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制的轮椅车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mi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当我坐着多功能的轮椅车外出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辆伴我度过近六年中学时光的木质轮椅车。
  我的木质轮椅车诞生于1970年。那年春天我随全家下放到了农村。在城市长大又双腿残疾的我初到农村一切都是那么不习惯,尤其对每天上学必经的那条泥泞坑洼不平的乡间土路最怵头。每天我拄着双拐要走30分钟才能到达学校,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记得有一次我好不容易走到学校,由于疲惫的残腿未能抬高迈过教室的门槛而摔倒在地。到了雨天,那条土路就成了十分泥泞的沼泽地,我更是寸步难行无法上学,只得请假。我问同学:“还有别的路通学校吗?”同学摇头,淳朴的眼睛里充满了疑惑,我刚要张嘴说“在和平区上学时有三条道供我选择走”,话到嘴边又咽回去。
  在这样恶劣的出行条件下,一个更大的难题摆在我与全家面前。我在农村上的是小学的最后一个学期,眼看就要毕业升中学。可中学更远,离家足有三里路,靠双拐行走是不可能了。尽管我是那么留恋校园生活,尽管我的学习成绩是那么优秀,但是客观原因促使我只能辍学。当我把不准备上中学的想法告诉父母后,立刻遭到反对。我竭力找借口:“不上中学也没什么,我想去隔壁的村工厂上班,离家这么近还可以挣工分。”
  “不行,你干不了。再说家里也不少你挣的工分。”母亲急了。我依然信心十足地解释:“没问题,那活我能干。我16岁了(因患病我上学较晚)该给家里减点负担。”我说没问题也是有根据的。我每天上学路过村工厂的抛光车间,从窗口看到里面的人都是坐着干活的。而且大多数是女孩子,她们在一种装有砂轮的机器上打磨着一个个零件。“不管怎么说,我们是不会让你去的。那活儿会伤肺。”这时,父亲插上了一句:“那工厂也不是那么好进的。”
  望着父母满面愁容的样子,我心里清楚,他们是想多供残疾女儿上几年学。其实我何尝不想继续读书呢?每每我在课余时间环顾教室,想到将与这个给我带来乐趣,忘掉痛苦的学习环境告别,心里就酸酸的,真有要掉眼泪的感觉。正在全家为我的升学而焦虑无奈时,我所在的小学校负责人李龙飞校长伸出了援助之手。
  李校长是文革前毕业的高中生。回乡后先在大队当干部,文革时期贫下中农进驻学校,他被村委会派到小学校里担任校长职务。他的普通话中掺杂着浓浓的乡音,慢声细语,机敏中透着亲切和善良。自从我转入村小学就读,李校长多次来家访。他曾问我:“在这里上课能听懂吗?”“对老师的教学有什么建议?”他还经常给我送来课外读物,介绍医治关节炎的偏方,也曾委婉地指出我存在的不足,常常拿走我的作业给别人去看。
  李校长得知我要辍学,便对我的父母说:“这样的学生不上学太可惜了,会影响前途。”并表示帮我们想想办法。他的到来令我们全家很是感动,我也如同在黑夜看到曙光。
  几天后,李校长陪着一位村工厂的师傅来量尺寸。他们让我坐在椅子上量椅面至地面的高度,量椅子的后腿至我脚尖的长度……原来李校长已经和村工厂联系好,要为我免费制作一辆木质的轮椅手推车。
  在那以后的日子里,李校长为我的车忙碌起来,他几次带着图纸来与我父母商量做车的事宜,一遍遍改动尺寸,又托人去找车轱辘。一天午后,李校长和一位师傅来到我家,他不停地擦去满头的汗水。“歇歇吧,你感冒了,可不能太累。”母亲劝他。“这活儿得抓紧,不然会误事。”李校长直起腰笑着说。就这一句话感动得我差点流出泪来。
  这天放学后我还没进院就望见家门前停放着一辆崭新的木车,黄色的油漆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明亮。车子的式样完全不是我想象的那样笨重。车厢是用木料制成,座椅的后背有一定的高度,并设有把手。座椅两边车厢的木框里镶嵌着木条显得精致好看。座椅也够宽的,除去坐人还有放拐杖的地方。椅子的下面可以搁书包等物品。车的底部用角铁做车架安装了两个自行车轱辘和一个小万向轮。坐车的人不能自己转动车轮行走,必须由推车人掌握方向。母亲说:“快坐上试试,李校长刚刚送来的。”语气中充满着掩饰不住的欣喜。
  家人推着我在院子里转了两圈,我还觉得不过瘾不舍得下去。那天晚上村里又停电了,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我边写着作业边哼着歌曲,父母也在为我做着升学的准备。全家人都被一种温馨喜悦的氛围笼罩着。
  开学了,与我同年级的弟弟推着我走进了为我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的咸水沽二中的校门,开始度过我人生中最美好快乐的中学校园生活。
其他文献
在我和我爱人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父母一直教育我们如何辛勤地劳动、如何与他人分享我们的财富、如何愉快地为他人服务。当我和相爱的舍伍德结婚生子后,我们又将这些美德教给我们的孩子们。因此,常能在我家厨房看到一群年轻人忙着烤曲奇饼,然后把它们盛到盘子里,再拿去送给孤单、悲伤或是生病的人们。孩子们还会施展音乐才能,到养老院为老人们唱歌和演奏乐器。  我们一直渴望着,退休以后全身心投入慈善事业,为困难的需要帮
