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灵顿公爵:打胜仗易,做首相难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滑铁卢战役让威灵顿公爵声名显赫,路上时常有人对他挥舞手帕,或脱帽致意,像国王般备受礼遇。他的官衔也步步高升,于1827年就任陆军总司令,并进入政府核心。次年,当英王乔治四世面对首相空缺的难题时,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国家英雄。就这样,著名的战争英雄成了英国首相。
  乔治四世选择威灵顿公爵,是希望他的国家英雄形象能凝聚内阁,提升政府形象。但出身托利党的威灵顿公爵一旦成为首相,内阁中就有一大批天然的反对者。而且,这批反对者控制了战争、殖民地事务、贸易、外交等领域,让威灵顿公爵的政策频频受挫。出任首相后,威灵顿公爵也未将自己的亲信和亲属带入政府,一旦遇到困局,他可以得到的支持力量非常有限。
  此外,贵族身份也是威灵顿公爵的弱点。身为上院议员,他无法在下院积极活动从而实施有效控制,也不懂得如何操纵下院选举和民意。换言之,无论在政府的基层、中层还是上层,威灵顿公爵都只有非常薄弱的控制力。
  由于军人出身让威灵顿公爵对党派利益不够敏感,他的首相生涯一开始就挑战了托利党内保守派人士的诉求,实现了辉格党人的目标。促使他完成这一决策的,是他的实用主义。
  在威灵顿公爵就任首相前,辉格党成员力主废除《市政机关法》和《宣誓法》。根据这两部法案,非国教徒长期无法出任公职,政府中的工作岗位全部由国教徒占据。由于托利党成员绝大多数是坚定的国教捍卫者,不想看到非国教徒进入政治高层,也就长期抵制辉格党的改革建议。而此时在政府内势力庞大的辉格党成员,则希望通过废除这两部法案,实现改革的目标,让国家的政治更为自由,民众的权利更为平等。
  就宗教立场来说,威灵顿公爵本人对非国教徒并无太多好感。还是爱尔兰下院议员时,他就遇到过是否要赋予爱尔兰天主教教徒投票权的讨论。在彼时的他看来,赋予天主教教徒投票权并无不可,但如果这些人要进入下院就让人头疼了。换言之,比起多数托利党成员,威灵顿公爵向来不是那股要褫夺天主教教徒权利的力量,但他也不是带有改革目标的辉格党成员,无意改变新教徒占据政治主导的现状。
  废止《市政机关法》和<宣誓法》的问题,可以看成是威灵顿公爵在爱尔兰遇到的投票权问题的升级版。在他成长为威灵顿公爵的同时,爱尔兰和不列颠在法律层面合并,爱尔兰议员得以进入威斯敏斯特下院。如果废除了<市政机关法》和《宣誓法》,爱尔兰的天主教徒就很有可能在威斯敏斯特议会与坚信国教的英格兰政治家发生直接对抗了。
  威灵顿公爵此时的身份也和几十年前大相径庭。作为爱尔兰议员的威灵顿公爵只是初人政治的家族棋子,此时他是已经在军事上为国家创造奇迹的英雄,并被赋予了要在政治领域继续创造奇迹的厚望。在废止《市政机关法》和《宣誓法》这一具体问题上,由于支持和反对的两方势均力敌,君主又举棋不定,首相的选择将最终左右事件的结果。
  让托利党成员意外的是,算不得是改革派的威灵顿公爵非但支持废止两部法案,还说服国王站在他这一边,让辉格党的目标得以实现。这让托利党人中反对天主教教徒的人表现出了对威灵顿公爵的不信任,纷纷离职。他们担心新首相的下一步就是赋予天主教教徒进入爱尔兰政府的权利。
  在党内四面楚歌的不利局面下,威灵顿公爵的下一步政策是推动带有宗教宽容性质的法案付诸实施。原因并非是他对宗教宽容抱有热忱,而是在当时形势下做出的选择。早在1825年,已经有改革派的英格兰议员向下院提案,意在改善天主教教徒的政治地位。1828年7月的一次补选风波让议定天主教教徒进入公职一事迫在眉睫。威灵顿公爵原本看好的人选想利用这次补选获得爱尔兰克莱尔选区的议席,借此进入下院,成为辅佐他的力量。不料,爱尔兰天主教教徒丹尼尔·奥康奈尔以绝对优势赢得了克莱尔选区的议席。
