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珊瑚礁毒鱼类的研究

来源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dod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较全面地叙述珊瑚礁毒鱼中毒的定义,珊瑚礁鱼毒素的毒源、毒理作用,中毒症状、治疗及预防,毒鱼种类。经20多年来的调查研究,在中国的台湾、西沙群岛、海南岛南部共发现45种珊瑚礁鱼类为有毒种。
其他文献
本研究分别以鲢全鱼及鲢鱼糜加工中的废弃物为原料发酵鱼露。测定了发酵过程中pH1T-VBN以及氨基酸的变化情况,分析了产品的理化成份并比较了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以鲢全鱼和废弃物发酵
海洋石油污染是个全球性的问题.根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我国沿海的海岸带和近海的石油污染是海洋污染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海洋贝类由于特殊的生活习性,体内很容易积累石油烃,使
比较研究了在福建养殖的太平洋特蛎二倍体和三倍休的生长,结果表明,经17个月养殖的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壳长、壳高、体重和软体部重量分别比二倍体增加14.41%、7.66%、35.27%和73.25%。在太平洋特蛎繁殖季节
以初级生产力为基础,采用营养动态模式和沿岸海域生态系能流分析模式,估算同安湾贝类生态容量,并通过对潮间带非养殖区和浅海底栖动物及吊养区滤食性附着动物的现存量调查,估着养
为了考察应用从日本引进的高压静电解冻装置解冻的复鲜肉,按冷却肉生产方式进行加工、销售的质量,本文作了解冻复鲜肉与冷却肉质量的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感官质量评定和理
根据广东省惠阳县1985-1986年网箱养殖的生产统计数据,拟合了真鲷的生产函数。该生产函数为二次模型,解释变量包括放养密度、鱼种规格、养殖期、饲料系数及其平方项和叉乘项。模型的决定
在湖泊和海湾等水域水体富营养化控制的研究中,采用种植高等水生植物和藻类的方法控制N、P等营养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3].在闭合循环水产养殖系统和水族馆生态系统中,采用生
本文通过对1960-1995年东海区三省一市历年渔获产量,捕捞努力量等统计资料分析,结果表明:东海区海洋渔业产量虽然逐年增加,但远落后于同期捕捞努力量的增幅,而CPUE却有逐年下降趋势,这表明资源密
鲍属海产珍品,早在1943年日本的学者就开始对鲍的生长和生理方面进行了研究[1].随后,进一步对鲍的生态、苗种生产、放流增殖等方面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2-5],七十年代日本养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