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老腊肉

来源 :烹调知识·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j_mosquito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羌族老腊肉是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特色传统肉制品。由于老腊肉用自然放养的山猪肉腌制,既有野猪肉清香味,又有家猪肉柔嫩感,是羌族人羌年节里喜欢的肉制品。羌族老腊肉有两种吃法,一是清蒸,二是火烤,无论哪种吃法,味道都香美厚醇。
  自然放养的山猪不是野猪,是羌族人圈养的一种家猪。每天早上将猪放出笼,任凭它上山下河自己寻食,少用饲料喂养。羌族的“羌”字,字型从羊从人,为牧羊人,羌族以前是以养羊为主的游牧民族,定居后,便从事农业耕作和放牧生活。牧猪对羌族人来说是拿手活。牧养的家猪凭着阿坝龙门山区里许多野菜杂果,磨炼得嘴尖毛长,滋润得膘肥体壮,猛一看还真像野猪。一到年尾,这些山猪就成了羌年节里的美味佳肴。屠宰这些山猪,羌族人不用刀,而是用绳将猪勒死后放净血,再去毛洗净,把部分肉分割成条块,用粗盐腌渍一周后,再取出烟熏,然后吊在屋梁上风干即成。用这种山猪肉做成的腊肉,能久放多日不变质,羌族人称之老腊肉。
  羌族老腊肉看相不美,黑褐色,羌族人家在通风的屋檐下都会挂上一大排。家里来客了,要拿出老腊肉来款待客人。先用洗米水洗除老腊肉表面灰尘,再用软稻草轻轻抹擦,便可将腊肉上杂质去掉,切片清蒸。蒸熟后的老腊肉油润光亮,香气四溢,肥肉不腻,瘦肉不柴,鲜嫩味香。
  阿坝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北端,饮食文化和旅游景观也很丰富,尤其是腌腊制品具有独特的山香野味,是羌族人最为自豪和喜食的美味。如今,羌族老腊肉已作为四川特产而名扬海内外。
其他文献
利用多元回归和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研究生入学成绩后续主干课程学习的影响,并确定重点专业对入学课程考试成绩的要求。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越来越多人认识到“药补不如食补”,因此“食疗”走进了千家万户,而提起食物,大家立刻想到厨房,所以本来看着毫无关联的二者,就这样紧密地联系到一起,只要我们稍加利用,就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祛病保健的功效。  葱:大葱味辛,性微温,具有发表通阳,解毒调味的作用。主要用于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阴寒腹痛,痢疾泄泻,虫积内阻,乳汁不通,二便不利等。大葱含有挥发油,油
来自于生活各方面的诸多压力,使我的身体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而母亲,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同时一生食素,身心舒泰。古稀之年的她,在院子里栽种了品种繁多的蔬菜:油菜、韭菜、萝卜、西红柿、青椒、芹菜……绿油油一片,生机盎然。母亲说,素食清心,可缓解精神压力。食素可排除体内的毒素,改善饮食结构,增强人体的各项功能。母亲最拿手的“素食宴”,营养丰富,诱人食欲。  芦蒿炒面筋:这是《红楼梦》里晴雯最爱吃的一
散居在怒江流域的怒族同胞,主要从事山地农业,种植玉米、荞麦、高粱等农作物。因怒江峡谷降雨量多,空气湿度很大,入春后到冬季前,怒族居住地的蚊虫也很多,加之怒族的生活很艰辛清贫,故怒族男女多嗜烟酒。怒家人嗜酒,也擅用玉米、荞麦、高粱酿酒。  怒家的酒主要有“咕嘟酒”、“浊酒”和高梁酒等。其中,“咕嘟酒”最具特色,是用“咕嘟饭”(用玉米面和荞麦面制成,似年糕)酿制。其做法是将“咕嘟饭”晾凉,拌上酒曲装入
在我国,烹调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艺术,甚至可以说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产物。“中国菜好吃”,这已是各国友人在宴席之上,餐厅之外异口同声的赞誉。  “中国菜好吃“奥妙在哪里呢?  1. 技法多样:中国菜的烹调技法多达数十种,如炒、爆、烹、炸、溜、烩、煎、贴、烧、焖、扒、蒸、烤、涮、汆、炖、煨、酱、卤、熏、拌、炝、煮、熬以及甜菜的拔丝、蜜汁、挂霜等,各种技法各有各的独特风味。  2. 花样多:
摘要:高职院校的智慧学习体系是一种全新的、具有改革创新的教学体系,从智慧学习的内在要素出发,分析了高职院校智慧学习推进的阻碍,进而对智慧课程的推进和改革提出了相应的探究和整改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智慧学习;课程改革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11-0172-02  目前,电子信息和智能互联网发展迅速,为人们的生活、办公和休闲娱乐带来
对核反应堆结构的可靠性研究做了综合评述,介绍了反应堆压力容器和管道结构可靠性设计与分析方法的发展概况、主要内容、研究意义及工作应用,并就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给予简要说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对投资巨大的生产系统生产的产品的质量、成本和时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降低企业决策风险,要求对生产系统的结构作出预期规划,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则
2015年3月24日,中国烹饪协会国际美食委员会联合阳光海伦烘焙培训中心,在北京曹继桐烘焙艺术馆成功举办“中法烘焙文化交流会”。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李亚光、中国烹饪协会国际美食委员会秘书长许萌、中国烘焙大师、阳光海伦烘焙中心校长曹继桐先生,世界面包大使团主席多米尼克·佛兰特(Mr.Dominique Planchot)、皮埃尔·纽利(Mr.Pierre Nury)、法国驻华使馆商务处罗兰女士和法
节食与禁食  对于禁食,我们并不陌生,我国古代有一种禁食的养生术,称为“辟谷”。现在一些宗教徒出于宗教的目的,都会短暂地禁食。比如穆斯林在某些规定的斋戒期,每日白天不许吃饭,直到太阳落山之后才允许进餐。  在我们身边,也有一些禁食者。他们大多是出于健康的目的而禁食的。禁食的办法多种多样:有全禁食,即在连续的数天里一点食物都不沾,等开禁后才吃;有半禁食,即像穆斯林在斋期那样,一天当中允许吃少量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