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81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探讨了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是针对一线翻译教师如何自建小型语料库并在翻译课堂上予以运用,因为一线翻译教师的实践是语料库在翻译中运用最为重要的环节。本文对于语料的准备、处理、标注和检索都进行了比较具体的总结。尤其是对标注部分进行了重点阐述,因为这一点最能体现自建小型语料库的优势。
  【关键词】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 翻译教学 标注
  一、引言
  语料库是指在随机采样的基础上收集到有代表性的真实语言材料集合,是语言运用的样本。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的语料库研究已经被广泛运用到语言研究与教学的各个领域。然而语料库与翻译领域的结合相对较晚。
  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主要包含理论技巧讲解、举例说明和练习巩固三个步骤,该翻译教学模式仍然广泛使用在我国和很多国外的外语专业翻译课堂上,为翻译教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翻译人才。然而该模式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传统翻译课堂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被动接受技巧知识难以将所学知识进行内化。同时由于课时和教材的限制,传统翻译教学无法提供大量实例供学生学习,有限的语言输入量无法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真正内化为翻译能力。
  而语料库恰好可以帮助解决传统翻译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和语料输入量不足的问题。因为在语料库条件下进行翻译教学,学生可以采取“发现式学习和数据驱动的学习方式训练掌握翻译技巧,提高翻译技能,熟悉翻译职业特征”。语料库分为单语语料库和双语或多语语料库。前者主要收集本族语者的语言实例,后者顾名思义是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语言材料组成,其中平行语料库作为能将源语言文本和其对应的译语文本进行全文检索并对照显示的语料库对翻译教学的辅助作用尤为明显。
  二、平行语料库与翻译教学的研究现状
  平行语料库与翻译教学的结合起步较晚,国外相关的应用研究有近二十年的历史,发展较快的是西语间的平行语料库的建立。国内主要是本世纪初开始进行相关研究,有代表性的就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王克非主持创建的“中国英汉平行语料库”。但是正如王克非所说,目前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平行语库与微观翻译教学环节有效衔接”的问题。而语料库与微观翻译教学环节的衔接需要一线教师翻译课堂的有效实践。
  但是目前存在国内大型双语语料库稀缺和知识产权的问题,多数翻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无法使用双语语料库,因此本文将尝试帮助翻译教师总结探索如何自建自己需要的小型双语语料库,以及如何在课堂上运用双语语料库进行翻译教学。
  三、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的建设
  1.语料的准备。授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和专业特色,选取一定规模的文章建立自己的小型双语语料库。语料在类型上可以是兼收并蓄的全文语料,也可以是针对教学对象专业的特定类型语料。例如商务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可以选取Financial Times等经济类的报刊原文和对应中文翻译作为自己的语料,而对外汉语专业的翻译教学可以选取中国经典典籍和相应质量较高的英文译本。语料搜集的途径包括文本电子扫描、互联网下载和人工输入等。除了去除无关冗余信息和校对错误以外,英汉双语语料库还需使用语料库对齐工具做到句子層面的对齐。只有句子层面上做到对齐,才能真正通过检索来定位汉语和英语表达方式的相似点和区别。
  2.定位检索软件。网上可免费下载的检索软件有Paraconc和TACT,前者支持Windows环境,后者只能基于DOS平台。两者皆比较方便使用,对使用者无计算机和语料库知识方面的特殊要求。
  3.语料的标注。语料库增值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设计语料标注系统。但是语料标注因设计者的研究用途不同而有所区别。对于翻译教学来说,标注主要是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词性标注,另一方面与翻译有关的语言特征标注。
  前者词性的标注可以通过TreeTagger等软件实现,但是后者需要人工输入,是双语平行语料库服务翻译教学实践的关键环节。国内大型语料库在这一点仅进行了初步探索,例如王克非主持研制的中国英汉平行语料库,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语料库对于与翻译相关的语言特征标注也很少涉及。对一线翻译教师来说自建小型语料库反而在标注方面有优势。虽然自建语料库容量有限,但是根据教师个人教学需求添加标注可以使得工作量相应减少,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做到让英汉双语语料库服务个人教学翻译实践。
  对于与翻译相关的标注项目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做法。涉及到标注项目设计的研究数量较少,不同的学者处理的方法也不尽相同。笔者总结认为对于英汉双语语料库的标注应该主要包括对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的标注。翻译策略包括异化和归化。顾名思义,异化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尽量想原文作者靠拢,保留原文的异国语言风格,其优势主要是能够更加到位地体现原作品的风格,让目的语读者欣赏到源语言的美丽,更好地完成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而相对应的归化就是尽量向目的语读者靠拢,用目的语读者熟悉的语言风格来进行翻译,其优势在于译文更加通顺地道,更加容易被目的语读者接受。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策略各有优劣,任何译文都是异化和归化的混合体,汉语和英语差距较大,需要学生仔细揣摩灵活运用策略。因此对语料进行翻译策略标注对于学生体会中英文差异,提高翻译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翻译策略范围相对宽泛,是翻译时译者所遵守的思路和原则。而翻译技巧则是在翻译实践过程中所运用的技能,是采用的固定翻译操作,更加有形具体。翻译技巧可分为五类:增译、减译、分译、合译和转换。具体如何标注可参考以下例句:
  原文:Some theaters can be resolved through diplomacy and dialog.
  译文:在有些战场,可以通过外交渠道,以对话的方式解决问题。
  汉语翻译没有遵循原有的英语句子结构,而是按照汉语语言特点把名词转化成了动词,因此属于异化。而异化策略具体是通过增译技巧实现的,增译了划线的词汇。因此可以标注为归化、增译。   原文:中国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积极力量。
  译文:China will forever be a force dedicated to world peace and common development.
