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口语交际教学更“增值”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i1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年段的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常常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陷入“被压缩”、“被忽视”的境地。单薄的“口语交际”是不是真的只是“走过场”呢?如何让高年段的口语交际增值?笔者结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教学,总结了高年段口语交际教学的注意点。提出让口语交际教学“增值”的观点,并从口语交际的地位、现状、价值和增值策略等角度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陶行知先生;口语交际;小学高年段
  一、口语交际的尴尬地位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频繁的人际交往活动中,口语作为生活中基础的交流手段,其重要作用也日益突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必须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与形式,着重培养学生口头实践能力,力求让学生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采取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他们终身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目前,口语交际教学因缺少必要的教学保障,还多停留在“重视”、“呼吁”阶段。口语交际内容似乎只是语文教材的点缀品,在实践教学中地位不足,处境模糊。实际教学中没有过多的相应的研究展示课,课堂的教学训练内容针对性不够,流于走形式的边缘。对口语交际没有的量化的评价和检测,更多的是教师过程性的判断,缺少系统的亮化的评价。
  二、口语交际的多维价值
  陶行知先生在教学方法中曾说过:“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如何让高年段语文书中的口语交际课变成“真教育”呢?单薄的“口语交际”是不是真的只是“走过场”呢?在实践的教学中,笔者有这样的思考,口语交际具有多维价值。
  (一)基于学生的发展
  口语交际教学是要把学生的内在潜力调动起来,以“口语”促“交际”,以“口语交际”促“综合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落实口语交际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口语交际是符合学生真实生活的,学生能进行实质性的交流,能更有效地达成教学任务,让学生体会到想学和乐学。真实的口语交际情景,可以满足学生的交往需要。
  (二)基于社会人的培养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能力的发展,特别是需求层次的提高,高年级学生参与的意识有明显的加强。
  遵循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高年级口语交际教材安排了许多学生自己参与然后说话的内容。或开展活动,或接待客人,或组织讨论,或提出建议,注意让学生身心的各部分全方位地“動”起来。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教材强调自主的原则,采用同桌互听互说,分组练习、推选代表全班发言等形式,把训练落实到每个学生,扩大了受益面,同时又激活了学生的听说兴趣,加强了课堂教学中学生间的“横向联系”,强化了他们在口语交际过程中个性化发展的主体意识。
  三、“增值”过程中的注意点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陶行知先生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综合口语交际的教材特点和年段目标,并结合实践教学的反思,笔者思考了“教”、“学”、“做”的关系,觉得在小学高年段口语交际教学中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内容:
  1.要注意话题的选择。口语交际的内容选择不仅仅是局限于教材的设置,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现实的需要。这样,突破学科的局限,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引入多个学科的内容;突破课堂教学内容的局限,在口语交际活动中由课内引向课外丰富的内容;突破现成的知识,让学生去自我发现,建构新的知识。开放的口语交际内容,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
  在实际操作中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师生共同商量,选定一个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一种是自由组合,分别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讨论,然后在全班汇报、评议;第三种是根据教学任务将口语交际内容进行整合教学。可以根据培养目标、学生实际、对话题目进行开掘,并结合话题搜索相关资料,整合相应材料和内容。
  2.要注意学生的年段特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以及实际的言语实践,合理利用话题资源,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具体的循序渐进的要求:从学讲普通话——能用普通话交谈——注意语言美;从认真倾听、努力了解内容——认真听,不理解的向人请教,与人商讨——听后抓重点,简要转述;从较完整地讲述——清楚明白讲述并谈感受——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从敢于表达——具体生动讲述——根据对象、场合作简单即席发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明确要求。
  口语交际的能力和习惯的养成,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反复的、学生自己的、群体的“表达——学习——表达”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边学边说,边学边评,通过教师、同学、书本等多元的帮助、指正,特别是自己的感悟认识,才能使口语交际教学变成“真教育”,才能让口语交际教学“增值”,才能养成具有学生独特风格的个人言语行为。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陶丽春.口语交际课话题资源开发[J].福建教育,2011,9.
