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更多梦想与未来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ian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2014年11月20日,一则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对比旧标准,一夜之间中国的特大城市从140多个锐减为了16个。一个划分标准的改动,也许并不涉及产业调整、政策变动或发展规划的剧烈转向,却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高度关注。新标准出台后,苏州凭借着661万城区人口一跃成为江苏省内除省会南京之外唯一的特大型城市,与南京、杭州一道形成了助力上海这一超大型城市的华东三引擎。
  挑战
  然而,对于苏州这座有着2500年历史底蕴和小桥流水个性的园林之城,这一“特大城市”的“殊荣”,从一开始就饱受批判与质疑。在这座资源告急、环境脆弱、经济转型压力巨大、区域竞争加剧的城市身上,究竟能承载多少发展与改革的重担?让我们先来看一组令人担心的现状:
  一、土地资源吃紧,用地规模逼近极限。在近10年来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苏州城市人口、建设用地等大幅增加,已经达到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模上限。其中城市建设用地占市域面积从2004年的不到15%,到2013年接近30%,几乎翻了一倍,土地资源的紧缺推高了房价,使得民众居住成本高企,影响了区域外人才的自然流入;
  二、城市路面交通拥堵加剧。交通组织仍以古城为核心,接近极限容量,轨道交通建设难以跟上机动车增长速度,高峰时段拥堵情况长期得不到缓解。截止2014年,苏州机动车保有量达245万辆,位居全国第九。市区高架环线的部分节点早晚高峰车速甚至小于5km/h,车流量超过饱和的时间越来越长;
  三、生态环境异常脆弱。随着建设用地向乡镇扩张,苏州环境污染也呈现扩大趋势;水资源受到沿湖沿河不正规企业乱排放的威胁,徒为江南水乡却面临喝水问题,据统计,太湖流域六大重点污染行业企业约5.5万家,而在苏州境内的有约2.5万家,大量工业污水的排放,直接导致了太湖流域水质恶化;
  四、城市生活质量提升面临挑战。苏州本地户籍人口老龄化现象越发严重,2014年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24.08%,已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外来人口在苏州人口构成中比例很高,且外来人口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比65%。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城市治理的难度和要求;
  五、城乡一体化进程受阻。受到落后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双重制约,存在着“半城市化”问题,农民入城却不能享受市民待遇,只实现了农村人口与城市中低端就业市场的对接,而未完成包括就业、医疗、教育等一系列福利制度的衔接。
  机遇
  苏州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和前沿阵地,身为开放型经济大市,在过去30年,一直在改革开放创新上走在全国前列;面向未来30年,跻身500万人口以上特大型城市的苏州还能不能继续发展、能不能承载更多的人口?这是必须回答的一个重大问题。
  诚然,资源永远是稀缺的,但是人类的进步就在于不断升级技术、提高效率,不断突破资源的极限,也就是不断挑战承载力极限的过程。大量事实分析表明,苏州的发展优势雄厚、潜力巨大,完全可以通过改进公共服务管理、提高行政规划效率,来突破资源的约束和增长的瓶颈,大幅度提升承载力、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
  苏州之所以能够在东部经济强市版图上脱颖而出,其成功的秘诀在于政府的强力主导作用。在经济发展中强调了政府“有形之手”的调控作用,在民生建设中充分发挥政府财税的扶持力量,特别是通过科学性前瞻性的城市总体规划,深刻地影响了城市的发展。2015年7月苏州在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时,将按照500万人口以上特大型城市标准探索总体规划编制改革,势必推动公共政策制定者、执行者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理念,建立健全现代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
  在解决城市道路堵塞方面,苏州将在今后五年不断完善公交优先体系建设,研究制定轨交与公交线网衔接优化方案;深入推进智慧交通系统建设,逐步建成流量监测、道路监控、电子抓拍、交通诱导等职能交通管理设施体系;充分考虑到古城区地面道路扩展空间有限的特点,提前布局四通八达的地下管线和数量众多的交叉换乘站,避免后期重复施工。
  从发挥经济结构优势角度来看,承载力更强的城市能更好地驾驭外向型经济、县域经济和高新型经济。工业化路径使得产业多集中在大城市以发挥城市的规模效益。当城市形成巨大的规模效益时,会持续产生虹吸效应,这国际城市化遵循市场原则的普遍规律。可以预期的是,随着苏州升格为华东三引擎之一,其招商引资的能力会有大的提升,世界范围内优秀企业会进一步聚集苏州,无论是设立高端研发基地还是开辟总部经济,都会让苏州的外向型经济更加具有后劲。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承载力更强的城市对改善生态环境有积极作用。通过提高城市容积率、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将人口特别是农业人口适当向宜居地区集中,能够有效缓解耕地面积紧张、生态环境脆弱等矛盾。特大城市在公共投入、吸引高科技企业方面的巨大优势能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节能减排成效,例如批量置换清洁能源公交车、大规模应用光伏能源、向低碳企业提供财税优惠等举措,特大城市在这些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号召力和执行力。
  对于生活在苏州城内的居民来说,这也是一次践行节约、倡导低碳的契机。可预见的人口增长与资源供需矛盾将倒逼民众摈弃粗放型生活方式,向以日本、以色列等先进国家为代表的高度集约型生活形态学习,自觉提升城市清洁整齐,从而营造出具有苏州气质的市民形象。2014年11月26日,苏州市启动城市环境十大整治提升行动,将用半年时间进一步净化、绿化、美化城市面貌,共建美丽新苏州,改善市民生活环境。
  从保护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承载力更强的城市能够强化文化导向的集聚作用。苏州在改革开放初期就通过合理规划,在创造了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也创造了古城保护的典范。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非但没有受到现代化、城市化的挤压,还通过做大做优旅游观光与文化产业,打造出了园林之城、水乡古镇、美食天堂等夺目名片。2014年,全市旅游总收入1697.78亿元,在全国城市中列第七位;接待入境过夜游客145.33万人次,列全国第八位;接待国内游客10028.8万人次。以东方传统文化为基础,融合现代设计元素的文创产品在国内外受到热捧,继2014年亮相APEC领导人峰会晚宴后,宋锦系列产品在2015年又登上了米兰世博会国际馆,令苏州制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城市知名度与该城市的文化实力从来都是一对互相促进的“舞伴”,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给予了苏州这座城市名扬海内外的美誉,而立足500万人口建设的特大型城市定位,将进一步依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的优势和高聚合都市的辐射影响力,充分挖掘文旅资源,打造强大的文化集团品牌,在业态丰富、服务配套、产品串联、环境优化等方面取得更多成绩。
  结语
