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客

来源 :少年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scuc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家的麦子熟了,三个麦客也被父亲领进了家里。
  我家的地多,每年都要雇几个麦客。麦客,就是割麦人。每年麦收时候,在满地黄金的大平原上,总会有许多麦客,自南而北,像候鸟一样逐着麦熟的浪潮迁徙。
  三个麦客到来时,正是盛夏的早晨。那个年老的麦客站在最前面,精瘦、颀长,双眼明亮。脸庞一如秤砣的漆黑,使人难辨年龄。他的双手干燥,满是沟褶,身上披一件一只袖长一只袖短的中山装。老麦客的后面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表情木讷,双眼浑浊。站在最后面的是一个年轻的小麦客,不高,看上去也就十八九岁。浓眉大眼,脸颊也像他的同伴一样有着秤砣的颜色。
  三个麦客走到院里,便把背上的包袱卸下来,一齐扔到角落里。他们的包袱都敞开着,里面只有几件破旧的衣服和一床卷好的薄褥。在包袱的外面,各系着两把锋利的镰刀。

  父亲进屋去端水,他们便互相看看,像自己的包袱那樣排成一排,在院里蹲下。
  我的眼睛不老实地瞄向那个年轻的小麦客,却发现他也在腼腆地望着我。我们最终四目相对,打量的目光随即四散逃离。
  爹提着一只大铝壶走了出来。老麦客赶忙站起来,双手接过水壶,把头俯在壶嘴上,猛吸一大口水。水壶被接连递给那个中年麦客和小麦客,等我从他们手里接过来时,里面已经空了。
  “东家,你看咱的麦地在哪儿呢?你给俺们领过去,俺们就干活了。”老麦客抹抹嘴上的水珠,用侉侉的外地口音说。
  “不着急,不着急,你们吃过饭了吗?”父亲问。
  “吃了哩。”“没。”老麦客和小麦客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小麦客看看老麦客,把那个字咽了回去,说:“吃了,吃了。”
  “都是下苦人,实实在在嘛!”父亲赶忙进屋,吩咐母亲做饭。
  三个麦客讪笑着,又蹲了下去。
  正好我们也没有吃饭,母亲便下了一锅宽面条,给他们盛在大海碗里。三个麦客的饭量可真大,他们连板凳也不要,就蹲在天井里,也不怕烫,几分钟就把一大碗面喝了个干净。
  老麦客喝完面条,站起来,愧疚地咧咧嘴,对父亲说:“东家,再给盛口面汤吧。”
  我赶忙抢在父亲前面,接过老麦客手里的碗,跑进屋子,小心翼翼地给他盛了一碗热面汤。
  老麦客接过来,望着我,连声说“好,好”。他把面汤分进中年麦客和小麦客的碗里。三个人把嘴俯下去,呼噜呼噜喝了个精光。
  父亲套上牛车,拉着三个麦客和我下地了。三个麦客坐在车尾,手里攥着光滑的镰刀木把。我望着三个麦客,三个麦客望着路两边大片的麦稞。
  牛车踏过一座小桥,再拐过一棵桦树,就到了我家的麦田。这是我家最大的一块地,九亩半整,一分都不少。
  父亲把牛从套子上解下来,拴到一边去吃草。三个麦客脱掉破旧的外套,从牛车上取下镰刀便忙活起来。我和父亲也抓起镰刀,直奔地头。
