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发现罕见的犁头旗

来源 :湘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outiao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文物部门珍藏着一面1927年巫清乡小清溪村农民协会使用过的犁头旗,这是大革命时期全县55面犁头旗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农民协会旗帜。
  1926年6月,中共湘区委派中共党员胡植前往城步发展党的组织和开展农民运动。9月中旬,中共城步县特别支部在县城龚家祠正式成立,胡植任书记,戴伟任组织兼宣传委员。1927年春,中共城步县特别支部已发展党员30余人。在中共城步县特别支部和县农民协会的领导下,全县已建立区、乡农民协会55个,有会员5000余人。县农民协会给每个区、乡农会统一配发一颗农会印章和一面鲜红的犁头旗,全县农民运动进入高潮。当时流传一首民谣记述了全县农民运动的形势:“春雷阵阵地皮震,犁头旗舞涌农军;土豪劣绅尽低头,农民昂首把冤伸……”1927年5月21日,许克祥在长沙发动 “马日事变”,大革命进入低潮。1928年春,国民党“清乡军”师长陶广进驻武冈、城步后,四处抓捕农会负责人,土豪劣绅们也趁机反攻倒算。胡植、戴伟等人为了寻找上级党组织离开城步,各区乡农会负责人也陆续转移。巫清乡小清溪村农会负责人王培献为了不使农会的财产落入敌人手中,他急忙烧毁文件、账本,将武器转移到山上分散埋藏,又在自家屋后的木柱上凿一个长方形的洞,将犁头旗藏进柱洞内伪装好,然后趁夜色远逃他乡。第二天,“清乡军”在当地土豪劣绅的带领下包围了该村农会办公室,经彻底搜查一无所获。他们又包围了王培献家,掘地三尺也没有搜到农会的任何物品。王培献在外地流浪、躲藏一年多后,见风声基本平息才回到家乡。
  王培献回到家中不久就病倒了,经多方医治总不见好转,他知道自己在世的时间不多了。于是,向儿子王元佑讲述了自己如何带领农民高举犁头旗进行农民运动的事情以及暗藏犁头旗的位置后,第二天就去世了。这面犁头旗王元佑只偷偷地取出来看过一次又藏回原处,它深藏在柱洞里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改革,前后共30余年,王元佑对藏犁头旗的秘密始终守口如瓶。
  在1964年的“四清”运动中,当年曾被王培献等农会负责人批斗的土豪劣绅后代见乘机可报私仇,便向“四清”干部诬告说王元佑是漏划富农,要“四清”干部将王元佑补划为漏网的富农分子,接受群众清算和批斗。王元佑不服,向“四清”干部陈述自己祖辈是世代长工的家史和其父王培献任农会负责人时带头抓捕、清处土豪劣绅的大体经过,并从柱洞中取出犁头旗作证。“四清”干部通过多方调查,证实王元佑家是世代贫农,又有犁头旗作证,王元佑才免划富农成份。1977年,王元佑家的木质房屋莫名其妙突然起火,他不抢救家产,而是奋不顾身冲进大火中抢救出藏有犁头旗的木柱。家产全部烧光,犁头旗却免于一难。不久,王元佑在原址又新建了木质房屋,为防万一,他将犁头旗用油布包好埋在自己床底下的土洞里。
  1984年,笔者参加县文物普查组,调查征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史料与革命文物,根据有关线索进入儒林镇小清溪村。我们向王元佑说明来意,他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从床底下取出这面保存了57年尚未褪色的犁头旗交给我们,并介绍了他们父子俩为保存这面犁头旗的详细经过。
  (杨盛科)
其他文献
1923年至1927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首度合作,共同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林伯渠、李立三等一大批湘籍的共产党人投身大革命的洪流,从推动国共合作到参与国民党改组,从筹建黄埔军校到参加北伐战争,他们呕心沥血,为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积极倡议和实践国共合作  
期刊
长征是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工农红军3次在湖南境内书写了长征的壮丽篇章:红六军团奉命西征,在湘征战一年有余;中央红军浩浩荡荡,在湖南前后征战两个月;红二、六军团自桑植誓师突围到出湘入黔,转战两个月。3支劲旅在三湘大地纵横驰骋、英勇转战,足迹遍及46个县、市的广大地区,一路撒播着革命的影响和红色的种子,谱写了红军与湖南人民鱼水情深、生死与共的动人篇章。  通道转兵,作出了决定红军命运的重大战略决策,
期刊
1921年7月,13位年轻人带着全国50多名党员的期望,肩负着光荣的历史使命,在上海秘密集会,召开了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3位年轻人中,湖南人有4位,他们是毛泽东、李达、何叔衡和周佛海。    毛泽东: “我到上海去出席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既出席了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又在后来成为党的领袖的,只有毛泽东一人。毛泽东对于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
