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黑鲈摄食过程的声信号特征及养殖密度的影响

来源 :渔业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_shui_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食行为是鱼类重要的行为活动之一,通过摄食声信号对不同种类的鱼类摄食行为做出量化分析,可判断鱼群集群密度以及提高水产养殖中鱼类饵料利用效率.该研究使用摄像机和水听器同步监测大口黑鲈的摄食行为,将声音和图像相结合,采用声像同步方法探究不同养殖密度下大口黑鲈摄食行为和声信号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不同个体的大口黑鲈摄食声信号与环境中背景噪声可区分的频率范围为1~10 kHz,大口黑鲈的摄食声信号脉宽主要集中在3 ms之内,不同体长的大口黑鲈在第1、4共振峰的差异性最小.大口黑鲈的摄食发声频率与养殖密度无关,不同养殖密度下大口黑鲈摄食的发声频谱范围均为1~10 kHz.不同养殖密度下的大口黑鲈摄食声信号声压级有所不同,摄食声压级大小与养殖密度大小呈线性正相关.
其他文献
文章采用16S/18S rDNA基因测序研究了烟稻轮作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进而探讨烟稻轮作对防控烟叶青枯病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种植前后绿弯菌门(Chi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相对丰度分别增加了21.5%、94.8%和80.4%,Sobs、Shan-non、Chao指数分别增加了13.3%、4.0%和15.5%,土壤中青枯病病原菌数量显著降低.植烟后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下降、青枯病病原菌含量增多,酸杆菌门(Acidobac
文章从耕地质量等级以及有机质、土壤pH、质地构型、灌排能力、质地等方面分析了广南县耕地质量现状,提出用养结合、化肥农药减量、提高政策保障力度、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健全耕地质量监测网络等措施,以保护提升广南县耕地质量,保障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频振灯诱杀技术是一种农业常见的害虫绿色防控技术,智能化程度较高,早晚自动关灯与开灯,人力投入较少,且能够获取最大化虫害防控成效,生产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对此,文章以通海县蔬菜害虫核心示范区为例,重点探讨频振灯诱杀技术的成效.
网衣清洗装备分流转盘内部流道结构直接影响了喷嘴射流性能,决定了装备清洗网衣的效果.采用流体力学原理,对直角L型和圆弧L型流道的喷嘴内部流场力学特性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对流速、压强、空化等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直角L型流道出现流动的分离和附壁现象,内、外两侧均有涡流形成;圆弧L型流道仅外侧有涡流形成;圆弧L型流道与直角L型流道相比,速度变化率更小,喷嘴出口射流速度更大;两种流道的喷嘴内均发生了剧烈的空化现象,圆弧L型流道喷嘴的空化区域面积和最大气相体积分数远大于直角L型流道喷嘴.本研究结果为网衣清洗装
文章梳理了曲靖市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试行1年来的工作进展情况,总结经验做法,分析主要存在问题,并对如何提高监管能力和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作出展望.
目前,大水面捕捞方式主要以人工捕捞、地笼、刺网、拖网为主,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无法满足可调控捕捞的要求.通过分析大型湖泊、水库鱼类的生活习性,设计制作了一套通过改变网孔规格大小而达到大水面可调控的捕捞装置.该装置由小网孔的拦河网制作而成,底部由套裹小石砾的网压实沉底,四周再由浮筒搭建成捕捞平台以方便后期捕捞.该装置捕捞不分淡旺季,可随时起捕,具有制造简单、成本低、材料来源广等优点.通过与传统“刺网+地笼”捕捞方式同时进行鱼类捕获试验对比,并测量鱼类的全长、体长和体质量3个生物学体征指标.结果显示:当需
为探究聚-β-羟基丁酸酯作为生物絮凝系统缓释碳源的适宜添加比例.分别向80 g/m3(A组)、200 g/m3(B组)、320 g/m3(C组)3个试验组添加聚-β-羟基丁酸酯(PHB),进行为期48 d的罗非鱼养殖试验,每4 d进行一次水质监测,试验结束时检测鱼苗生长情况,取生物絮团进行营养指标检测,将PHB称重后进行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检测.结果显示:随着PHB添加量的提高,各组总氨氮(TAN)峰值均逐渐降低,硝酸盐氮(NO-3-N)积累均提高;试验后期,A组可以稳定地将系统碳氮比(DOC/TN)维持在
“渔光一体”模式是采用水上发电、水下养殖的一种创新模式,具有土地利用率高、收益高且兼具节能环保等优点,然而光伏组件是否影响养殖环境是困扰“渔光一体”模式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比较“渔光一体”不同遮光度(0%、50%、75%)下,池塘水体pH、温度、溶氧、无机氮、活性磷、硬度、碱度;浮游动植物丰富度及光合色素含量;草鱼饲料系数、日增重率和亩产量情况,来探究光伏电站遮光对池塘水质及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50%和75%遮光组的pH、水温降低,碱度、硬度和氮磷比升高,蓝藻和浮游动物生物量下降;
低氧是水产动物活体运输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应激源,会影响水产品的运输存活率.本文旨在模拟并探究急性低氧应激对鲫鱼幼鱼(Carassius auratus)相关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对鲫鱼进行24 h的急性低氧处理,溶氧水平为(0.61±0.23)mg/L,测定低氧应激0 h、3 h、6 h、12 h和24 h,共5个时间点的血液血红蛋白(Hb)、血液高铁血红蛋白(MetHb)、血清皮质醇(COR)、葡萄糖(GLU)、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在低氧应激过程中
为探索草鱼不同养殖模式水质指标的变化规律和养殖效益差异,设置了3种养殖模式:草鱼+凡纳滨对虾混养模式(模式1)、草鱼+中华鳖混养模式(模式2)和草鱼单养模式(模式3),并对不同模式水体中总氨氮TAN、亚硝酸盐氮NO-2-N、硝酸盐氮NO-3-N、酸碱度pH、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氮TN、总磷TP以及养殖产量、净利润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在水质因子上,模式1和2的NO-2-N质量浓度随养殖时间均呈降低的变化趋势,NO-3-N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至养殖后期时NO-2-N、NO-3-N质量浓度均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