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让穷村变了样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qingc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帮扶61户259人,带动一个村!”阆中市民政局副局长张荣盛挑起了朱鎮乡封阳村第一书记的重担。
  贫困户何清贵夫妻常年多病,無法从事体力劳动,两个儿子因贫穷没有成家,住的是上世纪60年代的土坯房。张荣盛帮助他们争取到国家危房改造资金,还从民政局争取到3万元困难补助资金帮助他们修建了房屋,使何清贵一家搬进了新居。年过古稀的政策兜底户何树龙妻子有残疾,张荣盛不仅帮何树龙争取国家危房改造资金改造房屋,还为其争取资金3500元,购买母猪、生猪各一头,帮助其发展产业。“张书记对我们就像亲人一样,他承诺的事情全都办到了,我们特别信任他!”何树龙充满感激地说。
  本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稳步增收的产业发展原则,张荣盛因地制宜实行了“公司+合作社(业主)+农户”的土地入股和土地租赁相结合的模式,成功引进3位业主到封阳村发展产业。成都业主陈素华夫妇入驻封阳村注册了阆中市丰阳油牡丹种植专业合作社,并采取“1+3+6”的比例分红,带动贫困户共同致富。
  如今的封阳村,产业发展,干群和谐。当地人们都说:“是党组织派来的第一书记让咱们穷村变了模样,也给我们贫困户增添了脱贫的信心和决心!”
其他文献
青神县采用“三单模式”办学、“四个精准”教学、“五项考核”管理,提升“农民夜校”教学质量。  “三单模式”办学。由群众与夜校签订按时参加学习承诺书并对教学内容进行“点单”;夜校将群众所点内容,及时整理向乡镇党委“下单”;夜校要及时了解学员学习情况,学员对教育内容满意方可“埋单”。“四个精准”教学。场地、时间、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四个精准”,坚持“室内”和“室外”教育并重;各夜校按照季节,农忙农闲的
期刊
2月15日,《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切实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力的意见》 (以下简称“一号文件”)正式发布。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确定了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即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抓农业结构调整相比,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什么不同?如何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从何而来?针对这些问题,本刊
期刊
对于所有在基层奉献青春的人们,我们无外乎都要问一句“为什么”,而王文辉同千千万万的基层干部一样不善言辞,默然不答。大多数的时候他们像是一个“献血”者,将自己的心血输送给这片挚爱的土地。  至于“为什么”,艾青的一句诗可以作出诠释——  王文辉离开轸溪乡的时候,只是跟朝夕相处的班子成员在电话里做了简单道别,就静悄悄地走了。  2016年7月,王文辉当选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8月,他由乐山市沙湾区轸溪乡
期刊
“这个下派干部真实在,调查没几天,就为我家制定了发展养殖业的规划。”飞凤镇瓦店村村民赵天旭对南充日报社下派第一书记何刚赞不绝口。  2016年初,何刚争取资金为赵天旭家购买了一头母猪,鸡年春节刚过,他家就有10多头生猪要出栏了。  一直以来,何刚都有这样的认识,即在精准帮扶中,如果有几个带头创业脱贫的人,那“带动”大家脱贫的效果就会更明显。在村上开展的“做有觉悟有本领有作用的党员”主题活动中,原村
期刊
都江堰市构建“一校一院五大课堂”培训体系,全面提升干部培训实效。  “一校”即市委党校。发挥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把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等作为专题重点,组建讲师团进行宣讲。“一院”即成都村政学院。突出“村政”主题,针对农村基层干部特点,整体开发出党性教育、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基层治理和应急管理等5大特色课程,建立模块化、菜单式的课程体系。“五大课堂”即:“七点课堂”
期刊
阆中市地税局下派彭城镇刘家庙村的第一书记罗郃评从报到第一天起就扎根村里,走家串户忙个不停。  他首先成立了村協商议事会,协助村“两委”解决了民事纠纷10余起。  寒冬时节,村民刘德奇因村公益事业不幸去世,其家人要求赔偿金额超出政策法律规定的范围,村上数次协商没达成一致意见。为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罗郃评多次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到刘家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和法律、政策宣讲,最终双方達成一致协议。  村党
期刊
在华蓥市政府信访局局长任胜伟的办公室里,红色的锦旗占据了一片天地。其中一面“为民办事实心实意”的锦旗,是他得知建设单位安置粪池出水管道导致群众无法建房时,主动接访并督促整改后,当地百姓集体表达的感激之情。而这只是他从事信访工作以来受到群众认可的一桩小事。  许多群众的问题虽然早已解决,但还常常到信访局坐坐聊聊。他们说:“我们只想和任局长唠唠家常。”近年来,群众自发送来的锦旗、感谢信多达20余件,每
期刊
在村(社区)换届工作中,丹棱县坚持“三个贯穿始终”,确保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坚持把严肃换届纪律贯穿始终。逢会必讲“9965”换届纪律,先后组织指导工作组、“两代表一委员”等人员进行换届纪律培训,向全县党员群众发放换届纪律明白卡10万余张。坚持把风险防控贯穿始终。建立民情直报制度,全县共设立514个民情直报员,坚持“日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各村(社区)干部群众思想动态,建立风险台账。坚持把督导督查貫
期刊
编者: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历届四川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发展贫困地区经济、解决群众温饱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取得了巨大的阶段性成就,为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作出了特殊的贡献。研究这一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对于推动四川和全国全面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扶贫开发工作有极高的社会关联度和参与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工作方式和重点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四川重
期刊
地處川北秦巴山区的巴中于1993年10月建区,该区是四川自然条件较为恶劣、人民生活比较贫困的地区之一,全区4个县(区)既是革命老区县(区),又都是贫困县(区)。建区前的1992年,全区有农村建卡贫困人口91万,近20万人患地方病, 93万人、80万头牲畜饮用水困难,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97元,年人均占有粮食不足300公斤,全部指标都在国家划定貧困地区的标准以下。建区后,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省级各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