周末儿子要到时外边吃早点,于是我们便到位于我们街区很近的早点一条街,在这遇到了一件另我们母子至今谈起而挥之不去的一件事。  秋天的早晨已有些凉意,小街旁落满了还没来得及清扫的早已枯黄的树叶,风吹得树叶还在飘飘遥遥地落下,在树下停着一辆三轮车,车上坐着一个用棉被半裹着的小老头,干瘪的身子,蒜头似的脑袋,短粗的眉毛皱成了八字形,黑瘦的脸上挂满了痛苦的表情,肚子一抻一抻地发出痛苦的呻吟,随之又连连地找出
自1993年1月我国第一个以“慈善”命名的社会团体——吉林省慈善会成立以来,由中华慈善总会和地方慈善会组成的全国慈善会已经走过了二十个春秋。二十年来,慈善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截至2013年6月,全国慈善会数量增长到1966个;范围覆盖大陆地区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全国3219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制单位中有近2/3建立了慈善会,有些市县慈善会还把慈善网络延伸至乡镇、村组。这样一个庞大的慈善组织网
自从读了《慈善读本》,我的感受很深刻。我想大家应该都得到过爱吧!那你们知不知道爱是什么呢?那你们知道不知道在生命的成长中我们获得过多少爱呢?自从你出生后,不仅父母家人在爱你,而且全社会都在关心你,邻居、学校、医院……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让你们生活得更加幸福!他们都在做一件同样的事:让你们得到更多的爱!甚至我们的大自然,我们的地球,一直敞开着自己的胸怀,为你提供不可缺少的水、空气和食物,以及人体
天津市第二届慈善理论研讨会于2013年1月24日举行,来自市内高校、研究机构、慈善组织、新闻媒体、企业界的数十位关心慈善事业发展的热心人士及志愿者参会。与会人员围绕“强化全民慈善意识、增强社会慈善活力”主题,进行了热烈、深入的研讨。此次研讨会收到的47篇论文,涵盖了慈善事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及相关问题,内容涉及广泛、视角切入多样、观点表述丰富。下面仅从十个方面,对上述论文进行综述。  一、慈善意识与慈
慈善是什么?慈善是一股甘泉,使不幸的人忘记生活的苦涩;慈善是一首舒缓的歌曲,使心情烦躁的人感受到生活的情趣;慈善是一阵凉爽的细雨,使内心焦急的人平息心中的那阵火。慈善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拥有一颗慈悲有爱的心,就离慈善更近一步,人人都可以成为“慈善家”。  杨清河,他是超越集团董事局主席,以1.5亿元的捐赠额被评为2011年十大慈善家之一。他有一颗慈悲的心。他是个低调的慈善家,他说过:“慈善是我
近些年,谈到、想到、看到甘肃慈善,眼前便即刻会出现会长杜颖那张生动的笑脸:听到她爽快的、颇有亲和力的声音;看到她活跃的、依旧年轻、依旧充满青春活力的身影。  我很难忘记2008年6月29日杜颖会长在四川“抗震救灾、灾后重建”专题会议上的那番讲话,她讲的是汶川地震中甘肃的灾情,讲的是甘肃慈善总会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她的介绍使大家看到了一幅幅活动的画面,我至今还清晰地记着她讲到的那三位捐款者,一
慈善是一种世界通用语言,是一种道德意识和道德规范,更是一种仁爱之情。这种仁爱之情,能够优化社会环境。  一个人有了仁爱之情,就会自觉承担起对这个社会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乐意去助人济困,遇弱而相帮,遇危而相助。这种巨大的道德力量,有利于提高社会文明水平。这个世界上如果你帮我、我帮你,那么人与人之间肯定是友善的,社会也一定是纯净的。倘若每个人都像一棵慈善之树,那么世界就会变成爱的森林,我们就会共同拥有爱
2011年8月2日,贵州省慈善总会在贵阳举行“中华慈善总会、美国LDS慈善协会捐赠轮椅仪式”。中华慈善总会、美国LDS慈善协会通过贵州省慈善总会向贵州省贫困残疾人捐赠轮椅250辆和25个助行器。此次捐赠是该协会今年向我省捐赠轮椅的一部分。  美国LDS慈善协会长期关注和支持贵州省慈善事业发展。2006年,代尔·莫赛夫妇代表美国LDS慈善协会来到贵阳,通过省慈善总会捐赠轮椅700辆,为改善困难残疾人
我经常会翻阅女儿的书本,包括她的课本和一些课外读物。偶然接触到在女儿的书包里发现《慈善读本》,匆匆浏览了一遍,心中思潮起伏。   女儿这一代几乎都是独生子女,集众多宠爱于一身。如何爱自己?如何爱亲人?如何把爱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她们缺乏的不是爱,而是爱的能力!爱心教育越来越刻不容缓!最近看到一则新闻“公务员殴打父亲”一事,感触颇深。这样的事件让人心寒又心酸!含辛茹苦养儿多年,却遭毒打,让人心寒!