  金黄的麦穗怒向苍天,箭一般立着。一团燥热蓬勃的生命气息从大块的麦田中散发出来,氤氲在半空。我和父亲在左边,三个麦客在右边,一齐弯下腰身。锋利的镰刀快速旋转,划出优美的半圆弧线。一道道耀眼的白光闪过,无数麦子应声扑倒,以优雅的姿势宣告生命的终结。除了我之外的所有人齐头并举,向前推进。我的两侧已经裸露出深褐色的碱性土壤,只有我面前的麦子还执着地立着,像一溜不知被谁洒落的黄色饭汤。
  所有人都不说话,咔嚓咔嚓的旋律始终回响,整齐单调。
  本来,小麦客镰刀飞舞,要比旁人快出整整一个身子。可随着时间和战线的不断推进,他的镰刀使得不再平稳,速度也慢了下来。反倒是他身边的老麦客,始终弯着腰,稳扎稳打,挥刀如雪。老麦客向前弓着一条腿,左臂前伸,臂弯拢住一大把麦,右手伸镰刀,只听喀喀喀喀,小麦的身体破碎,发出清脆的响声。看看放倒的麦子足够多了,老麦客便回过身来,将麦子收成一堆,挑一把细长的麦秸拦腰束住,用手一按,丢在地上。父亲和麦客们一路走去,在身后留下一捆捆鼓溜溜的麦捆,好像卷好的行李。
  太阳爬过河坡,越上树头,显示出它应有的威力。我放下镰刀回头望去,只觉天上不分东西南北,布满了太阳。麦穗在太阳的炙烤下像公鸡毛一样奓开,咯咯有声。我的身上火辣辣地疼痛,只好转身跑回树下。父亲和麦客们早脱了上衣,光着膀子在田里劳作。我清楚地看到汗水从四个大小不一但一样黧黑的脊背上流淌下来,又随即干涸,留下白花花的渍状痕路。太阳就要爬上中天了,四条铁打的汉子明显放慢了速度。而且,他们割麦的轨迹也变得蜿蜒而多弯。我知道,这一定是咸苦咸苦的汗水流进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的眼前只剩下金花花、白晃晃的一片。
  我翻上牛车,提起大水壶,越过无数麦捆朝他们跑去。
  “爹,喝水!”我拧开水壶盖子,递到父亲面前。
  父亲看看三个麦客,把镰刀扎进土里,拿起水壶。父亲的喉咙上下抖动,壶里的水如瀑布流进他的肚子。我撩起衣袖,替父亲擦去脸上的热汗。父亲面如水洗,我的袖子立刻便湿透了。我接过水壶,交给一旁的老麦客。老麦客身上的皮肤松弛,全是皱纹,现在,纹沟里蓄满了亮晶晶的汗水,如同浇地的河渠。老麦客喝完直接把水壶传给了中年麦客,他接过去,木讷地看了我一眼,一仰脖,将水倒进自己的嘴里。末了,我掂掂水壶,把它递给小麦客。小麦客接过去,对我眨眨眼,将水壶咬在嘴上。小麦客一口气将壶里的水喝了个精光,然后尴尬地把一只空空的水壶交给我,复又拿起镰刀。
  我拿着水壶,赶忙跑回树荫,将汗褂脱下来晾在树上。过了半个多钟头,母亲便来送饭了。母亲戴一顶草帽,提一个篮子,远远地朝这边赶来。
  我赶忙站起来,对着麦地里喊:“爹,吃饭啦!”   父亲和三个麦客直起身子,一齐回头看着我。
  “就来!就来!”
  四个人将手里的麦子捆好,提着镰刀,飞也似的朝这边跑来。他们浑身上下如雨淋一般,油光水亮。汗珠大滴大滴地落下来,打到草叶上,啪啪作响。父亲和三个麦客喘着粗气,吐出浑浊的气息。母亲将四张白面锅饼拿出来放到油纸上,又把大葱、老酱和一盆绿豆汤摆好。母亲转过头,从怀里取出一个布包,塞给我一个特意做的荠菜馅饼。
  父亲和麦客们坐着,谁也不动。直到身上的汗完全消了,他们才抓起锅饼,卷上大葱和酱,狼吞虎咽地塞进肚里。他们都没有洗手,粗大的黑手指印在白白的饼子上,十分醒目。
  老麦客用力嚼扯着锅饼,问:“东家,咱这儿一亩地能打多少粮食?”
  “八百,弄好了能打九百!”父亲伸出手指比划着,“你们那儿呢?”
