“吃奶”这个组合时,普通话和武义方言的“吃”义位才是相对应的。对液体食物普通话一般用“喝”(有时还有“嘬”,书面用“饮”)表示,“烟”则是用“吸”或“抽”。而在武义方言里,“食”是“吃”语义场的完全主导词。因此,普通话和方言“吃”义位的比较,实质上是两个同一语义范畴的语义场内部的比较。
  三、结语
  古代“食”的对象主要是固体食物,液体或流质虽然从先秦到明清一直都有,但和固体食物相比要少得多,“食气”“食烟”则更少。“食”最初只表示“吃”,后来义域逐渐扩展到“饮、吮、抽、吸”。包括武义文言在内的大多数现代南方方言所保留的词语“食”基本上继承了古代的这些用法(只是不说“食气”)。
  可见,武义方言保留了汉语“食”字自上古以来的历史用法,对应了普通话的“吃、喝”“食物”以及文言里的“饮”等词语,是武义话里仅有的表“进食”义的词。
  四、余论
  “食”在古汉语里与“吃”有关的义项:①吃。如《礼记·大学》:“~而不知其味。”②吃的东西,粮食。如《论语颜渊》:足食足兵。曹操《置屯田令》:“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③供养,给……吃。如《商君书·农战》:“先实公仓,收余以~亲。”现代武义方言里“食”也有上述用法(读音不同):
  (一)“食”[e213]即上文所论述的继承于先秦及两次义项拓展之后的用法
  (二)食[z31]声调阳平
  在武义方言里的用法如:“食猪、食鸡、食鸟”等,构成“食+N”结构,N可以用任何动物套用,意义大抵相当于普通话“喂(食)”。“食”的宾语也可以是人,这种情况“食”一般不能以光杆形式出现,或者用双宾语,或者带补语,如:“食其食(喂他吃)”“食落去”、“食过了”(喂下去、喂过了)。还有一种用法“食”表示“养殖”义,如:“其食了300只兔”(他养了300只兔子)。这种用法已经比较少,在年轻人中很少用,逐渐被“养”所代替。
  实际上,武义方言里也有“吃”这个词,但只出现在“小吃”和“吃苦”这样的组合中,这个“吃”音[tɕ‘iæʔ],跟“食”不是同一个词,当是近代经济社会发展反映在方言里的新词汇。
  本文一方面通过对汉语历史上“吃”语义场主导词递嬗关系的描写,勾勒出“食、喫、吃”变迁更迭的脉络,明晰论述的背景;另一方面描述了武义方言“食”的主要用法和功能,并从古代汉语、方言和普通话比较的视角阐明其历史源流。武义方言里表示“进食”及其派生意义的词是“食”而非“喫”,这可以从语音和组合关系上考察出来;“食”有两个,一是与“吃”相对应的词位,一是表示喂食义的词位。两者读音不同,后者不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武义方言里“食”的这种用法是古汉语的遗留。
  
  附 注:
  本文部分语料来自张永言《世说新语辞典》(商务印书馆1993)、《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5月5日。
  
  参考文献:
  [1]解海江,李如龙.汉语义位“吃”普方古比较研究[J].语言科学,2004,(3).
  [2]解海江,张志毅.汉语面部语义场历史演变——兼论汉语词汇史研究的方法论转折[J].古汉语研究,1993,(4).
  [3]金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金华市志[Z].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4]李如龙.汉语方言学[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罗家国.谈“吃”[J].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
  [6]罗竹风.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
  [7]平山久雄.试论“吃(喫)”的来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
  [8]王志勇.说“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8).
  [9]王青,薛遴.论“吃”对“食”的历时替换[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5) .
  [10]向熹.简明汉语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1]谢立群.“酒”也可言“食”[J].古汉语研究,1991,(1).
  [12]谢尚优.论温州方言“喫(吃)”的来源[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4).
  [13]徐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Z].北京:中华书局,1999.
  [14]王力.汉语词汇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15]徐仲舒.甲骨文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
  
