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梅毒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探讨

来源 :皮肤病与性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bnmzhao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二期梅毒的早期诊断 ,正确治疗 ,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对经血清学检查 (USR和TPPA)确诊的 12 0例二期梅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程作了分析 ,并对 98例采用苄星青霉素 2 4 0万U ,分两侧肌注 ,每周 1次、共 3次 ;12例采用青霉素钠 80 0万U静滴 ,每日一次 ,共 10天 ;青霉素过敏者 10例采用红霉素 5 0 0mgqid× 15d为一个疗程。结果 :1、女性居多 ,占6 1 7%。2、临床皮疹呈斑疹型 4 8例 ,病程短 ,消退快 ,平均为 6天 :扁平湿疣 4 6例 ,掌跖部皮疹 76例 ,消退较慢 ,病程相对较长 ,平均 13天 ;呈银屑病样皮疹或脓疱样疹 18例 ,则消退最慢 ,病程相对最长 ,平均 2 2天。3、二期梅毒患者经治疗后 ,平均5 5个月 ,血清学USR转阴率为 10 0 %。结论 :根据病史、临床特点及血清学 (USR和TPPA)检查可早期诊断二期梅毒 ,减少误诊、漏诊。采用苄星青霉素治疗梅毒 ,过敏者采用红霉素 ,仍是首选有效的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以氯仿∶甲醇∶NaH2 PO4缓冲溶液 (pH值 4 .8) 3∶2 .5∶1为溶剂系统 ,上相为固定相 ,下相为流动相 ,从红河青叶胆生物碱中分得 5个成分 ,其中 3个成分与碘化铋钾试剂反应显
诗歌是人类文学史上的一束奇葩,犹如晨曦中的第一缕微光,柔柔地照在绿茸茸的草地上,给人们以宁静温馨之感。而浪漫主义诗歌宛如一幅幅唯美的画面,令读者如醉如痴,赏心悦目,正
以楚雄州各县域经济为例,利用云南省统计年鉴中楚雄州各县市相关统计数据,结合楚雄州民族特色,构建楚雄州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对楚雄州2007、2008、2009
<正>近年来皮肤病中医中药的临床研究发展较快,且有一定的特色及优势,其优势为: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内外并举、简便廉验。在临床研究中,尤其在辨证论治中更具特色。目前在大
<正>城镇化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重大的综合性课题,涉及到国民经济如何协调发展,是达到一个新的现代化和谐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当前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全面推动了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在肥大细胞的表达。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流式细胞术和免
三峡库区城镇表现为“五大特性”∶城镇化发展的严重滞后性、城镇的规模极次结构的断层性、城镇空间布局的单体性、城市功能的非协调性、城镇生态环境的污染性。库区城镇建设
营业税改增值税过程中出现的部分行业税收负担不减反增、纳税申报复杂化等问题反映了在税收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管理理念上存在偏差,应注意运用系统的、发展的思维与视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