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间网络视域下社区协同治理创新:理论框架与地方实践

来源 :社科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元主体协同已成为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趋势,然而,现有研究尚未对社区协同治理网络的形成机制和核心要素提供一个明晰的解释框架.文章以组织间网络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目标一致、组织互信与制度规范的分析框架,并以重庆市K社区为个案,对社区协同治理网络的形成机制进行系统剖析.研究发现,聚焦战略目标、增强组织互信、加强制度建设是构建社区协同治理网络的主要路径.其中,聚焦目标遵循的是协商逻辑,核心在于协调各个主体间的利益;组织互信遵循的是赋权逻辑,核心在于强化基层政府公共关系效能;制度建设遵循的是制度理性逻辑,核心在于确保主体间的有序合作.三者有机结合进而推动社区协同治理能力的提升.
其他文献
“现实的人”是劳动教育作用的基础、目的和动力,其对象化活动、内化活动和外化活动,是劳动教育作用发轫、结茧和深化的过程,也是劳动教育作用一体化的逻辑呈现.劳动教育作用一体化和“现实的人”生命活动同向同行,二者都是不断解决矛盾、革故鼎新和鉴往知来的过程.“现实的人”在劳动教育作用的一体化过程中既获得了实践思维、反思性思维和超越性思维,又获得了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即“现实的人”的解放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农业农村进入新时代的现实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五大振兴”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具体体现.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把“五大振兴”作为核心内容和主要抓手,统筹兼顾、有序推进、融合发展.本文坚持用系统观念和系统思维,从整体上探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期更好理解和把握“五大振兴”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找准推动乡村振兴的路径和突破口,从而实现农业高
家风文化是我国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新时代家风文化建设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丰厚的精神养料,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相互促进,极大助推乡村文化振兴进程.以培育良好家风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必须正确对待现阶段良好家风培育面临的困境,坚持以习近平关于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营造全社会培育优良家风的良好氛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挖掘与整理乡村本土家风文化;以新型媒体为载体,创新家风的传承方式;以社会主义家庭道德建设为主线,强化家风的引领示范作用.
国家社会工作政策的出台推动了民办社工机构的快速增长,但民办社工机构存在发展不充分和不平衡的突出问题.在行政性社会工作和专业社会工作并行发展的格局中,民办社工机构需要协调与体制内其他类型公共服务组织的关系.协同发展是研究民办社工机构发展路径的一个分析框架,它包括发展的目标、发展的内容、发展的能力以及发展的方式.新时代条件下,民办社工机构仍然拥有诸多机遇,包括社会治理创新需求、参与民政服务、本土经验的积累和政社关系的规范化.在此基础上,民办社工机构需在角色定位、业务活动开展、能力建设以及职业化方面与民政事业单
目前,中国仅有200余只可以提供服务的导盲犬,这令它们比大熊猫还稀缺.考虑到或将受益于其帮助的庞大群体,这种服务犬的稀缺性更显突出.中国的视障群体超过1700万,800万人完全失明,与瑞士总人口相当.这意味着中国每8.5万个部分或完全失明的人仅有1只导盲犬.
期刊
基于2013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运用OLS模型和有序Probit模型探讨女性环保行为和媒介使用对政府环境治理满意度的影响及其代际差异.结果表明:第一,女性环保行为对政府环境治理满意度影响显著,女性越积极参与环境活动其对政府环境治理越满意;第二,媒介使用对政府环境治理满意度为负向影响,政府应该重视媒介多元化信息需求,引导女性正确使用媒介;第三,女性环保行为、媒介使用和政府环保治理满意度的代际差异显著.
行政公益诉讼“双阶模式”的制度构造在实现维护国家及社会公共利益的同时,尚担负着促进行政机关依法执政、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等多重功能.由于诉前程序设置在事实上浸透着“能动司法”的理念,且立法缺位,所以检察机关在职权行使过程中相较于传统诉讼程序而言具有更强的主动性,无形中淡化了监督权能的司法属性.如何妥善处理司法谦抑性、首次行政管辖及行政自由裁量权的问题,厘清司法权与行政权的边界便成为诉前阶段司法化改良的关键.因此,亟需激活诉前保全制度,构建文书公开、参与多元的保障机制,并加快推进公益诉讼立法,以确保诉前程序在法
网络空间是当前人们多元文化表达的主要场域,也是思想文化交锋与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提升网络空间文化凝聚力对增进网络社会共识、坚定文化自信和推动网络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长远意义.以文化形态视角审视,由于存在网络空间核心价值观培育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的影响力不足和大众文化的受众圈层化整合力不强等实践困境,造成了网络空间文化凝聚力的涣散和流失.应充分调动网络空间一切积极因素,从强化渗透引导,提升网络空间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力与引领力;创新表达方式,提升网络空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
人工智能的发展为新闻传播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与前景.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唯有在法律规制之下,人工智能新闻才能够健康发展.就其内在结构来讲,人工智能新闻是基于数据和算法而形成的作品,数据是其基石,算法是其灵魂,新闻作品是其展现于外的形体.因此,对人工智能新闻的法律规制应当从数据、算法、新闻作品等三个技术层面来建构.无论是对人工智能新闻的版权保护,还是应对其所导致的潜在侵权纠纷,以这三个技术层面为切入点,建构和完善相关法律规范,有助于推动人工智能新闻走向一条法治化道路,进而促进传媒智能化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过服务设计理念创新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通过智慧服务设计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题中之义.文章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在对人工智能时代服务设计发展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要素提炼的基础上,研究乡村公共文化智慧服务设计.以服务设计思维为指导,结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从用户、资源、平台、交互、传播和保障六个方面进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要素设计,旨在通过服务设计创新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要素,结合新技术应用突破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瓶颈,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