  (徐策 浙江金华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321004)
其他文献
摘 要:理工院校开设的古代汉语课程可以利用教育在线网络平台更好地开展教学。首先要明确古代汉语课程的定位;其次要了解学生的情况;再次要钻研教学内容和方法,从三个方面着手:渗透传统小学知识,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学会欣赏古文之美;最后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三个方面着手:运用多媒体手段,提供丰富的资源,开展网络教学互动。  关键词:古代汉语 网络课程 教学研究  曾经有句话戏说理工院校的文科生状况为“爹
期刊
摘 要:本文讨论了“玉团”在文献史料中的运用及其词义的演变。“玉团”并非一个上古词,它大致产生于隋唐时代,后见于五代十国北宋时期西域各国进贡至中原的方物中。古代诗词曲中多见“玉团”,是对团状或圆形物的美称,“玉团”今也见于人名。  关键词:团 玉团 玉豚 美称    团,指圆,圆形。《说文·囗部》:“团,圜也。从囗,專声。”《玉篇·囗部》:“团,圆也。”《墨子·经下》:“鉴团景一。”孙诒让《
期刊
摘 要:“个”是现代汉语中地位与作用都较为特殊的一个量词,存在泛化的趋势。留学生,特别是初级阶段的留学生在使用“个”时很容易犯错误。本文以“个”为例结合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例子来谈谈留学生量词偏误的类型、原因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个 量词 个化 偏误类型 偏误原因 教学策略    “个”上古即已有之,其最早见于书面语是作量词用的。如《礼记大学》:“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枝,
期刊
摘 要:林少华以翻译的方式将村上春树介绍给中国并大受读者欢迎,然而其译作却备受争议。林少华究竟是基于怎样的翻译观完成这些译作,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以村上春树的处女作《且听风吟》(林少华译)为例,分析了针对林少华的各种争议性观点,认为在原作基础上的再创作和追求美学这两条原则是林少华的翻译准则。这两条准则对于村上春树的文学作品在中国的流行功不可没。  关键词:《且听风吟》 林少华 翻译观
期刊
摘 要:颜色象征和颜色词象征是各国语言文化中重要的象征现象。本文就汉韩两个民族的白色象征和颜色词语“白”和“”的象征功能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探讨了其历史文化背景,认为韩民族的白色象征与中国古代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颜色象征 颜色词象征 白 汉语 韩语    一、颜色象征与颜色词象征  象征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象征思维的体现。世界各民族的人们都善于利用身边的事物作为象征媒介
期刊
摘 要:针对日语中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的“V+ている”结构进行分析,同汉语的翻译进行比较,对该结构的汉译结构进行了分类。在句子中,“V+ている”结构对应的汉语译文可以分为“译为‘正在+V’”“译为‘正在+V’或‘(正)在+ V+着(呢)’”“译为‘V+了’及其他”这三个类别。本文还对“正在+V”“V+着”“V+了”结构之间的异同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V+ている 正在+V (正)+V+着(呢)  
期刊
摘 要:借鉴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开展方言调查是一种新趋势。语言的基本存现单位是言语社区。作为一个动态的语言实体,南京方言在鼻尾韵上表现出的年龄变异体现了言语社区的层次性和可变性。本文运用社会语言学调查方法,在言语社区理论指导下,对普通话中韵母是a、、i的字在南京方言中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南京方言鼻尾韵在年龄层次上的变异度与韵母开口度的大小成正比,即开口度越大,在年龄层次上表现的变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山东省微山方言为例,分析中原官话的处置句。中原官话的处置句分为有标记格式和无标记格式两种。有标记格式是普通话“把”字句的变形,或者说是普通话“把”字句某些成分发生移位形成的。无标记格式是普通话“把”字句某些成分的省略,或者说是普通话“把”字句某些成分发生缺位形成的。它们都是普通话在中原官话中的地域变体,其语用价值和交际功能与普通话的处置意义是等值的。  关键词:中原官话 微山方言 处
期刊
摘 要:关联理论给翻译理论和实践带来了全新的视角。本文主要探讨了关联理论在儿童文学的英汉翻译中所起的指导作用,认为译者应在准确理解原文本、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认知能,视具体情况采用归化策略或保留原文特色的注释性异化策略,以帮助译文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取得最佳交际效果。  关键词:关联理论 儿童文学 英汉翻译    当今,各国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儿童文学的交流也得到了长足的发
期刊
王铁琨,男,1950年12月生于天津,中共党员,天津师大中文系毕业。1968年到晋南插队。1970年起从事教育工作。1992年调入国家语委,先后担任文字管理司规范处副处长、文字规范标准处处长、教育部语用司文字应用管理处处长。2000年10月起,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兼任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审定委员会委员、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全国科技名词委语言文字协调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信息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