  “是好地方哩,是好地方!俺们那儿不行,山穷土薄,差得远哩!”老麦客摇摇头,又把一大块锅饼咬进嘴里,上下牙齿立刻咀嚼起来。
  麦客们的身旁是一小片地瓜,也是我家的。因为靠着大树,遮了阳,所以才改种了地瓜。地瓜秧子蔫蔫的,害了病一样。
  父亲手拿一根大葱走过去,随手拨拉起幾根地瓜秧子看看。我们家是头一年种地瓜,他也没有什么主意。
  “东家,地里有虫哩,洒些草灰水就好了。”一直老老实实嚼饼子的小麦客说。
  “你怎么知道有虫?”我问他。
  “俺上过一年农校呢。”小麦客腼腆地说。上过就上过嘛,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那怎地又不念了?”父亲问。
  “家里没钱。”小麦客说完,苦笑一声,把头埋在两腿间。
  下午的太阳更毒,人一进了麦地,好像入了蒸笼,而且还是干蒸。没有一点儿起风的意思,父亲和麦客们在热浪中穿行,如同在火炉里等待炼打的铁块。我摸起镰刀时常上阵,又总是在几分钟之内迫于太阳的淫威迅速溃逃,败下阵来。
  傍晚,太阳终于退下,父亲和麦客们却仍不收手,直到四下完全昏黑。父亲套上牛车,装了满满一车麦捆,高得冒尖。父亲赶车,我和三个麦客坐在麦捆上,在舒缓的晃荡中暂时辞别田野。
  母亲早打了一桶井水放在院里。小麦客第一个冲过去,双手撩起一捧清水,从头顶直浇下来。凉水和他熟透了的脸蛋发生激烈碰撞,使他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快感。另两个麦客也一一冲漱,将隐藏在纹沟里的疲惫一洗而空。
  母亲熬了一大锅鸡蛋汤,还炒了几样菜,馒头更是管够。三个麦客不习惯坐着,仍旧蹲在椅子上,夹菜喝汤。他们一言不发,只顾往嘴里塞递馒头。满屋都是用力撕咬馒头和下咽食物的咂咂声。
  吃完饭,月亮已经亮了天井。小麦客在墙角找了一块石头,洇上些水,一笔一划地磨起了镰刀。镰刀在月光下发出幽冷苍白的柔光,映得小麦客的脸一闪一闪。
  “东家,俺把你的镰刀也磨好了,快得很!”小麦客拿起父亲的镰刀,把手指放在刀刃上试锋。
  “哎,受累了!”父亲答应着,在院里的台阶上坐下来,和麦客们聊天。聊庄稼,聊收成,聊日子。
  月亮越挪越高了,老麦客拿着磨好的镰刀走出院子。拉回来的麦捆就卸在门外,老麦客走过去,扬起镰刀,手起刀落。麦穗落了满地,老麦客扛着一捆光秃秃的麦秆回到院里。
  父亲请麦客们到堂屋去睡,他们却执意把麦秸铺在屋檐下。
  “这就挺好,这就挺好!”中年麦客说着把麦秸铺好。月光水一样流在麦秸上,把麦秸变成了一床暄腾松软的银褥子。麦客们拿过角落里的包袱,把自己的褥子铺上,盖一件破旧的外衣,睡了。
  我们也关灯睡了,母亲在里屋,我和父亲在外屋。我和三个麦客只隔一扇木窗。
  父亲乏了,呼声很快便响起来。我睡不着,便看着窗外的星,数数。窗外有窸窸窣窣的声响,那是小麦客翻身的声音。
  小麦客翻身的声音又响几次,便没声了。
  良久,窗外传来老麦客侉侉的声音。“咋着,尕娃子,又想家了?”
  我听见小麦客翻了一个身,喉咙里发出几个模糊不清的音节。
  “忍耐着嘛!再割几天麦,把钱挣上,你妹就有学念了。有了钱咱再回家,心上美着呢!”
  小麦客并未吱声,只剩下长长的沉默。月亮微微发红,天地重归寂静。
  第二天,我起得很早。但等我起来才发现,我是起得最晚的一个。母亲在做饭,父亲在喂牛,三个麦客在院子里,垂手立着。
  “晚上可冷吗?”我走到小麦客面前,抬头看着他。
  “不冷,俺还觉着燥热哩!”小麦客笑着说。
  我的肩膀露着,上面有一大块瘀青,鸡蛋模样。
  “这是怎么弄的?”小麦客问。
  “偷人家的沙果吃,被我爹打的。”我笑嘻嘻地说,好像那瘀青不是长在我的身上。
  “俺妹和你一样大,说是个女娃,和你一样捣蛋。”小麦客说着,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扬。
  饭做好了,大家吃了,又要下地。父亲和麦客们抖擞精神,昨天那块麦田已经放倒了五亩多。剩下的四亩,父亲就交给了三个麦客。而父亲,则要和母亲去老坟沟子那儿收一块小田。本来,父亲是要我跟他去老坟沟子的,可我不愿意,执意跟着麦客去了昨天的大田。