  根据当时的法律,奥康奈尔有资格参加选举,但当选后无法进入下院。作为彼时爱尔兰极有影响力的民族主义活动家,奥康奈尔建立了为天主教教徒争取政治权利的地方组织,他胜选却无法当选的情况引起了大量支持者组织地方起义,以示不满。
  经过了年轻时代的多次重要战役,威灵顿公爵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如果他选择举兵镇压此时爱尔兰爆发的起义,胜算极大。但作为成长在爱尔兰的新教徒,自然不会选择举兵镇压。他也非常不愿意看到爱尔兰出现地方起义,担心这是爆发全国范围革命的前兆,担心法国大革命会在英国重演。
  威灵顿公爵认为,解决之道只有化解爱尔兰天主教教徒的不满,让他们得到想要的权利,同时让爱尔兰的天主教教会和天主教教徒更好地融入不列颠。如果允许天主教教徒进入威斯敏斯特议会,那么这群人也就被不列颠政府控制,对国家统治而言是好事。宗教宽容本身并不在他考虑之中。
  1828年8月至12月,威灵顿公爵为允许天主教教徒进入公职一事奔走,希望乔治四世也能按照他的理解来认识这种变革。最终,1829年4月,英国政府准许天主教教徒进入公职,也让奥康奈尔順利成为克莱尔选区的议员。
  如果从英国政治的世俗化和现代化的角度来理解这件事,威灵顿公爵算是“顺应历史而变”的“改革派”,在没有引起太多社会动乱的前提下缓解了与爱尔兰天主教教徒的矛盾。从动机来看,他是为了维持现有政府,避免社会动乱引发革命。从实际的效果来看,此后爱尔兰天主教教徒的地位得到提高,可以在威斯敏斯特议会发声,进一步要求权利,推动了爱尔兰民族主义力量的发展。
  但是,就党派政治而论,这是辉格党的胜利。威灵顿公爵不仅因此失去了越来越多同党的支持,也让托利党在政府中的力量进一步减弱。于是,他只能下野了。而在被迫下野后,曾经的国家英雄在出行时被拽下坐骑,甚至被人袭击,还有人向他在伦敦的住所投掷石块。
  然而作为国家英雄,在威灵顿的人生谢幕后,民众对他的爱戴则依然延续。英国有150万人参加了他的葬礼,维多利亚女王也将他奉为英国特性的代表,对他的品格给予极高评价。
  只是在19世纪这个英国政府不断走向成熟的阶段,军事上的成功固然能巩固国家统治,但政治运作需要职业政治家,需要能控制议会下院的议员领袖,而不是军功卓著的国家英雄,也不是时代偶像。威灵顿公爵之后的英国首相们都没有复制他的发迹道路,或许正说明了这一点。
其他文献
1517年,英国政府颁布法令:红衣主教一顿饭只能上9个菜,公爵、大主教、侯爵、伯爵以及主教一顿饭只能上7个菜。除身份外,吃几个菜还和收入有关系:年收入在40到100英镑之间的人每顿饭只能有3个菜。且每年用于食品的总花销不能超过其年收入的10%。  受到限制的那些人当然会有意见,有人甚至找出了冠冕堂皇的借口。他们称大吃大喝的风气来自于恐惧。在过去的100年里,欧洲人的生活不怎么平静,在严重的饥荒降临
在贤相丛生的宋代,叶衡是一个不得不说的人才。据《宋史》記载,他最后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在军、政两方面都兼任要职。当时,南宋最为圣明的一代君主宋孝宗十分信任他,考虑军机大事时,常常召见他参与研究。那么,叶衡是怎么成为一名既深得君王赏识、又深受百姓爱戴的贤相的呢?  叶衡做首都临安府下辖的于潜县知县时,豪门大户多居住于此,他们常常为少缴纳赋税而虚报数字。当时的赋税制度,是按当地人口规模来规定一定数字,再
士蒍(wei)上任晋国大司空之后,晋献公立即给了他一个大单——重建聚城。两年后,聚城重建完毕,改名为绛,成为晋国的首都。  第一次接这么大的单,又是首都这么重要的地方,士蒍尽心尽力。因为工程质量得到晋献公的认可,在絳建成之后,士蒍又拿到两个大单——晋献公在蒲为二儿子重耳建城,在屈为三儿子夷吾建城。  这两个工程与首都建设相比,工程量和重要程度都差得多,再加上已经有了丰富的工程经验,士蒍便玩起了花样