期刊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全国陷入血雨腥风的白色恐怖之中。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摆在全党面前:是屈服于敌人的屠刀,取消革命?还是拿起武器,继续战斗?勇敢的共产党人以实际行动作出了回答。毛泽东、卢德铭吹响了秋收起义的号角,朱德、贺龙、彭德怀等掀起了湘南、桑植、平江起义的狂潮,并建立了井冈山、湘鄂西、湘鄂赣、湘赣、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进行了不懈
期刊
编者按: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搏击中,湖南共产党人作出了重大牺牲,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在实现国富民强、中华崛起的征程中,湖南共产党人作出了杰出贡献,成就了感天动地的千秋伟业。在建党90周年之际,本刊特辟“群星璀璨”专栏,以铭记这些三湘杰出儿女。    1921年7月,党的一大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共一大与会代表13名,湖南人有4名。当时全国共产党党员有50余名,湖南人有20名左
期刊
新中国成立不久,为了消除国民党执政时期民族歧视的影响,团结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共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中央决定组成一个少数民族访问团,赴少数民族较集中的云、贵、川地区开展工作。访问团团长由时任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刘格平担任,党委书记和副团长分别由杨静仁和费孝通担任,团委书记则是现在著名的民族舞蹈家、演讲家彭清一。  访问团一行百余人,浩浩荡荡由北京出发,第一站就来到了西南重镇重庆。当时在西南军政委
期刊
编者按:一部中国共产党在湖南9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艰难曲折的奋斗史;也是一部改天换地、硕果累累的辉煌史。本刊特开辟“峥嵘岁月”专栏,以帮助读者熟悉这段历史。    20世纪20年代,中国革命浪潮风起云涌,时代给予了湖南党组织挥斥方遒的舞台。湖南共产党人以敢为人先,勇于探索创新的开路先锋形象,在组织发展、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等方面勇立潮头,取得了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全国第一个省
期刊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的各级组织都以主要精力从事工人运动,工人运动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从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形成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1926年秋至1927年春,出现了中国工人运动的高涨。在领导和推动中国的工人运动中,湖南共产党人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在中国工运史上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功绩。    参与创建和领导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及其分部    以毛泽东、李启汉、邓中夏为代表的一批优
期刊
2010年1月,从北京人民大会堂传来喜讯,在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长沙理工大学校长郑健龙教授领衔的“膨胀土地区公路修建成套技术研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一所普通地方性院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湖南是第一次。闻知此讯,长沙理工大学沸腾了,湖南高教系统以至整个教育系统都因获此而披上荣光。  创造奇迹的郑健龙和他的科研团队,历时15年,以一种执著的实践精神与独有的创新力量,攻克了在道路修
期刊
1935年5月,张爱萍曾在长征途中创作了诗篇《翻晒经山》:晒经山巅晒经关,玄奘东还曝经篇。羊肠直上通霄汉,银星缀臂似游仙。说大圣,笑语欢。昼夜两越晒经山。  晒经山,在四川大渡河南岸。是昆明去雅安的必经之地。相传唐代高僧玄奘从印度取经返回长安时途经此山,曾在山上晾晒被水浸湿的佛经,后人便命名此山为晒经山。后人翻越晒经山时,总是好奇地要找唐僧在晒经山留下的遗迹。1935年5月,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