  到了地头,麦客们把上衣一扒,拿起水壶猛喝一口水,用力喷在镰刀上,这就下地干活。
  今天比昨天还要热,麦客们刚一进地头,就湿透了。苦汗从他们的额上掉下来,一直砸进土里。太阳烘烤着三个黝黑光亮的脊背,使他们无处藏身。一壶水很快就被三个麦客喝了个精光,可麦田还有一大片。老麦客直起身,看看面前竖着的麦穗,猛一用力,把腰绳杀进腰里,挥起镰刀,悲壮地把脊背留给残酷的太阳。
  麦客们割了一遭回来,一个个面如重枣,皮肤发紫。他们坐在树下,大口提气。老麦客第一个站起来,朝不远处的河边走去。中年麦客紧紧跟在他的后面。老麦客走到河边,双手按在草上,伏下身子。他的嘴唇伸进河里,把河水大口吸进嘴里,发出牛喝水一样的声响。中年麦客依葫芦画瓢,也把肚子灌满。只有小麦客,坐在地头舐舔着干枯的嘴唇。   “尕娃,去喝点儿水!”老麦客拍拍小麦客的脑袋。小麦客摇摇头,三个人重又拿起镰刀。
  我在树下坐着,一只野兔突然从麦田里蹿出来,朝小麦客跑去。
  “小麦客,帮我抓住它!”我对着小麦客喊,蹬腿朝他跑过去。
  小麦客一回头,看见野兔,便伸出镰刀砍了下去。野兔灵性,躲了过去,蹿了。
  小麦客孩子一样对我龇龇牙,说:“一下没抓住哩!”
  我对他挥挥手,朝着野兔逃跑的方向追过去。野兔在麦田里疯跑,长耳朵碰在麦秆上,发出簌簌的响声。我一直追到河沿儿,野兔站在河边,竖着耳朵,回头看我。我再往前凑几步,它便调皮地伸出前爪捋一捋兔须,跳进河里泅水走了。
  我怅然地沿着河沿儿上的草坡瞎转,却在无意之中发现一片瓜田。
  那是一片甜瓜田,很小。肥硕的瓜叶下,掩藏着一颗颗白滚滚的甜瓜。我随手掐下一颗甜瓜,砸开,坐在瓜地里吃起来。甜瓜的汁水流得到处都是,我的手上黏乎乎的,抹了蜜一样。我一连吃了四个。吃完甜瓜,我到河边洗洗手,又返回瓜田,挑了一个个大的藏在怀里。我捂着肚子艰难地跑回地头,麦客们还在地里割麦。太阳已经挂到了正南天,母亲又来送饭送水了。我赶忙把甜瓜藏到草里,跑过去接过母亲的篮子。
  “哎,你们——吃饭了!”我并不知道三个麦客的名字。
  三个麦客放下镰刀,到河边去洗洗手脸,回到树下坐着。
  母亲炒了一小盆木须菜,放了不少鸡蛋,还有点儿荤腥。三个麦客狼吞虎咽,一直吃到噎得说不出话来才猛喝一口水。
  “这菜好哩,俺们那里平时吃不上哩!”老麦客张着大嘴用力呜咽。一块碎肉掉到地上,他连忙捡起来,掸也不掸,用手送进嘴里。
  吃饱喝足,老麦客和中年麦客直接躺在地上,说是眯一会儿,却很快鼾声大作。我把小麦客拉到一边,从草里扒拉出那颗甜瓜,塞进他的手里。
  “快吃吧!我都替你尝过了,可甜了。”我望着小麦客亮堂堂的眼睛。
  “从哪儿弄来的?”小麦客把弄着甜瓜,满心欢喜。
  “从河沿儿上摘的。”我悄悄地说。
  “那俺不能吃。”小麦客正襟危坐,把双手从甜瓜上挪开。
  “真不吃?我可自己吃了!”我赌气似的把甜瓜抱到自己怀里,眼睛瞥着小麦客。
  过了好一会儿,小麦客突然转过身来,回心轉意似的看着那个甜瓜。
  “给!”我高兴地把甜瓜递到他的手里。
  小麦客犹豫着接过去,放在鼻子下闻了闻,拽过外衣。
  “怎么不吃啊?”我挑起眉毛问。
  “留着,留着。就快回家了哩。”小麦客把甜瓜塞进自己那件破外衣的口袋里,又将外衣整整齐齐卷好。
  两个麦客只睡了很短的时间便醒了,他们又拿起镰刀,下了地。
  村里的朱二喇子也就是在这时来的。
  朱二喇子肥头大耳,满脸油垢,领着三个儿子来到我家地头。他连看都不看我,一头跳进地里。他们斜穿到麦客们前面,在麦穗的海里投下长长的影子。
  麦客们割不了麦了,便一齐抬起头,望着气势汹汹的朱家父子。
  “哼!”朱二喇子冷笑一声,不屑地盯着老麦客干瘦的胸膛。中年麦客和小麦客不自觉退了几步,老麦客显得更加突出。
  “你们是做什么的?”老麦客笑着问。出门在外,多少事都被老麦客一笑便掀了过去。
  “老侉子,装什么装,是不是你们三个偷了我们河沿儿上的甜瓜?”朱二喇子轻蔑地称呼老麦客为侉子。
  老麦客强压怒火,和朱二喇子争辩:“你这是怎么说话嘛!俺们是麦客,又不是偷瓜贼!”
