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身边的第一个速记员

来源 :湘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sh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办公设备技术含量不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办公厅、办公室都配有专门负责记录领导讲话的速记员。我当时就是中央办公厅速记室的一名速记员。
  中央办公厅的速记员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不仅政治条件要好,而且都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每分钟记录能达到180个字以上。
  中央办公厅的速记员主要负责记录党的高级领导人在重要会议上的讲话,尽管工作非常重要,但当时中央规定不允许速记员像翻译那样紧紧跟随在领导身边,必须与领导保持一定的工作距离。这条规定中央办公厅一直认真执行着,尤其为毛泽东讲话做记录时,把握的尤为严格。可谁也没想到,后来毛泽东竟率先打破了这一规定,而且我有幸成为了第一个坐在他身边做记录的速记员。
  在1956年1月26日召开的全国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说出了“我们国家一穷二白,像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的经典讲话。这句话就是我第一个记录了下来。
  这次全国最高国务会议是在下午3点开始的,根据办公厅速记室的安排,我与另外一名同事一起坐在主席台右侧轮流记录。大约到了晚上6点,会议暂停休息,与会人员开始用便餐,工作人员则都集中在会议室外面的回廊里吃点心。大家正一边吃一边聊天的时候,忽然隐约看到远处有一个高大的身影向我们这边走来,有的人说看样子像是毛主席,那身影越走越近,越来越清晰,真的是毛主席!于是我们赶紧把嘴里的点心咽了下去。毛泽东走到我们身边,主动伸出他宽大的手和大家一一握手、寒暄。
  毛泽东来到我身边和我握手,并和蔼地问:“小鬼,你多大啦?是做什么工作的?”
   “我刚满20岁,是来给您讲话做记录的。”我激动地赶紧回答。
   “哦!能听懂我讲的话吗?”
   “能听懂。”
   “我说话快吗?”
   “不快。”
   “如果听不清等会儿就坐到我身边来。”
  说完,毛泽东笑着走开了。
  一听毛泽东允许我坐到他身边做记录,我简直受宠若惊,万万没想到,日理万机的国家领导人对一名普通速记员竟如此关心。激动之余我也想到,坐到毛泽东身边做记录,按办公厅有关规定是不允许的,可转念又一想:这是主席叫的,机会难得,不妨请示一下领导。于是我点心也不吃了,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赶紧找到办公厅的领导汇报和请示,没想到领导听完后略一沉思竟应允了,这令我兴奋不已。有了领导的批准,会议复会时,我便壮起胆子坐到了毛泽东身边。我一落座,毛泽东看了我一眼,就冲我慈祥地点头微笑。也许是受到毛泽东的鼓舞吧,那天的会议记录我完成的非常顺利,全身心地投入到记录中,竟然忘记了自己是坐在毛泽东的身边,记下了他许多经典的讲话。会议结束后我才知道,我居然成了第一个坐在毛泽东身边做记录的速记员。
  (王玉哲口述王高岩整理)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的各级组织都以主要精力从事工人运动,工人运动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从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形成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1926年秋至1927年春,出现了中国工人运动的高涨。在领导和推动中国的工人运动中,湖南共产党人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在中国工运史上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功绩。    参与创建和领导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及其分部    以毛泽东、李启汉、邓中夏为代表的一批优
期刊
2010年1月,从北京人民大会堂传来喜讯,在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长沙理工大学校长郑健龙教授领衔的“膨胀土地区公路修建成套技术研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一所普通地方性院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湖南是第一次。闻知此讯,长沙理工大学沸腾了,湖南高教系统以至整个教育系统都因获此而披上荣光。  创造奇迹的郑健龙和他的科研团队,历时15年,以一种执著的实践精神与独有的创新力量,攻克了在道路修
期刊
1935年5月,张爱萍曾在长征途中创作了诗篇《翻晒经山》:晒经山巅晒经关,玄奘东还曝经篇。羊肠直上通霄汉,银星缀臂似游仙。说大圣,笑语欢。昼夜两越晒经山。  晒经山,在四川大渡河南岸。是昆明去雅安的必经之地。相传唐代高僧玄奘从印度取经返回长安时途经此山,曾在山上晾晒被水浸湿的佛经,后人便命名此山为晒经山。后人翻越晒经山时,总是好奇地要找唐僧在晒经山留下的遗迹。1935年5月,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后,
期刊
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文物部门珍藏着一面1927年巫清乡小清溪村农民协会使用过的犁头旗,这是大革命时期全县55面犁头旗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农民协会旗帜。  1926年6月,中共湘区委派中共党员胡植前往城步发展党的组织和开展农民运动。9月中旬,中共城步县特别支部在县城龚家祠正式成立,胡植任书记,戴伟任组织兼宣传委员。1927年春,中共城步县特别支部已发展党员30余人。在中共城步县特别支部和县农民协会的领导
期刊
1954年2月的一天,彭德怀在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海军副司令员罗舜初和华东军区副参谋长周骏鸣等人陪同下,来到上海的门户——长江口崇明岛视察海防工作。彭德怀向驻守此地的海岸炮兵团团长提出一些诸如长江航道的水深是多少、潮汐情况如何以及你们的大炮是哪年造的等一系列问题,团长却大多回答不上来。彭德怀又转身问周骏鸣是否来过该岛,周老老实实地回答说:“没来过。”  一问三不知,彭德怀开始面有愠色。这时,他走近
期刊
在中国书店2010年秋季书刊资料拍卖会上,一册1944年5月晋察冀日报社出版的红色封面精装《毛泽东选集》以21.28万元成交,引起了收藏机构、收藏家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毛泽东选集》是建国前我党编辑出版的第一部《毛泽东选集》,弥足珍贵。  1944年1月,全党整风运动正在深入进行中。10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对即将召开的晋察冀分局干部扩大会发出指示,要在干部中特别是在高级干部中“建设正确的思想——毛泽东
期刊
91年前,一位俄罗斯的年轻人风尘仆仆来到上海,走进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与另一位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一起出席了中共一大。在会上,这位年轻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然而,会议进行到一半时被特务发现,代表们被迫转移,这位年轻人匆匆离去。他就是尼克尔斯基,在以后的岁月里这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成了一个谜。  在半个多世纪里,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第三展厅中,中共一大的15位出席者中14人的照片、生平介
期刊
他26岁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药代动力学实验室,32岁完成了国内第一本药物代谢动力学专著;他从事药理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40多年,承担国家重大研究项目30项,领导完成100余个新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他获得过29项次各类科技成果奖励,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40多篇,出版中英文版学术专著15本……  他就是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代动力学专家刘昌孝,一位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药物动力学科学研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期刊
杨得志做媒    1910年6月13日,唐亮出生在浏阳市永和火石岭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按唐家辈份为他取名唐昌贤,希望他长大以后能成为一个被人称颂的贤者。参加革命以后,他党得这个名字不好,决心把自己一生的光亮献给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便取名唐亮。  唐亮小时候读过私塾,上过中学,在部队积极上进,追求进步,作战勇敢,善于做政治思想工作。1940年6月,他已担任八路军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任,那时,他刚满
期刊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题记    2006年3月13日,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在雄壮的《国歌》声中胜利闭幕。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军区原副政治委员张国初,迈着轻快的脚步,踏着和煦的春风,从人民大会堂走出来,走进明媚的阳光。  多年前,张国初怀揣一把剃头刀,从农田走向军营,从列兵成长为共和国的将军。  回顾45年军旅生涯,张国初禁不住感慨万千,并深情赋诗一首:    国门舞剑驾长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