  [3]付巧芝.上好口语交际课的“四个主动”[J].小学教学参考,2012:1-2.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将以《班主任工作漫谈》中“科学管理班级要靠班级的主人们”这一章为例,分析“人人都当班干部”的管理设想背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职能分散、轮换制不明显、时间和精力耗费多这三个问题来为班干部的设置提出建立“小组制”的建议,从而为完善班主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人人都当班干部”;小组制  魏书生曾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中提出了“人人都当班干部”的教育设想
期刊
摘 要:武汉华夏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学生,2017年去四川省马边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提前谋划,特色鲜明,学以致用,注重宣传,扩大影响,全面提升艺术专业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社会实践;综合素质;马边县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赴四川省马边县少数民族文化调研及山区支教暑期社会实践队是由该校艺术学院9名师生组成,他们走进四川大山深处的马边彝族自治县柏香村等地,围绕少数民族文化调研、山区支教等实践主题,取得了较
期刊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字词积累阶段,识字、记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成语的学习更不可忽视。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是在语言表达与书面表达中需要掌握的词汇,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的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好处的。本文将从成语可激发学生的巨大兴趣、成语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成语可以使课堂更为活跃、成语可以使学生的文学水平提高四个方面,来探讨小学阶段进行成语教学的好处。  关键词:巧学成语
期刊
摘 要:元稹唐传奇小说《莺莺传》中张生抛弃莺莺,后又欲与之见面遭到拒绝。无独有偶,俄国作家普希金长篇诗体小说《叶普盖尼·奥涅金》中的达吉雅娜也有类似的行为:奥涅金拒绝了达吉雅娜的告白,数年后又向其求爱遭到了拒绝。崔莺莺与达吉雅娜这一看似相同的举动背后,却有着各自所处的文化背景和作者创作意图的差异。  关键词:崔莺莺;达吉雅娜;文化背景;创作意图;差异  崔莺莺与达吉雅娜都是能为情而动,又能在受挫后
期刊
摘 要:精讲多练,学用结合,新颖别致,寓教于乐,探索一条既适合中职教学自身特点又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应用文教学之路。  关键词:应用文;教学;初探  相比于文学体裁的课文,应用文教学通常是枯燥的。往往是教师讲的条缕清晰、兴味十足,学生听得却是似懂非懂、味同嚼蜡。然而近期一位青年教师的应用文写作公开课,令人耳目一新。  这节课讲授的内容是《会议记录》。上课伊始,老师引导学生复习了前面学习的教学内容后
期刊
《一双手》原是当代作家姜孟之的报告文学《乌马的传说》中的一部分,后经作者修改成為一篇精美的散文发表于1989年8月11日的《人民日报》。本文曾被翻译为英文和法文介绍到国外,在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不小的反响。在国内,本文曾先后被选入人教版、苏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北师大版则将其编入了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目前,苏教版的《一双手》编入九年级的上册与北师大版的《一双手》略有不同,但相差不远。本文以北师大版小学四
期刊
摘 要: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生本教育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理念,其更加关注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中,自身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了有效的体现。将生本教学的理念进行深入的贯彻和落实,这也是当前新时期下素质教育开展的新要求。我们应该对于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进行明确,同时在日常教学的过程当中,关注对学生阅读意识的培养,通过展开海量阅读,让学生本身阅读水平得到提升的同时,自身语文素养也得能够得
期刊
光阴荏苒,来到附小,如今已是第七个年头了。在这里,我们守护着孩子们成长,而与此同时,附小的精神,同样在滋养着我们。附小的六个育人理念,让我受益匪浅,指引着我们携梦前行,教会我们温暖他人,温暖时光。  现在的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备受呵护。但也有这样一些孩子,因为各种难以言说的原因,缺失了完整的家庭,也缺失了一部分亲情,他们,就是单亲家庭的孩子。  在我上一届所带的学生里,就有一个这样的孩子
期刊
摘 要:“前置性作业”又称前置性小研究或前置性学习,是新课程教育理念下出现的一种自主学习的表现形式。前置性作业是指把作业作为一个支点,在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之前,精心设计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前小研究,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进行的尝试性学习。它是新知识学习过程的一种前置性储备,既可以包括知识储备、阅读储备,更包括思考储备和兴趣储备,对于增强学习过程的宽度和广度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期刊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第二个家庭,农村学校就更是如此了。教师扮演着父母的角色,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具有无可怀疑的威信,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效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  一、教师要捧着一颗爱生之心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是教育成功的关键。自教师接手一个班后,便要对这个班负责,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把他们作为自己的孩子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