  “村里就你们三个外来的侉子,谁知道你们是什么人?不是老东西偷的便是小东西偷的!”朱二喇子又将目光射向小麦客,朱家三子也一齐瞪着小麦客。
  小麦客憋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红着脸,粗着脖子。
  “你这是咋说话嘛?俺们是下苦人,你就这样看不起?俺们凭力气吃饭,招谁惹谁嘛!你乱咬人,俺可不答应!”老麦客急了,老眼炯亮,有如刀锋。中年麦客也一挺胸脯,往前连踏几步,吓得朱家三子连连后退。
  “哼,你说没偷便没偷?指不定你们藏在哪儿了!”朱二喇子本就不善,这次更是满脸蛮横,凶神恶煞。
  “藏?俺们藏到哪里?不信,你来搜搜看!要是没有,俺可不依!”老麦客赶麦几十年,吃尽辛苦,却腰板死直,从不怕事。
  “搜便搜!”朱家父子拉扯着麦客们走到地头。小麦客看了我一眼,又低下脑袋。我知道是自己惹了祸事,一言不敢发。
  朱家三子抓起麦客们的衣服胡乱抖动着,啪!一个白肥肥的甜瓜从小麦客的衣兜里掉了出来,摔得粉碎!
  大家都不说话了,空气静得怕人。
  我赶忙站起来,红着脸对朱二喇子说:“这不是小麦客摘的!是我摘的!是我——”老麦客拦住我的话,把我搡到一边。“小孩子家,瞎叫嚷什么,滚一边去!”他的态度相当恶劣,如一头狂躁的公牛。
  老麦客看着地上汁液四射的甜瓜,脸上的肌肉抽搐着,一巴掌打在小麦客的脸上。小麦客向后跌了个趔趄。
  “尕娃子,你傻啊!甜瓜出现在小麦客的口袋里,麦客们的名声受了辱。”老麦客脸色铁青,痛苦地对着小麦客喊。
  “老麦客,甜瓜不是小麦客摘的,是我摘的!朱二喇子,你的甜瓜是我摘的!”我用力摇晃着老麦客石头一样硬的胳膊,对着他们大叫。
  老麦客痛苦地挥挥手,一把把我推开了。“莫说了,俺们麦客走南走北,从来下的是力气,靠的是名声。不管是谁摘的,尕娃子都不该动。甜瓜是在尕娃子的兜里,俺们说不清楚,俺们丢了人哩!”
  我颓然倒下,一屁股坐在地上。
  朱二喇子冷眼看热闹,哼笑一声,“老家伙,你说这事怎么办?”
  “你说咋办就咋办!”老麦客蹲了下去,无脸抬头。
  “好说,好说!劳你三个把这片麦给我收了吧。”朱二喇子指着不远处的一块麦田,一脸笑。   “俺们收就是了!”老麦客光着铁脊背走在最前面,中年麦客跟上去,小麦客走在最后面。三个人都低着头,脚步沉重。
  “小麦客!”我红着脸喊了一声。
  小麦客回过头来看了我一眼,表情古怪,不像笑也不像哭。
  麦客们忙活了整整一个下午,一口水都没喝。太阳光在他们的背上绽开了花,他们的嘴唇裂了无数血口子。等到傍晚母亲来送饭时,他们才割完最后一把麦。
  三个麦客吃完饭,歇也不歇,又下了我家的地。
  不久,父亲也忙完了小田里的麦,赶着牛车来了。
  “朱二喇子来过了?”父亲一下车便问,不知道从哪儿得到的消息。
  “来过了。”我怯懦地说。
  “这恶鬼!你们干啥不行,怎地惹上他了?”