  跻身特大城市,势必能吸引更多经济要素的聚集,打造更具资源整合优势与规模优势的产业集群,这是其他城市所羡慕的;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势必带来一系列社会、环境等可持续发展困局,这是国家设置城市规模等级、遏制城市无序膨胀的深层次考量。本次划分标准的大幅提高,一方面是让一些城市“望而却步”、稳扎稳打谋发展;另一方面意在让特大城市、超大城市们通过调整规划布局,主动承担构建集群、加速转型升级的示范领头作用。
  在500万甚至更多人口容量的特大型城市时代,苏州要提高发展的潜力,用承载力提升效率,就要坚持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改革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城市管理的各种体制,进一步释放生产力,从改革中要效率,从改革中创造发展的空间。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选取留守在云南省曲靖市X村的学龄儿童为对象,采取实地入户访谈的方法进行收集信息,总结云南省曲靖市X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全面了解该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存在的原因。探索社会工作介入该村留守儿童所遇到问题的对策和途径,为今后社会工作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领域进行干预提供科学有效的借鉴方法和依据。本文从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三个基本维度出发,注重服务对象能力的发掘和运用,服务对象心
期刊
【摘要】:张嘉璈是我国近代政治家、银行家,被誉为“中国现代银行之父”。作为民国金融界重要人物,张在民国政治、经济、财政、金融等诸多领域都发挥过重要作用,并著有诸多优秀著述。对张嘉璈经济思想的研究总结,不仅是对研究张嘉璈本人的需要,更是对民国时期金融发展研究的需要,并且对中国近代政治史、民国史及经济史都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张嘉璈;经济思想;研究综述  张嘉璈,字公权,宝山人。生于清光绪十五
期刊
【摘要】:在现代制度文明中,政治道德制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是,面对社会的愈趋复杂化,政治道德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种种缺陷。以至于道德层面和技术层面的解决方案根本无法改变政治道德生活中的种种失范局面,因此建立良好的教育评价机制、高质量的监督制约机制和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是加强和完善政治道德制度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政治道德制度;强制权
期刊
【摘要】:本文以2007-2014年沪深两市所有上市公司的资产评估数据为样本,对近年国内上市公司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进行分析,并探究三大主流方法收益法、成本法、市价法对资产评估增值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收益法的比重最高,并且该方法下增值率最高。  【关键词】:评估方法;增值率;收益法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市场化的发展,资产评估的方法与内容日益多样化,但同时行业缺陷也逐渐显现出来,出现评
期刊
【摘要】:功利一词作为重要的伦理学范畴使用始于边沁。"功利主义"一词则由密尔总结而得。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功利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在一定程度上才被人们公开地承认和接受。在当代中国,我国学者对功利主义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方面,他们致力于与实际紧密联系,在内容上有较大的突破;另一方面,他们致力于使当代青年真正掌握一把适应社会引导人生的钥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关键词】:功利主义;评述
期刊
【摘要】:本文总结了日本低保制度的成功改革与实践经验,据此提出了完善我国城市低保制度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日本;建议  一、日本低保制度的成功经验  (一)日本低保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日本的低保制度起源于明治维新时期的《恤救规则》。进入近代,日本政府又于1929年制定了《救贫法》,并于1932年正式实施。1946年日本政府制定并颁布的《生活保护法》即旧生活保护法,标志着现代意义上日本低保制度
期刊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农村养老面临巨大挑战。本文分析了传统农村养老模式的弊端,对现行的居家养老、互助养老和社会化养老进行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并探索多元化、多渠道的农村养老模式。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农村;养老模式  人口老龄化以及养老保障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个问题更加严峻。根据国际化标准,我国人口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
期刊
【摘要】:各类物资是企业经营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要确保企业经营中各类物资能够做到稳定供应,必须加强物资管理。但现实中,我国很多企业对于物资管理重视不足,没有充分意识到物资管理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作用,导致企业物资管理水平迟迟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给企业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大负面影响。随着企业竞争压力的进一步加剧,企业发展给物资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继而要求企业必须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来进行物资管理水平的提
期刊
【摘要】:实验室管理是高校发展教学,教师搞好教学科研工作的主要基础,实验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极其重要,实验室应该改进和完善管理体制,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加大实验室设备的管理力度。  【关键词】:实验设备的管理;维护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高校实验设备在数量上不断增加,实验室的管理更需要科学化的管理,实验设备的维护直接关系到学生和老师的学习和科研工作的能否顺利进行,为教学质量
期刊
【摘要】: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于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这一现象的背后,不仅反映了制度建设的缺陷导致的法律主体之间的冲突,也有社会群体对于规则意识的淡漠。本文认为,应该规范法律规定的内容来发挥它的制裁作用,并完善制度建设,深化规则意识,来减少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  【关键词】:中国式过马路;法律主体;制度建设;规则意识  “红灯停,绿灯行”这一世界通行的交通规则,在现在许多中国人看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