二战期间,德军以每晚平均200架飞机的数量连续57天对伦敦进行轰炸,仅头两天就造成八百多人死亡,刚刚担任首相的丘吉尔面临巨大压力。  面对德国的狂轰滥炸,英国政府决定修建几个军用机场,以便用更多战机来对抗德国空军。一天,丘吉尔在国会和议员们开会,一名议员反映有一处新机场需要占用一些居民住宅,但有一家人执意不肯搬离,导致机场没法建设。丘吉尔听后点点头,說:“这件事已经被媒体报道,我也留意了,人们也纷
1846年,爱尔兰自治运动领导人查尔斯·帕内尔出生于爱尔兰(1801年并入英国)一个条件优渥的地主家庭,其祖父和父亲均毕生反对英国对爱尔兰的政治控制,认为位于伦敦的议会离英格兰太远,难以反映爱尔兰人的呼聲。受此影响,帕尔内从小便立志为实现爱尔兰自治而奋斗。29岁时,他加入爱尔兰自治党,并很快成为其领导人。不久,他又成功当选为英国议会议员。  在他的领导下,爱尔兰自治党迅速强大起来,并且与英国政府进
蒋介石性情多变,为数不少的地方大员就因为看不懂他的脸色,吃亏不小;而能看懂蒋介石脸色的人,即便犯了错,也不会着急发慌,因为蒋介石的脸色中写着自己的安危祸福。  有一次,蒋介石的侍卫长王世和随蒋介石去湖南,临行前,蒋介石对他谆谆告诫:不准吃宴请,不准收受地方官员礼物。王世和在蒋介石身边待久了,知道他喜怒无常,通常不敢任意胡为。但到湖南后,省主席一心想结交他这位“天子近臣”,对他恭敬有加,不仅吃好喝好
朱元璋虽是布衣出身,无文凭缺学位,却很重视教育。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全国尚未统一,朱元璋便在应天府(今南京)的集庆路附近开办了明朝第一所国立重点大学——国子学;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又及时恢复了中断多年的乡试。洪武十五年三月,国子学改称“国子监”。朱棣夺位后,将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于是明朝有了两所国立重点大学,即南京国子监(南雍)和北京国子监(北雍)。  国子监是出贤人的地方,招
19世纪的欧洲人卫生观念很落后,连勤洗手的意识都没有,尤其是本就充满病菌的医院更是弄得脏兮兮的,很多病人因此死亡。此时,一位洁癖患者用洗手这种方式拯救了万千生命。他就是匈牙利妇产科医师伊格纳兹·塞麦尔维斯。  塞麦尔维斯从小就特别爱干净,1844年,26岁的他进入维也纳总医院担任妇产科医师。当时在医院分娩的产妇非常容易患上产褥热,即分娩后就开始发高烧,最终在痛苦挣扎中死去。医院对此束手无策,而塞麦
在菩提祖师那里学会72变后,孙悟空一路从地下砍到天上,最后惊动了玉帝。在太白金星的举荐下,孙悟空被天庭招安,封为弼马温,后因不满弼马温的职位,擅自回到了花果山。一般认为,孙悟空不愿当弼马温是因为嫌弃官职太小,配不上他的能力。但事实上,他罢官并非如此。  弼马温的工作确实不起眼,就是养马,但天庭这样的小官比比皆是。镇守天庭的四大天王主要职责就是看守四个天门,充其量就是门卫保安,工作还不如弼马温有趣。
母爱如伞,在寒风大雨中为你遮风挡雨;母爱如热茶,在你伤心时温暖你的心田……  放學后,我放下沉重的书包,坐下来埋头开始写作业。这时,我身后响起了轻快的脚步声——原来是母亲,她来检查作业了。她的神情是那么严肃、认真。突然,一阵哭声传来,妹妹醒了,妈妈连忙过去哄她。  天色不早了,妈妈放下妹妹,开始做饭。烟火熏着妈妈,一滴滴汗珠滴落下来,妹妹还在那“咿咿呀呀”地吵闹,妈妈只好边应付她,边炒出一盘盘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