  汉语整体相对英语更加简洁,但是汉译英也有需要减译的情况。原文中的动词“维护”和“促进”翻译成英语时省略了,因为名词结构在英语中更为常见。“积极”其实在句子意思上与全句有些重复冗余,但汉语偏爱四字结构,多用四字词汇显得句子对仗工整。因此本句可以标注为归化、减译。
  原文:He tried vainly to take us into agreement with the unrealistic proposal.
  译文:他试图劝说我们同意接受这项不切实际的建议,但还是白费了力气。
  副词“vainly”进行了分译,因为汉语语言特点副词少,分句多,所以汉语翻译把副词整合成跟前一句主语一致的分句,更为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因此可以标注为归化、分译。
  原文:Confucius was a believer in moral action and in what we today call human development. He advoca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harmony within the social order.
  译文:孔子信仰道德的行为,信仰我们今天所说的人的发展,提倡在社会秩序内建立和谐。
  英语多简单句,而汉语一般不喜欢重复某一名词或代词作主语,特别是英语句子共用相同主语的时候,往往将原文数句合译为一句。这里先后两句的主语都是“confucius”,所以合为一句更符合汉语简洁凝练的特点,因此标注为归化、合译。
  转换相对复杂,包括语言各个层面的转换,这里以最常见的词汇层面轉换为例。
  原文:The Chinese government can be very helpful.
  译文:中国政府能提供很多帮助。
  词汇方面的转化主要涉及词类转换。译文把形容词转换成动名词短语,符合汉语多动词的特点,因此可以标注为归化、转换。
  以上的例子都是采用归化的策略,因为这样更加地道,更易于目的语读者理解,更能达到语言文化交流的目的。但是特定情况下采用异化策略能够在不影响理解的情况保持语言的原汁原味。例如“铁饭碗”可直接译为“iron rice bowl”,这样可以让英语读者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语言文化。通过语料标注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以便学生更好地进行翻译实践。
  四、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
  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就在于学生能够直接面对大量有针对性的语言数据,通过自主学习和发现学习自己总结翻译规律,习得翻译技巧。特别是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英语与汉语一一对应,无论检索的是汉语还是英语词汇,都会将含有该词的句子和译句一起检索出来,因此可以对于同一词语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双语译例,通过大量的译例让学生深刻体会该词汇可以有什么样的对译,启迪学生以后的在翻译该词汇灵活使用不同译法。词汇检索是双语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最为常见的运用。
  再有就是对于标注的检索,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翻译技巧。标注检索的作用主要依赖标注本身。比如本文前文花了不少篇幅举例标注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翻译课堂上教师检索出“增译”的大量翻译实例,让学生自己分组讨论总结什么情况下适合用“增译”这种翻译技巧,以为如何运用“增译”。教师再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启示,这样的效果绝对好于教师上课列几个实例对学生进行讲解。因为使用语料库教学,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而不再是以老师为中心的翻译教学课堂。
  还有对于语句甚至语篇的检索,对于表达同一或是类似意思有不同的译句。这一般就要求录入语料时对于同一语篇有不同版本的译文。
  五、结语
  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是翻译教学改革的有力工具,对于翻译教学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肯定。但是如何在翻译课堂教学中真正运用语料库进行教学还是所有外语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线翻译教师如果能够在自己教学需求的基础上自行完成小型语料库的建设,解决自己翻译教学中的问题,形成灵活有特色的翻译教学方法,这样的翻译教学才能真的帮助学生的翻译技能取得较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杨惠中.语料库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8.
  [2]穆雷,刘康龙.导读[A].In Zanettin F,Bernardini S
其他文献
在自制鼓泡流化床反应器上进行了气体停留时间对煤热解过程影响的研究。研究发现焦油产率在气体停留时间为18.2s时最高,以后随气体停留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这是由于二个相反趋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211-02  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通过双向互动,家长和学校要在教育内容和方法方面互相配合,还要在思想观念上求得共识。这样才能有助于孩子在家里和学校中更好地生活、学习,才能有利于孩子健康的成长。在合作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沟通中相互切磋教育方法,逐步实现家校两个环境的一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在环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211-01  酸碱质子理论(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认为:凡是可以释放质子(氢离子,H+)的分子或离子为酸(布朗斯特酸),凡是能接受氢离子的分子或离子则为碱(布朗斯特碱)。如将水、醇及酚类的某些化学性质放在酸碱质子理论系统中进行研究比较,可以发现它们化学性质的共性及差异。  1.水、醇及酚类化学性质的共性  水、
用微机热天平和色谱方法测试和研究了催化促燃脱剂硫剂在降低煤炭的着火温度、改善煤炭燃烧特性、减少煤炭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方面的节能、环保功效。试验结果表明;CCS型催化
采用自行设计研制的煤水浆体冲蚀磨损试验装置对常用金属材料进行了煤水浆体冲蚀腐蚀磨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浆体环境下,浆体的腐蚀和磨料粒子的冲蚀共同作用所产生的冲蚀剥
为进一步探索三江平原白浆土地区小麦高产途径,采用垄作和垄上多条精量播种相结合的栽培模式,提高小麦单产。结果表明:70cm垄距、垄上4条播比对照15cm单条播增产26%;采用70cm
在时装市场的竞技场中,在生活方式和穿着美学日益觉醒的年代,在服装产业若干个关键要素中,诸如时装周、设计师、时装片等这样的“感性”要素,与零售管理、营销拓展、品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