  我正要言语,却听见麦地里传来老麦客沧哑的声音。他明显是误解了父亲的意思。“东家,你放心,不耽误事,你的麦子俺们今天一定给你割完!”
  “哎呀,不是那么个意思,明儿再割,明儿再割!天都黑了!”父亲在地头喊。
  “俺们答应了的,今天要给你割完哩!”老麦客直起腰又弯下腰,脊柱喀喀。
  父亲摇摇头,提一把镰刀,拉着我,也下了地。
  太阳下去了,月亮上来了,地里却还是我们几个。好大一片麦,到底还是割完了。大家满满装上一车麦子,坐上回家。老麥客躺在麦捆上,难忍劳累,发出长长的叹息。小麦客双脚垂在车下,一言不发,一双手忙碌着。好一会儿,小麦客碰碰我的胳膊,把一个用麦秸编成的野兔递给我。麦穗尾巴,麦粒眼睛,麦秆做腿,真像!
  小麦客对我苦涩地一笑,我望着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三个麦客回到家便睡了,鼾声很大,响彻云霄。我并没有听到小麦客翻身的声音,也没有再听到老麦客的叹息。在他们响亮的鼾声中,我竟感受到一种宁静。早上醒来,屋檐下干干净净,连金黄的麦秸都不见了,仿佛这里从不曾有人住过。
  “爹,麦客呢?”我问父亲。
  “走了,一路向北赶麦去了。”父亲牵着牛往外走。
  我坐在台阶上,手里拿着小麦客送我的麦野兔。
  一年又一年,麦野兔的光泽逐渐黯淡,终于在一个盛夏的早晨轰然解体,化为灰尘。而那三个麦客,却再也没有来过。
  发稿/沙群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传统初中教学课堂中,教师通常会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本文通过探讨初中数学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以提升初中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质量 互动式教学  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进行数学教学。在对初中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应当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采用互
一  核桃爷爷每年有小半年住山上,有时是猫冬,有时是苦夏,有时是收秋,春天嘛,就是采青。反正总有个说法,老一辈人就是讲究。爷爷满脸褶子,脸像核桃,我固执地叫他核桃爷爷。他如同传说中的山神,从山上下来时,威风凛凛,背着手,迈着四方步,比大公鸡还抖擞,就差蹲到村头老榆树上喊一嗓子。  爷爷和奶奶一辈子互相看不顺眼,一个急脾气,一个慢性子,总是拧巴着过活。要不是当初爷爷赶着小毛驴大红大绿地把奶奶娶回家,
期刊
当前,我们的新闻宣传媒介很活跃,特别是在宣传、服务于市场经济的报道上有新的起色。但是也要 At present, our news media is very active. In particular, there has bee
目的:探讨近日节律性与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尿激酶溶栓疗效关系及作用机制。 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且发病至开始溶栓治疗时间小于等于4小时患者共95名。首先,记录其发病时
摘 要: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数学课程日益受到中职学校的重视,但是数学教学质量不容乐观。中职生学习基础弱,对数学课程没有特别浓厚的兴趣。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灵活采取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中职生的长远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 中职学校 数学教学 高效课堂  目前,中职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是中职生必须接受的基础课程,对培养中职生的数学素养,使他
一道练习题中的一题多解
期刊
1  天刚刚亮,窗台上似乎还残留着昨晚月光的痕迹。融雪稍显倦意地从床上爬起来,开始新一天的工作。出身于这个国家最负盛名的人偶世家的她早已被规划好了未来——制作出更加精致的人偶。  皇宫里的订单这一周必须要赶制完成,融雪面对着工作台上那些躯干陷入了沉思。不知道过了多久,她才站起身来,将左侧的帆布揭开。那下面是各式各样的等身人偶:捧着酒杯的紫衣少女、周身被荆棘所缠绕的精灵女孩、发梢仿佛还在燃烧着的男性
期刊
以档案能力培养为例,只有做到档案理念与意识一脉相承的渗透、职业目标从整理员到管理员的延伸、注重进行项目教学的方式方法革新,才能真正实现提升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棉花品种的群体株高对种子产量的影响江苏省东台市种子公司潘伯坤,曹春荣,陈庆生,何素,任颐品种的群体株高不仅表现直观平面的量化指标─—植株高度(厘米),同时可透视动态的立体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