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个性心理素质的作用

来源 :学问·科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11230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个性心理素质特殊作用的分析,阐述了如何利用体育教学和有利条件挖掘在培养学生个性心理素质方面的潜在效能及培养的具体内容和各种方法。
  【关键词】个性;心理素质;终身体育;体育意识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知识的不断更新,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是通过学校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应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这也是新课程《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念,并能够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思想”。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运动手段,不断增强学生的体质和促进内脏发育的同时,应注意对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个性心理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对职业院校的学生正趋于成熟和逐渐定型阶段,更不能忽视。因为他们与其他阶段的学生不同,毕业要面对就业和走向社会,更需要有鲜明的个性和稳定的心理素质。同时,从抵御和削弱社会某些不良影响和祢补中学时期这个方面不足的意义上看显得尤为重要。所以,除了上好体育课外,应把身体锻炼过程与体育意识、个性心理的培养紧密的结合起来,时刻贯穿与体育教学中。
  学生在体育课上应是积极主动生龙活虎的,而我们现在的体育课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严肃有余活拨不足,课堂气氛过于死板,多数人都认为没有规规矩矩的站好,认认真真的听讲,而是乱成一片,“放羊”式的教学,那么这堂体育课老师一定不认真。这在某种程度上压抑了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突破传统授课方式,大胆的进行改革,改进教学方式,改进组织形式,充分体现学校体育的娱乐性、健身性、开放性,才能营造一种生动活拨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个性心理得到充分发展。
  
  一、体育教学对发展学生个性心理素质的作用
  
  1、对运动能力的培养
  上好体育课和参加体育运动,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对我们职业院校的学生更是如此。上课提倡教师精讲学生多练,采取启发诱导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样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育课不仅仅是对运动能力的培养,还包括自我认识能力、协同配合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适应能力的培养。还可以从体育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得到他人的尊重。体育的多功能作用在这方面也发挥的淋漓尽致。
  2、对竞争意识的培养
  竞争是体育竞赛最突出的特点,通过体育竞赛、体育游戏、运动竞赛,各种测试与评分都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动员学生积极的投入到竞争与自我能力展现的运动中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提高其竞争能力。
  3、对性格的培养
  性格是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对客观现实的态度。参与不同的运动项目可以发展不同的良好性格,改善性格上的弱点。经常参加这项运动可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尤其是那些内向、软弱、孤僻的学生会有很大帮助。
  4、对意志品质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训练和运动中,许多都是对意志品质的考验。比如在中长跑中都有一个极点,只有坚持下去度过困难时期,就会取得胜利。这就是对意志品质的考验,在运动中许多都是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获得成功的,这有益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二、对情商、情感的培养
  
   对学生情感、情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体育教学中会体验各种各样的情感。这会激发学生不畏困难、坚持到底、敢于拼搏的精神。运动环境和场上的复杂多变又会激发学生的应变能力,这都会使学生们在心理上获得兴奋、愉快、满足的情感体验。因此,体育教学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三、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心理素质
  
  1、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兴趣和爱好本来就是个性化的东西,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以往的体育教学过于竞技、过于死板,导致学生虽然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体育课,更谈不上终身体育了。所以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应努力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师生要建立起互动的关系,要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学内容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教材,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美感和责任感,引导学生在运动中磨练自己的性格,有利于个性心理发展。
  2、强化自我意识,调动主体能动性。
  在体育运动中,支配学生身体运动的自我意识,渗透着社会经济、文化、政治、道德和民族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体育教师应有目的地培养其自我意识,要用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影响学生,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一个理想的体育环境,在教学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目的,提供学生更多的自由,变学生被动参加体育活动为主动追求。尽可能激发其自我活动的能动性,并给予充分信任和尊重。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
  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受到同等的尊重和关注。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给学生心理施加影响,使其身心状态能经受胜利、挫折、反复等顺境和逆境的不同承受力,达到能自我调控程度。使他们在充分体验体育学习乐趣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逐渐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4、按学生兴趣选择进行分组教学。
  兴趣是影响教学效果诸因素中作用极明显的心理因素,由于学生兴趣不同,往往对同一教材、同一内容产生不同兴趣,其教学结果也截然不同。为保证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个性心理素质,教师可按学生兴趣选择分组教学。由于职业院校的学生都是喜爱某一项运动而自愿参与学习的,所以学习动机肯定是积极的。这样的组织安排,不仅使学生会全力配合,易于完成教学任务,也能使学生尽情运动、享受,心境会格外开朗。
  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培养个性心理素质的研究和实践得出结论,在这个时期对学生心理的体育教学潜能相当大,任何活动还都敏感和兴奋地影响着他们。那么,在发展学生心理素质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加强学生思想中积极的、向上的、健康的、创造性等方面的个性心理的发展,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想中消极的、落后的、自私的、不健康的个性心理加以改正和克服。尤其是职业院校的特点,更需要使学生个性心理素质向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身心健康,品德高尚、全面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合格人才。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崭新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要使学生亲身感到信息技术课是一门轻松易学的实用技术课程。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提出教师的教学语言的如何运用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教学;思考    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搜集信息意识及能力。当今世界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都是信息技术的具体体现。中、小学生要学习的信息技术即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
怎样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这是每一个政治课教师都面临而且必须作答的问题。尤其是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上形形色色的理论、主义甚嚣尘上,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廉耻观、利益观五花八门,这些理念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学生的心灵,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产生影响,这就更要求我们每一个政治课教师必须作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回答,这才无愧于政治课教师的光荣职责。依据美学原则、运
通过分析短周期拉弧螺柱焊的原理、特点和工艺过程,结合拉弧螺柱焊在车身焊接中的特点,对车身焊接过程中的螺柱焊焊接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合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对生产
21世纪中国的发展将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重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存在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事业的环境,以及在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和道路等方面。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按照新的发展思路,统筹规划,明确开发目标,围绕经济增长、结构提升与可持续发展,从时空两方面合理布局,分步实施。
文章简要阐述了针对C-NCAP侧撞要求中对于改进乘员保护所需的工作,基于侧面碰撞试验结果,分析了侧面气囊对乘员姿态控制和身体各部位的保护机理,提出了侧面气囊的设计思路。并结
加强先进文化建设,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现实选择,更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唱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旋
施工建设组织设计直接影响着公路桥梁建设的质量,具体来讲就是承建单位通过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前期资源的状况,并与具体的施工方案相结合,然后对整个工程进行具体的筹
【摘要】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经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广泛使用的语言。然而,由于受到考试制度的影响,中国英语教学一直忽视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形成一种典型的“dumb English”或“chinghlish”。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紧迫性,并在不断探索训练小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有效方法,笔者在此向大家提
以乍得Bongor盆地Baobab North油田P组为例,探讨重力流水道砂体的沉积机理及构型特征。结合岩心测井等资料,确定了P组的沉积背景,明确了单一水道的类型及其形态结构,探讨了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